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夜》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夜》经典读后感10篇

  《长夜》是一本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夜》读后感(一):长夜漫漫路迢迢

  先占座了。

  这书我看了好几遍,刚开始我觉得不是侦探,当时是坐公车,公车绕到我们学校需要30分钟左右,如果堵车就是40分钟,我在晴朗的早上坐车边看了三分二,没什么感觉。就是对里面的女主人公有种奇怪印象,既然知道男主为了钱接近她,何以一直都不点破,甚至配合他做了那么多事情直到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不过后来渐渐明白了。

  其实她有她的不自由,生长在富裕家庭的独生女,周围有那么多亲戚律师什么的窥伺家产,父亲又管得严,她希望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可能自己从来没有一个完整概念,但男主是彻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刚开始做司机到处跑,不想循规蹈矩老实实干活挣钱,还想环游世界什么的,找个有钱姑娘大概最符合这种不劳而获思想。最后,这女孩就上套了,甚至结成了婚。但最后男主还是伙同女配把她设计弄死了。其实结婚到此为止了,就直接花老婆的钱么,还要费尽整死人,难道他不知道英国存在着比苏格兰场还厉害的诸多神探么。

  到最后又感觉很悲凉,尤其是那首小歌响起的时候,适合拍成戏,稍微再删改以下。

  《长夜》读后感(二):Endless night, endless love

  阿婆自己对于《长夜》的评价相当高。因为这本即没有大波洛也没有马普尔小姐,我是一直没有翻来看的,直到最近重新check阿婆的top 20发现独独这本落下了,觉得义不容辞的要赶快读完这本了。我不大喜欢这本书书名的翻译,英文名称《endless night》的那种双关翻译成《长夜》或者《此夜绵绵》感觉全无。豆瓣上有人说这本书与其是侦探小说不如说是爱情小说,这一点我是完全赞同的。完全是当作爱情小说念的,其实中间已经猜到了结局,即使如此,阿婆最后的结局还是让我唏嘘不已。

  如果放在五年前,我或许会问,为什么艾丽知道“我”欺骗她甚至会伤害她还要和“我”在一起呢?为什么艾丽的朋友中有发现秘密的,却不劝说艾丽离开呢?现在的我已经不会问这些问题了。艾丽说”你像你爱我一样望着我“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爱。所以艾丽选择了留下来,哪怕被欺骗,哪怕被伤害,却能看到”我“像爱着她一样望着她。爱情总是这么卑微吗?而”我“呢?到最后发现原来真的爱上了艾丽。与其说是”我“的阴谋,我倒觉得更像是艾丽的阴谋,最后一段,”我“的独白:It's odd, very odd. I know now. We were very happy together. Yes, very happy. I wish I'd known then that we were happy..这时方知,艾丽胜利了。艾丽真的胜利了吗?用生命告诉对方你爱的人是我?五年前我会觉得不值得,现在我却在犹豫了,因为有时候,即使用生命也难换来心上人发自内心真爱。也许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艾丽胜利了吧,也许从这个角度看,艾丽的朋友并没有阻止她吧。

  书中”我“拿出厉先生从美国寄来的照片的那一段让我毛骨悚然,那一刹那才从爱情小说中挣脱出来,想起原来是读阿婆的侦探小说的。为什么喜欢阿婆的书呢,还是因为阿婆笔下那些让人深思的人性呀。

  endless night,为何没有翻译成《无尽的长夜》呢?无尽的夜,无尽的爱。ABC你都可以读中文版的,但是这部一定要读英文版的。

  《长夜》读后感(三):直到把你杀死,方知道我多爱你

  有些人生温馨甜蜜

  有些人生来长夜漫漫

  前几天读《长夜》,觉得好无聊啊~

  作为一部推理作品,没有毛骨悚然,没有惊心动魄,巧妙的手法,奇怪的动机,甚至连最后的恍然大悟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男主角个人慢慢地讲故事,讲他的生活,他的爱情,和他的阴谋。坦白讲,所有的细节可能性都被我猜到了,这恐怕是推理小说最失败地方吧。

  但是很奇怪,这个故事,让我读完之后一直想着它

  christie的作品,多数会让你觉得过瘾,但这部,完全不同,它会缠着你,会给你“化不开”的感觉

  我一直都在想着男主角的故事

  脑子里闪来闪去的是“too late”

  的确太晚了,我想,也许是当他看到了埃利的幻象以后才知道他有多么爱她吧

  这时我也才发现

  这部《长夜》所讲的的故事

  从来都不是关于一个成功的阴谋

  而是一个悲凉的爱情。

  看看周围的人和自己

  多少都有点像男主角吧

  一心想着“如果我得到了什么什么,我的生活会就此不同”之类

  其实,即使得到了,人变了,环境变了,但是生活依旧吧

  有的时候,所谓的追求也罢,野心也罢,到头来都沦为了“长夜漫漫”

  千万别错过身边的幸福啊!

  小说的最后

  男主角的自白这样写到

  “我现在知道了。我们在一起好幸福。是的,好幸福。但愿我那时候就知道我们是幸福的……我有过机会。也许每一个人都有个机会。我——却转过了身。”

  :《长夜》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自认前九的作品之一

  《长夜》读后感(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这是一部充分表现阿加莎女性写作特点的一部小说。

  总觉得阿加莎的小说有她个人生活的影子,不仅指她的游历见识,还包括她的人生感悟。像这本《长夜》包含了很多她对爱情、婚姻、阴谋、背叛思考

  如果论起书中犯罪手法、人物关系、写作技巧,这本书都没有大出意料的效果。小说融合了阿加莎好几部其他作品的一些要素,例如犯罪手法与《看房人之谜》极为相似;人物关系仿佛是《尼罗河上惨案》的重演;写作技巧借鉴了《罗杰疑案》,等等。

  但这本书在阿加莎的小说中是非寻常的。其独特之处在于:

  一、氛围。自开头起,叙事不动声色、貌似平淡、实藏危机地展开,直到女主人公被害、凶手身份暴露,都并无惊悚,只是有一股如冰冷的幽灵般的悬疑感慢慢、平静地升起,最后化为绵绵不尽的哀婉的感伤

  二、结局。与《尼罗河惨案》等有类似情节的作品极为不同,这个故事的最后,惩罚凶手的不是法律的外力,而是自身情感的困扰。说其人性复苏也好,良知未泯也好,都只是部分解释。他所代表的是一种人类永恒困境煞费苦心追逐一个梦的同时,却摧毁了另一个梦。杀掉你的时候,发现早已爱上了你。

  《长夜》读后感(五):看阿加莎的这些年

  最近看完她的此夜绵绵。在悬疑上第一次让我有些失望。和罗杰疑案一样。这一篇也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而最后真像揭开,凶手正是那个“我”。可能是我看罗杰疑案在先。对此也有了一些免疫。案情简单也不是波罗的案件没有最后指出凶手的紧张。但情节上却有一些新意:“我”和相好合谋接近富可敌国的女子。精心策划结婚后害死她。待失去她时才发现原来和她一起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白白的谋算了这些又是为何?

  既然写到这里就多说一些。

  阿加莎的侦探小说是我最喜欢的。那个挑剔不谦虚爱甜食穿名牌皮鞋有着两瞥永远整齐的小胡子,不愿运动宁愿把精力给脑中灰色细胞的比利时小个子侦探波罗走到哪里命案就发生在哪里。

  大学时我和班里的另个女孩子(我们班就两个女生)在图书馆高大的书架之间一册一册的寻找那些包着牛皮纸封面的阿加莎小说。因为小说题目很有特点,简单直接,某某疑案或某某谋杀案。前面是地点人物或其他关键词。如获至宝的拿回去叫着别告诉凶手是谁读完它然后叽叽喳喳讨论一番。

  她的小说,特别是波罗出现的案子。看一两本就知道是有一定套路的。如果有三十章,如果有十个当事人,那么前十章分别以每一章的篇幅介绍案中的人物出场。然后一两章命案发生。接着波罗出场观察案情一两章。然后和每人谈话又是十章。情节过渡一两章。最后也是最精彩的:波罗召集十人一起。揭开案情。当然以口述方式。这时精彩的简直让人喘不过气。

  看她得小说大概是需要耐心的。没有骸人的气氛。或日本侦探小说故作的悬疑。更多的只是絮絮叨叨的谈话。我总是不遗余力的介绍周围的人妄图找到知音。但结果不尽人意。因为大概没有耐心忍受之前的沉闷。所以当然也等不到揭开案情的紧张和玄妙。

  我喜欢她的原因是:心理分析。完全是靠心理分析来破案。精心的隐藏自己可以骗过一时。但不经意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却掩饰不了内心。所以阿加莎在小说里也经常假借波罗之口善讽福尔摩斯,认为像猎狗一样趴在地上妄图寻找一个脚印一缕头发来破案是荒谬做作而逞强的。波罗完全不同。比如昨天的小说里一段就说明了波罗的方法

  “你去找他们,问他们说;‘你有没有看见什么可疑的事?’他们说没有,而你以为事情也就是那样。然而我要你去找邻居谈谈并不是这个意思。我说去找他们谈谈,让他们自己说话,从他们的谈话中,一向可以发现线索。他们也许踉你谈他们的花园、或是他们的宠物、或是他们的美容师或裁缝师、或是朋友、或是谈他们喜欢的食物。无论怎样,但终有一句话或一个字会泄露消息。”

  所以就是这样。也是最为吸引我的原因。

  根据她小说改编的电影阳光下的罪恶的首映上,英女皇坐在她旁边问“这部小说我早先看过,但忘了凶手是谁。你能不能告诉我”阿加莎说“不好意思。我也忘了”所以看她得小说不要妄图提前知道结局。这样也就丧失了乐趣所在。因为结局永远都和你心中所想的不同。

  还有一点。阿加莎笔下的所有案件都只有一个动机----钱。

  目前看过的最喜欢的两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和罗杰疑案。结局让人目瞪口呆后。拍案叫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夜》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