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凡人的幸福》是一本由冰心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一):与世界温柔相处——读冰心《只求凡人的幸福》
邓勤
一个诗人,哪怕一句话被世人代代传诵,也是引以为傲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成就了张继在唐诗中无可撼动的地位,也让枫桥、姑苏城和寒山寺成为文人心中的诗歌圣地。与此类似的,还有冰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冰心长诗《青年》中的经典语句,但凡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冰心嘱咐青年们,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奋斗、牺牲是必经之路。
冰心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其作品自然不止《青年》这一首长诗,光选入中小学课本的就有《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春水》等。冰心毕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时间是无情的审判者,今日冰心的作品仍然受到大家的追捧,本身就说明了其文字已经具有永恒的价值。
就我而言,接触最多的还是冰心的散文,其文字平和冲淡,看似漫不经心,然细读之,却让人倍感亲切。似乎一位长者坐在你的面前,拉着你的手,跟你边聊家常,边将人生的沟沟坎坎指点于你,让你茅塞顿开,增添了不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只求凡人的幸福》就是冰心写给年轻人的暖心散文集。全书记录了冰心作品中关于情感、生命、人生的若干经典散文和诗歌,记录了作者在其生命历程中的点滴感怀,文字清丽醇和,情感细腻动人,给人以温暖的关怀,慰藉和鼓励。
“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韧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冰心的文字就是这样质朴灵动又充满着历尽沧桑的人生况味,仿佛黑夜中照亮我们前行的一盏盏小桔灯。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有希望,就能收获到凡人的幸福。
全书包括“我们是凡人,只求凡人的幸福;青春活泼的心,绝不做悲哀的留滞;只有我们自己是真实的;生命是有趣的,我却也已满足;尽思量不若不思量;我最尊重体贴的那些女人们;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七部分,共七十一篇诗文。文章或长或短,或书写青年男女之间的卿卿我我,或反刍生命中的过往,或感怀亲朋好友间的点滴小事,或以男子的口吻歌颂伟大的女性,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生活、生命和家人的浓浓爱意。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爱在左,情在右。左右珠联璧合,就是完美的爱情。这里的爱情不只是男女之间的恋情,还包括对亲朋好友和一切生命的怜爱、关爱和疼爱。这是一种大爱,就像阳光雨露,任何人读了这些文字,都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爱意。
冰心说,“心中只要有爱,纵使人生再跌宕坎坷,世界再残酷冰冷,我们也可以与世界温柔相处!”与世界温柔相处,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人生追求。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么世界上的明枪暗箭,尔虞我诈就会烟消云散。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二):凡人的幸福
《只求凡人的幸福》
——冰心
新东方大佬俞敏洪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大体意思是“放低自己的心态,用接受一切的心态去欣赏你周围的人与事,你会看到很多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心态,我结交到了徐小平(他的老师)、王强(班长、各种主席、优秀的代表)、包凡一(睡在上铺的兄弟)……,他们身上都有我只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我永生需要学习;当那一天我感觉我超越了他们,就可以不用学习了;但他们也一直在学习、在奋斗,而王强这个读书虫我怎么拼的过?”。放低心态后,你能看到每一个你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只得你学习的地方,你也能看到每一个卑微者都有只得你尊敬的方面。相反,如果你一直以为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那么你能感受到的只有表面的繁华和阿谀,永远也感受不到酒劲过后的那一份寂寞空虚。
把自己当一个普通人,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找到你自己”一直是我读书的一个追寻目标,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如何把自己的优缺点有效的表现、管理和释放,一直是追寻的方向。你越充分的认识你自己,便能约熟悉这个世界。《孙子·谋攻篇》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了解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约向往的,便是你内心越贪婪的;你越在意的,便是你自己的想法和心境。做一个平凡人很难,很多人在很多场景里幻想着自己成功以后怎么办,而类似这样的幻想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原因无他,心乱而已。
安静的读完一本书、认识一个人物故事或心境、理想,你能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过去从心理学、星相学去判断一个人的一些选择,现在则能从数据里读到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大数据的今天,我们有那个各种工具记录时间、轨迹和方式,《小强升职记》告诉我们,一个三五年还没有升职的屌丝不是因为人不聪明、运气不好,而是浪费的时间太多、效率太低、成就太微不足道!数据告诉我们,每天浪费在不产生效益的事务上的时间太多,而想要认识自己的这个特性,唯有一颗安静的心,才能把自己认的清楚。放低心态,你才能理直气壮的面对领导的责骂;你才能看的清楚,真的是你的效率低下而不是他随意的脾气!
读诗一直是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诗歌从来不求快,也不求懂,而在与韵律、思考和回味。一首诗的对仗、用典和格律(音律)特色,能让你的整个人生阶段里,回味无穷。穿越千古,我们认识了古人的惆怅;放眼当下,吟唱诗歌的我们理解今天的喜怒哀乐;与古人同步,我们有一样的感情,一样的心境,甚至理想、幸福、未来的追求都是一样的——这感觉,让人感觉自己重生了一样。《只求凡人的幸福》里面多散文、故事和小品文,在这些杂文中间歇着出现古诗和近代诗,错落有致,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一本能让人心静的书,读者千年前的诗词歌赋,看今天的车水马龙,你,醉了吗?
做一个普通人,读一些诗歌、散文;认识自己,了解世界;幸福,足以。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三):最好不过世俗平凡
九十九岁的冰心,人生和文笔似乎都和她的名字一样透明,她所写均是所感,所做便是所见,她平静、安宁、诚挚而宽容,她的智慧蕴藏在句子之间,总能给我们某种启迪。在这本书中,收录的大部分是冰心的自我感悟与人生体验,这些经验体会因为真诚而弥足珍贵。
冰心喜写此刻的感悟。那些是关于“相思”的故事,是与玫瑰的缘分,是畅游梦中王国的思绪,是对诗词歌赋的天然好感。她写对哲学的感受,一路从话剧延伸到诗词;写山中的见闻,读着读着似乎眼前便出现了一座绿意盎然的山;她写与人的对话,句句都有超然的智慧;她写校园、石像甚至除夕,件件桩桩,都透露出机警与敏锐。她的散文如诗,不脱离随手可触碰的人与事,可又似乎跳出了这俗世。她的情怀淡泊,哀愁、忧伤被她的笔一写,便显得削减了几分,只在读者心中留下一道痕;欢乐、喜悦被她的笔一写,也清淡得多,可又能让人有浅浅的笑意。她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都是波澜不惊又细腻敏感的,她永远能关注日常人们不曾发现的事物,又能找出动人之处细细描摹。
冰心也追忆往事。她从一开始便以诗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是一个盲者,看不见生命的道途,只听凭着竿头的孩子,走着跳着地引领,一步步地踏上通衢。”接着,她思忆了生命之树、黑暗之园、台上之人、海边之谈……她的语言那样优美,情感又是那样丰沛,笔端总是能流泻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词句又总是那样温柔动听。每一句、每一节、每一章,散而不乱、淡雅清新,自成风格。你读着,就好像倾听一位友人的诉说,她对你说日常家事、说近来感受、说读书心得……
整本书中,最好不过写人。冰心细细描述先生吴文藻的因缘际遇与居家乐事,文风自然得让读者也会心一笑。她也写长辈、父兄、弟弟与弟妇,甚至写老师、同学……看冰心回忆人,人便活灵活现跳了出来,一举一动都在眼前。当年,她以“男士”为笔名写作,对女性赞美有加,如何与她们相逢、如何谈心、如何熟悉,竟似小说一般。自然,人生百态,比小说好看得多,这些不加修饰的故事,于是因其真实灵动,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如今我们总是要“猎奇”,殊不知,这奇就在身边呀。
冰心的文字洒脱、真诚、不带匠气,她用清新的话语,将日常之景观描摹再三,而人们兜兜转转,看尽世间繁华之后,最好最珍惜的,应该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世俗平凡吧。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四):风轻云淡的向往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的真大了。其实名不副实。我看这本书之前抱有很大的幻想,毕竟大学期间读过冰心翻译的泰戈尔诗集。语言凝练优美。但读了这本书和理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语言不够优美。而且文章所选也是一般。总觉得作为冰心作品的代表性不强。同时看出冰心的诗基本还是泰戈尔式的,没什么新意,语言也不够精彩。大概情感波澜不惊,所以没有造就震慑人心的诗句。云淡风轻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冰心的作品和朱自清的某些情愫相似。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这种感觉。
后面我还看了林徽因的《可惜不是你》。我觉得二人的文学上面的造诣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林徽因毕竟是学理科的,思维缜密高深一些。而冰心则显得层次低了一些。真本书算是勉强合集吧,不如另一本冰心文集好一些。至于写家族传记这些,读者还是不甚感兴趣的。父母祖父尚可,还选了旁支的亲戚,反正我是极度不感兴趣的。对于选材这一点真是挺失望的。这本书作为闲暇的消遣还是不错的。如果当做冰心的作品来读,就没什么意思了。感觉东凑西凑,勉强成书之感。不过一本书里有一篇值得你读的文章就没白读,作为收藏还是算了。我看的另一本书节选的很不错。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五):生活它一直没变,变的是我们
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笔名的寓意就可以感受到老师感情的细腻,骨子里的柔美。
上学时候在课堂上学过冰心老师的《小桔灯》,当时就觉得对感情的描写真是细致,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一定是有爱心善良之人,对于这点在读这本《只求凡人的幸福》的时候,真是深有体会的。对玫瑰的喜爱,随手写下优美的诗句,将世间万物的感知化作每一份相思,清新淡雅优美之感伴随每一句文字。
虽然冰心老师经历的生活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有很大不同,但是不管现在的女子多么的独立,雷厉风行地奋斗在职场,感情生活多么的有主见不依附,读一读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女子的心声,一颗忙碌的心也会安静下来,偶尔会被描绘的美景美人所陶醉。想想在深圳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鲜花,可是何曾停下脚步去欣赏去探讨这是什么品种,不说写个句子拍个照也是不错的,你看,凡人的幸福不是说说而已,生活从来都是这个模样,它被迫披上华丽或者丑陋的外衣,但是它的内心一直没变,美或者不美,全在于我们发现的眼睛,角度不同,心境不同,时机不同,你看到的生活都不一样。
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女子的形象如何被打造出各种版本,不可否定的是柔美的女子温柔的妹纸总是让人有种久违的亲切感,沁人心脾与其相处起来是说不出的舒服感,待人接物独特气质让人忘怀。冰心老师书里提到美女一般分三种,一是初见很美相处后一般缺少内涵,二是初见一般相处后越来越美耐看型,这类多半是性情温和知识涵养丰富的,三是初见就很美相处后更美,这类人一辈子都难得见几次,而书中就提到了这辈子唯一遇到的第三类美女,对此人的描写也是让人看了都醉了,不管是确有其人还是虚构的都让人深有感触。
感情细腻如冰心老师,对导师的感谢对亲人故友的怀念与感恩,人物描写笔调轻松活泼,亦是跃入眼前不同于我们听过的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说到故事不能不说冰心老师与爱人吴文藻的爱情(此处我要加一句冰心老师当年结婚是29岁,现在刚工作不久就被催婚是为什么),他们的相识相爱相守是建立在精神层面,谈文学说理想分享未知领域的精品,带动双方共同的成长,你看,在这点上,爱情的保险与恒久,他们绝对是找到重点了,比起现在太多人看重的房子车子靠谱太多纯粹太多了。说起爱人文藻,冰心老师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崇拜与爱意,书里说到的几个关于文藻的趣闻,也真是让人觉得文人真是很可爱,生活上的学生工作上的巨人,他们所获得的成就与幸福感让冰心老师一语带过称之为凡人的幸福!足以见得睿智之人才更能懂得更能抓住那些萦绕在我们身边的所有幸福!
生活的美好,全看我们如何选择,书也只是一个窗口,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愿我们能早日发现那些隐藏的幸福便好!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六):播撒爱种的人
感觉有很长时间不看冰心的书了,整天忙忙碌碌,脚不沾地,人也浮躁得没有什么耐心。 大工夫没有,小块的时间,顺手就点开手机看糗百了,没心没肺地哈哈笑一阵,放下手机,该干嘛干嘛去,不需要酝酿情绪,也不需要额外的感触。这个时代是个出文化快餐的时代。
但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有时候太快的节奏会让人窒息,让人觉得累,要适时放缓脚步,体验慢生活。所以,在一个有天气点阴沉的午后,我拿起《只求凡人的幸福》这本书,细细地看起来,并很快把自己的情感调试到适宜的温度,以求和书同温。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冰心作品中关于情感、生活、人生的若干经典散文和诗歌”,有的曾经在很久以前就看过,有的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作品记录了她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编者根据内容把这些作品分成了七部分,每个部分一个标题,每个标题是作者的一句感悟,青年时的思绪和梦想,对未来和社会的憧憬,对往事的回忆,对家人的追思,生命中那些值得尊重的女性,等等,不管她写的是什么,“爱”依然是这些作品的主题。
看冰心的文章,你会发现“温柔和细腻”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一花,一草,一鸟,一梦,一个石像,一片霞光,都能成为描写、叙述的对象,轻柔地娓娓道来,有时看着那些文字,你仿佛能看到一位清丽温婉的少女或少女含羞地站在你的面前,虽然作者是以90多岁离世,并离开我们很多年。即使是一些历史大事件,生活中的颠沛流离,她也是以一种克制的悲伤来写,于慢声细语中缓慢释放积淀在胸中的情感。但越是压抑,越是平和,你越能感受到悲痛在她心里的重量。比如,她写对祖父的孺慕之情,对父亲的敬仰之意,对兄弟的手足之情,对老伴的思念之心,他们的去世是她的大痛,但她写来却温柔至极,让人感觉不到悲惨,相反,倒是经常有轻松的记忆。比如,祖父发现她和三姐在房里抽烟的糗事;比如父亲和母亲的通信被同僚取消;比如喜舅和她相处的那些细节;比如把丈夫桌上自己的相片换成影星的,等等。她记得这些生活中哪怕再细小的欢乐,事虽小,情却浓。
我总在想,冰心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夫妻分离,远离故土和亲人,比自己还小的弟弟却早于自己离世,等等,生活实在是说不上安宁美好,但她的文章里,却总是充满鲜花、充满欢乐,充满温柔的坚强。她回忆中是别人的欢笑,是安琪儿的微笑,是美好的梦境,是亲人的支持和鼓励。她在艰难中看到云的美丽,即使在病榻上也惦记着友人。她虽然知道“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所以,她不怨天尤人,也不揽镜自怜,而是用悲悯和温柔来承载生活带来的重担,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放弃对“爱”的追求和执着。她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写《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她做了那么多有益儿童的事业,写了那么多充满温柔和爱的文章。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同事之爱,社会之爱,那些流淌在文中的爱,不仅让温暖了作者,也温暖了读者。她就像一位播散爱的天使,把爱的种子不遗余力地洒向人间,即便是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用爱来不断慰藉我们日益繁忙的心田!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七):只愿凡人得幸福
冰心先生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心里有爱,她的散文,诗歌,小说里都被爱填充。她把爱汇成文字,她把智慧警句夹藏在句子之间,温暖读者的心,她感悟人生,体会人生,她把人生苦乐看得通透。无惧,因为有爱。
冰心先生《只求凡人的幸福》,用词清丽优美,不矫情,小篇小篇的人生经历,感悟心语每一篇都独立,却也是整体,真诚细腻的感情贯穿始终,不用华丽语言的修饰,只需笔尖浅浅的刻画,就能使读者感受那份宁静与淡然。不用激昂的文字,只需用笔端轻轻诉说,读者就能明白人生苦乐参半,不如安然相待。所有的情绪浅浅淡淡,有看过风雨后的淡然,有历经世俗的睿智。
那一字一句读来,就像是许久不见的老友,向我诉说,不曾相见的这段日子,她的所见所闻,她的杂事轶闻,一件件一桩桩都像是对老友的倾诉。她说做过的梦,说家事,说家人,说花草树木,说往事,说诗歌,说一切想说的,就好像我曾与她有过好多次这样的交谈,那样的自然亲切。那些她的文字,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个冰心,她自然亲切,淡泊明理,她善良知足,优雅淡然,我是她的故交,她是我的老友。
冰心先生的笔下,都是平凡事物,是你我都见过的一切,她和我们一样,会相思不成眠,会在雨天浮想,爱花儿青山,她会为了一只小鸟,写下美好的文字,她有如海的诗情,会有稀奇古怪的梦,有爱她她爱的家人,也有回味无穷的昔情往事,可是又不一样 ,她那么淡然,她的文字那样淡雅清新,给我们解惑,给我们启发,她能发现我们没有注意过的。
冰心先生说青年,我花了好长时间来消化她笔下的青年,也许理解的不够透彻,却也是发现了我所需要的。她的文字这样犀利,总会让我读过以后回过头来再次的细细体会,她用那短短的文字给我上了一课,我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好在爱读书,好在读了这本书。
冰心先生说梦,在这本散文集里,冰心先生记录了几个自己的梦。她在生病不良于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做美好欢快的梦,病情把她困在了病榻,却困不住她一颗渴望飞扬的心,在梦里有许久不见十分想念的老友,有亲爱的父母亲人,在梦里她重游了曾经去过的地方,梦见了自己喜爱的一切。梦始终是个伤人的字,醒来,那美好的一切重归梦境,而自己却只能面对病弱的身体,那股伤感可想而知。然而冰心先生在短暂的伤感过后却很知足,她满足灵魂得到的片刻自由,她满足虚无的梦境带着她和海外老友相见。那文中的洒脱,优雅与灵动,无不透露着着笔者心中的情感,以至于在我读来依然深刻。
书名《只求凡人的幸福》,我认为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却都有共同点:幸福事,都是人生极乐之事。凡人有贪,有痴,有善,有恶,有无奈,有悲欢。我们是凡人,只求凡人的幸福,只愿凡人得幸福。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八):只求凡人的幸福(笔记&感想)
陡绝的岩上,树根盘结里,只有我俯视一切——无限的宇宙里,人和物质的山,水,远村,云树,又如何比得起?然而人的思想可以超越到太空里去,它们却永远只在地面上。
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
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
生来是痴孩子,我从小就喜欢做画梦,做惯了梦,常常从梦中得到慰安,生希望,越坐越觉得有道理,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最后简直把画梦当作最高的理想,受到许多朋友的劝告讥嘲。而在我的精神上的胰皂泡没有破灭,胰皂水没有洒到我的心眼里使我落泪之先,我常常顽固地拒绝而朋友的劝告,漠视了朋友的讥嘲。
到现在仍有一两个光球存在着,软悠悠地挨着廊边飞。不过我似乎已超过了那悬心仰头的止境,只用镇静的冷眼,看她慢慢地往风雨中消灭里走!
只因常做梦,我所了解的人,都是梦中任务,所知道的事,都是梦中的事情。梦儿破灭了,当然有些悲哀,悲哀之余,又觉得这悲哀是冤枉的。若能早想起儿时吹胰皂泡的情景与事实,又能早觉悟到这美丽脆弱的光球,是和我的画梦一样的容易破灭,则我早就是一个达观而快乐的人?虽然这种快乐不是我所想望的!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如何脚儿赤着,发儿松松地挽着,躯壳用缟的轻绡裹着,放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用纱灯和细乐,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之夜,将这棺儿送到海上,在一片挽歌声中,轻轻地系下,葬在海波深处。
感:大概最好的生活就是有三五知己好哟,家庭和睦,偶尔出游,读遍好书,拥有好的心态。爱做梦,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幸福,愿以后我也能有这样的感悟和生活。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九):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
以上是茅盾先生对冰心先生的评价。冰心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笔下的文学,清丽精粹,具有诗意。冰心理想的人世间,是充满互助和友爱的,是充满同情和爱怜的。小学课本里的《小桔灯》照亮了世间路,也暖了人生心。时隔多年,再次拜读冰心先生的作品,也会为那淡淡袅袅的文字为动容。
《只求凡人的幸福》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写给年轻人的暖心散文集。.尘世纷争,琐事扰心,让一颗颗年轻的生命之心烦躁不安。也许是为了名,也许是为了利,也许是为了情,也许是为了爱,这些,都会我们疲累不堪。如果累了,就放下吧,做一个凡人,求得凡人的幸福,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只求凡人的幸福》收录了她的一些散文和诗歌。熟悉诗歌有《繁星》,书里只是节选了一部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记录了冰心的诗歌和散文,关于相思,关于梦境,关于玫瑰和蔷薇,关于理想和挣扎。“枯枝-------,在雪地上,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就是冰心先生与丈夫吴文藻先生爱情的见证。冰心的梦里,有回忆,有对现实的挣扎和纠结,还有对梦想和理想的渴望。书的后半部分,记录了冰心先生身边的人,有家人朋友,有同学老师。透过冰心先生的文字,我看到了与她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的丈夫吴文藻,慈祥宽厚的祖父与父亲,可爱亲爱的弟弟与弟妇。
清丽醇和的文字,细腻动人的情感,记录着作者冰心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深夜读来,给人以温暖,以慰藉,以鼓励。正如书名《只求凡人的幸福》所言,凡人的小幸福,小温暖,也是我们这些凡人的毕生所求。
《只求凡人的幸福》读后感(十):我们是凡人,只求凡人的幸福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本应互助和匡扶的社会底层人民在利用惨无人道的方式残害比他们更困苦、更悲惨的人,以此来让自己获益。这简直是在上演着另一种形式的“悲惨世界”。试问若没有了爱与同情心,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确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凡人,我们会经历人生的繁华,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经历“苦难的现实”和“人生的虚无”。在苦难和虚无面前,我们少一些冷漠和自私,多一些同情和爱怜,放弃负面的能量,就在一个个小感动中追求到我们自己那平凡人的幸福。
所以,冰心先生总结说: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这虽然是一句朴质无华的言语,但从冰心一生经历看来,确是充满了深切的人生体悟。
她和吴文藻从1929年喜结连理,中间虽然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南渡北归”,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等诸多磨难,但始终相濡以沫,直至终老。相较于民国时期的某些文化大家,他们可以算是文化圈里经历过50年金婚的模范夫妻。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同舟中,她对于幸福和爱的定义更加深有体会。
对美好的爱情坚贞不渝,对他人充满了怜爱和同情,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恩,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和赞美,这既是冰心要传递给读者的正能量,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正思维。
人性本善,没有天生的乞讨者、犯罪者、自私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悲观者、失意者。我们要相信心中只要有爱,纵使人生再跌宕坎坷,世界再残酷冰冷,我们也可以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也可以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撒,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那点点滴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