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容忍与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1 09:34: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容忍与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

  《容忍与自由》是一本由胡适著作,北 京 时 代 华 文 书 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一):跟胡适先生学读书

  胡适先生是一个在学问和思想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从小就喜欢历史书上的这个人物,但是对他了解很少,现在有机会看到他的作品,才开始渐渐读懂他的人格和思想。

  所以说,读一个人的书,就像在跟这个人谈话一样,是否喜欢一个人,这个人的思想是否和自己的一致,从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一二。

  在《容忍与自由》这本书中,最让我觉得受益的是,胡适先生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无论是学生还是从事工作的人,读书都是非常必要的,读书的多少决定了你思想的进步程度。

  胡适先生的学问和学识都是令人敬佩的。他博览群书,取得了许多学位,也去不同的地方学习和深造。他见多识广,跟我们分享的人生经历自然也是丰富和有趣的。

  通过他,我们知道了他眼中的读书和成长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无论身在什么位置,读书认字都是十分必要的。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宽阔,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纯粹。

  即使作为进入职场的我们,也应该多读书来充实自己。现在许多人过多的沉迷在网络之中而忽视了传统的文化以及真正的科学知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

  我们只有静下心来品读一部作品,才能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二):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容忍与自由》是一个记录胡适先生演讲和一些发表过的文章的合集,这本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稿和文章,但放到今天依然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思考。

  胡适先生生长在一个据说是出过国就可以成为大师的年代,读完此书可以发现胡适先生不仅出过国,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师。这本书共有四个章节组成,共34篇文章,从读书到教育、从“全力现代化”到“全盘西化”,从“国粹”麻将到全无心肝的贞操论……从这些我们现在社会有或者没有的问题中,你会发现即便胡适先生几十年前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仍旧能让我们思考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容忍与自由》这本书的第一章中有一篇名为《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的文章,文章说到在那个时期,一个小学毕业的孩子不肯回到田间帮父母做工,这让我想到了那个前些年因为毕业卖猪肉而引发很大争议的清华毕业生,我记得当时他好像还上新闻联播了,据说后来他在清华的校庆上哭着发言说自己愧对母校。这可能是中国教育最可笑的地方,一个年轻人连清华都能考上,却因为是清华毕业生就不能卖猪肉了?清华毕业的大学生卖猪肉是杀人放火还是杀妻弑子,并不是什么道德问题,清华的毕业生都要做那行所谓高大上的职业才对得起清华这个中国最高学府的名号?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年轻人从哈佛毕业后兴高采烈的出来,他在门口打车,上车之后他也难掩喜悦之情,司机就说,年轻人,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儿啊?这个年轻人就说我今天从哈佛毕业了,这时候这个司机说了一句话,你好,我是哈佛九二级毕业生。这个笑话引人发笑,也引人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让教育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吗?还是孩子读了好大学就要打破父母从小教育我们的职业不分三六九等,还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也是说一套做一套。

  而在这本书的第三章“直面现实,让去过我们的新生活”中的第一篇文章《贞操问题》,民国时期贞操论仍受到很多人的鼓吹,在那个年代,男性还可以三妻四妾。有有的男性不仅有三妻四妾,还要在外面嫖娼,这些男性并不行为可耻,而如果女性做出对婚姻不忠的事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时至今日,贞洁烈女的观念早已被摒弃,但如果在一段婚姻中,如果男性出轨要比女性出轨更容易得到原谅。就以引领#周一见#事件的文章、姚笛现在的状况就可见一斑,文章先生不仅退居幕后当起了导演,还在微博上频频发声,前些日子还晒出和女儿过生日的幸福照片,而姚笛却还在孤单的艰难复查,女子如马伊琍都在这段婚姻中选择原谅,换作一个月入两三千的普通女子,在面对另一半出轨时,能够轻易选择放弃婚姻吗?

  我最喜欢书中第四章“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这一章节的文章围绕都是本书的主体而选,其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我在火车上听过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和一个大二的小愤青说过一句话:你越大你就会知道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很多事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我想这是我听过的最简单、最有哲理的话。

  没有一个人会有绝对的自由,而当你成长为一个成熟、理智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与你的自由同行的就是容忍,而且容忍可能要比自由的重量更大些,但你永远不会觉得容忍是累赘,因为这就是成长所给你的礼物。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三):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读《容忍与自由》

  我们生来追求真理,却又因真理迷失。

  读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很多从前积压在我心里的疑问和难题,都得到了解答。

  胡适,作为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我认识他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上,历史讲他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语文课本上则选录了他《我的母亲》中的章节,坚韧不屈的母亲,培养出了品行端正,博学多才的人才,这是母亲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对于读书一事,他说“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在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看看周围很多厉害的人,的确能做到这一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专业上又有独到的见解,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人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存在。

  对于女子问题,他讲要从“女子解放”和“女子改造”两方面来着手,解放身体和形体,改造自身,女人要自立,女人也要独立,解放女性的思想在胡适这是里算是有了成体统的开创,他几十年前说的这几点,对于今天的女性,仍然适用,女人的改造除了社会,还有自身。

  对于追求自由与新生活,他在想“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这都由于一个懒字”。确实,懒惰是杀手,是最真实的原因,胡适之前说出的真理,今天仍有无数人引用。

  突然感觉,几十年前幸好中华大地上有胡适这样能够针砭时弊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士,他出生在中国,去过台湾留过洋,能把国外的先进知识和制度带到中国,为国家的烂疮痛心,为制度的改革费心,为中华的教育操心,虽然有些观点现在很多人会觉得有些偏激,但大多数观点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思考,教育,社会风气,女性的解放,言论自由等问题,无一不是有关国家和社会,那个年代的赤子之心,在这白纸黑字上仍能感受到,如果我们的国家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我想一定是大有不同,就像他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四):胡适先生的“警世通言”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五):不读胡适不能说懂“自由”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不读胡适不能说懂“自由”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文/岸晓风

  对于近代的文化界、学术界、文学界,甚至政治界,胡适先生都是无法绕过去一个人。随着历史迷雾逐渐散开,胡适也还原了其本来的面目,也愈加伟大。

  不仅仅高山仰止,而且需要学思践悟。近期出版的《容忍与自由》这本书就是了解胡适思想的一个绝佳范本。对于一部分想了解胡适先生思想精华而又无暇通读胡适全集的读者来说,的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为“理想不死,学术不辍”、“世界愈危险,我们愈有信心”、“直面现实,去过我们新生活”、“容忍是一切自由根本”。第一章中,重点讲读书、教育问题。胡适先生在《读书》一文中告诫我们,读书必须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口到。提出“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在《为什么读书》中提出,一是接受知识学问和经验,这是老祖宗的遗产;二是要读更多的书;三是读书可以帮我们解决困难。

  第二章主要讲信心的问题。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当然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大有裨益。《少年中国之精神》提出要保持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信心与反省》指出历史的反省自然使我们明白了今日的失败都因为过去的不努力,同时也可以是我们格外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铁律。

  第三章讲现实的问题。作者大声呼吁,人生即便是做梦,也要做一个热闹、轰轰烈烈好梦,不要做悲观的梦。第四章讲的是容忍与自由关系。社会如果没有容忍气度,就谈不上自由。这个甚至可以说是胡适先生的核心思想,值得我们思考,也值得我们践行。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六):写下评论终觉浅,绝知好处需阅书

  这本《容忍与自由》,由胡适的演讲稿构成,编纂为四章,从读书学习谈到中国精神和民主自由等。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第一章——理想不死,学习不辍。

  这一章涵盖了胡适先生对自主学习、家庭教育乃至教育普及的见解。对老生常谈的三个问题——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胡适给出的答案,让我受益匪浅。

  “书单”,先生是不给开的,“为什么读书”则无非是有用、有趣一类原因,而胡适谈的最好的就是关于“怎样读书”。在胡适先生的履历里写道“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教育学……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我想,胡适先生的“著述丰富、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与他提倡的读书方法是息息相关的。

  在读书方法上,胡适有四个“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可谓是面面俱到。眼到,即字字要认得——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有点笨,可是这不随便、不苟且的方式不仅能使基本功扎实,而且对人格精神的塑造也颇有益处。而口到是指熟读,心到是指考究和会“疑”,而手到则为心到的法门。胡适认为“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这便是手到中的重要部分。在对“手到”的阐述中,胡适还提到了顾颉刚的例子,“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的”,顾氏的事例着实令人钦佩。

  其实,总觉得这一篇评论相较于大师胡适本身的著作,是多余的。我的文字是无法详尽说出他的好处的。

  除了阅读时感觉茅塞顿悟,除了表达自己认为这是一本好书,此外,我的评论里其他文字都显得是赘述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容忍与自由》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