文章吧手机版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10篇

  《槓桿閱讀術》是一本由本田直之著作,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20,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一):杠杆阅读

  笔记

  杠杆阅读法的重点在于:阅读的速度上采用轻重缓急。强调把重点浓缩后,反复多读几次书中的精华,加以实践

  商人读书就好像运动选手练习,越练习,表现越好,越读书,就越能储存实践基础。别人十年来流血流汗摸索尝试的轨迹,能让读者真正在几个小时间内理解。由此可以少花时间、劳力在尝试摸索上,而又足够时间、劳力在产生效果上。与其自己开疆僻壤,不若走在既有道路上,更早抵达山顶

  读书是一种经济上的行为,是投资活动。投资效果才是最终目的。仅仅输入(阅读),只不过是自我满足,如何输出(运用),才是胜负的关键。所以要把书中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商场上,这才是绝对条件

  因为没读书,才会没时间。

  与其速读,不如多读。

  纵然学会速读,在此之前对专业书无法理解的人,也不能靠速读得以理解,只是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加快速度。

  要避免只读一本书,以免将这本书作者意见全盘吸收。多读的第一步就是,舍弃把书从头到尾仔细读的这种观念,运用80/20法则。怀着“寻找问题解决之道”的目的,挑选重点部分阅读,提升资讯取舍力,加速对重点把握。如:要解决实际企业管理课题,怎么做好?要达成自己的目标怎么做好?持续阅读产生累计效果,最后必然直觉般灵活运用。

  选择书时,要找到真正符合自己本身的目标和课题的内容,读起来绝不会感到困难。难懂的书本在商场上不太有帮助。与其选择专业类型,不如挑选经验类型的书。在商场上有帮助的书,是实践技巧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二):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研究专题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研究专题

  ——《杠杆阅读术》读后感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本田直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堆商业书籍,从而获得百倍经济回报!本猪头哥说:谢谢两位前辈的指点,让我站在二位的肩膀上,小生白长一身肥肉,没二位的本事,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研究专题!

  本田直之在《杠杆阅读术》([日]本田直之,叶冰婷 译,2007年,漫游者出版社)里说了一大通,猪头哥才迷迷糊糊地估摸着他大概是意在将力量资源集中于一点,通过杠杆效应(leverage)来方法这一点的收益。本田先生是搞企业的,首先强调经济回报,这样挺好的,做事没回报就没有发言权。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让我回味半天:

  (1)读书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开卷有益与否,不仅和书的质量相关,而且与你的阅读习惯相关!在阅读前,首先要明确阅读本书的目的,换句文献检索的话说,你要很清楚你的关键词是什么!否则泛泛而读,未必就像吃到饭饭那样能吸收到营养了!

  以一本200页左右的非专业书为例,如下图,其中对你有用的部分实际只有16%左右。16%是多少?32页!这就意味着剩下的168页基本上是无效阅读。所以学会变速而不是匀速阅读,舍弃无关部分,反而能更好地吸收重要部分。当然,阅读是私人化行为,这16%上下波动一下也得因人而异,不能墨守成规

  引出这个数据的目的只是说掌握一本书的关键就行,要不怎么有人说书越读越薄呢!这只是针对非专业书而言,专业书更因每人需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同样可借鉴这一观点。读文献也是如此,要是句句细琢磨,那还不得把人读死啊!

  (2)不要在整理书架上花费太多时间!

  对于大多数在校学生而言,书柜甚至是书架都是不大现实的,但对于已经上班了的朋友而言,家里有一定量的书籍,有个书柜是必需的。

  本田君提到的观点如下图所示,我觉得很有实用性!

  纵列已读过的书按有趣无聊来分类,其实也可按有用程度来区分,用得越频繁或最重要的书摆在最上面,以此依次往下摆列书籍。而没读过的书摆在最下面。考虑到本田君是商人,所买的书籍既多又大多数是商业类的,所以这种摆放方式比较节省整理的时间。

  而文献整理也只是为你更方便使用罢了,千万不要变成为整理而整理的表面工作

  (3)集中时间看同类书籍

  本田君认为当读书目的明确时,采用“类别集中法”,阅读多本同类主题书籍,知道重点所在,如果哪本书都写到的相同内容,那就是所有人都认为的重点,可视为普遍原理原则,如果只在一本书里提到的观点,可能只是这个作者自己的看法。书读多了,就有可能从中发现和自己想法方向吻合的做法

  其实我们平时利用文献来寻找研究方向的步骤也是如此,如下图:

  思路上都有一个先集中阅读,再重点突破的步骤。

  最后,读再多书,看再多文献,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仅仅做了“输入”的动作,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如何能“输出”使用,才是真正胜负的关键,否则撬了半天的杠杆,白费力气

  附图完整版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49091&do=blog&quickforward=1&id=680253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三):槓桿閱讀術

  这是一本关于杠杆阅读术的书,作者通过自身读书及实践经验,介绍了杠杆阅读术,核心理念是读书一种投资,100倍的投资回报率为核心。围绕该核心思想,大量购书,快速读书,充分破坏书。为了投资回报率达到最高,不花太多时间再选书上,有亮点就买,(10%花在购书上),带着问题阅读,设身处地阅读,扫读以及“色彩浴”80/20原理吸收关键信息,并做好杠杆效益笔记,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记录个人:大量买书有难度,读书要求广而博,做好笔记在业界是共识。杠杆效益笔记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立马行动

  刚才又看见一语惊人:保持阅读的人继续进化,其他人则分化成大猩猩。

  1、除非改变交往的人与所读的书,否则,五年后的你与现在完全一样。--Charlie Jones

  2、每本书以4-5阅分量,书评读后感等内容,加上内容摘要。--服务订阅。

  3、依据读书目的选择书籍,决定主题后,类别集中法一本一本读。

  谨记读书是一种投资,100倍的投资回报率,要诀是设身处地的去读,一边阅读时,一边不断模拟“如果是我的话,会怎么做?"

  4、80/20法则,舍弃把书从头读到尾的观念。扫读、限时读、大量读。

  做杠杆效益笔记。

  5、因为不读书,所以才会没有时间读书。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四):Notes:读书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作者本田直之经营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要参与十几家企业的管理,并且每天还要阅读1~4本新书,牛人也。

  “越读书越能产生充裕的时间,因为不读书,才没有时间。”

  1.读书是一项投资活动,不管什么时候,最实在的投资都是自我投资。

  2.多读商业书(实用性)的目的:寻找问题解决之道。

  读书方法:舍弃不重要的。

  如何运用:读书,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运用书中的诀窍,活用在实务上。

  3.仅仅“输入”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如何“输出”使用,才是关键。

  4.“彩色浴”:给自己目标暗示,会在读书时不断出现脑海中,碰到时就立即做笔记。

  5.杠杆阅读策略

  (1)明确读此书的目的——分出准备读和不用读的地方

  (2)设定时间限制——没有时间限制,就会不自觉读没用的地方,这样就没法保证读完一定份量。

  (3)浏览一本书的内容——了解目录,结构

  (4)开始读书——分轻重缓急,重要的地方细读,不重要的略过

  6.80/20法则,从书中得到的80%回报,只需要读20%的内容即可

  7.读完后的继续工作:笔记、实践、分享

  8.把笔记内容加以实践、活用,逐渐做到能直觉反应的程度。

  9.随身带笔记,一有时间就多读几遍。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五):读书方法入门不错,只是入门

  也忘了从哪些地方看到的,感觉蛮多人推荐的入门书,很久之前就下了,一直没好好看,既然入门就拿这本练手开始。

  开始时就有点失望了,因为作者说这是为商业人士写的。而我不是的

  看了下去,还是有收获的。当快餐不错。

  从来都是“淡泊明志”,这本书开始就说读书不是读书,而是投资!读书投入是时间,还有金钱(买书花的钱,BS下不买实体书专看电子书的自己),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嘛,这样的投入是该要点回报。

  以前为了能达到传说中的一目十行特地看了速度书,还练习了,但没什么效果,现在不困扰了:速度固然会能完成多少多少本的书,自我满足,真正的输出,看到实践效果才是重要的。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点也不踏实

  读书要分轻重缓急,根据你读这本书的目的,分清重要不重要的内容。

  不要从头看到尾,也不必要求完全理解,理解重要的精华的16%就行。

  一边读一边模拟书中的情景状况,不仅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还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与作者的差距有在哪、多大。

  设定时间读书,有压迫感,激发潜力

  最重要的,也是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最后一章,书读完了只是个开始,你要将书中的内容不断反复读,直到变成自己身体意识的一部分,然后在实践中活用,形成条件反射

  很多书看过后感觉什么都没改变,或者根本看完没多久就忘得干净,就是没有把书本的知识内化。如何内化,书中给出了方法,反复看笔记,应用,而且要活用,形成反射。

  不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对差劲的我而言,如果你有实力了当然可以为读书而读书,那也是我狠向往境界——为了改变,提升而读。

  :书是以日本为大环境写的,每天一本,还是商业书,还有教你挑书等一些内容,这个还是比较羡慕日本的读者,那的出版业非常发达,每年的出版数量质量都比TC好很多很多。不过也没什么,多花点时间选,豆瓣就蛮好的。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六):商业书籍的多读法则

  用书中的一句话解释本书的标题,所谓“杠杆阅读术”,即商业书籍的多读法则。特别注意,是仅适用于商业书籍的阅读法。

  在我看来,本书结构是what-how-how-how的模式,即什么是商业书籍的多读法则-如何挑选商业书籍-如何阅读商业书籍-如何对阅读的书籍进行消化和反馈。

  对于what,显而易见;对于第一个how,作者建议选择与自身目的有关;以主题,直觉,趋势来选择,并且给出一些书榜排行网站,供各位参考。这一点,也很容易,找书读的人,必定带有自己的挑选口味和目的。

  对于第二个how,作者提到了读书的目的,即先看目录,前言和后记等,有重点地读。刚好,在读本书时,我也是这么进行的。然后还有读书的环境,譬如早上,泡澡时,等等,让其成为一种仪式,这是我的理解;再者,还要规定好时间限制,这样才有助于多看的原则。这部分让我印象较深的一个点是,关于每本书的内容,掌握16%即可。所谓16%,指的是每本书的重点约为二成,利用20/80原则,掌握重点中的80%就行,即为16%。这点确实值得尝试,至少,他给出了一个衡量的数字

  最后,关于如何进行阅读内容的消化和利用,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书中写划,折页,记录,甚至另行整理都可,目的只为自己服务,只要自己看的懂即可。

  总言之,这是一本简单而又明了的商业书籍的多读方法,读一遍足以,而且在候车厅利用1~2小时时间读完,完全可以。另,我十分佩服作者每年看400本的投资。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七):研究一下

  老早就在网上看到《杠杆阅读术》的推荐了,当时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读书也很快啊(看小说),感觉不需要什么阅读术之类的东西,再有就是我对于日本的作品本身就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可能是看《挪威的森林》看的吧。当时看完就觉得人生黑暗压抑,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前几天看到战隼的博客上有这本书的推荐,于是就下了一个PFD认真看了一下。

  说实话有点失望,就我而言我没感觉这本书到底有多好,只是他把我们在读书的过程记录下来了而已。书中说的要自己买书,只有自己买书才能有效地利用,不合适的书就扔掉这个观点,我不否认买书之后因为心疼钱对于这本书有了不一样的价值理念用以刺激自己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做法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完全是一种浪费。相反有的人愿意去书店看书,愿意从图书馆借书有人愿意上网看书,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知道作者只是介绍推荐他自己的读书方式而已,但是会给一些读者造成一种浪费心理。对于书中说读书只挑自己需要的部分读只对于读专业的教材或者非情节性的书籍来说有用。而且这本书节奏慢,简单的几句话就足够说明的事情作者说了好几章,重复的话说了好几遍。。。。。但是不例外这本书的一些道理还是很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总结如下:

  1.读书是一种自我投资,而且没有比这更划算的。

  2.对于专业书籍来说,读书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书读完要整理笔记(言情小说等除外),把主旨的内容整理出来,比如说好的句子啦,看到某段突然想到的灵感啦,时常看记到脑子里。

  4.读书后要实践,随时利用自己的笔记应用在工作上。

  还有里面介绍了很多好书,我查了一下但是《信念的魔力》这本书没有啊,不知道是不是译者译串了怎么的。这是我的第一篇读书笔记,自己都感觉很牵强,如果那个小日本作者有幸看到了,希望他不要揍我。还有我知道的事是无论什么书如果不是自己亲自看,只是凭着脑袋想或者看书评的话永远不会知道这本书到底是真好还是假好,做事情也是一样,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永远不知道这件事是简单还是容易。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八):读书笔记Notes

  10 我也知道阅读很重要,但就是忙得没空阅读。(就是因为没读书,才会没时间)

  12 本书强调“积累效果”,靠着阅读几本同样主题的书籍,常常从新书书中取得资讯,你就能掌握各种作者的想法,并选出适合自己的读物。

  13 把书中所得到的知识活用于商场上,这才是绝对的条件。

  22 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个明确的目的,所以不读多余不重要的地方,因而加速了重点的掌握。秉持“目的”意识,进而采取“舍弃不重要”的读书方式。

  24 别人几十年来流血流汗探索尝试的轨迹,读者能在几小时的时间内理解;书里的资讯就是这样整理出来的。

  25 实际的商场如果视为运动选手的比赛,读书好比运动选手的练习。越读书就越能储存实际可用的基础。靠着积累效应,提升程度,工作越加得心应手。

  36 多读是切掉没用的部分的一种技术,提升取舍资讯的能力,没有必要的地方不要读,这样才能缩短读书时间。

  40 成大器的人,不管当下的收入多少,为了增广人生的视野,也会为了增加一生的总收入而是用金钱。

  47 在默默无闻时读书,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在现在还持续着看书,才能一直保持一流的状态。

  51 要避免“只读一本书,并将这本书作者的意见全盘吸收”的风险,就必须采取多读的方式。

  58 利用投资者的方法选择读书:

  (1) 建立投资目标——人生目标,需要什么书。

  (2) 收集信息——当当,douban,报纸书评。

  (3) 资产配置——当当,Iask,Emule

  62 读书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体裁。一般人认为“难以理解等于专业”,但“看似困难”的内容有不少只是“故弄玄虚”。没有必要去阅读难懂的书籍,真正符合自身的目标和课题的内容,读起来绝不会感到困难。

  64 与其专业类型,不如挑经验类型的书(经验比纯粹的知识在商业领域有用)。

  具即战力的书多半是对自己而言,浅显易懂的书,对商场有帮助的书,与其说时候理论,不如说是实践的技巧。

  66 首先选择和切身有关的题目。持续阅读了几本之后,就会了解商场上成功的诀窍是有普遍性的。

  68 以主题、趋势、直觉来选书读书。

  70 不管是哪本书都写到的相同内容,你就可以判断是所有人都认为的重点。如果读了许多书,就很有可能从中发现和自己想法或方向吻合的做法。

  读同样的书,可以产生共识。

  104 在读每一本书前,都要明确的读此书的目的。再一次确认目的,你逐渐就能弄清楚书中重要和不重要的部分。

  109 每个人都一定有易于读书、不可思议能集中注意力的场所。逾期分散时间段读书,不如自行设定每天的阅读时段。事先定好时间,变成习惯,也易于持续下去。

  111 为读完一本书订一个时间,这样才能尽快看完。

  118 与其选出全部的一百项来读,而没有学到一项,还不如只选出重要的一项来实践,才能有所回报。

  119 杠杆阅读读书终究是一种投资活动,而不只是难读懂很多书。就算对自己的课题、目的或目标而言,只能获得必要的资讯也足够了。舍弃完美主义是成功的第一步。

  126 不好的书马上丢弃,“总觉得这本书离谱”,一认为如此,就马上停止阅读。

  133 读书作为一项投资,其要诀是设身处地去阅读。一边阅读时,一边不断模拟“如果是我的话,会怎么做?”,点子就会源源不断涌出,并记录下来。

  136 由于目标和现状的课题因人而异,所以认为重要的而画线的地方,或记录突然而来的想法,其内容也因人而完全不同,大家各自在书本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个人资产。

  148 把笔记上的内容实际运用在自己身上,以此学会正确的方法,如此反覆去做。

  160 将笔记经常带在身上,并反复阅读几次,逐渐对该内容融会贯通。

  164 读过的书不要再读第二遍,名著中的经典另当别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槓桿閱讀術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