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读史方舆纪要》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5 02:09: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读史方舆纪要》经典读后感10篇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本由(清)顾祖禹 / 施和金 / 贺次君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6.00元,页数:62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史方舆纪要》读后感(一):旅行和读书

  年岁大了以后,年少时候把旅游当做新鲜、刺激以及美景的心情一去不返,而是越来越喜欢了解这一地的风情人文,什么人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什么,这里的人祖先从哪里来,他们的方言里有多少古文字的遗存,等等。当然,和什么人去最重要,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人文地理成了旅行最重要的乐趣。

  《读史方舆纪要》非常的有趣味性,比《天下郡国利病书》更适合做历史地理的基础读物。 每读一处,常常想到自己去过的地方,假如在去之前就读过这书那是多么有意思。

  譬如,我一直居住和生活的浙江:东汉分浙江以东为会稽郡,西为吴郡。唐置浙江西、浙江东节度使,其中浙江西领昇、润、宣、歙、饶、江、苏、常、杭、湖十州——看样子皖南、苏南和浙北本是一家。后又以浙江西为镇海军,领润及苏、常、杭、湖、睦六州,东为镇东军,领越及台明温处婺衢七州。此为两浙说法的依据。

  原来海宁在明属于杭州府,萧山属于绍兴府。杭州还辖仁和、余杭、临安、富阳等县。仁和县治府东,包括临平(还可能包括现在的笕桥横塘一带)。后来不知道咋和老余杭合并了,很不科学。宋,临平有明因寺,文天祥奉使见元将伯颜于此寺。我看明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很科学。

  淳安:晋为新安郡治,隋废郡改新安县,唐改为清溪县,宋因之。县西70里有威平洞(今淳安有威坪镇)。原名清溪洞或者帮源洞。方腊据此作乱,韩世忠破之,贼平,改名威平洞,改县名为淳化。绍兴年间改名淳安。

  海宁。汉朝的吴王濞于此立盐官,三国吴因置盐官县。隋朝开始属杭州。元改名海宁。境内东北有硖石山、西北有长安镇。

  书柜里应该有这样的书。

  《读史方舆纪要》读后感(二):5星都給顧祖禹先生,3星給中華書局

  5星都給顧祖禹先生,3星給中華書局。

  顧書之地位已毋庸贅言,我是來吐槽中華這版本的。

  本來雙行夾注的產生,一是為便利學者考釋,一是為便利讀者閱讀。中華把雙行注變為單行注,真是拖沓冗長,浪費紙張和人力物力,又佔據大量空間,除了藉此抬高書價,無一助益!譬如,卷二十“石頭城”條下夾注多達3頁+7行!每頁15行,則“石頭城”下的夾注多至52行!如若是雙行夾注,只需半數——26行即可。這種情況在中華此版真是比比皆是,不禁令人驚惶。

  記得就此現象,嚴耕望先生也曾批評曰:“有些人務欲張大其書的體積,以‘大’為貴,那就不足與論!”不僅中華的編輯要反省,就算是他社的編輯,亦當好好思忖。

  ========================

  此書點校不錯,點校者功力可見。想想畢竟是歷史地理學專書,不容易。但其實值得商榷之處亦頗多,點讀的風格,一是不一致,一是某些句子段落頗拗口。【我懷疑流傳另一個版本的點校,無論文字和標點都多有出入,有些地方反倒比中華版要好。而一些細節處的句讀,雖二書皆無誤,仍可看出各自在句讀上的思量。】但中華此版在校勘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務以上海古籍出版的顧氏原稿本對勘一過。

  劄記隨後獻上——不附於此。

  《读史方舆纪要》读后感(三):太行八阱.井陉关

  1、真定府获鹿县西十里,山西平定州东九十里。——需要确定平定州位置。平定州今天分为盂县、平定、寿阳三个地区。按描述,盂县为获鹿县的可能性非常大。获鹿县在今日鹿泉市。

  2、《吕氏春秋》: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亦曰土门关。——土门关。关,有具体的关城呢,还是一个词。

  3、《地记》:太行八陉,其第五陉曰土门关。——此处地记是指?

  4、今山势自西南而东北,层峦叠岭,参差环列,方数百里,至井陉县东北五十里曰陉山(《穆天子传》谓之山)。其山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故曰井陉。——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最重要的地理特征

  5、燕赵之间,亦谓山脊为陉也。徐广曰:陉,山绝之名。——山脊

  6、赵武灵王二十年,使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盖并将胡、代、赵之兵,与诸军向井陉之侧也。——代,今蔚县

  7、始皇十八年,王翦攻赵,下井陉。

  8、三十七年,始皇死,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9、二世二年,赵王武臣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

  10、汉三年,命韩信、张耳东下井陉击赵。赵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谓陈馀曰:信、耳乘胜远斗,其锋不可当。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其势,粮食必在后。愿假臣奇兵三万,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返,野无所掠,不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馀不听。信遂下井陉,斩陈馀。

  11、《汉志》亦谓之石研关,上党三关之一也(研,读曰刑。关盖与上党连界)。

  12、晋太元十八年,慕容垂自中山伐西燕,遣慕容瓒等分道出井陉,攻晋阳。

  13、二十一年,拓跋伐后燕,潜自晋阳开韩信故道,遂出井陉,趣中山。

  14、北魏主兴光二年,丁零数千家匿井陉山中为盗,陆真讨平之。魏主诩武泰初,葛荣据有冀定以北。秀容部长尔朱荣,请帅所部自井陉以北,滏口以西(滏口,见河南武安县),分据险要,攻其肘腋。遂勒兵召集义勇,北捍马邑,东塞井陉。普泰初,高欢举兵信都。尔朱兆自晋阳出井陉,趣殷州(即今赵州)。欢击败之于广阿(见隆平县)。明年,尔朱兆复攻高欢于邺,败保晋阳。欢寻自邺引兵入滏口,遣别将库狄干入井陉击兆,兆北走。宇文周建德五年,克齐晋阳。齐高孝珩请以幽州兵入土门,趣并州。

  15、隋仁寿末,汉王谅举兵并州,分遣其将刘建出井陉,略燕赵。诏李子胡发幽州兵击却之。

  16、《唐十道志》:河北道名山曰井陉。

  17、德三年,窦建德南渡河,救王世充于洛阳。诏并州总管刘世让出土门,趣(州时建德都州)。

  18、调露初,突厥降部叛,寇定州。诏将军曹怀舜屯井陉以备之。

  19、天宝末,安禄山叛,遣养子安忠志军土门。既又使其将李钦凑守井陉口(代忠志守也),以备西来诸军。会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杀钦凑,声言朝廷已遣大军下井陉。河北诸郡皆响应。未几,常山为贼将史思明所陷。河东帅李光弼出井陉,遂复常山。朔方帅郭子仪复自井陉东出,与光弼合军,声大振。既而闻潼关陷(见陕西重险),光弼等乃复入井陉,留兵守常山。诸将惧力不敌,遣宗仙运请于信都太守乌承恩,曰常山北控燕冀,路通河洛,有井陉之险,足以扼其咽喉,莫若移据常山而守之。承恩不能用。

  20、宝应初,征回纥兵讨史朝义于洛阳,药子昂奉诏劳回纥于忻州(见山西),请回纥自土门略邢、、卫、怀而南,不从。

  21、会昌四年,发诸道兵讨泽、潞,太原兵乘间作乱。诏别将王逄自榆社还军讨之(榆社,见山西),而命成德帅王元逵自土门入,应接逄军。

  22、景福二年,李克用败镇冀兵于平山,进下井陉,寻引还。

  光化二年,朱全忠将葛从周救魏博,破幽州兵,乘势自土门攻河东,拔承天军(承天军,见真定县)。五年,全忠侵河东,使葛从周以兖、郓及成德军入自土门,趋晋阳。又别将白奉会成德兵,亦自井陉入,拔承天军。

  23、梁开平四年,全忠谋并、镇、定。镇、定请救于晋,晋王存勖命周德威引兵出井陉,屯赵州以拒梁兵。

  24、后唐清泰末,契丹围晋安寨(见山西太原县),卢龙帅赵德钧请自土门路西援。石晋末,契丹入汴,分军自土门西寇河东。既而契丹北还,刘知远称帝于晋阳。进群臣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井陉,攻取镇、魏,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自服矣。

  25、周显德六年,命李重进自土门击北汉,败北汉兵于柏井(见阳曲县)。

  26、宋太平兴国中,车驾自太原幸常山,由土门路。

  27、靖康元年,种师闵及金斡离不战于井陉,败绩。斡离不遂入天威军,陷真定。

  28、元至正十八年,刘福通之党关先生等大掠晋冀,分军四出,察罕勒重兵屯列要隘,塞井陉,杜太行,击却之。——察罕帖木儿,畏兀儿。赵敏爹

  29、明初取元都亦自真定而西入井陉,下平定州(见山西)。盖太行为控扼之要,井陉又当出入之冲。今特设官军戍守。——向西取哪个元都?看来中条山和王屋山都要高于这里,难进山西。而平定到太原正好是两个盆地平原中间又不太高的地区

  《读史方舆纪要》读后感(四):摇羽毛扇的人该读的书

  上半年曾给朋友们写了一封邮件,写的还行,值得保存,存在这里,全文如下:

  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读史方舆纪要

  这是绝对的好书。也是军事地理题材,之前我推荐过古代中国 布局天下,那本书就是这本书的入门。

  明末清初汉人为反清复明写的。很传奇,也很好。

  左宗棠年轻时候曾认真研读这套书。大家可以搜索这篇文章看看书生岂有封侯想 /文·李志茗 简述左宗棠

  这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大家看一看。

  我觉得如果对中国,中国历史等一套有兴趣,这套书还是很值得备一套的。配合二十四史读一定很厉害。

  这本书让我悸动很久了,每次看到就心动不已,主要是以后要出国,而且走理工路线,这套书我可见的将来是没有功夫的。

  不过还是决定下次有活动的时候搞一套存回家里头。

  给大家推荐真是有一种来一位同志替我读一读,尝一尝,品一品的感觉。

  在人生的岔路口,我选择了这边,但是也留恋那边的风景,做个指路牌,如果有对那边有兴趣的,大胆的去,风光无限好。

  或者有心无意的记下有此处风景也好。

  .S.给朋友们写邮件,我的语速又快,语料又多。豆瓣写东西,就很慢,慢的我很舒爽。

  《读史方舆纪要》读后感(五):非熟稔二十四史,且休读此书

  关于古代历史地理之专著,此书可谓第一。“清代三大奇书”之中,其余两书作者不过抄掇而已,全不可与顾祖禹相提并论。即使“二顾全书”之另一顾炎武,其《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亦不如此书之体系精核,非研究明史及古代方志者,此书足矣。此书又专为读史而定,无意于文人骚客风景名胜者亦不必买《舆地纪胜》、《太平寰宇纪》、《大清一统志》等古代方志丛书。而今人所著军事地理之书,如《兵家必争之地》等,更是拾古人牙慧,实不值一读。

  而读此书需熟稔二十四史,不然实不能理解顾祖禹之评论以及书中无处不在之史事。又读此书,需配备谭其骧先生主编之《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十二册虽然有舆图,但毕竟古代地图学有限,仍然太过粗略,不如前者直观。按图索骥,更佩服顾祖禹作此书之全面精核。最好再附以各省地形图,则古之史事何以如此更了然于心。

  此书体系庞大,而古今水道变迁多有,而山峰却基本依旧。每县下面之山之水之镇,不必一一细读,尤其水道不必细究。有志于古代史地者,当详细研读此书,于融汇贯通二十四史亦颇有功效。梁启超等人每每谈及古代地理之书,虽然以为此书太过偏重军事,但也认为此书至今尚无可替代。顾祖禹积二十年著此书,余每读此书均佩服不已。

  :该书之北直、南直、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湖广、四川部分,需要重点阅读,其中河南、陕西、北直,更是重中之重,其余如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可暂不甚着意。

  又北直、山东、四川数省,其政区变迁较为繁琐,余取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部分)之分省地图A4纸打印出,夹于每一册中,凡有不解之府县地名,一阅则事半功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读史方舆纪要》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