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是一本由程浩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一):单行不回头 | 写给伯爵

  伯爵在城堡,见信好。

  2013年,你大我一岁;2017年,我大你三岁。这周刚读完你的一本书《生命的单行道》,你可能不喜欢这个书名,因为它毕竟不是你拟定的。这里面记录了你从2009年到2013年的日记、诗歌随笔思考,所以以你对自己标准预判,你可能并不满意出这么一本书。

  认识你还是晚了,庆幸的是你选择文字留下你的思考与创造,那里有你的城堡,现在依然还在,所以,我们得以相遇。

  其实说到选择,但对你可能没有选择。如果上天没有把你囚禁在这份病痛里,一切是否又会不一样?但我相信,你依然会是伯爵,依然会筑造起你的城堡。

  不假设了,虚无的假设是最大的懦弱。聊点有意思的吧,关于你书里的内容,在那个世界里,你更自由也更有力量

  虽然我们几近同龄人,但看到你2012年的日记里,接连几篇《伯爵的独白》,还是感慨连连,我想了想2012年我在日记本里又留下了什么呢,不怕你笑话,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梦幻般的夏天,我只写出了泡沫般的青春印记。没有强行对比的意思,毕竟人跟人是不同独立个体,你的觉察与成熟远远超出同龄人,毕竟经历的不一样。

  我想起有一年夏天晚上,我的母亲单位工厂值夜班,父亲跟往常一样在家喝闷酒,嘴里还骂着什么人的祖宗。家中停电,为了方便我看书,云荷把我的轮椅停在了小区一处路灯底下,那个位置刚好可以吹到夜晚的一丝凉风。云荷坐在我不远的水池旁边练琴,琴声在空旷的夜晚显得异常清晰。我合起手中的书本,第一次认真注视着云荷弹琴的样子。虽然我至今都不知道那是一首什么歌,但是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自己听过的最动人音乐,没有伴奏,没有音响,也没有麦克风和舞台灯光,只有背后的一池清水和路灯的微亮光亮。那首歌就像她本人一样,简单,却直抵人心。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音乐对云荷意味着什么。就像我手里的书,无论生活多么糟糕现实有多么无助,文字和音乐都会带给我们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希望与美好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心就像被琴弦拨动了一样。时至今日,云荷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也应该会骄傲吧,她有你这么一个体微人心的弟弟

  我翻看了你的豆瓣、知乎,还有微博,看到了你之前写的文字,我不想一味吹捧,毕竟过了一个阶段,回头再看,只会觉得那可爱真实确实无法代替。比如,20岁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谈人生,谈公平,谈正义,喜欢把镜头对准一切形而上东西。那是对人生的第一次主动挑衅,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尤其是想到,你留下来的城堡,都是你用鼠标一字一字建成的。之于身体挑战,不可谓不小。你是有匠心的,要不然不会这么珍视自己的文字。你知道的,很多人恃才放旷,只当文采随波炫酷,调拨生意,但越写到最后,才会越发觉到文字的质感之庄重,面对更深远的未知,留一丝敬畏才不失衡。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你恐怕早已看清了这一切。

  这么些年,你独自成长顽强又克制,我唯有敬佩。只是很可惜没等到你未竟的计划了。生命确实是一场单行道,从来没有留下的时光,只有飞驰而过的过往

  不过有些事情,依然有魔法与时间角力。比如你的文字。

  差点忘了告诉你,你的那篇《伯爵写给女巫的一封信》,是读过的最浪漫情书啦!如果有可以与之并肩的,那也只能是王小波那句“你好李银河”了!

  看吧,这个世界一直没有走远,就像你说的: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

  文 / 阿鱼探长 2017.08.15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二):程浩笔记

  他说:“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岁月的变迁,而是在岁月中你没有任何变化。”

  他努力认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比我们茫茫人海中的任何一个都要认真。

  他说:“只要你满怀希望,再大的风浪也无法淹没你。”

  他每一天都努力的去活,幸福就是一觉醒来,阳光依旧灿烂。

  他说:“我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包括眼角膜。用我的灵魂,为你们开拓另一个人间。我要让自己的眼睛代替我,继续照亮这个美丽的世界。”

  他的遗愿没能实现,他想要去北大导演系旁听一节课,想要出一本书,他给自己列了长长的to-do-list……没一天都当做今天来活,他想好了自己的书名《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他没想到,自己还能出第二本书《生命的单行道》。

  如果说第一本书,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少年,那第二本书,是还原。

  这个强悍的少年和我同岁,努力履行好好活着的义务,就像《活着》的主人公一样。命运对他极度不公,但“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命运嘛,休论公道。”

  第一次看到关于程浩写的一些文字是去年八月,他刚去世。我看到时,第一想到的是史铁生老师,同样的语言:“命运嘛,休论公道。”

  他独立思考,对自己要求严格,自由精神,包容命运也热爱生命,这些具体到自己,他人,具体到每一个字。他的选择很少,所以他就努力做好他能做好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很重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要让你们的碌碌无为,因看到我而感到羞愧。”

  我本来把他当做神一样的存在,虽然我总说,用“励志”形容他,不合适。但有时候,也找不到其他词。他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中,世界上最强大的少年啊!他可以一天读十万字,能准确完成自己给自己的清单,他那么努力那么尽力,尽力到让我感到羞愧。

  可是第二本书,我发现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通的一个少年。他喜欢韩寒郭敬明,给他带来启蒙的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他也看《吸血鬼日记》,也会为剧情的起伏伤感,也会为吸血鬼们的长生不死而感叹……他也有给自己明确期限,没有完成的时候,只不过是小部分时间;他也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开心愤怒,照顾不好自己的情绪……他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少年一样,只是越长大,思想的变化越便是明显,那些值得一读再读的智慧语录也越来越多。

  “死亡是一个没有人可以阻止的结局。就像一部电影的结束语,想要体会跌宕起伏的观影快感,非剧终人散而不可得。若是一幕无休止的长剧,即使再精彩,也只是一场无尽的乏味而已。”

  “如果人生当做一场跌宕起伏的电影,那有些人注定只能做插曲,永远不能成为我们人生的主旋律。”

  “人生是一张写满选择题的试卷,在你写完最后一道题之前,没人能知道答案。即使给你修改答案的机会,你也不能保证下一次的回答就比上一次更高明。就像人生,不管你怎么修改当初的选择,永远都不会完美。”

  他只是知乎上的一个过客,只是我读书生涯中一段插曲,很多事他说的不一定对,但足够已经提醒我:什么叫珍惜?如何生活?

  嗯,好好生活。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三):用生命体验阅读

  程浩(1993-2013),生来就被老天剥夺了上学的权利,甚至被医生预言将在5岁离开世界,但是他仍然坚强的活到了20岁,并且还活得比大多数人有意义小时候,他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拼音教育;他在妈妈的教导下,边吃饭、边拿着《新华字典》完成了识字教育。他在网络电子书的陪伴下,完成了自我阅读教育,10岁开始每一次阅读长篇小说,15岁正式开始大批量阅读。他在计算机软键盘的协助下,一点一点敲击自己感受到的文字。

  就我个人来说,这本日记除了给予我思想(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体会到一个一直努力自学的生命,如何体验阅读的过程: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了什么?

  为什么读

  程浩说的好“读书并不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反倒更加暴露我们的无知。世界是庞大的,人所能掌握的那点儿自以为是知识,仅仅只是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而已,甚至它根本不配称为知识,那不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常识。”(P125)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态度,你只有在知识面前谦卑,知识才会向你展现本来面目

  读什么

  由于程浩患上了和霍金类似的病,肌肉无力,所以他不可能看纸质书。但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予了他自学的机会。这也决定了他阅读的主要渠道是电子书,他曾经校订了一万多本书,自己也曾计划要读1000本书。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他每天坚持十万字的阅读量,有时甚至达到20万字。当然这也限制了他的阅读视野,那些没有电子化的书,他是没有办法读到的。

  他阅读的黄金时间主要是看古典著作,垃圾时间主要看现、当代小说(P157)。大家千万不要从日记来判断,他大量的时间用来读郭敬明了,这是一种误读。另外,从他的文笔典雅,也可以看出来,他经过了长期的古文熏陶。尤其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他认为太阳底下没新事,很多新道理都是新瓶装旧酒。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说“读书读久了就会发现,今人写的文章,阐述的道理,自以为新颖、独到,其实古人早已发现,今人只不过是用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复述一遍而已。”(P147)他在后来的日记中又强调“越看古书越感觉人世间真情真理,早已被古人说尽,现代人写书,不过是复言其语罢了”(P160)。

  怎么读

  日记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程浩读书方法途径,他反思了读书速度、古书的读法、读书卡片、读书分类、主题书法思维导图)、番茄工作法(一万小时训练)等技术

  (1)读书速度。程浩一直在“读书要快”、“读书要慢”之间寻找平衡。日记早期,他曾提到阅读吉尼斯纪录:“一个美国家庭主妇,一年能看1000余本书,而一个退休的英国教授,一年最高也有700余本书。据说那位美国主妇一天可以看3-4本书,一分钟可以看八页,在网上写下4100多条书评”(P70)。表现出读书速度快的羡慕,然后过了一阵,他又开始反思“过去读书,可以一天十万字。如今读书,一天五万字已是极限。倒不是说阅读能力有所退步,只是感到读得快未必读得透。一天读完一本书,至多算是你读过这本书,它对你来说,只是一种消息来源,就像报纸或者杂志。但如果你能把速度放慢,细细咀嚼书中的语句,那就不只是信息的灌输,而是一种讨论,一种交流”(P93)。

  (2)古书读法。程浩认为古文有必要看校注本,但是要比较、鉴别,并且反思,以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

  (3)读书卡片。程浩认为这种方法虽然速度慢,但是可以积累很多意想不到思路。他在日记中写道“下午看了一下自己的读书卡片,发现真的记了不少东西。这也仅仅是这两年的而已。假如从一开始就有记录,那无疑会比现在更多。人都是趋利动物,一件事情,看不见利益之前,就不愿意去做。可是,很多事情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看见长足的收益”(P166)。

  (4)读书分类(深阅读、浅阅读)。读书分类可以节省时间,区分出现哪些书应该深入阅读、哪些书可以浅尝奢止,帮助提高阅读质量。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把所有书籍按个人兴趣,大致分为“优、良、中、劣”四个等级,可是以我的阅读速度,恐怕仅仅是“优”的书籍,我这一辈子都不能读完,所以读一本没读过的书之前,我都会花一早上的时间把它通篇读完,清楚它的内容与观点,然后再决定是否有认真读一遍的必要。”(P157)他在后面的日记中,也提到“二八读书法”可以帮助快速确认书的质量,他写道“所谓“二八读书法”,就是只选择20%的重点章节进行深阅读,剩下80%的部分只用浅阅读。使用这个方法,你可以最快了解一本书的主要信息,读完一本理论性的书籍,最多只需要1-2小时。可是,“二八读书法”只是在你不确定一本书是否值得自己阅读时,一种快速检验书籍的内容品质的方法。”(P228)

  (5)主题读书法(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找出主题词之间的关联。程浩在2013年开始研究这种方法在做笔记中的用途(P228),他计划“用从来没有用过的“主题阅读法”方法,大量阅读一个领域的著作,认真记笔记,画思维导图,看一年时间能够达到什么程度”(P235)。

  (6)蕃茄工作法(一万小时训练)。他在日记中写道“尝试一段日子的‘番茄工作法’,效果明显,却经不起长用。一是每天的录入量较大,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三分之一要花费在表格的书写上。二是每月计划的项目重复太多,意义不大。初步打算在此基础上做一些适合自己的修改,配合一万小时训练,不知道会不会更好一点。”(P247)可见,程浩一直探索新的办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想通过一万小时训练成为某领域的专家。

  读出了什么

  从日记可以看出,程浩通过阅读,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总结一下主要包括潜龙勿用、知行合一、境由心转等三大方面。

  (1)潜龙勿用:程浩通过阅读体会到了真龙需要潜到水底磨练的重要性,他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默默无闻、怀才不遇、囊中羞涩、遭人鄙夷的人生低谷。可是贫穷与落魄,不能证明你一无所有。因为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他能创造多少财富,甚至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财富所能体现的。”(P155)这和金刚经中所说的“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人不要功利性太强,功利性的东西都是智慧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所以,他是一步为处于人生底谷的朋友指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应该抓紧时间,像一块干瘪的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水分,积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像买彩票一样,等待一份从天而降的机遇。因为你的力量不够,机遇来了你也抓不住,即使抓住了也会被别人抢走。所以,你只有默默地积蓄力量,有朝一日才有可能厚积薄发。”(P155-156)

  (2)知行合一:程浩知道这个概念是从王阳明开始的,我想这也是因为程浩有所经历,才有所感受。首先,他强调知道与做到永远不是一回事,他举了他解决别人疑难的例子:“她的问题似乎总是在重复,问过一遍的问题,过一段时间还要再问一遍。她每问一遍,我都要给她重新解释一遍,重新开导一遍。时间一久,连我都会怀疑自己到底说得对不对?也许我正在把人家引向一条岔道,否则她的问题为什么总是解决不了呢。”(P195)其次,他还强调只有亲自吃过亏、才能真正明白事理,他在日记中写道:“懂得一个道理,不是靠读书读来的,也不是旁人语重心长劝导的,而是自己吃过亏受过伤,体会过一番实实在在的切肤之痛,才能恍然大悟的。因为只有那些流过血的坑,才不会让我们再次跌倒。”(P240)最终,他的写作经历也告诉了他这个道理:“只要认真地写下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这就是一处最难得的超越”(P46)。

  (3)境由心转:这和选择有关,程浩在其中也多次提到选择这个问题。日记最开始,他反思人生“什么是人生?我觉得关键就在一个“人”字上,一撇一捺,看起来就像一个岔路口,等待人们选择的岔路口,选择哪条路就意味着你的命运走向何方,人的生活每天都在选择,一个细微的选择都意味着改变,而细微的改变会带给你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让你的人生、你的命运截然不同。”(P7)然后,他对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反思:“人生是一张写满选择题的试卷,在你写完最后一题之前,没人能知道答案。即使给你修改答案的机会,你也不能保证下一次的回答就比一次更高明。就像人生,不管你怎么修改当初的选择,永远都不会完美”(P193)

  从根本上来说,选择的效果取决于对人性的理解。程浩认为读人比读书更重要,他说“学习的至高境界不是读书,亦不是读景,而是读人”,“书本讲的道理都是小道理,人生的经历阅历才是大学问”(P150)。正如程浩引用的老舍的话“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再小看别人。佛家说“境由心转”,便是此理。

  另外,程浩也指出人过于注重他人的想法,阻碍了自己的选择。他指出“人类最大的愚蠢就是太过重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地位。因为重视自己,所以我们变得越来越卑微”(P227)他借用刘伯温的话,谈自己的体会“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P199)。

  阅读完这本日记后,对我触动也非常巨大。我真点怀疑:学校教育为我们做了什么贡献。我本身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小时候我到姥姥家经常偷书来读。但是我上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读书数量非常少,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喜欢读书的人。2004年工作后,在互联网上遇到郑庆杰兄,我才真正开始读书。后来,又遇到应俊耀兄,能够经常交流价格理论方面的阅读感受。我深刻地记得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同学,毕业后恨恨地说了一句话“从此再也不读书了!”

  程浩.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程浩.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四):一个职业病人的日记

  拿到书的时候,心里很沉重的感觉,仿佛看到那个耀眼的生命,在向我招手。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日记本,记录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他的整个的生活,里面多是他看书的感慨,对生命的思考,对梦想的坚持。有时候你会很难想象一个职业病人在日记里的口吻会是像他那样“乐观”。如果是我呢?如果这样的健康问题出现在我身上呢?我会怎么样呢?

  我闭上眼睛想象那样的场景。也许我会躺着什么都不做吧。也许我更可能的是放弃自己的生命,不想拖累家人,也许是更不能面对这样的自己,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

  读这本书,你甚至可以看到他在这一路走来中的困惑踌躇与疲倦,就像他说日记里记录到(大意):

  当初我放弃了编程选择了文学,是选择错了吗?

  不。我根本没的选择。我只能坚持,顽固的坚持。

  眼里真的会渗出泪水的感觉。我想如果有过那样的经历的人会会心一笑吧。

  回过头去看史铁生的文章,比小时候学课文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感触。回头去看这些是因为程浩的推荐。在二十多岁正是应该绽放生命最光辉的色彩的时候,却失去了双腿,对于一个有着梦想的人来说,是何其的残忍。

  程浩说最残忍的不是从来不曾获得,而是在最应该拥有的时候残忍夺去。

  有一次在网络上偶然邂逅了尼克胡哲,一个天生没有四肢的人,却可以骑马、打鼓、游泳、足球样样皆能。又是一个让人敬畏的生命。看过他演讲的一个视频,眼泪真的流的模糊了视线,看不清频幕了。

  我好像总是思绪很乱,无法整理,总是情感很多,却无法表达。是应该学习一下如何表达,如何书写了。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五):不同的轨迹

  本以为会是知乎回答一样的文章,拿到手没想到时一篇一篇的日常。

  看了才知道,其实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类似的。程浩也是看着郭敬明、七堇年、落落之类的青春作家的书过来的,也是想当年的我一样沉醉在那些华丽的辞藻中,讲喜欢的文字一句一句摘抄下来,有空的时候翻着念上几遍。郭敬明的那段关于天使的阐述,七堇年的“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何其相似!

  但是不同的是,我们有不同的坚持,他坚持写作,坚持学习,坚持在艰难中坚持,而我,不断地更改自己的坚持,不断地因为坚持不了而懊恼。所以人啊,差距就是这样慢慢变大的。

  不知道为什么一边看一边总会拿他跟自己比较,可能在日记里面发现这个少年跟自己距离其实很近,前些年的日记写的都是像我一样在日记里面写的比较流水的东西,隔一段时间没写日记便会深深自责,一定会说明原因。说到点上就是给自己找理由逃避。后面写日记渐渐变成习惯,变成一个思考的空间,反倒不会是一个压力负担的存在。

  不要看不起没有学历的人。上次在知乎上跟一个人争论真的好生气。他说程浩只有一个,学历就决定了眼界和见识。那么,一个人需要先要给自己贴上标签,然后才有身份吗?也行是的,不然要身份证干嘛?但是我又确确实实存在。

  想想也没什么必须计较的,也许这个匿名用户其实是在吐酸水呢?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再见,世界记得有过你。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六):电影 怎样才能精彩

  说到知道程浩时,都已经在网上大片的流行着他的文章,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他都离开我们,但从开始到结束短短数几年的生活,确实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安慰,与其说成是在他的生命中最后的时刻都还可以保持着生活不同的理解,使我发自内心的自愧不如,那个时候的我在做什么呢,也许什么都没有做,回想着那以前的时刻,想到那时的我还在为第一次做好多事情而感到无所适从,从来也不着想以后会做什么,后来的我慢慢从别人的眼中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其实根本就是相当于半残疾人一般走着行着,只不过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自我安慰之下如此甚好。走的远了才懂得原来你身边一直都发生着好多事情,好多值得你去想象的时候,处于在这个年轻的时间段里面,我们并不能说太多,社会的浮躁和生活的无奈,处处都让我们心感凉意,以至于后来再也不想去谈论什么高大尚的问题,处处都激励着我们走出去改变着自己,其实人人都说好的时代,必定是为那些社会人独立自主的设定的,想迈出的那一步必定会给予你不同程度的回报,也许是好的,也许是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读着读着发现与其说是在看着程浩的文章,不如是在说自己,只要能够感同身受的体验着生活中种种不如意,必然会不自然的把自我带入到那种场景中,况且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无奈凄凉亲情感情爱情友情这些看似伟大的词汇,都无法诉说出心中的凉意,这些事情必定都会慢慢影响着你对于世界对现在你所处的情景加上另一种解释,那种解释是别人都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也许就是因为那样吧,你才会因为那些所以那些,更加懂得生活,这也许就是在成长吧。

  前段时间知道一些东西,就是其实每个人都有好多好多事情在内心中隐藏着,不管你们是多么亲近的人,多么熟知的人,也许他们心中的事情别人永远都无法体会,所以不能说一个人你有多少多少委屈,在大的委屈也能找出比自己更大的来,是不是有种自卑感飘上心头呢,是的,必然的,自苦自怜的结局,是自己陷入自我悲伤无法自拔,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那样那样的结局嘛。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不过是你老是在说,老是在提而已,假如说一件事情老是说,在别人看来都是不断重复着已经发生过的悲伤,不断来伤害着自己,想起于丹做百家讲坛时举的和尚背美女的故事,小和尚不理解不能体会到,一直纠结着,最后一句话解释了所有,那便是当下之事才是最重要的。过往不必纠结,以后不必担忧,只是现在,只是当每刻流逝时,多少时间过后在去看时,你也会很平淡的说出原来的原来,不过是昙花一现,走走停停罢了。假如可以讲一个故事的话,那么这个就肯定是中间一个非常不错的小段子而已。

  说给自己,说给现在,说给未来,说给以前估计也没有用了。

  程浩的生活在停止呼吸的那刻起已经定格了,而多少后的我们也会跟他一样定格那个时间点上,中间的东西,就看我们该怎样去讲述了。时间就像故事一样,精彩和无趣看你怎样导演,想象一下你所认为好的电影到底为何好吧。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七):眼中的风景

  不记得是哪一天,微博突然被一个名字刷屏了,而这个名字每次出现都伴着修饰语“最牛逼的人”,仿佛每个知道他的人都不吝给他最直白的赞,几乎与此同时关注的一些推书的信息所推书目也都是这个人所写。这样的热度几乎让我对这个人和他的书都有点抵触了——毕竟真的有很多宣传极好的书买来一读也不过如此。但当我终于在这个冬日窝在家里读完《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之后,我为自己之前的“小人之心”感到愧疚。

  这是一个几乎与我同龄的人,我们同属春暖花开时节的白羊座,有着同样的同时读四五本书的习惯,而且他日记中提到的书我基本都喜欢着或读过。这样地从一个牛X作者身上找与己的相似之处,并非是为了给自己“贴金”,而只是想感慨也许命运最初真的对他有些不公——自出生便未下地走路,短暂的二十年始终伴着各种器脏的衰竭以及不间断的病危通知书。但这个少年也从未放弃用他的方式来面对命运给予他的有些残酷的“生”,所以医生断言不会活过五岁,他却顽强地看到了2013年的风景,而从未放弃的阅读、写文终究让他曾微弱的光变得足够照亮一些人的内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所出的这本标了“理想国”的书,与同系列其它书一样装帧极简,素白的封面上除了书名只有一些程浩文字节选竖版排于下半部分;腰封也只是一条纤薄柔软的白纸,正面印了作者本名与网名,背面除了书腰必备名人宣传语以外仍是程浩文字节选。乍看装帧便有一种作者文字至上的感觉,但这般素简的装帧拿在手里还真是让人莫名生怜,我读的时候只怕不小心把腰封弄破什么的。

  全书程浩作品分为日记、诗歌及附录三部分,我爱读的是占据大半本书的日记。对于现代诗我自认还不具备热情和鉴赏力,而附录之一伯爵的思考虽不乏金句警言,但缺乏情景地汇于一处会让人莫名累觉不爱。日记写自四年前,有生活琐事也有书摘短评,有伤感愤怒也不乏明朗思考。如他自己所言痛苦的本源并非失去身体的自由,而是失去身体自由的同时心灵保持了不屈和桀骜。四年日记读完,会惊讶于这个少年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能达到的平和心态,也会替他庆幸他终究与不屈的心灵很好地相处了。附录之二对他妈妈的采访里提及所有的阅读与写作都是用敲击鼠标的方式进行的,坦白说我真的没办法想象鼠标打字是个什么状况,但每次读日记我都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日期,仿佛这样能离那个写作的少年更近一些。不晓得是否被字里行间的热爱打动,我读了一部分之后突然给大为发短信说起这本书,因为这种被热爱打动的感觉像极了以前每次听大为的辩论或演说。

  阅读的最后,是我把之前散记于书页间的原文或感想抄在本子上,写着写着突然特别希望能查到天堂的地址,这样也许我可以写封信寄给程浩,他一定想不到这么一天会有不相识的人如他从前一样认真地摘抄着喜欢的句段,只不过这个不相识的人在抄写着是他的文字。其实大多文字谈不上文采斐然,但征服我的,是他日记里“水到渠成的思想”。

  这本日记,是少年眼中的风景,这风景里有人事、有阅读、亦有与自己的对话。想来,我们每个人的日记也大抵是这些内容,只是这样的阅读,让并不曾与他同路的人,也看到了那处风景。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八):强人弱音,唯有真情不变

  知道“程浩”很久了,最早知道他,是因为在知乎上无意间刷到那个最多点赞数的回答。他能在如此逆境中不忘阅读,我是钦佩的,但当时他回答知乎问题的语气不是很喜欢,总感觉沉不下气,隐约中有一股戾气,往后就没多在意。直到微博上得知他的死讯,还是大号转发然后才看到的,心里一震,少年还是走了。不知道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想些什么?是否全然放下,真正去爱周围的一切?这个和我同岁的少年,生命终止在2013年8月21日,我的20岁生日刚过40天。我们有共同点——没有在最好的环境中,但都热爱读书。

  日记总是能还原一个比较真实的人,如果编辑没有删除太多重要的篇章的话。

  日记里有很多章节都涉及网络词语,书籍影音思考心得交叉分布,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我很能理解这个处境。在可以“荒芜”的日子里,我打游戏,刷论坛贴吧微博,耍各种段子,揪各种八卦,很难完整地看完一本书,观点都是别人的,见解都是碎片化的,而且心中有一股戾气,很难看到生活中美的部分,对别人先天有的而自己没的东西充满敌视,心里总麻痹自己“他只是命比我好而已”,现在回想,太可怕的一个人。庆幸自己走了出来。

  我在程浩的日记里不仅看到了生命的思考,虽然很大一部分较肤浅,但他特殊的生长环境注定了他总会思考得比一般人要多很多。我还看到了隐约夹杂其中的戾气,但对于亲情,特别是对母亲和双胞胎姐姐云荷,他显示出了最美的一部分,他懂她们,爱她们,并写下了故事和感受。书中每一个提到母亲和云荷的段落都是我读得最慢的部分,写得好极了,不落痕迹,满满的情味和细腻的观察。这是一个情感细腻的程浩,我最喜欢的那个程浩,这些段落也是我认为这本书的最大价值!要说看一个逆境强者的励志阅读不屈故事,这本书远远不够,很多观点没有新知,对生命的体验没有很好地化作文字。反而是对身边最亲近的人,那份情感,美极了!

  可以看看本书第217页中描写“我”看云荷弹琴一段

  本书第217页,以及后面的218、219、220、221、2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九):这个少年,曾这样认真努力地活过

  浮夸的网络喧嚣下,还原一个真实的程浩。在程浩厚厚的日记里,我看到了一个青涩的少年,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波光潋滟的向往。各类书籍是他打开人生另一道门的钥匙,完成对自由的救赎。

  疾病消磨人的意志,程浩不是神,只是一个职业患者,他也有心理的自卑与忧愁,还有对健康的无可奈何。他人的评价,所谓“自强不息”的标签是种嘲讽。想起了过去一年,母亲因卵巢癌所受种种痛苦,最后两个月滴水未进而昏迷去世,生命之光由强到弱最后熄灭。只有经历了生死离别后,才真正懂得程浩文字的意义,而不只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以及程浩家人一家所受的悲欢离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以歌。"

  《少年》 许巍

  时间已过去多少年

  如今的你们在哪里

  经历着什么样的故事

  什么样的幸福伤痛

  今天我依然能感到

  那清风掠过的春天

  掠过了城市掠过村庄

  掠过我们年少的胸膛

  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

  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

  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

  向着无限的未来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十):哭程浩

  “陪我度过那一时的是各种人物传记,我不是看他们如何攀上辉煌的顶峰,而是看他们如何度过人生的低谷。”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岁月的变迁,而是在岁月中你没有任何变化。”

  “人生最大的索求是需要,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写东西何必要超越谁呢?只要认真地写下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这就是一种最难得的超越。”

  “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地自我肯定,然后再自我否定,最后在质疑与推翻的过程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理念。”

  “我们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因为只有能管理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管理别人。”

  “读书就像聊天,书的主题就是聊天的内容。”

  “做事情,赶早不赶晚。”

  “很多事情本身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做的时间久了,便有了意义。”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人,之所以离自己的目标遥遥无期,反倒就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太过清晰,太过明确,至于激昂奋进的前进脚步声,淹没了人生轮盘上指引迷途的指针。”

  “每个人的身份在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主公就是主公,反贼就是反贼,你所能做的就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打败对手,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只有这样,反贼才能有机会成为主公,主公才能保住自己的王座。”

  这是程浩日记里的句子,从16岁到20岁的心路历程,清晰的见证了他的成长。特别是20岁,死之将近,人性的光辉反倒越是璀璨夺目。

  他的生命在20岁戛然而止。对很多人来说,20岁甚至刚刚意味着生活的开始,他却永远的停在了这个年纪。他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因为生病,他没办法上学,也就免去了洗脑。也因为生病,他没办法上学,没办法去北影听导演课,这是他的梦想啊!因为生病,他真正存在过,因为生病,他过早的离开了。

  活着的时候,他瘫在床上,每天担心的就是自己第二天能不能醒来,能醒来就已经是幸福的了。这里痛,那里痛已经是生活的常态了,身体如此痛苦,却依旧给自己定下了很多目标:读书,写作,思考。他努力的一项项做去,用kindle看书因为不需要别人帮忙,一点就翻页了,去世前都还在看电子书,只是页数再也没有了变化。

  他也痛苦过,憎恨过。为什么偏偏是我!他这样问过自己,可后来他想通了。“自己和那些貌似健康的人其实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有属于他们的平凡,我有属于我的独特。我不能用另一个世界的标尺来衡量我未来的人生。”

  自己的身体饱受煎熬,他还安慰妈妈:“你笑着也是过一天,哭着也是过一天,不要去想那些不高兴的事,多想些高兴的事,你不是就不苦了吗?”

  哭程浩。你是一流的人物,所以注定要受这一流的痛苦。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