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是一本由苗炜著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1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一):不是游记

  书名是《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貌似是本游记,开篇说“我看过太多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儿,那就更让人难受”。”说得挺好的,但问题是,这不是一本游记,就是一本随笔大杂烩,部分文字跟世界各地有关而已。看完搜了一下,果然,是三联上专栏的结集,跟花花世界有关,要说旅行,更多的是胡思乱想的那种思想旅行。

  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有趣过程,看到开始两篇的时候,觉得他写得很糟糕感觉又被标题党骗了;再看几篇,觉得是自己对不上暗号,如果熟读欧洲历史,对每个地名都马上能反应人物故事的人,看这本书应该会觉得更有意思;再读下去,觉得有些好看了,不过仍然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完全不能激发我的旅游兴致的游记;再读到后面,后面收录的那些已经不是单纯的游记了,大概对背景知识要求没有那么高,于是终于觉得自己有感觉了。

  看完再上网搜搜作者的其他文字,明白了,对不上的地方,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吧。80年代的人读的书跟我读过的还是有距离的。哲学文学,二战,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作者的旅行不是无目的的探索,而好像是去见老朋友,比如他去巴黎,是去拉雪兹公墓找肖邦,去找海明威的足迹,去德国,要去黑格尔,奥本海默,梵高呆过的地方,去卢森堡,要去卓别林故居,去加拿大,走的是断背山路线。他的游记里没有多少景物描写,也很少写旅途中碰到的什么趣事。人家也不屑于细细给你写那些名人的故事,你能有共鸣就有共鸣吧,不能就拉倒。。。大概如果读者恰好了解或者知道一点点相关的知识,看他的文字才能开始变得有意思

  有一篇提到给lonely planet写旅游资讯的人有的根本不出门,游记不过是在家上网查资料编出来的,鉴于作者现在貌似在写小说,所以书里的旅行经历有虚构成分也是很合理的。

  书里还有很多跟旅行没什么关系的随笔,关于汽车,关于电影,关于机场,关于足球,关于时代周刊,关于美食,关于google地球,关于央视的诗朗诵,关于环保。。。相当明显的专栏风格,呵呵。看完很认真研究了一下这些文章的排序,没有研究明白其中的线索或者思路,也许就是时间顺序?

  总之,这真不是一本游记,如果是,也就是一本思想的游记。一本需要正好有很多背景知识才会觉得有共鸣的游记。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二):花花肠子,乏味世界

  旅行时总喜欢带本书用来解乏。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在一次长途出差中读的,虽然书名很花哨,引得人人垂涎,并无限幻想此书能够带来多大的精神诱惑,让我们这些总是在都市中忙碌的人偷得浮生半日闲,能够体味下那可耐的花花世界。

  但才读到1/3,我就被打败了,发现出差忙碌了一整天后读此书是一件越发对自己的折磨。并非说书的内容多么的不好,只是苗老师的文笔严肃、外加思绪深沉,融入了太多历史、政治话题在其中。可能是在错误环境和错误的心境下,读了错误的书,反正我并没有找到原先想读到的花花世界。

  要说此书的亮点,那就是能够与我只享受美景+美食的旅行方式做下互补,也算是一种特殊体验吧。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三):满足不安分的心~

  “老”的一种表现也许是一本好书被我花了30天才看完。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初识在豆瓣,当时是畅销书,当时我在忙毕业论文,一瞟而过。

  再次相遇在光合作用,放在书架明显的位置,我翻了,被扉页关于黑海的评论所吸引。

  后来我在学校图书馆把你带回家,越读越喜欢,每次都想一鼓作气看完,但是每次都是下班后累到睡着。

  最后我决定收藏你,我把你买回家,现在没事就可以翻翻,满足我那颗不安分的心!

  现在的生活公司-家-公司,三点变成了两点。毕业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的天变的更加狭小。我生生的望着窗外忙碌的车流,看着同事到处出差的任务,眼巴巴的流口水。我能干的就只坐在电脑前码字!

  毕业旅行是没有多少希望了,这一年行将过去半年,以后的生活更是不可知道,我心痛大好光阴就被我这样糟践了。常常和我妈妈说人活一辈子,就那么多年,为什么不多走走,多开开眼界,让自己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说是容易,做是需要勇气的。

  我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京城是好,但是我也会有呆腻的时候。苗老师的《花花世界》满足了我远行的愿望。捧着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成了他背包上的一个小脑袋,我在黑海干涸前有幸感受,我在哭墙前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犹太人,我还重新去看了美丽的落基山,想象当时李安的工作状态……我坐在自己10平米租来的小窝里,心却从一个大洲飞向另一个大洲,我清楚的感受到迎面吹来的清新的风,让我忘记了工作的烦恼压力,让我可以再一次贴近自己质朴的梦想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如果只是一本简单的游记,也许我只是当做一本参考书。书中苗老师痞子式的哲理一个接着一个,不经意之间就会让人悟出一个新的道理。“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借助苗老师的眼睛,我高兴自己拥有了新的眼光。豆瓣上有评论说“苗老师旅行,我们给他买单”。但是那又如何,谁让自己不够争气呢?目前自己的生活状态只允许自己这样坐着,我心甘情愿的买单,他给我带来了新的梦想和空气~~~我要谢谢苗老师,为我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了一丝亮色。希望吧~~有一天,在我有力气旅行之前,我也能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到处想想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四):像苗炜这样的文青

  我看完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我喜欢苗炜苗师傅

  在自序以前,有四篇配图文章(苗师傅有出镜),其中最后一篇的最后一段如下:

  有个英国作家说过,千万别有这样的优越感——别人都是观光客,只有你是旅人。老早我就意识到,这世界不过是个主题公园,大家转来转去,在这里玩耍,浮皮潦草地看一看。

  我想知道这个英国作家的名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段会脸红。

  关于“优越感”三字,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自资深装逼分子们(多半也是文青)最看不上眼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

  十六年后,风陵渡口,郭芙、郭襄和一群江湖人士一起出镜。郭芙通身不可侵犯的郭家大小姐的优越感,不仅要和他们划清界限,也不准郭襄理睬他们。郭襄却是那个拔下金钗换酒和贩夫走卒打成一片可爱姑娘

  有多少人因为这一段而爱上郭家二小姐。

  还真以为杨过后来送的生日大礼只是大叔自己摆酷吗?哼,人人都爱郭襄——殊不知江湖中人多奇志,郭二小姐风陵渡口的风度早已传遍江湖。那些奇人异士,那些礼物,是冲着神雕大侠的面子,也是冲着郭襄姑娘的自己的面子。

  扯这一段是因为之前苗师傅给我留下最深印象一句话是,“我很佩服金庸,在活着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作品成为传奇”(大意)。

  相比某些资深人士宣称“我决不允许自己堕落到读金庸小说的地步”(大意),哈哈,哈哈哈,我们苗师傅这样的文青多可爱啊。

  在去花花世界的任何景点时,都不忘带几本书或者在当地买几本书,倒是纯正的文青范儿。

  这本书里,他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扯到某个作家某个艺术家某本书某个电影,但不会有掉书袋的优越感。比如,《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49号》,爱因斯坦宣称狭义相对论诞生于此。苗师傅在这一篇里提到一本爱因斯坦的传记,其作者将其中某些章节标上星号,意为普通读者可以看的,其余都是老爱的智力活动一般人看不懂。对此,他的感慨是,“对一个伟大物理学家,只看他的生活故事,而不能参与其智力活动,就像看《金瓶梅》只留意床笫之欢一样下作”。

  我看完这一篇却是长吁一口气,有那么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对这个地球上最最聪明头脑,我们却完全不能参与其智力活动,也永远体会不到物理这门科学飘飘欲仙之处。

  以后再有人跟你说,“你就是读书太少了”,也别跟他客气——你丫读书多啊?牛逼啊?你丫能读懂爱因斯坦的传记不?

  问号,完。

  还争啥争呢?

  再引用一段让我叹之再三的话,在《奥本海默的论文和梵高的画》结尾处:

  但后来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还是爱因斯坦说得最为明白:“引导人们通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其中令人痛苦的粗糙状态和无望的枯燥乏味,摆脱一个人自身总是在变化着的欲望的羁绊。”(p95)

  艺术和科学,也仅此而已。我还想起另一句话,“不为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好像也是出自金庸小说?

  Anyway,像苗炜这样的文青,真的读了很多书而不装逼,谦谦君子慢条斯理,写写书拍拍微电影,让我大生亲切亲近之意。我是愿意花钱买他已出的全部书的。

  法国时间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在更新书评,我真是太给苗师傅面子啦~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五):但愿我的道路漫长

  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情,最好的办法是和他吃饭喝酒聊天。除此之外,就是看他的随笔。不过前提是要写得好,而且得是个真有性情的人。

  在苗师傅的新书里重读了一遍《世界上最好的吸烟室在哪里》,我就悍然结束了三个星期的戒烟之旅,决绝地买回一盒新鲜的中南海点五,虽然厂家已经变成了上海卷烟厂,配方里也多了狗尿苔味儿,但是看见中南海这仨字儿,还是让人忍不住想抽它。

  苗师傅也抽中南海,并且沿着他的足迹,中南海的烟屁股也被撒播在这花花世界各个角落的烟灰桶里。我一边捧读他的文章,一边幻想着把烟灰弹在阿尔卑斯山上,或者爱琴海,或者让它们在66号公路上随风飘散。幻想完毕,猛吸最后一口,把烟屁股拧灭在咖啡杯里。

  周日单向街书店办了一个沙龙,嘉宾是苗炜、小贝和困困,主题是“做一个世界主义者”,后来自由讨论环节,现场有一狗血青年用洪亮的嗓音说了很多关于“世界主义”的看法,大致是说这个词主题很弘大,内涵深邃,说了差不多五分钟,我越听越糊涂。不过后来苗师傅说的我听明白了,他们之所以选用“世界主义”这个词儿,实际上只是标示一种开放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与其他一些狭隘的主义划清界限,除此之外没有太多重大意义,就像他现在也开始写小说一样,不是为了得茅盾文学奖,而只是为了对抗生命中无所不在的异化进程。

  “他们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成功高贵。”以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中这样说。苗师傅经常提到一个叫做失败者咖啡馆的地方,我一直不知道这是真实存在的地方还是一个符号,但是很神往。这所谓的失败,其实是“反成功”,是在对抗成功的异化。“在无聊中取乐,低俗一些,这比较接近生命本质。”

  苗师傅的这本新书《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是他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花花世界”专栏的文章合集,算是游记。大多数所谓游记都像是旅游局的托儿,如果你按照游记的指导出游,十有八九回来要骂娘,就像按照乐评去听歌,按照书评去买书,按照影评去看电影一样,根本不靠谱。为了与上述的那些游记区别开,老苗的文章叫做“旅行随笔”更好些,有点像阿城的《威尼斯日记》。实际上就是旅行中的日记,也是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转悠时,一些懒懒散散的落寞感叹。

  在各种交通工具里我最喜欢火车,还最好是长途,坐在火车上,起点已经远去,终点尚未到来,旅客不属于任何一个现实,暂时回归了自己。旅行,就是一种印证自己存在的过程。就像苗师傅在文章里说的:“人们总有种种琐事要做,但除了印证自己的存在,我不想干任何事情……这个世界的确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公园,无数的游客在里面转来转去,我也只是想在这个公园里看看,顺手记下一点儿感叹。并期待机会再到处转转。”

  有机会我也想到处转转,并且,但愿我的道路漫长。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六):我也要去那花花世界

  这两天在看苗炜的随笔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要说那封皮设计的也忒独特了,封腰加封套,要看书得先扒两层,我开头一直疑心是盗版- -。

  这书其实也好盗,大部分都是老苗过去几年发表在专栏和博客里的。不过那几年我不认识他。他到现在也不认识我。我又很凯,于是买了纸质书。

  诗人大仙评论他的朋友苗炜,“当不成作家,咱还当不成专栏作家么;写不出百年孤独,咱还不能玩把孤独么”。其实已经足矣。一群有文化的老小资,抱团浪迹天涯,行走红尘,已足够让人艳羡。

  虽然老苗按理应该是个中产了。但他也有小资的通病。到哪都爱秀外国人名。到了海德堡,就要去找黑格尔遛弯的哲学家小道,到了哥廷根,就要去追寻奥本海默的足迹,爱因斯坦他也不放过,故居应该是在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49号........

  伍迪艾伦写过本很有意思的小说,《门萨的娼妓》,大概意思就是说,一群有文化的妓女只陪客人聊天,不做其他,按聊天的内容收费。聊电影的一个小时50,聊中国文学的一个小时100,能侃外国文学人名的,一个小时150.....

  这个故事,苗炜用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调侃文化圈,也调侃他自己。很可爱。

  苗炜说他看小说,不会注意里面人物穿的内裤是ck的还是宜儿爽的,他关注车,喜欢研究主角是开的什么车。我不懂车,跟40多岁的老爷们确实有代沟。但物化的时代里,我也喜欢关注电影里一些主角用的东西,比如手机啥的。当然,前提得是我自己事儿自己发现的,太明显太广告的中国移动式傻逼电影就算了。室友前一阵买了一个红色的诺基亚××音乐手机,我说红色太娘,他不服,看《证人》,里面有个人用着确实挺好看的,哦,那是张静初..

  苗炜说他旅行的时候习惯带本跟当地有关的书,晚上在旅馆的阳台上抽两根烟后,读读。但他也有带错的时候,翻两页觉得无聊,就睡去。看到那我很欣慰。原来文化人儿也有觉得无聊的书。苗炜应该烟瘾很重,他有一篇关于禁烟的文章写的特好,看完后我抽烟的罪恶感马上少了一大半。

  苗炜说他住在希尔顿的时候,早上起床门口就会挂上当天的报纸,出门走到楼下,会有热情的侍者迎上来,问咖啡还是茶,坐下吃纯麦的面包,熏肉,炒蛋,就着黑咖啡读当天的报纸..这段完全就是我向往的场景嘛。当下撩拨的难以自制。我决定也要去咖啡馆装把品味。可踏上406的一刻,确实有一种无聊的感觉。难道比起此处的无聊,我更偏爱外面的无聊?

  “我看过太多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的地方。哪怕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那就更让人难受。好像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很不幸正是这世界最不值得生活的地方,而不管你跑到一个多无聊的狗屁异乡,你都会感到兴奋。有些人擅于美化自己的故乡,有些人擅于美化巴黎,纽约,泰国和菲律宾”

  美剧日剧里面约会,一般都是在公园,户外多健康,我深为自己以前只知道去商场电影院而感觉到傻逼。于是我选择在星海公园下车。沿着海岸线随意的走。一直走到城堡下面。我依稀记得这里有一家在夜晚发出幽幽蓝光的咖啡馆,很有情调。检查了下兜里,确认有张大票以后,进入。没想象的有情调。不懂咖啡,觉得点拿铁啥的太俗。要了个没喝过的巧克力摩卡。杯子小的要命,上面还带冰淇淋那种,味道感觉跟我在宿舍拿茶杯冲的也差不多,还没我那个喝的过瘾....

  给周方明发短信,晚饭在小富推荐的小饭店解决。要了盆筋头吧脑,整了盘麻辣鸡丝,一堆串,两瓶啤酒。啊,还是这样舒服。

  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七):美妙的生活

  那是多么美妙的生活

  “跳跳兔酒吧”,蒙玛特高地上,莫迪里阿尼和毕加索等人曾经常光顾

  流动的盛宴里,海明威常常关顾的“丁香咖啡馆”

  “威尼斯客栈”,海明威在这里第一次遇见了同乡菲兹杰拉德。

  “福尔斯塔夫酒馆”,贝克特,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人经常在此喝酒

  “我在这家酒馆里的酒单上看见了产自欧洲的各种啤酒,点了两杯。那帮文豪到底喜欢在哪个座位喝酒呢?”

  看了以后,真的是十分神往。那帮文豪究竟是怎样在他们的时代过着我们的生活。并非是一个杰出的人,而是一群有着相当智慧的头脑,那么幸运的生活在同一时代而又能相互吸引聚集在一起。就像,走出门,再往前走,再在某处拐个弯儿,海明威与菲兹杰拉德便碰上了。然后,这样一群人,在酒馆里,在街巷,在咖啡厅,在旅店。不停不停的说话。手舞足蹈。而以后,你将会读到他们每一个精良的作品,瞻仰他们的天才。他们都分别成为了那个时代。而昨天,他们还聚在一张小桌子旁,随意的谈论着自己某个小说的细节,勾勾画画,谈到如何处理,如何难以下笔。

  但如果我有一天也会去到这些地方,那么是不是又会感到他们真真实实的生活,所以便会,虽仍钦羡他们那种表现出了某种卓越的兴奋却会有一种易于接近的真实感。感受到内心里的感动。

  “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是文学的青春岁月,他们那时候贫穷,年轻,拼命写作,盘算着一个小说能不能卖出去。”

  他们分享激越的生活。一种才华。熠熠生辉。

  使得千百年后的人们,游历各地,仍渴望触摸到一丝一毫他们曾存在过的气息。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八):《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大大有名的单向街,不知怎么和出版联系起来了,反正看到这本书,就先下单,只有那在手里看看,才能知道是什么货色。

  说起单向街,其实是一个书店,藏在北京的一个巷子里,不过好像最近动迁了,只要不是文物,北京的小巷子都难逃拆迁的命运。单向街好像是因为巷子窄,而且只有一个入口,所以起名的吧,没查资料,属于臆想。不过单向街的全称挺特别,叫单向街图书馆,虽然叫图书馆,但是却不是图书馆,而是一个书店。可见名字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当初叫双向街,只要做得好一样会火。形式永远是为了内容而存在的。

  在网络时代书店肯定是门亏本的生意。不过单向街并不是单纯的书店。单向街火了,其实也并不是因为书店,而是沙龙,几个志同道合的书生,办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没想到这个沙龙实在是高端,去的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水平甚至都在百家讲坛之上。这样的沙龙能不火吗!

  所以单向街的书也不会差到那里。但是开始也并没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文人办的杂志和书,都有点脱离这个现实的。比如《书城》《万象》《读书》,看起来威威忽高哉,不过想想还真多数都是庙堂里的菩萨,远离人间烟火。

  不过这本书却有点让我吃了一惊!很久很久没有读到这样老道的散文了。虽然现在的散文家满天飞,但是我读的散文却越来越少了,原因无他,不过是读得味同嚼蜡罢了。

  苗炜从来没听过的一个名字,在和那些同样的类似的旅游随笔相比,是不在一个水准上的,他写的不仅仅是自己看到的,而是自己思考的,能够思考的旅行者,本来就少,而这种思考又能够用那在非常有味道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更不常见了。

  看来单向街的书也不错,那就接下来继续读吧。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九):我不在那儿

  苗老师恕罪则个。

  我不在那儿

  ——读苗炜《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沉冰

  我不靠谱的时候喜欢看三联,总想学苗炜不疾不徐的文风,看似平实又有点文化还带点闷骚,没学成。最近处于文艺青年-有为青年-文艺青年的螺旋堕落期,看见单向街沙龙的海报,尽管路线如此繁复——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万达广场索菲特酒店路西,针织路向北100米,无何有•咖啡(北京电缆厂对面),也义无反顾地去了。

  最先接触苗炜的文字当然是在《生活圆桌》。很早的时候,喜欢里面布丁的文章。心想,这女的真有意思啊。后来才知道,那就是苗炜。他简直为这个栏目而生。我看过《生活圆桌》的两个合集《上半截与下半截》、《玫瑰花与肉丸子》,发现“圆桌体”的精髓不在于幽默,而在于幽默之中的感伤,就像那篇《9又3/4站台》。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一定是对这个世界兼具求知欲和感知力的资深文青。

  到那儿就看见了活的苗炜,正趴桌子上很认真地在纸片上写东西。后来才知道他写的是怕自己说话不利索而为沙龙准备的开场白。他脑子比嘴快是出了名的。当年苗炜在新浪网络盛典上的获奖词既有深度又有范儿,“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在于那里的人民能够交流和创造,其实一个机构的生命力也在于此,博客的生命力也在于此。”于是我就点了视频来看,等啊等,等到最后老苗终于出来了,只是他把这句很有感染力的话说得磕磕巴巴。当时心下有些失望。

  沙龙上有人问及写作技巧。苗炜说通顺就行了。可在我看来,他文字的魅力正在于他口头表达的阻滞。以我的感受,口才太好的人文章都不太好,比如白岩松和张卫平。那样很容易写得很水,一下笔就秃噜了。苗炜那种语言节奏在颁奖典礼上让我着急,可用在文章里反而恰到好处,还跟他的闷骚风格相得益彰。

  所谓闷骚,就是身体里充盈着丰沛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却骄傲、矜持,不善于也不屑于和别人乃至这个世界交流。于是你在他身上能感到一种和现实的疏离感。他称其为浪漫主义,而在世俗看来,便是不靠谱。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泛滥”的多事之秋,他抽身而退,奔向那花花世界。

  读杂志的时候,对“花花世界”这个专栏一直没有太大感觉,经常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汇集成书,简洁的排版和明朗的印刷衬托着苗炜散漫的叙述,文字更舒服了,文章的精神气质也因凝结而渐渐清晰。封面设计得也蛮好。不知道安徽教育出版社什么时候这么有品位了,还是只是把书号卖给了单向街。但是不喜欢这种套封又加腰封的设计,要看书先得扒两层皮。

  先前不爱看游记,因为都是些空洞的描写和抒情。描摹不如我自己去看,而读者的情又何必劳烦作者去抒。读《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的时候才发现,旅人散淡的情绪同样能打动人心,关键是要有在场感。苗炜在书中写道,“我觉得一张好照片,能让你看见世界,……摄影者手中的照相机替代了你的眼睛,它代替你到了世界的某个角落,让你戳在那里看见了什么。”他正是用他敏感的笔触替代读者的眼睛,带领我们跨越空间,感受到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感。这种敏感是文青特有的,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多愁善感瞎悲观”,而也是它让作者下笔精准、文字润泽。

  而真正身在异域的苗炜却又有一种在场的不在场感。他一路走一路读,有时还放一两首恰如其分的音乐。这种不在场感带他穿越时间,置身波澜起伏的历史洪流当中。他的游记于是多了一份文化含量和历史重量。苗炜的神奇在于能够不着痕迹地整合第二手材料和第一手材料,把自己阅读和游历自然融合,让对文化底蕴的纸上把玩与对奇丽风情的现场歌咏激荡出诗意的火花。“书本上的沧桑故事与眼前的风景相互重叠”,这样的旅行,这样的游记,才能“把对外在世界的了解与内心的完善联系在一起”。

  沙龙上苗炜表达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小资的正当性,还有他一贯的对权势的反感和嘲讽。这是一种对抗,区别于愤青对抗的激进,文青的对抗淡然而含蓄。从让不堪忍受噪音的外国运动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到“威尔勒先生……当时主要是砍伐木材,后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转型生产‘枫糖浆’”,再到对春晚朗诵词“雪在下,雪在下,雪在下,从三九过后一直下到腊月二十八”不动声色地引用,无不是文青抵抗异化、消解无趣的表征。所以,当所有人民族自豪感激昂之时,苗炜把肉身抽离,把眼光放开,说,让我们做一个世界主义者。

  沙龙上有读者说,一个人如果是文青,那么他一辈子都是文青。

  文青活在过去、活在未来,活在空中、活在他乡,这是他们活在当下的方式,这是他们关注现实的方式,这是他们坚守自我的方式。苗炜说:“人们总有种种琐事要做,但除了印证自己的存在,我不想干任何事情。”我不知道他是否印证了自己的存在,但他的足迹印证了世界的存在。

  2008-12-17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十):给你盖上大红章

  我不是太喜欢苗炜,是因为我觉得他更像所谓知道分子,而不是一位知识分子。说得浅点,就是苗炜的随笔没什么观点上的独到之处,更多是浮皮潦草的观感,抖的包袱也只是点浅白的生活里的小聪明。当然他可能只是不爱表现,不爱发表观点而已,比起更多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被某些人认可的“知识分子”来讲,起码有沉静气度和自知之明,这还是挺可贵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算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这本随笔集——按尾页上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第三类,得叫“游记”。虽然我不太认可他的行文风格,但对这小子干的事绝对心存艳羡,这些年他利用职务之便去了不少地方,其中相当值得自豪的是开车经西伯利亚赴巴黎,还应宝马公司邀请去慕尼黑参加试驾,上意大利兜了一圈,意大利人也挺可爱,所到之处对他们开的760Li连续围观,开车的意大利小伙子来者不拒,停车开门让大家参观内饰,还非要打开机器盖问“要不要看看发动机?”晚上狂喝美酒,回去开得慢,宝马的工作人员问,您没开到200公里以上,那叫什么试车啊?这些体验,大多数中国人确实难以得到。

  读诗、读史、对所到之处那些可称为人类史上闪光点的事件、人物、作品熟稔于心,是见功力的事儿,要读那些书就得多少年光阴,鄙薄容易,真做到难。但要是让人看出了如数家珍那个劲儿,总还是难逃媚俗嫌疑。比如,到了小城沃韦非要去卓别林故居,再比如写爱因斯坦的那篇《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49号》那种“追随伟人足迹”的写法,快赶上我家乡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女主持人出版的随笔集《在名人左右》了。我能够理解他将智力活动作为标的物矗立于世俗生活之旁的准诗意,但传媒人的可悲也正在这里,无数的轶事,故事,旧事组成的文章,构成了一个作为信息传递者的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却没有构成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随笔作者,观念被复述,却缺乏影响力。这可能与我对新闻记者这一行当与生俱来的怀疑与反感有关,我所看重的文字作者,不能仅仅是一个记录者和复述者。作为读者,我希望能够和作者展开酣畅淋漓的谈话,而不是听他自己叙述林林总总的见闻。没有比较所以没有鉴别,没有反对所以没有灵感,那样的信息即使灯红酒绿,鳞次栉比,也难不让人昏昏欲睡呀。

  这本书开篇一段写得不错,“我看过太多甜腻的游记,把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或旅游胜地都描绘成美不胜收的地方,哪怕是一次平庸的旅行,也被渲染得格外浪漫。写作者要是再透露出一种傻乎乎的高兴劲儿,那就更让人难受”。当然得承认苗炜没写到那么操蛋的地步,怎么说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随笔作者,他一手操练的“生活圆桌”栏目对本人写作视野与风格的影响大于从小到大所有语文课的总和,真写成那样那不成《千年一叹》跟《霜冷长河》了么。这本书能激起男人心里波澜壮阔的那部分,但作为随笔集,它还是让我如鲠在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再想下去,或许也是游记本身的属性所致,对一个一定会令自己感到惊奇的陌生之地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即使拿足了平和沉稳的范儿,不玩含泪居士余秋雨式的长吁短叹,此行为也实在可笑,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根本不要写只去过一次的地方。否则就怪不得自己显得愚不可及了。

  我的一位朋友贺愉,也是北师大毕业,也是写字的,也爱旅行,之前走过捷克,前一阵子刚走了趟西班牙和意大利,每当他回来,曾显示他去过这些地方的只是博客上拍的照片,寥寥数笔作为背景对基本行程的介绍,以及给朋友们带的小纪念品。没有感悟,没有媒体人的可笑责任感——“我来到,我看见,我得写出来”。以本人性格和浅薄见识来看,对于旅行,这可能是一种更为心领神会、见性成佛的态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