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是一本由王振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匠人精神》读后感(一):匠人的精神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所谓“匠人精神”其实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乔布斯曾经说过,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
做人也需要充满热忱,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职业普通又艰苦,要么跳槽,要么随波逐流。如果你热爱工作并对它保持激情,只要拥有了这两点,你就能释放自己身体内的潜能。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匠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体现在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创新上。百年传承、执着坚守、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用这四个词来形容井口喜正的匠人精神,是非常恰当的。而这种精神,也是当今时代匮乏的。很多企业家为了商业利润,都忽略了执着,忘记了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他们成不了大师。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技术、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成为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而一家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不是盲目地前往,而是要有序有方向的发展。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换位思考,找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创新的出口,使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努力只是成功的力量。成功一定要靠努力,但是并非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认真做一件事情只能做好,用心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匠人之专”之精气神,就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具备了成为优秀工匠的潜质。匠人精神是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并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读后感(二):新时代下如何用匠人精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016年两会,总理将匠人精神写进两会工作报告,一时间,匠人精神传遍大江南北,全中国人都在思索,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新时期下我们如何用匠人精神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针对匠人精神,作者给出了其定义,大体上来说就是它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是专注,执着,耐心,创新。匠人精神,顾名思义,就是工匠身上所带有的独特的精神。
工匠,给人的感觉是,做事情执着而专业,但又不死板,将诸多精巧的机关运用其中,来呈现一件漂亮的艺术品。在做完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制作出更多的艺术品,另一个是如何将艺术品不断完美,实现创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上,需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在每件艺术品上不偷工减料,始终如一;在第二个问题上,需要有不安于现状,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实现艺术品不断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我们都在赞叹庖丁解牛和卖炭翁的故事,这就是匠人精神取得的神奇,只有坚持不懈,在不起眼的岗位上也能书写出自己的神奇。
匠人精神,小到一个个人,大到一个企业、集体,国家都在发挥着作用。德国的汽车和瑞士的机械带给我们的是经久不衰的体验,中国的联想和小米也在细处着手,执着坚持,取得了行业内的认可。新时期下,中国正面临重大转折机遇期,中国在整体上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将产业链向研发和售后延伸,在这个关键的时点,我们提出的是要有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读后感(三):《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更多的是感动,书中的大神很多都是人们非常熟悉人物,自然也有鲜为人知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说都是行业的精英,在单位或者行业内基本上都是能够出类拔萃的翘楚。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行业规范,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违反了也就会被千夫所指,因此要想成为匠人,首先要学会遵守,不管是行业规范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是必须遵守的。
要想成为匠人,必须自身努力,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素质,要有合适的环境,不管是经济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很重要的,正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很多有才华的人最后都碌碌无为,是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最终过起作用的还是个人强大的内心,什么不懈、严谨、专注、持之以恒等等优秀品质前提就是个人的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前提,学什么是你的事,干什么是社会的选择,由不得自己,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你的态度,这也是内无奈的选择,要想成功就必须接受现实。
内心的强大来自于自身的优秀,很多人也许看不到你的优秀,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没必要整天和他们去争论这些没有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许是很多将人的共同点,因为有热爱,才会有满腔的热情,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会有坚持的动力。
《匠人精神》读后感(四):如何成为优秀的代言人
如何成为优秀的代言人——读《匠人精神》有感(878字)
作者:苇眉儿
所谓工匠,顾名思义,就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百度说,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匠人精神越来越被推崇和颂扬。现时代的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确切回答,就是专注的态度、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创新的精神、精雕细琢的品质,以及传承的敬意!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人精神全身心投入,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就卓越的人生。
王振华老师著的一本《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一书,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匠人之心,逼自己努力;以匠人之专,做好一件事情;以匠人之器,担当责任;以匠人之美,积聚极致力量;以匠人之魂,锻造强大内心;以匠人之灵,坚守梦想、脚踏实地;以匠人之仁,提升人生高度;以匠人之道,成就卓越自我。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匠人精神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自信,而这一切就是激发我们生命和事业价值的源动力。
匠人精神,既是匠人的气质,更是产品的气质。这种精神,这种态度,这种财富,需要工作中时刻集中精力,艰苦摸索,认真踏实,这样一直一直坚持走下去,最终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臻于完美。
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多一些努力,就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份专注,就会少一份肤浅;多一点儿精致,就会少一点儿粗糙……匠人精神具体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其实就是用心工作、认真学习、努力生活,这样做了,何愁工作干不好、学习学不好、生活活不好?这本《匠人精神》收录了全世界各地优秀匠人的奋斗经历和传奇故事,从匠人精神的内涵到外延都有着深入浅出的阐述和诠释,他们的专注品质,他们的工作方法,他们的创新思路,他们的优秀传承,匠人精神就是在其间不断萌芽、发展和壮大,最终实现人生的双赢。
送上所述,匠人精神就是专注的态度,精雕细琢的品质,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创新的衍生,产品的灵魂,传承的敬意。相信我们不论身处何地,只要带着匠人精神走入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就一定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快乐和工作的愉快。
那个时候,具备匠人精神的你,一定是优秀的代言人。
《匠人精神》读后感(五):敬我们的事业,完满自己的人生
所谓工匠精神,我的理解侧重于一种敬业。
敬什么业?敬的是事业,而非职业!
在《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各行各业的人物代表,例如,默默钻研的普通工人王安兰,持之以恒的打工妹吕华荣,还有致力与赶超,创新,专注于探索与研发的联想集团的高级总裁,企业家贺志强,等等。故,我眼中的工匠是没有高低贵贱职业界限的,每个人都可以具备工匠精神,前提是你要爱你的工作,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
《匠人精神》读后感(六):何为工匠精神?
自从罗永浩之后,似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以“工匠精神”或者“匠人精神”来标榜自己。然而,在“概念泡沫”被打破之后,最终被感动的可能只有自己。以为群众都是傻叉,后来才发现群众没那么好骗。而那些所谓的“匠人”只得顾影自怜,咒骂群众没有眼光,实际上是自己误解了“匠人精神”的意义。
最近看朋友圈,有一平时不怎么联系的微信好友辞职到城外几十公里外找了一片茶园。他本身是做设计出身。说是看准了市场,然后义无反顾的辞职创业。他在产品还没有出来之前就已经把产品的包装以及推广思路做好了。在包装的封皮上赫然写着“致敬匠人精神”几个草书大字。我问他,你懂茶么?他说,你不懂我们这个行业,要卖好,就要先做好包装,至于产品究竟怎么样,根本不会有人关心的,OEM你懂么?我的产品就是OEM。
后来风风火火做公众号、参加淘宝众筹、邀请本地茶界泰斗讲座反正就是忙得不亦乐乎。整天穿得仙风道骨在门店里面品茶,大多数时间都泡在网上推广他的“富硒茶叶”产品。
这位朋友现在还在努力当中,效果平平。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方式,但是不在产品上下功夫,肯定不能称其为“匠人精神”的。因为他连最基本的严谨、专注都做不到。还不谈对产品细节的考究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不知道锤子科技还能够支撑多久。从高管出走,员工爆内幕开始,已经深感锤子命不久矣。在M1L推出之后,果然销量依然平平。
“匠人精神”大热,其实就是从老罗的相声开始的。而他真的就配得上这四个字?我看不尽然。
他说锤子科技“天生骄傲”,然后从锤子初代产品T1起就总是能看到乔布斯的影子。到了最近的M1L更是直接使用了苹果一直沿用的正圆形指纹识别器。
他说锤子科技是“设计驱动型”公司,但是M1L竟然使用了早已淘汰的塑料后盖设计。而同期的小米、华为、OV厂商早已开始使用陶瓷、金属、3D玻璃等较为高端材质了。虽然出奇,但再怎么也不能“返祖”。
书中引用了杨东江教授的一句话:“工匠精神中首先包括了技术层面的要求,是对审美、技术、细腻程度的一种追求。”而从锤子科技目前的表现看来,几乎与其所推崇的工匠精神毫无关联。
说到底匠人精神是对产品以及工艺极致的追求,而衡量这个工作是否能称得上“匠人精神”的标准并不是自以为是的偏执。
我们常常听见一句话,你做了这么多,其实你想感动的只有你自己。这是在描述一段失败的恋情。而失败的匠人亦是如此,自己十年磨剑,艰苦异常,不考虑客户的感受,最终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真正的匠人应该能够从客户角度出发作出极致的产品,而并非如古代一样闭门可以造车、出门就能合辙。
以上……
《匠人精神》读后感(七):最难莫过“认真”二字——《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有感
lue编辑
在现在这个十分渴望成功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上创业这条路径,创业虽好,但是周围的人对于创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其中不乏一些想要通过创业这条‘捷径’达到快速发家致富的目的,例如在网络上曾经流传很广的一个所谓的95后创业之后面对新闻媒体夸下海口“要给自己的员工发奖金1亿”,结果赚足眼球,满足了自己的私欲之后,公司的经营不但没好转反而恶化,所做的一切承诺也就风吹云散了。还比如现在的直播火了之后,相当多的人认为这个赚钱,就一窝蜂的的不假思索滴投入进去,这些现在不可思议的现象,其实就是很多人的心思就是为了钱,眼光过于关注速度,效率上,相反对于工作本身却缺乏耐性。
之前看过一本由未读出版的《职人志》,里面就选取了台湾的一批顶尖手艺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手艺人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那些曾经我们不起眼的平凡食物在这些手艺人手中变成一件件价格不菲的工艺品的时候,给我的感受就是只要认真其实不管做什么都会有回报的。在看到今天这本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董事长王振华编写的《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与《职人志》不同的是,本书没有讲述那些手艺人的手艺等,而是将手艺人的那种对于自己工作的认真等延伸到了我们生活职场的各个方面。
本书收录的一百篇文章一共分为十个章节来展开。本书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书中的主题主要就是提倡“匠人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就是指严谨、专注、注重细节、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说这样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中都会听到会多次,对这个道理可能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最后能够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几个(这也包括我,实在不好意思)。
在本书的这一百篇文章里面,作者也列举了一百个事例,在这些人物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认真对待工作事业的,对待小事也是一丝不苟的人,最后都能够有所回报的,在这里面那种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书中第三章“以匠人之道,成就卓越的自我”里面就谈到这样一个实例,93年出生的宣峰,虽然是一汽锡柴加工车间的操作工,但是其人能够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练习工作技能,最后获得了第三届技能状元大赛的职工组的冠军,可以说这项荣誉是非常高的。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如果每个人都有把‘小任务逐个做好’的意识,将持之以恒的态度贯穿到做人和做事中去,那他就一定能成功”。
书中列觉得这些事例,出现的这些人物,有的是业界大咖,有的是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不管身份如何,都可以看到我们如果想要成功,机会固然重要,但是其中的“匠人精神”也更重要。本书通过叙议结合的形式将“匠人精神”对我们个人或者企业成长的重要影响讲述的相当透彻,在每篇文章的结尾时还有一个专栏‘结语’来对文章进行总结。综合来说i,本书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企业员工工作精神的精神熏陶书籍,建议每一位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认真看看。
《匠人精神》读后感(八):磨砺当如百炼之金
这本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王振华所著的《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确实是一本用心做成的书,凝聚了所有为此书出版而付出智慧和心血的读书知识人的内在力量。
《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读后感(九):匠人匠心
拿到这本书,让我想起一个词,叫水滴石穿,我想这也是形容匠人最好的词。一滴水当然不能打穿石头,但靠的就是专注于那一点,夜以继日地以微小但持续的力量赢得胜利。匠人精神也是这样一股力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想起我爷爷那一辈,在农村,听我妈妈说她们小时候经常都没米吃,但我爸爸家却截然相反,我爸爸他们经常拿米去换面吃,因为喜欢吃面,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有一个“富爸爸”。我爷爷是一个木匠,家里的门啊,桌椅板凳,柜子都是他做的,靠着他的手艺,他养活了四个儿女,并且让他们衣食无忧,在村里也是远近闻名。我一直很敬佩他,我小时候也经常会看见他不断地,耐心又细心地量家具的尺寸,砍树,做家具,所以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很敬佩有技能的匠人。
到了我们这一代,智能化,互联网+,靠手艺的匠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很多人很感念那个时代,匠人创造的美好生活。就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对用心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我在没看本书之前,对匠人这一称呼认识不深刻,只知道,靠手艺的才叫匠人,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个人是匠人,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匠人,一个专注自己工作的普通人也是匠人。
我想,作为中国人,"made in china"是件让我们自豪的事情,这都是普罗大众一起努力的结果。这本书,是一个叫王振华的人写的,姑且不介绍他的诸多身份了。这本书,作者介绍了许多匠人的奋斗经历,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从个人到企业,从他们的经历中,发现成就他们,支撑他们不段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一个人能成功,从一个小我变成大我,一定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书中大量的例子向我们一再证明,专注,被坚持,精益求精,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没有不成功的企业和优秀的个人。我想起我上次才刚看过的那本《不烦不累》扫一屋的作者,新津春子,她原本只是日本羽田机场的一名清洁工,因为她敬业,并且有着匠人精神,她的劳动获得肯定,得各种奖,去世界各地做清洁指导。这样的人,是蛮有个人魅力的,也用她的认真负责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匠人精神也不能只靠专注和精雕细琢了,还应该有好创意,从中国制造跳越到中国创造。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谈论匠人的书,其实它还讲了我们中国企业的一些错误,走出国门的一些指导,给了我很多触动。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是否是一个匠人,从个人到家庭到企业到国家,每一个微小的个人都可以为自己为企业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成就企业成就国家的同时,其实也在成就自我。
《匠人精神》读后感(十):精神可嘉:匠人有匠心
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专注的态度、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创新的精神、精雕细琢的品质、以及传承的敬意!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人精神全身心投入,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就卓越的人生!——王振华
匠人、匠心,这两个词语大概是从那故宫文物修补的视频出现才开始活跃在大众视野里来的吧。一个手工匠人在故宫一间房间里几十年如一日地修补着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赋予它们全新的完整的身躯。如今,许多传统手艺正在一点一点地走向衰亡,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跟着老一辈手工艺人学习的,哪怕继承家族传承也不太乐意,而那些技艺精湛的老一辈人又局限于家传祖训以及“传男不传女”这种陋习的限制不肯将手艺传给真正热爱这些手艺的人,就这样,中国的传统技艺一点点失传,开始大范围地走向没落。
还记得央视曾采访过路人,问一个“什么是幸福?您幸福吗?”那些路人的回答除了一句“我不姓福,我姓······”,其他回答我是一点都记不住了,可想而知国人的幸福指数有多低。唯有当一个人感受不到幸福的时候,他才说不出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关于幸福的回答。那么,在那些号称“最幸福”的城市里居住的人们,他们幸福吗?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就能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小孙女放学后的一声呼唤,天边闪现的一道彩虹都能让人心情愉悦,感到幸福。作者王振华在书中写到:“幸福指数等于能力除以欲望值,要想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就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欲望。专注、敬业、责任、执着、创新,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每一天都努力,每一天都完美。如此脚踏实地,无论行船江海,还是傲立泰山,我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勇气和力量。”而这些恰恰就是匠人精神的主要奥义!
什么是匠人精神,见题记,也可见此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收录了一群匠人斗士的奋斗经历,从内涵、品质、方法、创新、传承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匠人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且详细分析了这些匠人在做事,搞事业的过程中,匠人精神是如何随着事业的发现而萌芽成型,而他们的事业又是如何在匠人精神的协助下走向巅峰的。
书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以及一场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匠人匠心这个听起来枯燥无趣的词语变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那些匠人斗士靠着这样的精神一步步走上人生顶峰,而此刻仍旧身处“山寨与中国制造”尴尬局面中的我们在干什么呢?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心,就能找到真正的意义。”
行动吧,匠人!带着这股子精神劲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