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驼背小人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5 02:09: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驼背小人经典读后感10篇

  《驼背小人》是一本由[德] 瓦尔特·本雅明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驼背小人》读后感(一):壁炉里的苹果

  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许愿的仙女,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还记得自己许过的那个愿。所以也很少有人会察觉到,在他们的生活里,仙女已经成全了他们的愿望。我记得自己那个被成全了的愿望,我不想说,它比童话里的孩子所许的愿更聪明……

  当这一切就绪时,女佣就把一个苹果放进炉膛里烤。很快炉门的栅栏就被跳动的红色火焰映在地板上。困倦的我感到有这样的画面对于这一天就足够了。每天的此刻都是如此,只有女佣的声音打搅了冬天早晨我与屋内物件亲近的过程。当百叶窗尚未被拉起,我已经第一次把炉门的插销拉开,朝那个炉膛里的苹果张望了。有时候苹果的气味还没起变化。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着,直到嗅到了那飘溢而出的泡沫般酥松的香气。这种香气似乎来自于比圣诞树的芳香更深更隐匿的冬天的角落。

  那个苹果,那个暗暗的、暖暖的果实就躺在那里,它既熟悉又变了样,就像一个好朋友长途旅行之后回到了我的身边。那是在漆黑炙热的炉火之中的旅行,那香气好像是从这一天期待我的所有事物中赢得的。因此,每当我双手捧着那个暖烘烘、两颊发亮的苹果时总是迟疑地不愿咬下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驼背小人》读后感(二):本雅明和他的玻璃球

  驼背小人,1900年前后柏林的童年。

  □ 那些孩子所特有的、原始的、在感官和下意识层面上的细微而敏感的经验,孩子对色彩、气味、声音和光线等的感知:肥皂泡的色彩,煤气灯的咝咝声,农贸市场的腥臭味,圣诞夜穷人家的灯光,还有孩子口中喃喃念着的儿歌,孩子对妈妈和祖母的依恋,等待礼物时的焦灼,雨天中的想象,对天使的企望和对灾难的预感,获得战利品时的骄傲,捕捉蝴蝶和捉迷藏时的险象环生,在看小人书的时候让远方的国度进入自己的心中,最初的性的萌动以及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情,等等,我们都似曾相识。

  □ 第一人称。从《柏林纪事》中我们知道,在作品中暴露个人对本雅明来说是一件困难和危险的事。“如果说我写的德文比我同辈的大多数作家都好的话,那么很大部分的功劳要归于我二十年来对一个小小规则的洞察。它就是:永远不要使用‘我’这个字,除非在信件中。”

  □ 家园的“地形图”。1932年,本雅明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来到西班牙的伊比萨,立了遗著,准备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因此,这部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是作者童年时代的“地形图”:动物园,柏林的老西区,内阳台,屋后庭院,祖母和姨妈们的住宅,学校,农贸市场,街道,火车站,滑冰场,还有夏季别墅等。“家园”在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不管是在冬天的早晨,还是在月光游曳的夜晚,也不管是在花庭街十二号,还是在绿佐河岸的花圃,“家园”对于本雅明似乎都只是那座得而复失的孔雀岛。本雅明就像一个考古学家,在童年的迷宫里挖掘对于“家园”的记忆。

  □ 寓言式画面。既包含了对语言,艺术乃至本体论的思索(《姆姆类仁》,《袜子》,《月亮》),又包含了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和对波德莱尔以及巴黎拱廊街研究中的著名意象和隐喻(西洋景,煤气炉灯,农贸市场,拱廊街,群众,游手好闲者,迷宫,个人居室及其中堆积的物品,等)。这些意象和隐喻,以及《驼背矮人》、《天使》、《幽灵》等等,都代表着本雅明思想和文学形象的主题,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寓言式的形象。

  □ 阿多诺曾经这样形容过本雅明和他的这本书:“那种包裹着一晃就纷纷飘扬的雪景的玻璃球,作为他最喜欢的物品之一决非偶然。这些如遗物盒般的玻璃球所要从外部纷繁世事中保护的,可能正是作为隐喻家的本雅明对未来而不是对过去的描述。这些玻璃球,酷似1900年前后柏林童年的经历以及蕴含其中的袖珍画像。”

  《驼背小人》读后感(三):每个人的驼背小人

  最近放假了,忙碌了一个学期,于是想好好地休息一下。每日只是随意地翻翻书,绣绣花,剩下的就是吃饭和睡觉。终于可以不用每天把房间收拾的齐齐整整,终于可以不用每日为了上班把自己捯饬得很职业,还得梳洗打扮,终于可以不用照着计划表做事,可以异想天开,一拍脑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可是好像结果就是好像生活并未轻松起来,睡觉颠倒了,于是头昏脑胀;房间乱了,于是找什么都要找半天;不精心梳洗了,于是变得蓬头垢面起来;整天在绣花,于是颈椎开始疼起来,眼睛也开始胀起来。总之,就是人变得慵懒和笨拙起来。

  对,笨拙,就是这个词,好像连反应都变得迟钝。今天为了尝试一种从未学过的绣法,弄得满头大汗,返工返了好几回,等抬头四顾的时候,才在茫然疲惫中发现天色已晚。就在此时,我好像看到了德国民谣中的那个驼背小人正在捂着嘴嗤嗤地笑着我。

  那个小人是专门笑话笨蛋和倒霉者的:

  我想走下地窖,开桶去把酒倒;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它把我的酒罐抢跑。

  我想走进厨房,给自己做一小碗汤;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它把我的小锅打碎。

  我走进小屋,想吃麦片糊糊;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已经吃了我的半碗糊糊。

  每当自己笨或者倒霉到不可理解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个小人。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开始,我恨它,讨厌它,躲着它。后来,我开始无奈地和它面面相觑,接受了它陪伴在我的身边。再后来,它甚至开始成为我的朋友了,当我一切顺心,它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会开始想念它,我甚至感觉到,一种笨笨的、倒霉的状态才是自然与本真的状态,这个时候更令人安心。

  想想人初生的时候,难道不是伴着驼背小人到来的么?惊恐地哭、好奇地看、留口水、尿床、吐奶、起疹子……,笨和脆弱得一塌糊涂。一生有了驼背小人的陪伴,看自己或许看得更真实,更坦然,就像本雅明对待驼背小人的态度那样:“可爱的小宝宝,唉,我求求你,请为驼背小人一起祈祷!”

  《驼背小人》读后感(四):小小星点点明灭

  在另一处他写道“土星运行最慢,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滞的行星”,但本雅明总是能够闪动,是秋天落叶类思者,在他那里时间崩裂成碎片,附着在空间里。想来07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他的《驼背小人》,在柏林的童年。像其所言,回忆是“回过头时的自我阅读”,他不是让过往时间整个的全景式地被照亮,而是设置几个小星点点明灭,是收拾起时间白兽跃过时掉下的片羽。这些片羽飘到一处处具体而模糊地方。这一类秋天思者,或者说土星质地(桑塔格语)的缓慢运行者,蜷伏在一枚落叶下低语,在城市硕大阴暗屋子里向隅暗吟。此为一种现代城市塑造出的气质,同时他们也塑造了城市内质。“漠然,犹豫,迟钝”,源源不断呼吸着潮湿的孤独。明朗成为一种幻想。这时想起了自己所敬爱的中国内质里的思者们,也与时间作着亲密的交流,心血和畅,就是悲哀到绝望,那湮郁也是干净平易,“烘烤啊烘烤”,潮气是不会有的,在这里,悲哀是连着土地与日子的,是北方冬日晌午前阳光照在卧于柴禾垛上老人的脸上,想着时日有限,既成过往,喧嚣世情,流出泪来,伤愁在温光下回环。其实都一样孤独。

  《驼背小人》读后感(五):撒落在童年冬日里的白砂糖

  本雅明的《驼背小人》一书,是我在医院人头攒动的候诊大厅座椅上读完的,候诊大厅里的喧嚣并没有影响我的阅读,倒是那里白色的裙裾、摇曳的人影、鼎沸的人声,给我的阅读制造了一种梦幻的背景,我就坐在这样一个如梦似幻的背景里,闯进本雅明的一九零零年前后柏林的童年。

  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流亡者,当他意识到自己即将和自己出生的那个城市作长久的,甚至是永久的告别的时候,童年的画面,不可遏止地唤起他心中的思乡之痛,他认为这些碎片一样的画面,并不似一如数百年对乡村童年的回忆那样想追求一种田园风情的特有表达,但这些都市童年画面,或许能够预先塑造蕴含其中的未来之历史经验,本雅明有意创造一种新文体,将时代尚缺少反映城市孩童生活的作品写成最优美的散文之一,他的情感节制、疏离,在不可追回的社会发展必然进程中,他摆脱了从个人的偶然经历中审视昔日时光的俗套,把握那些包含着市民阶级子弟在大都市中所获得的普遍经验。

  这本书原著标题为《驼背小人——一九零零年前后柏林的童年》,是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文体家瓦尔特•本雅明的晚期之作。它被作家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于四十年后的1981年才被发现。作家于1932年不堪纳粹的迫害曾来到西班牙的伊比萨立下遗著,准备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人世,这个计划决定了《驼背小人》一书中“告别”的氛围,1933年作家逃离德国开始流亡生活。这本书花了作家6年时间,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这在本雅明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通过那个时隐时现的“我”的眼睛和感知,向读者展现了作家童年时代的“地形图”:动物园、内阳台、西洋镜、柏林的老西区、屋后庭院、祖母和姨妈们的房子、学校、农贸市场、街道、火车站、滑冰场等等,凸现了“家园”这个重要主题。作家在书里,就像一个考古学家,一头钻进童年的迷宫,发掘关于家园的记忆。作品采用了碎片式的叙述,文本由三十段各自独立的文字组成,作家有意切断了自传、回忆录等作品连续性叙述的传统,讲时间、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故意打乱,避免了对人物命运、时间顺序、生活场景作较完整的描述,而以片断贯穿整个文本。在作品中,儿童经验在我们心中唤起“同感”,孩童特有的视角和感知,如对色彩、气味、声音和光线的感知,比如对煤气等的兹兹声、肥皂泡的颜色、儿歌的描写、农贸市场的恶腥气、等待礼物的焦灼,雨天的幻想,对外祖母、祖母、姨妈和母亲的依恋,捕捉蝴蝶的欢愉、对天使的向往和对灾难来临的预知和恐惧,这一切都得到完美的展现,令人读着读着如返往昔。

  除了上述的特点,《驼背小人》还在展示时代普遍特征上进行了着力的挖掘,本雅明生活的那个时代,极端快速发展的柏林,是高度军事化的威廉帝国的中心,很快成为欧洲最密集的城市之一。1900年前后二三十年中,柏林进行了根本的重建,其宏大的规模和纷繁的变化,使其历史和过去几乎淹没其中,本雅明出生并成长于柏林最著名的商业街附近,柏林的童年经历和柏林的极端发展,迫使作家拿起手中批判的笔。在作品中,他一边像一个收藏家一样,细致地描绘1900年前后柏林的物品——西洋景、电话机、家具等,一边以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描绘童年经验,这些描述勾画的是具象的物和事它们曾经代表过的时代氛围和经验,它通过本雅明的叙述塑造了1900年前后德国市民阶层孩子的普遍经验的范例,作家力图用这种尝试对抗对历史的遗忘,在对“家园”的深切怀念中发掘代表那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寓言式的画面里,力图展现物与事所具有的精神氛围,与本雅明其他不拘一格的文体一起,共同构建了本雅明作品特有的意向和隐喻。

  合上这本6万多字的小书,本雅明诗意的文字却拂之不去:“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西洋景),本雅明的《驼背小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那烤得焦黄的胜利纪念碑,撒落在童年冬日里的白砂糖”。

  《驼背小人》读后感(六):我想回到小时候

  我想回到小时候,那时心中悄然静谧。

  脚印遍地。

  雨后路边的小水潭倒映着我的未来;树丛中神秘的灯光点点,我的城堡啊,那里面可有在弹三角钢琴的白马王子?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段岁月的味道。”每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都会轻易吸引我推开童年的回忆之门。透明的天空,荒荒的油云;小时候只是拼命呼吸来自未来的空气,透过五彩的泡泡我只看到未来的光亮;我迫不及待地要穿越那条林荫小路,要去远方。

  只是岁月的味道其实早就镌刻在了心底深处,多年没有触碰的记忆,只要弹去灰尘,它们依旧历久弥新。我们小时候曾经在那把伞下吃过和路雪,吃得满手黏糊糊的,你可曾记得?——那伞还在,只是旧了旧了,其下不再有嬉戏的我们。老去的商店像个古董,可是你是否还与我共有那一段记忆,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和妈妈在那个商店喝一杯升腾着二氧化碳的饮料?还有地铁站旁边的那里的日本糖,你还曾记得那种盛夏的甜蜜?现在和未来的交集越来越窄,只有共同的回忆再次亲密地联系起我们,但是你会随意丢失你的那一片过去吗?

  我早已忘记我所经历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只是那种细密而魂牵梦绕的淡淡感觉还在,不经意间勾绕住我的手指。最终不可以面对,时光把它从我的身边抢走,所有的感情,所有所有,慢慢逝去,波澜淡定。

  “画面中那些遥远的地方对于他们其实并不总是陌生的,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总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有一个下午,在那座透明清晰的叫做艾克斯的小城前,我望着米拉波广场对自己说,那梧桐树遮护下的石头小路,不就是我曾经游戏过的地方吗?”

  多么精确。

  《驼背小人》读后感(七):我有权选择离开

  我承认,是这个名字,和这幅画打动了我。

  一本泛旧的小书。

  一个男孩,坐在角落里,看不分明。

  一九○○年前后柏林的童年。是它本来的名字。

  1932年,作者本雅明在颠沛流离中想要自杀前,写下的一本回忆录。

  童年。没有故事。只有片断。时间的光与影。

  某种感受、想法,某些回忆。冬天。祖母的屋子。第一次观察一个女人。

  噩梦。母亲。一场抢劫。一些想像。

  属于孩童的。无法重现的想像。

  一个思想家追忆无法回去的童年、故乡。

  无疑带有哲学的味道。

  当然,书完成了,他没有死。

  1940年,他还是选择离开人世。

  任何一个在活着的时候不能应付生活的人都需要用一只手遮挡住笼罩他命运的绝望……但他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在废墟上看到的一切,因为他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而且看到的更多;总之,虽然他在有生之年就已死去,但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弗朗兹·卡夫卡,日记,1921年10月19日

  《驼背小人》读后感(八):《驼背小人》

  早上出门,觉得已很有秋天的味道,风带来的终于不再是闷热与躁动不安。

  这两天看了一本叫《驼背小人(1900年前后柏林的童话)》,很有趣,很喜欢。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过于关注一些细节问题,看到别人都不看的东西。看了《驼背小人》后,好像找到一种理由,可以让自己安心而肆意地看我所看,想我所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分是停留在儿时吧。儿时的那种对外界的独特的敏锐,对声音、光线、味道、触觉的敏感与细致,知与不知之间,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而乐。我想,我可能是还保留了那种看世界的角度与眼光吧,在小矮人跑过的空隙间尝试触摸这些在阳光上晶莹五彩的肥皂泡泡。

  书最后这样结尾:“小矮人如果盯着谁看,谁就会心不在焉。他既不留心自己,也不注意那个小矮人。他神志恍惚地站在一堆碎片前:‘我想走进厨房,给自己做一小碗汤,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它把我的小锅打碎。’他出现在哪里,我在哪里就会变得两手空空。我望洋兴叹,眼看着一切渐渐变小。直到几年前大花园变成了小花园,大房间变成了小房间,大长椅变成了小长椅。它们缩小了,仿佛和小矮人一样长出了驼背。那个小矮人到处抢在我前面,堵住我的道路。他并没伤害我什么,只是这个灰灰的倒霉鬼不时让我重新忆起那些几乎被我遗忘,然而曾经属于我的东西;‘我走进小屋,想吃麦片糊糊;那里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已经吃了我的半碗糊糊。’小矮人经常这样地站在那儿。只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而他却总是盯着我:在我躲藏的地方,在我伫立的小獭笼子前,在冬天的早晨,在走廊里的电话机前,在蝴蝶翩飞的布劳郝斯山,在铜管乐声中我的冰道上。他虽然隐退已久,但是他的声音如同煤气灯的咝咝响声,在世纪的门坎上对我轻声叮咛:‘可爱的小宝宝,唉,我求求你,请为驼背小人一起祈祷!’”

  真是妙不可言!一百年前异国者的感受,就这样由小矮人传递给我,我想起前年再去韶关时的感受,记忆中那广阔的天空,那高大的滑梯,都与现实中的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亦真亦假,亦虚亦实。小矮人渐渐隐退,它让我的曾经的无忧无虑,曾经的只需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慢慢地离我远去,这是必然的,你要一点点地接触现实的世界,承担你应该背负的责任,你只有变得更强,才能保护你想保护的人。

  《驼背小人》读后感(九):本雅明的诗性童年--《一九OO年前后的柏林童年》

  前几天逛东区书店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这本书,中译本的名字叫〈驼背小人〉。之前一直不知道本雅明有关于

  童年回忆的书,随便翻到一则最短的文字看了一下--

  一则死讯

  那时我大约五岁吧。有一天晚上,当我已经躺在床上时,父亲出现在我的房间。他来和我道晚安。他不太情愿地告诉一位表哥的死讯。这位表哥年纪已经很大,,和我也不怎么相干。父亲斟酌着其中的细节,我对他的叙述有些漫不经心。然而对于那一夜房间里的气氛我却铭记在心,好像我当时就预见到某一天我还会和它发生瓜葛。在我成年后,听说我的那位表哥死于梅毒。我的父亲来到我的房间是因为不想一个人独处,但是他找的是我的房间,而不是我。那个晚上,父亲与房间都不需要知己。

  然后决定买下这本书。对于本雅明来说,在自己的作品中暴露真实的个人是危险的,他说“永远不要用“我”这个字,除非在信件中”。而1932年,心力交瘁的本雅明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九三二年,身居国外的我开始明白,我即将和自己出生的那个城市作长久的,甚至是永久的告别。”他想到了自己不能回去的那个城市,还有童年碎片似的回忆--对于他来说,这些碎片似的画面既是宝贵的又是疼痛的,“就像母亲把新生的婴儿抱入怀中,而不把小宝宝吵醒,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这样地爱护着那些尚显娇柔地童年回忆”,但是他认为,这种情感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精神,他不能停止住思考,“我努力节制这种情感,在不可追回地社会发展必然进程中,而不是在个人的偶然经历中审视昔日的时光”。

  因此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忆录,(全文由三十段各自独立的文字组成。整个文本不具备一般回忆录和叙事文体在时间、事件、和人物上的连续性。)本雅明在努力回忆着三十年前的柏林,很多个人事件被他刻意地隐蔽起来,但一九00年的柏林,却随着他错乱叠合的时间、空间,鲜活起来。一个孩子的童年世界、经验、想象、恐惧、压抑,一个成年人的自我省视、思考、以及情感与理智,还有一个历史变革中城市的哀愁、忧郁、泛黄的煤油灯、在街道上喧闹的有轨电车,就是这本书。

  书中的一些文字

  在车上睡觉的童年体验---“有轨电车和拍打地毯的节奏摇荡着沉睡中的我,它犹如峡谷,编织着我的酣梦。起初那些梦是轮廓不清的,其中仿佛有巨浪滔滔或是牛奶的香气;后来那些是连绵不断的,它们有关漫漫行程和悠悠细节。”

  生病的时候听妈妈讲故事--“故事中汹涌的激流席卷过我的身体,把病菌像河中的漂浮物一样冲刷干净。疼痛是一座大坝,只在开始时对那讲述抵抗了一阵。后来,讲述的力量越来越大,大坝就被推倒,冲到遗忘的深渊中去了。抚摸是这股激流的河床。我深爱着抚摸,因为这时从妈妈的手中纷纷飘落随后我就能听到故事了。”

  关于迷路的体验--“在一座城市中不辨方向,这说明不了什么。但在一座城市中使自己迷失,就像迷失在森林中,却需要训练。对于这位迷失者,街巷的名称必须像林中枯枝的响声那样轻脆,市中心的小巷必须像峡谷那样清晰地映射时辰。”

  胜利纪念碑以及对战争的思考--“我感到静谧中,胜利纪念碑回廊上闪闪烁烁地英雄们的业绩与那些被旋风鞭打被树墩碾得血肉模糊、被大块冰山冻住的邪魔恶鬼的忏悔一样臭名昭著。”

  《驼背小人》读后感(十):哲学之前的童年片段

  1900年对于我来说永远是个感性上陌生的概念,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和本雅明一样有个童年。这本书里有很多复古精美的插图,把本雅明回忆中的情景尝试着给我们还原。柏林街头的出租马车,带挑楼的房屋,蹄尔苑林婴儿车后的保姆们,农贸市场里充满性吸引力的卖菜农妇,晨早起床吃的烤苹果,还有童话和幻想中的“驼背小人”,我在网上的图册里慢慢地看,慢慢去想着那个小小的本雅明如何在某些时间里的某个地方留下了自己的存在,这些存在我无法看到,我希望我能感觉。在本雅明的文字里,任何柏林的街景都带上了一层温暖的昏黄色。柏林孕育了深情的本雅明。如何深情? 因为这是一本带有告别意味的回忆录,更是本雅明甚少的以第一人称写作的作品之一,本雅明在前言里还写道:“而就像不可使接种的疫苗主宰健康的身体一样,这思念的情感也不应该主宰我的精神。我努力节制这种情感,在不可追回的社会发展必然进程中,而不是在个人的偶然经历中审视昔日的时光。”

  彼时的本雅明正在流亡,于是要克制地去回忆自己在家乡度过的童年确实需要极大的节制。本雅明的每一句话都含有深意,社会确实不可追回,那个年份----这本书写作的时间是1932年---那是希特勒开始权力之路的年份,本雅明童年拥有的安逸和舒适早已离他远去,在躲避迫害和追寻学术的路上,本雅明走得不轻松。只是在他的文字里,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他在克制自己的忧伤,自己的感怀,尽量把思想中最真实的柏林展现。我敬佩本雅明的真诚和深情。童年是个需要被保护的时期,童年的记忆是个需要被呵护的记忆,稍不留神,灵魂会被琐碎和庸常埋没,童年的灵性也将不可追回地失去。虽然德国的社会不可追回,但本雅明还是那么惊人地把他心中的柏林存留了下来。文字里的细腻和柔和与本雅明一向高明的隐喻手法结合起来,产生了震人心魄的感动。

  回忆以《内阳台》开篇。“就像母亲把新生的婴儿抱入怀中,而不把小宝宝吵醒,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这样地爱护着那些尚显娇柔的童年回忆。没有什么比那对屋后庭院的一瞥更能深刻地加强我对童年的回忆了。”本雅明迷恋童年那因寂静和隐秘而变成了仙境的内阳台,他细细地回忆内阳台上“饱含着那些画面和隐喻的空气”,这些“空气”“主宰着”他的“思维”。无轨电车,牛奶的香气,百叶窗轰隆落下的声音,被铁圈覆盖着根部的大树等等,没有一个逃过了本雅明扩充无数倍的感官。而在《胜利纪念碑》里,本雅明回忆起当年色当纪念日的阅兵式时,得出了“世界历史像是落入了它辉煌的坟墓胜利纪念碑正是竖立其上的墓碑”的结论。是的,本雅明这样深刻的清醒可能真的是来源于童年时从但丁《地狱》的精装彩色画册上所体悟到的----“我感到在静谧中,胜利纪念碑回廊上闪闪烁烁的英雄们的业绩与那些被旋风鞭打被树墩碾得血肉模糊、被大块冰山冻住的邪魔恶鬼的忏悔一样地臭名昭著”。

  也许这所有的回忆早就交织着本雅明由童年而得来的纯净与由后来而得来的深刻,在这样的交织中两者各自得到升华。在所有的回忆中,童年中最细微最真实的那些情绪没有被后来的学识所模糊化,更是难能可贵。他在《电话机》里诉说着由于电话另一头的未知所带来的恐惧,在《捉蝴蝶》里本雅明从“蝴蝶与花在他眼前交流的那种陌生语言中,领悟到了一些天机”(30)。这种天机减轻了他的“屠杀欲” ,让本雅明对于自然和美丽的事物有了不去占有而只是去观赏和爱护的美德。 本雅明回忆着小时候迟到时站在教室门外的窘迫与等待厄运到来时的那一片照耀在他身上的阳光。冬日的早晨,那一个被女佣放进炉膛里烤得嘶嘶作响的苹果的香气藏进了本雅明关于冬天的回忆的“更隐匿的角落”(49)。

  在《两幅神秘的画面》中,本雅明展示了第一次印在他身上的死亡的印象。一位是有着贵族的迷人的名字的贵族小姐,她住过的那座楼对面的花坛在她死去后成为了本雅明心中为她树立的无字碑;而另一幅神秘的画面里,是本雅明那在一战中死去的好友给予了他的应验----“战士的心尚需被掂出分量”。死亡总是显得神秘,即使它发生得似乎离我们那么近,终究它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诚恳的本雅明知道死亡“是生活还需继续向我解释的两幅神秘的画面。”

  至于那些在本雅明生命中的人,也印在了柏林的某个地方。《华庭街12号》里的深厚的长辈之爱,《冬天的晚上》母亲带他去过的发出昏黄灯光的小商店,温馨弥漫。本雅明的淘气和顽皮渗透在了字里行间,对真的追求和对爱的渴望从未消失。《不幸事件和犯罪事件》中,他就坦然交代了自己多么希望目击灾难的好奇心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驼背小人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