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10篇

  《门外汉的京都》是一本由舒国治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一):读来仿佛已经站在古旧的寺院门前,闻到湿空气,眼里开满初夏的花朵,十分适合雨天来看

  这是一本光看到封面就让我很喜欢的书。

  拿到之后内容果然十分的别致,如封面一样

  虽然被定义为写给朋友看的旅游攻略,这本书却同时具有用心的内容和精细的文字,是一本兼有散文的美感和游记的实用的小册子。

  京都的美,作者用一句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概括出来。这座城市将唐宋风貌与和文化结合得十分完美,对喜爱唐宋文化的游客有着独特和无法替代的吸引力。

  书中不仅有游记中必备的对于名胜,美食,旅行路线详细介绍,还拥有资深游客才能察觉到的独特视角:

  京都的雨,京都的空气,京都的路和墙,京都的咖啡馆,京都的夜晚,每篇都流露出一种娴静,读来仿佛已经站在古旧的寺院门前,闻到湿润的空气,眼里开满初夏的花朵,十分适合雨天来看。

  书中的图片也让我十分喜爱,虽然配图的书并不少见,但是黑白景物图片能够与文字这么融洽的并不多。

  跨页的图片每张都好似黑白默片的风格,对文字中的美景恰当的补充,却又丝毫不抢文字的风头,读起来一气呵成

  作者的文笔有种旧式文人韵味,再配一张手绘地图,十分小资,十分适合收藏。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二):落英缤纷在京都

  单“京都”二字,就让人觉得安静平和。没研究过京都的历史,但日本的确是个懂得珍惜古物、古迹和古风的国度。已然不想去和天朝作任何的比对,人心所向不同意识形态更无需解释。我们的邻居,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地方

  舒爷的书,读来轻松自在。跟着他,一路风景一路美食,好不自在。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整本书,从头到尾,读的时候都觉得当地的天气应该是阴天,竟没有一页让我想到大晴天。也许,京都,于我就是一个阴天的城市。总是向往着,我可以一个人,去走走舒爷写的这里那里,走在哲学之道,看看我爱的老房子,小樱花。

  看书里的文字,其实舒爷根本不是“门外汉”,京都的一草一木一茶铺一吃食,他比谁都熟悉。可见,他有多爱此地。

  期待,在樱花盛开的日子里,可以背着我的小包包,在京都走走看看想想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三):京都刚刚好

  《门外汉的京都》出版在七月,当时自己八月的京都行已经敲定,心下窃喜,却终因各种恼人琐事未得读完,便连滚带爬地登上了直飞大阪的航班。着陆前半小时,已飞抵日本岛上空,飞机开始降落,只见满目的浓翠葱郁,全是绿植森林,很快接近填海而建的关西空港,又是一片幽蓝清澈,飞机盘旋一圈后平稳着陆。我几乎觉得,这半个小时的航线,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否则机舱外的景致,怎会如此美到让人窒息?

  既然走时未预习,回来便是补课。把这本书从头至尾读了一遍。读罢瞬间脑子里浮现了三个字,刚刚好。这本书写得刚刚好,京都这座城,亦是刚刚好,难得的分寸感。

  舒国治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游记,有说明手册或行走攻略性质。比如他就京都的吃住行与咖啡馆,都给予了详细介绍,皆不是浮泛之笔,而是有着深入的亲身体验。他还罗列了花钱应该去,而不花钱也要去的寺庙或庭园,很见心思。对于观览方式,他特别指出,如果就在京都待五六天,宜采跳跃法来游,甚至举例为读者设计了几日的行程安排方便得径可直接套用,想必也是亲自履践的心得

  不过要把以上那些极为有用信息当作本书的写就初衷实在就辜负了作者本意。其实,“门外汉”要做的,还在于边走边看。

  看什么?作者打了一个妙喻。他说,“京都根本便是一座电影的大场景,它一直搬演着‘古代’这部电影,这部纪录片。整个城市的人皆为了这部片子在动。为了这部片子,一入夜,大伙把灯光打了起来,故意打得很昏黄,接着,提着食盒在送菜的,在院子前洒着水的,穿着和服手摇扇子闲闲地走在桥上的,掀开帘子欠身低头向客人问候的,在在是画面,自古以来的画面”。去了京都,才知道此说实在精辟贴妥。无论是宁静的神社庙宇,还是热闹的商区街头,这座城都极有上镜感,让人忍不住四处张望,唯恐错过什么细节。时不时的,一个骑单车的短发女生从眼前疾驰而过,分明就是《四月物语》里的画面;走在狭窄悠长的巷子里,两边和式果子铺和洋式点心店错落林立,抬头便是参差缠绕的电线,这不就是《魔女宅急便》中的场景?目力所及,一切熟悉又神奇

  京都的交通方便至极,火车、电车、地下铁和路面巴士形成了十足便捷的交通网络,而且非常准时,也几无塞车之苦。那么,为何还要走?正在于这里实在是适合呼吸散步的地方。除了整体性地保留下来数量庞大、景致绝美的佛寺、庭园、神社和故居外,京都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文化道路,比如东山脚下、银阁寺附近的哲学小道,这里近京都大学,该校著名的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生前常在这里散步冥思,故而得名,道路一边密植樱树,一边是平行的琵琶湖疏水渠,水质清澈洁净,行走于此,不由得步伐就慢了下来。此外还有石塀小路,曲曲折折,静谧清幽,舒国治说,这段不过二三分钟路程,他每次皆要走上二三十分钟,便在于那份流连不舍,实在是所言不虚。除此,二年坂、三年坂、清水坂、宁宁小道、花见小路等各具风味的街巷皆值得前往漫步徘徊,哪怕就只是走走而已。另外,无论晴雨,此地空气始终温润清新,故而作者说,自己一去再去,理由之一便是那佳美的氧气。

  京都三面环山,无论是东山三十六峰,还是北边的比叡山,抑或西边的嵯峨、岚山等,其间都密布着广为人知的庙宇庭园,径可有个大概方向就信然前往,没准一个不小心,就撞见了巍峨的南禅寺山门,你也不自觉如戏剧中的主人公般,道出“绝景啊,绝景”的口白。当然,不做攻略不带地图的底气,还在于当地处处树立或招贴的导览图着实详细明了,恁个路痴怕是也难以迷失方向。而且,那些导览图本身极可爱,都是深得动漫趣味的手绘地图,简直每一幅都直戳萌点。

  一日游览结束,时近黄昏,径可到市中心不远的木屋町或先斗町觅食,这里毗邻鸭川,凉风习习,水声潺潺,时而还能听到歌舞伎的弦乐声,或碰到踩着木屐赶路的和服女子。这里各类美食馆子藏龙卧虎,无论是寿司、刺身,还是乌冬、荞麦,总有一款让你心动。除了是美味所在,这一带几乎也几乎浓缩了京都的全部要义,——宁静与繁华、古朴与前卫、传统与现代、木屋与公寓、弦音与摇滚、和服与洋装、抹茶与咖啡、果子与蛋糕……毫无违和感地彼此互融交织,这其中有宽容,更有智慧

  如舒国治强调的,去京都,不为那些人云亦云、定格的名胜遗迹,而是要感受那份“飘逸的赏玩与清寂的品味”。蝉鸣、鸦啼、水流、鱼跃、苔痕、松姿、花瓣、树影、砂石、土墙,等等等等,在在是自然生机的流露,世间万物平等共处,相互参透,皆有灵气,这里的人,只是小心翼翼地参与,绝无颐指气使的干预。百姓身上散发出来的,尽是谦卑感与专注力,这一点,对于如今“与天斗,齐乐无穷”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当头棒喝

  正是人的殷勤与自然的眷顾,成就了京都这座城市最为隽永的风景,光阴飞逝,世事流变,然而日常生活似乎亘古如斯,不曾改变,只消随意一瞥或匆匆流目,便足以让人铭记,令人回想,以至于舒国治“终要到要去写它一册小书”来专门叙说。不过,除了那难得的精致幽静,这座城市的周到、笃定,及其与自然同进退、共休戚的情分,也值得大书特书

  2012-08-21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四):门外汉的京都,是谁的京都

  舒国治的文字,我是喜欢的。

  他喜欢用古旧风格的词汇。写起游记来洒脱坦然想法新奇,思路开阔,颇有几分旧时文人的潇洒气度。然而文中时不时冒出的英文单词,让人猛然想起他其实是个受过良好现代教育的当下人。

  然而和《理想的下午》一样,我读《门外汉的京都》时仍然感到几分作者的矫揉造作——那些好或不好的京都小吃、旅馆餐馆,如何准备一顿令人满足的野餐,去哪家咖啡馆最能体味京都味道——舒国治虽然自称“门外汉”,坚持说自己“既不买、也不需服务、甚至也不特别去吃”,实则对京都吃喝玩乐都颇有研究。他眼中的京都,就和他眼中理想的下午一样,充满了定语。

  但大体上这本书是让我放松愉悦的,直到我读到这一段话:

  这也是京都人的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予游客最大的恩惠。他做他的果子、腌他的渍物、剪裁他的吴服、削切他的竹器、油炸他的天妇罗、捏他的寿司、修剪他的树花、撒泼他庭院门阶的清水、驾驶他的巴士、在路口发放他的广告面纸,就如鹭鸶在川上觅食与松针自树上落下是一样的公园景色,静态也。

  一连串日本独有的器物和动作,展示了一个外乡人对京都的视觉感受。“静态”一词,点明了这些人、这些事,亘古至今,未曾改变。

  这是我们游览古都时最容易产生的印象。“原真性”(authenticity)的视觉呈现,用美学的方式来审视这座城市的场所空间并因此放大的游客体验。怎样的城市可算是原真的城市?原真性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想要看到一座怎样的城市?莎伦·佐金(Sharon Zukin)在《裸城》(Naked City: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s)中说:“我们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就代表我们真正渴望过怎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所带有的伦理观念社会性的描述说明了城市原真性的立场终究还是主观的,因为它涉及我们自身。”

  是了,所以我们总会说到京都寻找唐风(虽然不少日本历史研究者已经指出京都的建筑和城市风貌早已不是模仿长安洛阳的平安京了)。舒国治不也说了么,“又有一些景意,在京都,恰好最宜以唐诗呼唤出来”。

  虽然原真性的诉求源自一种“以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为再现形式”评判都市经验的标准,但不同的人,因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身份认同,对何为原真的城市,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和舒国治一样,我在京都注意到的是果子、渍物、吴服、竹器、天妇罗、寿司,我的镜头中绝少出现现代都市的标配。我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又充满古意的京都。

  我想知道,京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城市的?除了这些浸染着文化特色的物事,他们的时代经验、邻里关系、身份认同,为他们构建出了一个怎样的京都?门内人的京都,和门外人的京都之间,有着怎样的交集和冲突影响了谁的权利决定了怎样的利害关系?

  但我得承认,我乐于作为一名游客,在这座城市汲取美感。

  舒国治说:“这也是为什么老来要住京都,太多的风流蕴藉之事,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你皆可扮上一个动作,披上一片布幔,挥动一件道具,而数百年来中国早已失落的雅观风致,或在你的履践中,不自禁地消受了。”

  读到这里,几欲落泪。想来这大概也是我在京都最深切的感受,我对她全部的喜爱,或许正是来自一种深深的艳羡——那些曾经的风雅余裕,已无迹可寻,只得在异国他乡寻觅旧梦了。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五):走马观花的京都

  这本书我都有点后悔买了,本以为门外汉是作者的自谦之语,总要有点实际的内容的,结果,真的写出了门外汉的感觉,对整个京都他是走马观花,我是雾里看花,有一种读了等于白读的感觉,什么京都的况味都没有体会到,稍稍有点兴味时,又嘎然而止,徒留一段惆怅

  所谓读游记,不就是因为没有办法亲身去感受,所以只能求诸于文字,务必要写得详实生动,要有亲临此地之感,才能读得津津有味,则这本《门外汉的京都》,偏将所有有趣的地方都抛却,捡了几处冷而偏僻的,小小的发了点感叹,隔靴搔痒不够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去了很多次京都,所谓的热门在他的眼中早已无必要再写,而游览的乐趣点滴在他心头,不足与外人道也,所以整本书写得寡淡无味,一切都是点到即止。那些将这本书评为“公认为写京都最有见地的一本”的人,绝对最起码都去了京都三次以上,要不然,不会做此结论,因为他们都对京都的景观烂熟于心,只求心灵上的共鸣

  总之,想在从书中了解京都的人,如我,还是免了,这里只有一大堆京都的寺庙名,店名,旅馆名,地名,和作者的心灵噫语,文字平淡,将行程记了个流水帐而已。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六):这么一个舒国治

  游记这种文体,就仿佛薛定锷的猫一样,同时拥有两种互相矛盾的属性。要写它最是容易,也最是困难。说游记好写,是由于它不像诗词小说那样有通用的结构和规矩,评判优劣的标准亦是五花八门。它是梁上贴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新房,也是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总之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纸上乌托邦。如果走最轻松的捷径来作一篇游记,只要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再附加几段余光中总结的那种“甲如此,乙如彼,丙仿佛什么什么似的,而丁呢,又好像这般这般一样”的朱自清式的景物描写,即可宣布大功告成,就此搁笔。

  然论其难者,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游记(或称旅行随笔),于书店中上架是要放在non-fiction柜台的。所以就算内容与旅行有关,只要属于虚构,无论是指桑骂槐派的《老残游记》和《在路上》,还是胡思乱想型的《地心游记》或《镜花缘》,通通要被排除在外。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里异国风物跟人物故事混杂,按理也算不及格。不然,你让纳博科夫有大段road trip描写的《洛丽塔》如何是好。

  高境界的游记,是一帖十全大补汤,主治因长居城市导致的面色萎黄,肢膝无力和精神倦怠。它不仅要让人从中得到路线日程购物小贴士等“娜拉怎样出走”的信息,还须在文中力陈此处非去不可的种种理由,以及去了以后的万般好处,给“娜拉为何要出走”这样的问题一个解答。若读者被挑逗得足底奇痒胸中发麻仿佛脚气和冠心病同时发作,一边抚卷赞叹“世上果有其地乎?”一边准备查找打折机票的价钱,那就是药效开始出现了。而想象出来的海市蜃楼则绝少这样的蛊惑魅力,除非你单纯到相信花果山水帘洞真的在江苏,或者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信息方面,做来简单,甚至简直不必做。拜科技所赐,曾号称旅游者圣经的《孤独星球》日渐式微,资讯的获得成本已和国产奶粉的受信任程度一样低。查一查,摇一摇,衣食住行自不必说,连艳遇对象都顺便解决。诸如“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样的模糊推荐,雅则雅矣,但终归吃力难讨好,不符合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市场原则。现代旅客都仿佛巡航导弹,在GPS的卫星制导下精确命中景区,然后留下轰炸过的痕迹。尽管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提出“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否认我的权利”,可年假就那几天,谁愿意浪费在瞎转悠上。不过若介绍得太清楚,就容易用力过猛,作得宛如一本地方志。比如罗兰·巴特的遗作《中国旅行笔记》就是反面典型——书中叙述可谓钜细靡遗,但是那些人口众寡、田亩大小和产量多少等细节,除了正在计算征地补偿款的乡镇官员,应该没人会在意。

  第二点,通过写字来撩人心弦,这就不算普通手艺了。欲练此功,四两拨千斤的托物言志是起手式。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就写道“以我观物,则物物尽染我意”,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也说过“我在美国看到的超过美国自身所持有的”这样的话。借佛家的理论,此法乃运用“色受想行识”五蕴和“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夹叙夹议,夹幻觉夹意淫,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颜色就开染坊,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吃了半碗云吞面便能品出满汉全席,仗着两颗原子弹就要统一朝鲜半岛。但是作者们也要留心,笔走龙蛇之际注意 “莫谈国事”,不然就会跟许知远的《祖国的陌生人》或彼得·海斯勒的三部曲一样,介乎“焦点访谈”与“综艺大观”之间,变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报告文学。另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文坛转向追求生活化。游记亦随此大流,所以,从微小处着眼也许是不错的视角。但是要尽讲妯娌争风、姑嫂怄气、兄弟夺产、婆媳斗智之类八点档电视剧里的玩意,或者像阿城在《威尼斯日记》里老弄些今天要见谁明天吃什么等日常琐事,是无法让读者上钩的。就如房龙评伦勃朗的石刻画,好的游记要“把生动的光辉洒在最好最重要的地方”。

  于是,我们终于说到了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

  舒国治,大名鼎鼎,台湾散文家,属于木心所写的那种“带根的流浪人”。这本书,他是希望它像“写给熟朋友的、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自在”。舒国治的语言如同宝岛特产新竹鱼丸,嚼来颇有些劲头,所以就算是流水帐,也可与众不同:“……这花园站可下车来游。车续西行,南面又有屋顶佳景,则广隆寺也。须臾抵目的地‘嵯峨岚山’。另有一游赏诀窍,车抵岚山,不下车,续往龟冈坐去,中经保津峡,可在车上俯瞰峡谷间的保津川湍流,虽只一瞥,亦惊艳也。抵龟冈,不出站,乘回程车再返岚山可也。”

  再来引一段:“雨天,属于寂人。这时候,太多景物都没有人跟你抢了。路,你可以慢慢地走。巷子,长长一条,迎面自行车与你错身。河边,没别的人伫足,显得河水的潺潺声响更清晰,水上仙鹤见只你一人,也视你为知音。碎石子的路面,也因雨水之凝笼,走起来不那么游移了。若雨实在太大,每一脚踩下,会压出一凹小水槽,这时你真希望有一双鱼市场人穿的橡胶套鞋,再加一顶宽大的伞,便何处也皆去得了。”久旱逢甘霖虽为四大幸事之一,但对多数人来说,前提乃是不在旅行中遇到。人在客途,总不会准备得很周全。雨水一来,则狼狈至极倒霉到家。舒国治所言不仅传授了观赏雨景的法门,末了还提供一个器材采购清单。但其实日本关西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实在也不是个像东南亚那样的终年多雨之地。何故特意舍“晴方好”而取“雨亦奇”?京都风光举世闻名久矣,若不是靠这场雨,又要怎样把空气青翠、天地静好以及云开雨霁金轮现的清亮佳色,统统酿成旧瓶里的新酒,让你心甘情愿陶醉其中呢。

  游记里用词,为求客观,还是选“比较级”为好,不然难免有夸大之嫌。威尼斯人之所以不相信《马可·波罗游记》,窃以为,极可能是因他动辄“此地最富饶”、“最美丽”、“有世上最好的大枣”、“产世上最好的甜瓜”,听来非常像是在搞传销。舒国治似是吸取了马老师的教训,还学了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分门别类,从各处的水、墙、茶、旅馆、稻田、茅舍,到日本人的包袋和鞋子,逐一进行比较。他写塞纳河“很美,但那是西洋的石垣工整之美”,然后笔锋一转,“东方的、比较娇羞的河,或许当是小河,如祇园北缘的白川,及川上伫立的鹤,与那最受人青睐的巽桥,及桥上偶经的艺伎,并同那沿着川边一家又一家觥筹交错、饮宴不休的明灭灯火店家。”从河上谈到河边,从物联想到人,层层推进,自然而然,如一柄折扇,渐渐展开。

  虽然马可·波罗的话真假存疑,他的意大利老乡卡尔维诺倒是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借此君之口说“组成这城市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它的空间面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但如果用古典传奇来描绘本就“遗老范儿”十足的京都,最好之结果,八成也是落入“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巢窠,毕竟舒国治总没法亲自去考证出什么震惊学界的重大课题。可聪明如舒老师者,居然避实就虚,从银幕上发生过的事来下笔,虽然所列几乎均为“共和国同龄人”级别的老片子。“令自己像是置身黑泽明电影《踏虎尾之人》中源义经和弁庆等义士避仇逃难翻山越岭所经的森林路径”,“若与1949年小津安二郎的《晚春》中所见相对照,则已显甚大不同矣”和“黄昏时的荒疏萧瑟,便有沟口健二电影中的凄凄悲意。譬似说,《西鹤一代女》”,此般例子不胜枚举。接着他再顺水推舟:“事实上,京都根本便是一座电影的大场景,它一直搬演着‘古代’这部电影,这部纪录片。整个城市的人皆为了这部片子在动。为了这部片子,一入夜,大伙把灯光打了起来,故意打得很昏黄,接着,提着食盒在送菜的,在院子前洒水的,穿着和服手摇扇子闲闲地走在桥上的,掀开帘子欠身低头向客人问候的,在在是画面,自古以来的画面。”这样一圈“指鹿为马”的套路使将开来,气息充沛经络顺畅,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让人耳目全新,徒增一甲子对京都的好感。

  这书一路读下去,我始终都猜不到下篇舒国治又要从什么样新奇却又有趣的角度,来展示一个不算冷僻的地方。他是个搅局的人,总是要教你无比快活,却又不得安宁。米兰·昆德拉在解释“布拉格精神”时讲过一则故事:

  一捷克人去办签证。签证官问:“你要去哪儿?”

  “无所谓。”他回答。于是签证官给了他一台地球仪,说:“请挑个地方吧。”

  那人看看地球仪,慢慢转着它,问道:“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地球仪?”

  我感觉,舒国治,就是这么一个家伙。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七):散读《门外汉的京都》

  这本书去日本前就买下来,随手看看,本打算为去京都预习一下,没想到愣是看不进去,许是因为人还没有踏足京都,无法感受京都的美。回家以后再次拿起,熟悉了那些地点,方才懂得门外汉之喜悦。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有名的地方没有走到,也算是给下次的京都之行留下伏笔,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够专门在京都住上一阵子,方可感受京都之美。

  1、在宇治川的两岸散步,江水淙淙,但岸路幽静,屋舍静美,即使不进平等院,不进源氏物语博物馆,不进对凤庵喝抹茶,也依然可以赏心悦目,澄涤胸襟也。

  2、那天傍晚京都的大雪纷飞,真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最好写照了。

  3、“春城无处不飞花”就是京都这座城市给我的感受了。

  4、向西一小径,称石屏小路,却不能不走。由东至西,曲曲折折,不过二分钟路程,我每次皆走上二三十分钟,流连也,不舍也,细细抚看也。

  5、墙有时太过叫你着迷了,颈联墙内的寺院也不想进了。便因有墙,京都的夜晚变得更美、更富气韵。

  6、为什么日本总是很干净,感觉每个人都很制约?舒国治在文章《京都的黎明》中写道:日本人没有一大早跳广场舞的习惯,主要是因为“与中国人相较,日人自我,制约,且每人尤其相当之个人主义需求,无意与他人同摇互摆。

  7、京都之吃:京都没有东京大阪那么近海,物产不丰富的反面,就是努力的用仅有的食材做出像样的食物。比如”怀石料理“,源于僧人,怀石一词,源于怀中置一暖石,用它来果腹。

  京果子:说到果子,不免着尝一块,那尝一块,顿感口中甜不可耐,实则这些甜糕是古代为了许久才能吃上一次糖,故为要在极小的体积内置入极多极重的糖,使人一口咬下。

  日本料理:少了一个全字,你没法找到一个地方可以一次性的吃下日本所有有代表性的食物,她总是太单独了。他要不就是太偏请,要不就是太偏寂,风格森严。

  8、舒国治版本野餐:一小罐希腊橄榄,一小罐自家腌的梅子,一小袋松子或核桃仁,一小袋葡萄干或蔓越莓干,选取全麦或法国棍形面包,再买超市的苹果,一两个西红柿,加上一两盒酸奶,再将随身的热水瓶装满热水,茶叶,这样的面包,连吃四五片都不会撑。吃完泡上茶叶,浸泡的时候把苹果削皮切丁,放一些进酸奶里,就是独有的饭后甜品了。

  9、京都的感觉:是的,感觉,当你东走西走,选定一处地点,坐下,开始吃饭,吃着吃着,或边看着远处的车辆,桥上的行人,或只是受拂着微风,自己想着事情,吃着吃着,忽而又天涯孤独的冷落感,或一些零星的随时进出的感受,总之,它令你贴近自己的感觉,并且,是旅途方有的感觉。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八):京都 晃悠

  最近常看港、台作家的书,里面的1语言让我浮想翩翩。舒国治的散文看起来恰如朱自清的文风。他在书里找寻唐宋遗风,我在书里看到了古文之风。 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些都丢掉了呢?

  京都,我也去过,却没什么时间晃悠在街头。 金阁寺是非常值得去的去处, 精致、整洁异常,非国内寺庙可比。绝无国内寺庙的烟雾缭绕甚至是铜臭气息。

  在京都碰见艺妓则是惊艳,我曾经惊艳过。那张漂亮的画出来的脸和她身上精致的衣服。

  就算没有惊艳的遭遇,也可以看看京都人们的日常生活,寺庙中的传统婚礼。京都似乎是撞到穿和服最频繁的城市了。大妈们深色的和服很严谨。如果你看见年轻女子的和服,那就漂亮了!踩着木屐,在马路上滴滴答答地走着,在便利店,排在你前面。甚至是在咖啡馆,就坐在你身边。京都才有的风情。

  作者说京都的长墙,很有味道,唤起他儿时记忆,皆因台北的日式规划。其实,我在江南的故乡也是一段一段的长墙。只可惜,多年旧城改造已经消失了。这就是我喜欢古城的原因。京都自然不必说,就连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我所住的也是有400多年历史的楼,读的是400多年历史的大学。而我们,好好的几千年历史,能保留下来的,有多少!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九):在京都,犹忘了醒来

  旅程,于日常生活的颠扑,总得记录下些什么,方不负了那一场奔赴。而记录旅程,也一直是我少年出游以来的习惯。早年囊中羞涩,有落脚之所已属不易,更别提还品味些什么情调之类,故而能于游记中介绍的不过是目之所触和心中所感。后来,能有一些余裕消费其它,但终觉不过身外之物,方得更研及历史风物、人文教化才称得上深度。但如此一来,旅程的记录又太多了些刻板与严肃,少了些轻松与闲情,始终纠结。

  再说京都,作为去过的第一个外国城市,感念之深今犹难忘,那些错落的瓦片、繁茂的樱花、涌动的澹波、静寂的窗棂、明媚的巷道、沉静的林径、如炽的鸟居深深攫获着我的心,让我时刻企盼着再走一遭。因而读此书,颇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觉,那种自比羲皇上人的沉醉如沐十里春风。

  然而,读着读着,兴味便有些索然了,来来去去不过是些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心之念念,而往往又有些褒此贬彼的极端感觉,反倒不够深刻。京都端的适宜亲临去发现去感受,看了表面的静姝之美,就忍不住想探究背后的文化历史渊源,可惜此中皆无。而作为一个长期游历在京都的人,作者提供的不过是美化过的日常,倒也未必适合短期旅客去体悟。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十):喜欢京都的长墙

  舒国治的文字不是很喜欢,尤其是刚开始看。夹了点古文,可又不是很高雅的那种,接近《水浒》,跟他写的内容不匹配,看得几乎想扔掉。可是因为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和等候大厅里看的,实在闲得无聊,又耐着性子看下去。倒是挺喜欢《京都的长墙》,以及他说在京都买三明治带到公园里去郊游那段,看得出是对旅游颇有心得的人。

  想起在爱丁堡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在路上随便走,时不时抬头看云,看狗,要不就在路边或山顶的长椅上坐会,看草,看海。以前觉得羞愧,没去很多有名的景点,现在想来这或许是爱丁堡城市的精髓呢?尤其是看《南方与北方》,发现里面很多镜头是在爱丁堡拍的,很多地方我走过不止一次,那熟悉感真是很棒。这本书里也提到他看日本电影时发现有京都的镜头,不在著名景点上,就是一面墙一条路,想来他心里一定也很得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门外汉的京都》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