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0篇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本由奥斯卡・王尔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一):一个很诡异的故事

  现在想想事情节,还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道林是一位美男子,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刚开始,他并没有自我意识,不知道自己的美。当收到亨利伯爵的“点拨”之后,开始“醒悟”。

  画家为其作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道林对着画像许下誓言,如果能让自己像画中一样不老,愿意将灵魂出卖。后来他惊奇的发现,随着自己恶行的积累,本人外貌还保持年轻表面纯真,但是画像中的人面部表情开始变得狰狞,也在随时间变老。他的誓言成了现实,灵魂已经出卖。他将画像藏了起来,成为自己的秘密。当他最后无法忍受自己,想杀掉画中人,彻底解脱。最终,仆人发现,道林倒在血泊中。而画中的道林还是最初的模样。在最后一刻,他想解脱的时候,他的灵魂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怎样评价这本书,带点诡异的色彩,和奇特的想象与构思,一如王尔德唯美思维,中间加入大量作者本人对美、宗教哲学思考

  灵魂卖给魔鬼的故事由来已久。最为出名的包括小美人鱼的故事。美人鱼爱上了王子,将灵魂卖给巫婆,换来自己的两条双腿。每走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走过一样疼,更疼的应该是内心。最终不能和王子在一起,不如化为泡沫,与无边无尽的大海为伴。倒也凄美洒脱。本书中,失去灵魂的道林做事不用经过任何良心的拷问,最终走向堕落。这也关系到柏拉图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可以不承受任何后果正义是否还存在。以及中国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问题人性本善还是恶?道林最终想杀死画中的自己,因为他无法承受那些恶。没有灵魂的生命是难以持续的。从这一点,作者还是对人性怀着美好的想象。

  作者借助不同的人,或者亨利,或者画家,或者道林,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或许他把自己的每部分都化身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不是某个角色是作者,而是整本书每个角色的一部分,某些“关系”都是作者思想生活的表露。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二):一张没有心灵面孔

  “有如为忧伤画的肖像,一张没有心灵的面孔”故事的最后,道林与亨利谈到画家的死,进而谈到画家的画,道林偶然间说出了莎士比亚的这句诗,并且一边弹琴一边重复着这句。他确实在思考了,但我不能得知此时他所想到的是那张画像,还是他自己。

  当接下来亨利说“若是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又失去了他自己的灵魂,那于他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开始惶恐,他大惊失色,他是要真正思考他自己了。我想这也正是从此,他已经知道再不能通过遗忘过去,而获得自己理所应当的安宁了。从前,都是画像承担了他过往一切的罪恶,甚至遮掩自己的灵魂。而他一旦想要找回自己的灵魂,那个曾经干净的灵魂。他就只想到就杀死过去。亨利的这句话,恰恰成为了道林的挽歌。

  认识当初,亨利对于这个貌美年轻人关于青春的启发,使得他许下那个恶毒的愿望。从哪个瞬间开始,道林·格雷渐渐离开他自己,他成了他自己的旁观者。亨利后来的每一句话绝妙的充满诱惑话语,都像是浓墨重彩涂抹掉他原本简单的心性。于是,那一句句似是而非的妙语接收到了太过隆重的有如真理般的待遇。更不必说,那本他深深着迷的书,简直就是他生活的精准预言,完美范本。

  “永葆青春秘诀在于力戒有损容颜感情冲动”,不得不说,道林显然很是具备这一方面天赋,女演员的死,于他终究不过变成是寻求到一种美,一种悲剧的震动,只是会嫌弃那悲剧对于他的震动没有所希望的那么大。如果有悲伤的话,那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灵上的变化效果,而要主观制造的。他的心似乎是从一张白纸,直接变成子虚乌有,他不能体会到各种情感,他借助出自于艺术需要幻想来为自己增添感受

  于是一张没有心灵的面孔得到了永不憔悴的青春。是画像为他遮挡了他青春背面的一切么。

  其实你会想遮掩着这一切的究竟是什么。名声已败坏的道林仍然得到大多数的人们的宠爱,甚至会认为那种种奇怪的传言在这个美妙的年轻人身上,生出一种危险的美感。也许人们就是习惯并且喜欢遮掩的,尤其是那个时代的英国,王尔德曾说,英国就是伪君子故乡。悲惨的是,他被爱人父亲一种道貌岸然的卫教士的姿态送入狱中。他果然是成为了那对充满仇恨的父子间的斗争的牺牲品。

  画家正是作者眼中的自己,而亨利是世人眼中的自己,道林则是作者想成为的自己--或许在另外的某个时代。

  而同样,世人恰恰以为王尔德就是那样一种姿态,跟年轻男子丽影成双,“有伤风化”。而恰恰是反过来,浅薄的任性的道格拉斯竟然对于王尔德产生了何等毁灭性的影响。他的艺术,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就那样眼睁睁的幻灭着。他只是跟所有爱情里面的傻瓜一样,没有限度地包容和忍耐着他,免不了成了自己爱情的殉葬者。我甚至怀疑道格拉斯是因为读了太多遍《画像》,看出了王尔德所有致命弱点,并且将之利用。我只是从没有在他的所做中看出他对王尔德的爱。

  读这本书,是在最忙乱的期末复习中,学习累了,就拿出它读一会儿,不得不说这是本奇妙的书,它有那么多陌生美景等着你去看,你总是难以掩饰那种喜悦激动。那么多华美曼妙的字句,而每当读到那些精妙的,并且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言论时,你都会想要“拍案叫绝”。

  最后说一下翻译,这本的翻译是非常棒的。我在读完这本后,又买了译文出的版本,但是在读译文版本(总体上不错,但是大多字句冗长)的时候,每当遇到本该很十分精彩的段落,我会读不下去,于是重新翻开这个版本,重新在那些似是而非的,简短有力的论调里,体会到那种酣畅淋漓智慧幽默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三):金句大师&水仙少年

  许多作者刻画人物常常带着自身的印记,就像我们看不下去中年大妈还在写玛丽苏女主一样,假如作者本身很蠢,想要创作一个才学渊博机敏雄辩的人物,用“三岁读完高中五岁大学毕业七岁取得博士学位一口气骂弯一根电线杆”这种平铺直叙式的方法肯定不行的。

  亨利勋爵这个人物,哪怕王尔德不是完全想用他影射自己,那么多金句也都给了他——说起来,这本书里诸多句子放到现在也不落时,黑美国各种段子还是句句都在槽点上,对于一切都看脸这个大实话被亨利勋爵人艰非拆地从头讲到尾。而且两句话就让美男子感受到自己在烈火中行走,都来研习一下好么这可是钓美人的正确方法。

  因为看英恐想起了道林格雷这个人物,在豆瓣阅读买完电子版发现…大学时就看过了…而且对开篇被亨利勋爵NTR了的画家感到同情,但是谁让人家是主(作)角(者)光(本)环(人)呢,虽然波西出现在道林格雷之后,但是看的时候将道林格雷这个形象脑补成年轻时的英伦玫瑰裘德洛,食用起来风味尤佳。

  这本书表达的那种“至真至善至纯美到巅峰却无法保存下来”的遗憾,像我们这些随便长长的普通人大概很难亲身感受到,不过没关系,作者也说了,这世上丑人跟笨人日子最好过。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四):当唯一的恨来自唯一的爱

  我曾经很白痴的问过一个人为什么不喜欢我,问答概括如下:

  “我长得不丑吧。”

  “不丑,挺好。”

  “那性格呢。”

  “性格也很好。”

  “身材呢?”

  “不好说,没见过。”

  “……”

  “那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

  其实我知道这是一场极度愚蠢对话,爱一个人真的需要理由么?

  一个人也许有千好万好,但往往我们有时候却不一定会因为他的好而爱上他,只是因为他给你一种很特别独一无二感觉,这很奇妙吧。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假想情人,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等待她的出现,最终我们发现她只出现在了别人的身边。也许有这么几种原因:一,在她还没有那么完美的时候你对她视而不见或不加珍惜,当她几近完美了,你才终于发现她的珍贵,但她已属于别人;二,在她美好的时候,你们没有遇见,人一辈子总要错过些什么,人生的完美在于它有遗憾。

  所以当一个人说爱你或不爱你的时候,不要问原因,因为根本没什么原因。引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情感的好处就是让我们误入歧途。 所以我们会分不清是非黑白,分不清好还是不好,分不清你是大S还是小S,分不清你是罗密欧还是罗宾逊,你就是你,是我眼中唯一存在的你,这是爱情。莎翁说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也许这不是成熟的爱情,但这是纯粹的爱情。就像莎乐美在对先知一见倾心后露骨而直白的呼喊:“约翰,我要吻你的嘴”。而由爱转恨后又作出凄厉而残忍要求:“给我约翰的头!”最后,她得到了约翰的头颅也赔上了自己的命。

  “约翰,我已经吻过你的嘴了,那是血的味道么?不,那是爱的味道。”

  如果罗密欧朱丽叶式的爱情是那句“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那么莎乐美的爱情悲剧则被演绎成了“我唯一的恨来自我唯一的爱”。两种悲剧的精典之处正是在于对爱恨这一对矛盾体的转化,越是巨大的矛盾越能产生出戏剧的冲突和异于常态的精彩之处。也许是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早已将灵与肉深陷在了中庸而谦卑的泥淖里,除了无法自拔外,在心态上更加渴望一种绝对,而艺术对人们这种意识形态上柏拉图式的绝对崇拜心理做了最佳诠释,堂而皇之的去创造出了一场场让人们得以歇斯底里去意淫的机会。于是乎,you jump,I jump!于是乎,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于是乎,死了都要爱!于是乎,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

  也许唯美主义的精髓不在于华美的词藻,而在于这份为艺术而艺术,为纯粹的美和爱而歌颂的思想。纯粹的爱,纯粹的恨,纯粹的性,纯粹的死,就好像在雕栏玉砌、繁花簇拥的圣坛上裸露着一具苍白深刻尸体,你忽略那一切铺垫和伪装,真理其实就在那里,赤裸着,发着凄冷的光,纯粹得像一把利剑生生穿透你的心,带来最直接而绝对的震慑,让你流泪,让你屈服,让你感动,让你心碎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五):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有人说,对于一个艺术家,他的最好的自传就是他的作品,这句话如果用在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上那真是再恰当不过。这本小说可以看作王尔德艺术化了的自传,也可以看作他关于艺术、关于爱情关于人生的宣言书,当然也是他的不幸命运的前奏。

  年轻貌美的道林·格雷激发画家霍华德的艺术想像力,画家霍华德因为创作出了自认为最完美的作品,那就是道林·格雷的画像,道林·格雷意识到青春易逝,美貌难恒,于是他表示愿用灵魂作交换以保持自己的青春俊美,而让肖像代他承受岁月痕迹

  他的愿望真的奇迹般地实现了,在亨利勋爵的不断影响下,格雷成了新享乐主义的实践者。他爱上了年轻的女演员西比尔·苇恩,结果他的粗暴导致了西比尔的自杀,起初他还为西比尔·苇恩的自杀而内疚,而亨利勋爵的一番话立刻让他茅塞顿开

  许多接近他的人因为他堕落、放荡的生活方式而变得或声名狼藉身败名裂。画家霍华德想挽救他堕落的生活,他一怒之下杀死霍华德并要胁他的一个朋友毁尸灭迹。许多年过去了,但他看起来仍然是那个俊美、纯洁的20岁青年,尽管他干尽了腐朽堕落的勾当。最后当他想用刀破坏掉他罪恶的惟一证据——肖像时,刀子却插进了自己的胸膛,而肖像又回复到了它当实初的完美状态

  1891年《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出版几乎赢得了英国报业的同声遣责,有报纸批评道:“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文学这个麻疯怪物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精神沦丧的臭气。”

  在我看来,《道连·格雷的画像》至所以会激怒当时的一些人,并不是王尔德提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理论,而是它揭示当时人们的一部分真实。也许亨利勋爵说出了许多他们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道林·格雷做出了许多他们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亨利勋爵是理论家王尔德,道连·格雷是王尔德理论的实践者,或者干脆说就是王尔德本人。

  亨利勋爵一系列的谬论只有王尔德能说得出:

  “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灵魂的创痛,同样,感官的饥渴也只有灵魂解除得了。”

  “我相信,每个人要是能充分自在地生活,可以表达自己的任何的感情,说出任何的念头,实现任何的梦想——要是这样,我相信世界将焕发出蓬勃的朝气,我们将忘记中世纪的弊病,回到古代希腊的理想世界。”

  “我们竭力压抑的每一种欲望都在我们的心中作怪毒化我们。而肉体一旦犯下罪恶,也就摆脱了作恶的念头,因为行动是一种净罪的方式。事后留下的只是甜蜜的回忆和悔恨的快感。摆脱诱惑的唯一方式是向它屈服。”

  “我同情一切,就是不同情疾苦,因为那太丑恶,太可怕,太悲惨。”

  “感情的好处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而科学的好处是不感情用事。”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出于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一生中因为只恋爱一次的人才真正是浅薄的。他们称做忠诚、坚贞的品质,我认为是习惯的昏睡病或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中的忠实就同理性生活中的一贯性一样,无非是承认失败。”

  这样的妙语还有很多,让我奇怪的是,如果这些话真的也是王尔德的想法的话,那这么通透的他,为什么还能让那个花花公子弄得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许多年后,王尔德在狱中写下了那本让人心碎的《狱中记》,虽然许多年以前他就懂得所有的爱的最后结果都是幻灭,但这一点也减轻不了阿尔弗瑞德·道格拉斯给他造成的痛苦。

  1900年,王尔德在巴黎的一家小旅馆里与世长辞。他是被一把看不见的刀子杀的,而他很可能就是那把刀子的制造者和主人。

  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里提到一个俊美的男人时说:“他长得如此俊美,当他奄奄一息躺在佩鲁贾的黄墙敞廊时,甚至痛恨他的人也忍不住为之泣下,曾经诅咒他的亚塔兰塔也为他祝福。”

  不知王尔德死后,有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六):变态之浪漫

  这本书,我看不大懂。也许能够品味到,一场疯狂的热恋,一种迷醉的追求,一个完美的悲剧,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触及万分之一。所以,在这里所书写的东西,难免在一些有识之士看来可笑而幼稚,事先声明如此。

  先说那一场疯狂的热恋,在本书里,不止发生过一次。比如,画家对道林格雷,道林格雷对西比尔……总而言之,都没什么结果。道林格雷亲手杀死了画家,西比尔自杀身亡,每一曲浪漫都在哥特的波浪里远去,每一支爱情都在昨晚的月光中黯淡。其原因,大致都是一场场误会。

  画家误会了道林格雷,当然一开始不是的,而在勋爵的影响下,道林格雷离画家心目中的“纯情男孩”越来越远,直到南辕北辙。不过,画家还是疯狂地热恋着他。而画家的生命,他的艺术价值所在,立足于这个人,扎根于他的精神里。最后,他不相信这一切,挣扎着让道林格雷走回他心目中的位置,但都是徒劳而已。

  再说另一场,即道林格雷与西比尔如同火山的热情,以及之后的突然熄灭。道林格雷一生追求的,大概是勋爵口中的“感官享受”,但我们不要仅仅想到一些低俗趣味的玩意儿,还有超脱现实的艺术。而西比尔,在道林格雷看来,就是这种幻想艺术的一个代言人。他说:“我从诗中取来了爱情,在莎士比亚剧中找到了妻子……”

  但悲剧最终也还是发生,西比尔终究体会到了爱情,那种现实而可触的事物。她已经在虚假的园林中徘徊太久,幻想太久;现在,脱离那里,自己才算是真正活着,于是她笑着,哭着,快乐着,抛弃了那里,只为投身于她的爱人。但是,道林格雷却是晴天霹雳,他所追求的东西在一个念头里湮灭。他愤怒着,痛苦着。一切在悲剧里酝酿,最终成了“一个梦,一个游荡于莎士比亚戏剧、使之更为动人的幽灵,一支使莎剧音乐更加欢快醇厚的芦笛”。

  这都是误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判断失误。在拼命追求自己的道路上,拉扯着别人的衣袖,最后酿成车祸现场。我们不谈论这追求的道德或者是别的评判,而欣赏这两次热恋的变态之浪漫。当然,我们顺便也可以将那“迷醉的追求”和“完美的悲剧”参杂进来,一并谈论了。

  之前的两场热恋,可以说,也是“迷醉的追求”的一部分。是艺术家的精神追寻和道林格雷的感官追寻下的产物。再说另外几者,比如道林格雷被一本书中下毒,穿梭在各个思想哲学的树林里,迷醉但又在心底不以为然,而只是“感官体验”。之后,他开始收集各类艺术品,在“无用”的地方颤抖着,心花怒放,陷入迷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看到了艺术的美丽,华贵,和完美。

  于是,道林格雷不单在这些方面走着。他还在生活里践行着艺术,追求着它。将一生舞动成章诗篇,直至疯狂。他诱惑着他人,玩弄世间,留下无比灿烂又邪恶的背影。以至于在贵族圈里声明不佳,他变态地浪漫着。

  最后,这就是结尾。一个完美的悲剧。在后半本书里,可以说充满了悬疑,哥特风格,十分刺激。先是杀了画家巴兹尔,又要挟他人来毁尸灭迹。最后,被西比尔的弟弟找上门,几乎被杀死。又奇妙地逃脱一劫。

  对,当道林格雷将小刀刺入画家身躯的那一刻起,他的舞蹈已经疯狂了,接下来只是更加疯狂和不忍直视的罪恶。这其实是一个必然,他的生命的十四行诗已经到了普通艺术的顶峰,接下来的突破,无疑就是疯狂,进入一个神经病人的世界里。追求着刺激,可怕,黑色和血。

  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悲剧,这道路是多么顺畅和自然!在火上奔跑吧,大笑吧!在冰冷的刀锋和恐怖的枪管之间跳动!直到你最终死去!我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悲剧,因为它就应该这样,无需后悔,无需悲哀。悲剧只是结局,只是给别人观看的故事。而真正的目的,那种变态之浪漫,已经塑成了。道林格雷在现实中死去,在画中永生。

  结束了道林格雷,再提一下那一位勋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有人说,他就是王尔德的化身,在浪漫和现实之间准确地把握着尺度,理性地跳着舞。我倒是无所谓他和王尔德有什么血缘关系,但他的确代表了浪漫在生活中的另一种展现。无意评判这种方式和道林格雷的方式的优劣,只是,在现实生活里,如果必须,你会选择哪一条路?

  在“世相”里曾经提到过,我们的超脱的审美可以和现实的偏好有所距离,这并非是矫情造作。抽象与生活本就是有着距离的,我们会忽视具体,而用一种感官的方式分享这一种美。比如说,在这本书里,就是那“变态之浪漫”。我疯狂地喜爱、欣赏、赞美这变态之浪漫,我冷静地判断、寻求、行走我自己的道路。也许坎坷和艰难,也许平静和庸俗,但绝不是变态和疯狂。也许吧。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七):以善为美——读《道林.格雷的画像》

  夏日的黄昏,夕阳挂在天角;从窗户望去,建筑物像是虔诚的祷告者,被神圣的金辉笼罩。熏风荡起一阵清凉,将远方的讯息送到了我摆放着花瓶的书桌上。

  这个时候,读完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就像刚喝下一杯芳香的美酒,心情好极了。王尔德真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小说如此精美,如此慧黠,如此绝妙,宛若一匹由最高明的巧匠精工细作织成的华缎,又如这向晚微风一般传来凄艳迷离的气味。不用遮掩什么,他用他那绚丽的文辞、新颖的构思、令人叫绝的譬喻和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机趣彻底征服了我,就像鲜花征服蝴蝶一样轻松。

  当视艺术为生命的画家巴西尔.霍华德将他钟情热爱的模特道林.格雷引荐到亨利勋爵 面前时,做梦也想不到多年以后自己会死于这位美貌绝伦的少年之手。道林对于他,就是艺术灵感的源泉、美的化身;能够激发画家所有才能和潜力,是画家的理想、精魂所在。由此,巴西尔对道林产生了一种崇拜的、独占的情感,那种专属于艺术家的、超越了伦理之爱而直通美的圣殿的情感。可他却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就是把道林介绍给了亨利勋爵认识。这一行止不但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道林.格雷。

  亨利勋爵,这是整部小说中最复杂同时也是最迷人的人物。是的,迷人,他的迷人来自于他的复杂和真实,败坏和魔性。从任何一个角度说,亨利勋爵都和高尚的道德沾不上边。相反,道德和原则正是他最痛恨的东西。他的所有人生信条,都是建立在对世俗道德规范的嘲弄、调侃与反抗的基础上,并以此发展了一种崇拜感官美和享乐主义的哲学。请随便听几句:

  绝对的暴力我能忍受,但绝对的理智我却受不了。

  对苦难我不能同情,太丑陋、太可怕,太令人难过。当前时代对苦难的同情里有一种东西病态得可怕。应当同情的是颜色、美和生活里的快乐。生活的痛苦越少谈论越好。

  一辈子只恋爱一次的人才真是浅薄。他们把那叫做忠贞不渝,我们却叫做习惯性懒惰,或是缺乏想象力。感情生活中的忠贞不渝就像智力生活中的一成不变一样,简直就是承认失败。其中包含了对财富的执着。若是不怕别人捡走的话,我们有许多东西都是可以扔弃的。

  能让时代感动的不是原则而是个性。

  ……

  就是这样一位风度翩翩、愤世嫉俗、口若悬河的绅士,在见到俊美绝伦、天性纯良的道林.格雷时,也不禁为他动容、为他倾心了。随之而来的便是从巴西尔手中将他夺走,对他施加影响、作他人生导师的念头。依靠滔滔诡辩之才,亨利勋爵很快便蛊惑了初涉人世的道林,使后者逐渐踏上一条“以感官治疗灵魂”的道路。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亨利不遗余力地赞颂道林的美貌,一再提醒他青春和外形美是生活中唯一值得留恋的东西。道林在他的引导下,萌发了对自身美的觉悟以及美丽终将随时间流逝的恐惧。于是面对着巴西尔为自己画的肖像--画家自认为一生中最完美的作品——他痛苦地叫道:“若是能让我永远年轻,而这画便老就好了。为了这个——为了这个——我什么东西都愿意给!是的,世界上就没有我不愿意给的东西!连灵魂也愿意给!”

  道林没料到这一句发自内心的呐喊竟成了谶语。他达成了心愿——在随后的岁月里,无 论干出了多么伤天害理的罪行,他永远都保存着像孩子般天真坦率、人见人爱的青春 美貌。而他的画像,本来记录了他绝世姿容的画像,却一天天变老、变丑,模样狰狞 残忍,像个魔鬼。因为就在多年前和亨利、巴西尔共处的画室中,他已经宣言将灵魂 --逐渐丑陋的灵魂--给了画像,而自己只留下了"一张没有心灵的面孔。"

  不用奇怪,王尔德的小说就像他的童话一样,插着幻想的翅膀,在美的天地中徜徉。 作为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王尔德并不怎么看重现实生活的客观记录,认为那是“庸俗 的现实主义”,而钟爱用离奇诡诞的情节、精妙剔透如水晶般的辞藻意象来营造一个华丽而梦幻的艺术情境。名剧《莎乐美》中,莎乐美为求意中人一吻而不可得,恼羞 成怒下求助继父希律王将男子杀死,割下他的头,满足了亲吻他的嘴的心愿。这刻绝 的爱恋、变态的占有欲、以爱的名义犯下的罪行,又和银月高挂、溢香流蜜的良夜,以及她颠倒众生的容貌、华美大胆的求爱之辞交融在一起,恶(灵魂)与美(外表) 相反相成,如同波德莱尔笔下的《恶之花》般摄人心目,奏响了一曲独特的"莎乐美 精神"之歌。诚然,这精神是罪恶的,同时也是有力的、夺魂的,散发着惊耸甚至恐怖的气息,就像一株绽放于黑暗原野上的紫罂粟:艳冶而邪恶,明明是有害的毒物,却有着令人不能抵挡的魔力,引人堕落沉沦。至于有的人对《莎乐美》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道德解读,我倒不敢苟同。因为像王尔德这样天赋卓绝、敏感早熟、才情横溢的作家,有时迷恋于这样诡异的“美”,是不足为奇的。大凡优秀作家(尤其是诗人),因为敏感多思,骨子里难免有种悲观主义情调,尽管有的可能会用笑声来掩盖,那也不过是看穿了丑恶世相后不得不滋生的一种自嘲嘲人的幽默感——无奈的幽默。 而当悲情的元素在血液里作祟的时候,就会转而寻求一些反和谐、反温情、反秩序的东西,就像那个玩世不恭的亨利勋爵一样。

  亨利勋爵无疑的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正是这种悲观,导致了他把人生的痛苦都不当作痛苦,而极力寻找快乐、寻找刺激。因为,既然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荒诞的表演,那么还这么正经严肃、大叫其苦干什么?他拒绝直面人生中的苦难,用寻欢作乐麻醉自己,同时靠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驳斥世俗的道德来夯实自己的人生观。引一段译者孙法理对此人的评论:“他对社会不满,往往发表些犀利的言论,鞭辟入里地 挞伐着社会的积弊;而他却又游戏人生,发表了许多有趣的耐人寻味的俏皮话和警句,而那些东西却又能败坏人的灵魂,起着魔鬼助手的作用。实际上他的许多精彩的诡辩看似振振有辞,妙语连珠,令人绝倒,却往往是只图一时痛快,散播着毒素,能使天真人拜倒,轻信的人堕落。”分析很精当,但我看作者却未必抱着和译者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亨利的。亨利勋爵说过一句话,“我希望我可以相信自己”,这轻描淡写的一句包含了沉重的暗示,那就是:就连亨利本人也并不认为他信奉的那套哲学就是对的,反而也有怀疑和恐惧。在我看来,亨利勋爵实际上打着王尔德本人的烙印,或者说就代表了一部分的王尔德,那个悲观、疑惑、机智、高傲恨世的王尔德;而巴西尔. 霍华德则代表着呕心沥血追求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王尔德。小说中多次出现两人针锋相对的辩论场面,可以用巴赫金在分析托斯陀耶夫斯基小说中创造的"复调"小说理论 解释:两个人物,包括后来的道林.格雷,都是有着独立性的意识客体,他们的议论具有和作者的议论一样的地位。小说人物互相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辩难,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在同自己辩难。也即,这每一个人都是王尔德,每一个人又都不是王尔德,从而赋予小说“众声喧哗”的多义性。这也使得作为读者的我,能够透过文字看到一个 复杂的、分裂的、矛盾的王尔德,一个在心灵之途上苦苦挣扎的王尔德。

  一些简单的文字呈现了王尔德的生平。一个特立独行的才子,生活在一个腐败虚伪的社会,怀着“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信念,在文学道路上艰难跋涉。指责非难是躲不掉的,情感和精神的痛苦困顿是必然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以同性恋罪名被判入狱,写下哀痛的《深渊书简》,刑满释放没多久,便在痛苦中辞世,死时四十六岁。

  王尔德还是死得太年轻了,还没有到“知天命”、“耳顺”之年。思想不能说就很深邃成熟,文字也有雕琢堆砌之嫌。但他才气逼人,字字珠玑,让我无法不喜欢。就连亨利勋爵这个人物,尽管是他一手导致了道林.格雷的悲剧,但他那对人生的悲剧化透视、对世俗的冷嘲热讽,让人莞尔,也显得比君子画家讨喜多了——在机巧和品德前,人们总是青睐机巧多于品德的。难怪道林被他吸引,受他影响,轻而易举得地解除了情人因己之故自杀的心理愧疚,并很快过上了纵情声色、放荡不羁的生活。小说专门有一章洋洋洒洒地记录道林的“感官拯救灵魂”之旅:他购置精美器具,研究香料,享受音乐,迷恋珠宝、服饰,沉浸于传奇故事……王尔德在此罗列了大量的希奇事物、典故、言论,像商店铺陈商品一样,看得人眼花缭乱,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闻强志和对器物美的赏鉴目光。

  可是这一切为道林.格雷最终带来的是什么呢?是道林附之以灵魂的画像一天天变老变丑而失去灵魂的肉体却依然韶秀俊美这两相对比产生的恐惧感。那埋藏在心底原初的道德意识依然折磨着道林,使他不敢面对自己灵魂的画像。但他已无法回头,于是把一切痛苦归咎于当年画下这幅“完美之作”的巴西尔,在愤怒中将其杀死并极不人道地毁尸灭迹。最后,道林意识到只有毁灭这幅画才能得到解脱,便抓起刀子对画戳了过去——结果他却戳中了自己。道林.格雷,一个永葆青春的美男子,死的时候满脸皱纹,令人憎厌,而画却恢复了画家落笔时的奕奕神貌。

  这个结局显然带有寓言意味。寄托了道林肮脏灵魂的画像,在道林死的时刻将灵魂归还于他,重获新生;而一生丢失了灵魂的道林,死时找回了自己的灵魂,顷刻令保持了多年年的俊颜凋敝,不复美色:原来王尔德想说:难道不是善的灵魂、没有受罪恶污染的灵魂才能称作是美吗?亨利和道林追求的感官美、外形美也许能在一些外物的帮助、掩盖下延长寿命,但终将消逝,而纯洁的灵魂却能如艺术作品一样长存不衰,供人瞻仰。相反,一个人的外表再美,如果灵魂丑恶,总有一天会暴露他的本质,得到应有的下场。道林罪恶、悲剧的一生正像莎士比亚写的那样:“若是一个 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又失去了他自己的灵魂,那于他又有什么好处?”

  这是充满着善之美的王尔德,不同于亨利勋爵的王尔德。我还记得那个失去装饰满身疮痍而依然快乐的王子、那个最终将美丽的花园敞开给孩子而安然死去的巨人和那只用鲜血染红玫瑰花心的夜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无私奉献的光辉,传达着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对美的理解:奉献才是美,分享才是美,善的灵魂才是美。他和大多数杰出作家一样,在分裂的背后,依然是对人类善性的向往、信任占据着主要位置。也许王尔德并不能给我们一个掷地有声的答案,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却毫不吝啬地抛给我们一个个美好的幻想:用善良的灵魂实现对美的坚守。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道林. 格雷那样为自己画上一幅画像,以彼之质观其自身。毕竟,外表会说假话,灵魂却永远不会撒谎。

  13/7/2007

  多年前的旧文,最后一段关于善的论述现在来看没什么太大意义,随便看过就行。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八):这本书让我思考美

  读到这本是实在是有点偶然。

  高二时几个同学弄了个“文学社”,每个月每人写篇东西,然后凑一起,算是社刊;此外还有项活动就是每月集资若干去书店买书,回头大家一起分享。某次购书,挑中了这本,不为别的,就看低廉的定价。那次买了2本,另一本是《驴皮记》,价格相同。。。。

  虽然书不贵,但看过后感觉当时挑它真是个正确的选择:起码让我们几个愣头愣脑的家伙知道了唯美主义是怎么回事——不过我们现在读过的唯美主义作品还是仅限于这本书和王尔德的童话。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还让我思考起美的问题来了:相貌和心灵哪个更能代表美?美会带来什么呢?呵呵,看似2个老生常谈的东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心灵的美的人才是真的美,说什么外在的都是次要的;但另一方面所有人又都表现出对外在美的极度关注,比如给我们看的大部分童话都是长的美丽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相貌丑陋的人必定心灵丑恶。长的漂亮的坏人是有一些,但丑八怪好人却很少很少——现在唯一能想起来的就《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别跟我说《美女和野兽》、《胡桃夹子》啥的,里面男主角最后不都变身成帅哥了么。。很多时候评价一个人就是看这人长够不够帅够不够靓。敢情心灵美就是写自欺欺人的东西——长的好就压倒一起,干什么都无所谓了。但回想一下,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可爱就是王道乃是本人口头禅之一,真是汗。

  《道林·格雷的画像》个人以为是探讨世人对内与外的美的态度的作品。

  格雷继承了他母亲的美丽容貌,虽然出身有点污点,但美貌让他在社交界倒也顺利。本来他也是个思想单纯的懵懂少年,但不幸从亨利勋爵那里学到诸多黑化人生哲学——亨利自己也就是说着玩,为自己缺少波澜的生活解嘲,没想到格雷却把那些东西付诸行动,最后成了社交界的恐怖暗礁——除了少数例外,与他扯上关系的都颓废堕落身败名裂。格雷用自己的美貌把那套亨利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向每个接近他的人传播,不过奇怪的是格雷自己并没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有对他的非议都保持在不见光的状态。因为什么?画像给格雷带来了用不消逝的青春,让他永远光亮迷人,美貌便是他无罪的光环。有人即便了解格雷那颗吞噬一切、无底沼泽般的心,能做的也不过是从他身边默默离开、死去。为什么?所有人都屈从于格雷美貌的脚下——王尔德是在告诉我们美貌的可怕,那种欲罢不能的恐怖。故事的一切其实都在真实生活上演,只不过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那幅有魔力的画把格雷的美貌无限期延长,把这种真实的恐怖放大了。

  也许在王尔德眼中美貌就是恶魔带给人的幸运,仅仅凭一张年轻漂亮的脸,格雷就可以从前来寻仇的詹姆士·苇恩——因为格雷而自杀的西比尔·苇恩的弟弟——手中轻易逃脱;美貌是让人屈服的绝望,阿兰·坎贝尔面对格雷要将霍华德毁尸灭迹的要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在事后自杀,把这个罪恶的秘密永远带离世间。

  美貌才是一切罪恶的源泉,画像不过只是一个媒介罢了。没有美貌一切便无从遮掩。故事最后,当死后的格雷失去画像的魔力变得如同他的心一样衰老丑陋后,却没有人把他跟那个充满罪恶的美丽格雷联系起来。

  一个靠画维持青春的美貌男子就能把伦敦社交界搅的一塌糊涂,是对世人只关注外在美的嘲弄么?联想《快乐王子》,最后王子为了帮助他人而失去金鳞宝石,被注重体面的名流们推倒——想必是他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世人的一种无可奈何吧。

  外在的美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毒药,也许这就是王尔德想说的吧。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九):第一章 神经兮强迫症,佳句兮共赏呗

  舍友大人介绍看的电影《心太羁》和《道林·格雷》,一下迷上王尔德,摆渡后发现我心系多年的童话《快乐王子》竟然也是老王的,那个热泪滚滚呐~~~

  两眼冒光地滚去图书馆淘到这本,书的前任貌似也是个王尔德迷,很是细致地划出一句句经典,知己呐,可惜现在不流行借书卡了,要不然天涯海角定要揪出来一起把酒高谈老王呐~~~

  有些强迫症,天天想着,要把这些经典整理出来。。。好吧,终于行动派了一次!

  这洞察力,值得慢慢琢磨~

  外形或头脑出类拔萃是一种灾祸——那种在历史上紧跟着帝王们蹒跚的脚步的灾祸。人还是不要出色地好。

  我爱上了保密,那似乎是一种能把现代生活弄得神乎其神的办法。最平常的东西——保密也就可爱起来。

  你这个人很特别,你说话总不老实,办事却从不出格。你的愤世嫉俗不过是一种姿态。(巴西尔评价哈利的话,觉着忒精辟,翻译太到位了)

  每一幅带着感情做出的画都是画家的自画像,而不是模特儿的画像。

  一种看法的价值跟提出它的人的真诚与否全然无关。实际上很可能是,那人越是不真诚,那看法就越是处于纯粹的理智,因为在那种情况之下他的意见就越不带个人利害、愿望或者成见的色彩。

  艺术家应当表现美的事物,却不应掺杂进自己的东西。我们生活的时代喜欢把艺术当做某种形式的自传,已经失去对美的抽象感受。

  短小精悍,有时真觉着脑袋不够用,参不透呐~

  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遭人谈论还遭,那就是没有人谈论。

  良知其实也是胆怯,只是挂了良知的招牌而已。

  能以笑声建立友谊与不算坏,能以笑声结束友谊就更了不起了。

  你对谁都喜欢,也就是说对谁都冷淡。

  只有对理智感到迷惘的人才辩论。

  才能总是比美更能持久。

  流行的理想是全知无能。

  钟情的人只感觉到爱情琐碎的一面,而薄幸的人却懂得爱情的悲剧。

  看到时就趴在桌上抖抖抖,老王这骂人的境界……

  她浑身上下纯粹是只孔雀,只是缺了美丽。

  要不就花言巧语蒙混过去,要不就什么都讲,只不讲别人想知道的东西。

  我喜欢人甚于原则,我在世界上最喜欢的就是没有原则的人。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致莎乐美】柏拉图式悲哀

  柏拉图式悲哀

  文/冰月企鹅

  “我还活着,可你却死掉了。你的头颅是我的了。”

  莎乐美手捧着约翰仍在滴血的头,美丽的金色瞳孔中闪烁着近乎疯狂的渴望与痴迷。她鲜红的嘴唇缓缓吻上约翰因失血而变得苍白的嘴唇。也许这一刻对于莎乐美而言,整个世界都无所谓了。

  以上这幅绚丽而惨烈的画面,是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中最为震撼最为妖冶的碎片。

  死亡的冰冷,爱的残酷,鲜血的炙热,肉体的灿烂以及人心的胶着在《莎乐美》的故事中被王尔德的笔编织成一张诱人的蛛网,把无数读者、评论家、乃至整个唯美主义文学派,甚至是王尔德本人,都当作了可口的猎物。

  而我有幸在此,将自己也黏在这张挣不脱的蛛网上,睁大眼睛去窥视这个、无比美味的故事。

  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只记得,那是个月色奇怪的夜晚。“月亮像个死去的女人,她是在寻找什么死去的东西。”在这样的月色里,犹太国的新王希律王正在生日宴会上款待各国的客人。这个靠着谋权篡位、杀死亲哥哥才得到王位,并且迎娶了自己的大嫂希罗底为妻的男人,由于害怕并尊敬着在民众中抨击自己的先知约翰,而将约翰捉住关了起来。

  本是一场为了权利而进行的囚禁,却因为莎乐美的存在而带来了变数。希罗底的与前任国王的女儿、犹太国的公主莎乐美,由于无法忍受酒席的气氛以及希律王一直盯着她的带有意味的眼神而从宫殿来到花园。在如死去的女人般奇怪的月色下,莎乐美听见了被关在牢房中的约翰的叫喊。她对这个以别人听不懂的话语不停抨击着母亲和希律王的先知产生了无比的兴趣,便命令一直爱慕自己的青年卫队长打开了牢房的门。

  约翰沉吟着高深的诗句缓缓走了出来。莎乐美望着他慢慢后退,却又在恐惧的瞬间爱上了他。她着了魔一般地对约翰诉说着爱的话语,她赞美他洁白的身子,乌黑的头发还有鲜红的嘴唇。约翰却拒绝着,他说莎乐美是恶魔的女儿,甚至不愿看她一眼。青年卫队长忍受不了嫉妒的烧灼而自杀,约翰则摇着头走回了牢房。

  “莎乐美,你受到了诅咒。”约翰临走时的话像预言一样成真了。希律王与希罗底带领着客人们来到花园找莎乐美,并干脆在花园摆起了酒席。希律王讨好着莎乐美,他恳求莎乐美跳舞给他,并发誓给予答应跳舞的莎乐美任何她想要的东西。莎乐美起身,跳起了美艳绝伦的七面纱舞,然后向希律王索要她想要之物。

  “我愿有人立即用银盘给我送上……约翰的头。”

  莎乐美如此说道。希律王万般拒绝,却因为已经立下誓言而只能向她妥协。莎乐美,她缓缓提起了刽子手银盾上的约翰的头颅,喃喃着吻了下去。最终,自知铸下大错的希律王心灰意冷,下令杀死了站在月光下的莎乐美。

  “我吻到了你的嘴唇,约翰。你的嘴唇上有一种苦味,那是血的滋味吗?…不,说不定是爱情的滋味…据说爱情有一种苦味……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我已经吻到了你的嘴唇,约翰,我已经吻到了你的嘴唇。”

  看似荒诞无比的情节,这个故事就此结束。

  我并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场独幕剧。如果是单纯的悲剧,却分明有着扭曲而美好的结局;若说是喜剧,又太过惨烈极端。然而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并且悲剧与喜剧本身就是相同共存的。

  这本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可福音》中的故事。在原本的情节中,莎乐美是受到憎恨约翰的母亲希罗底的唆使才答应跳舞并杀死约翰。这个单纯的借刀杀人的故事,在天才的王尔德手中却变幻成一场拥有血腥美的爱情。我试着去想象,当时仍身在辉煌之中、身负盛名的王尔德,是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考量创造出属于他的莎乐美的。我伸长双手试图碰触王尔德灵魂散发出的阴郁光环。我想,那一定是一个有个深深引力的黑洞。

  而莎乐美。她又有着怎样的灵魂呢。

  在那个月色奇怪的夜晚。那个莎乐美,那个美丽而高贵的公主莎乐美,以那般自毁的方式完成了永恒。

  她是任性的占有者么?

  她以最奢华的词汇赞美约翰,又在被拒绝后推翻方才的赞美,换之以不堪入耳的污蔑,却再用更加绚丽的语言赞美别样之物。她索取不到约翰活着的吻,只能不择手段地索取约翰死去的吻。她像个害怕被丢弃而费尽心思讨好的孩子,以她最低的姿态最美的脸孔最丑陋的方式去得到原本求不得之物。她终究也只是个名为莎乐美的、任性无比的少女罢了。

  她是无畏的反叛者么?

  她所深爱的不是别的任何人,而是身为先知的约翰。也许在她看见约翰的那一瞬间,毁灭的命运已经既定了。她固执地要求希律王履行誓言,她固执地渴望本就不该属于她的约翰的头颅约翰的吻。她怎么不知他的死意味着灾祸,明明死神的巨大翅膀已经在头顶掀起了风声,她又怎会不知。她什么都知道,她又什么都不知道。她试图挣脱捆绑了她一生的绳索,用这唯一一次的挚爱去成全自己的挣扎。她毁了约翰,毁了自己,毁了犹太国甚至毁了世界。可即使如此她依然要至死挣扎。这挣扎便是她骨子里的反叛与异端。

  她是殉难的逆神者么?

  除了死神之外,所有的神明都不是公平的。连那般接近于上帝的约翰都没有预言到自己的死,他终究还是被原本微不足道的莎乐美所毁。所有人都相信神的言语和神的奇迹,除了恨着约翰的希罗底和爱着约翰的莎乐美。莎乐美与约翰进行着一次追逐,与约翰之上的上帝进行着一场奉上性命的追逐。她唯独所求的只是约翰的吻。逆神而行的莎乐美,能救她的只有约翰。但约翰已死,所以她无法得到神的救赎。然而神把强者与弱者一并粉碎,一切神迹都是不可知的不是么。

  她如此炙热而深切的爱着约翰。她自知这爱是一团掺了毒的烈酒,她吞进口中,便在她的血管她的细胞中烧灼,快要将她化作灰烬。她又为何如此深爱。是命运么。是神的玩笑么,是一个女子对于神圣之人的渴望么,是一位公主对于求不得的占有么,还是说,只是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错误情节呢。

  爱的毒酒注定要将她摧毁。注定要被摧毁的她又注定要摧毁世间的美好。

  月亮像一个死去的女人,她是在寻找什么死去的东西。一道月光泻在莎乐美身上,然后莎乐美的血染上了月光的圣洁。

  原来死去的月亮在寻找的,是死去的莎乐美。

  一八九三年,当王尔德写完《莎乐美》的最后一个字母时,他的心情一定是高亢而满足的。这场极尽华丽与残酷的独幕剧,定是他内心波涛的写照。

  曾看到过一篇关于《莎乐美》的评论。作者将约翰比作真理,希律王比作权势,希罗底比作市侩,而莎乐美则是诠释者没有头脑的宠儿。他说浅薄的宠儿凭着一时的好恶迷恋真理,被真理拒绝后恼羞成怒,受市侩挑拨后依仗权势杀死了真理,却还以为自己深爱着真理。

  这是这位作者的解读,不管怎样,首先我尊重。

  但是啊。我这个人,向来很不喜欢那种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去把一个故事一篇文章进行评论与分析的论调。在我眼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世界,如果不亲身进入这个世界,就无法看到真实。

  我一直觉得,莎乐美便是王尔德。

  为什么王尔德会把原本的借刀杀人变成残酷的爱情。为什么王尔德会让莎乐美如此固执的深爱约翰。为什么王尔德会让莎乐美通过死亡来成全这爱。为什么偏偏是爱。

  因为那是最丑陋又最美丽的爱。

  “爱”。

  王尔德,一个被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所不容的同性恋者。在一八九三年,他最辉煌的时刻,他的爱情也一如他本身的灿烂。他一定是深陷在泥潭一般甜美又窒息的爱之中,却又担惊受怕。他的爱无法见天日,只能在黑暗中蛰伏埋葬。他的灵魂日复一日的在幸福与绝望中来回,他笑了又哭了,哭过了又再露出笑颜。这糖果似的痛苦折磨损耗着他的生命,又带给他无尚的才华。

  而莎乐美的愿望,是什么。

  她手捧约翰的头颅。她吻到了约翰的嘴唇。她得到了。

  爱。

  莎乐美才不浅薄。没有一个会为爱而死的人是浅薄的。王尔德也一样。

  然而爱终究带来了毁灭。就像深爱莎乐美而在嫉妒中自杀的青年卫队长,就像被爱的海草缠绕拖进深渊的约翰,就像怀抱着爱人的头颅死在月光下的莎乐美。一八九五年,王尔德因同性恋罪入狱,从此身败名裂,一九〇〇年就在潦倒中辞世,享年46岁。

  莎乐美的结局预言了王尔德的结局。这个为爱曲折一生的男人最终也是因爱而死。

  爱是最美最温暖,也是最丑最冰冷的存在。爱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撕裂一切。在爱的名义下,所有行为都会变成理所当然。爱能够使灵魂飞向天堂,也能够让灵魂跌落地狱。一切都是因为爱。

  但这样的爱却是人类之所以延续的根本。

  爱,真的比生更炙热,比死更冰冷。

  只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命运之中纠缠,关于爱与生与死的故事。

  踩着血迹跳舞吧,莎乐美。

  如此的莎乐美,如此的王尔德,如此的死去的活着的人,如此的扭曲而美好的世界,如此惨烈却真实的爱。

  《莎乐美》。一场,柏拉图式的悲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莎乐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