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足本)》是一本由冯骥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7第一本书。
初中时候读泥人张、刷子李,感觉异彩纷呈,十分有趣,这次用了几天的零散时间,轻松而愉快地把这本足本《俗世奇人》看完了,找回了当年的一些回忆,也对天津卫这个地界上或真或假的奇人奇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冯骥才的这本书,语言有着很明显的津门特色,赛、嘛,无一不带着浓厚的天津色彩。叙事轻快俏皮,故事有头有尾,很适合闲时读,既能打发无聊时间,又能领略异乡风物。除了以上的人物,苏七块、杨巴、绝盗、燕子李三等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人物鲜明,诙谐有趣。
或许看了太多的书,或许经历了太多的事,轻松的故事总不深邃,难免会被人不公平的轻视。有趣的故事适合短篇,而悲剧则宜用长,正好比快乐总是短暂,而悲伤却极多极长一般。
2017-02-13
《俗世奇人(足本)》读后感(二):鼓出来的俗世奇人
天津人的脾性是这本书中各人物行为的基础,读完人物都鼓出来了。
苏七块: 开所行医,正骨拿环,无论贫富亲疏,一律七块银元,您别以为我这人心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刷子李:一身黑衣去刷墙,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你以为人家的名气都是虚的?那是你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把!
死鸟: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张大力: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富有生活情趣的夸赞方式。
冯五爷:读书人开饭店,靠想象过日子。
蓝眼:造假画和看假画的对弈,计谋获胜,就像《张果老》,以谋卖画。
蔡二少爷:卖家产卖出精的二少爷,有意思,计谋获胜+1。
背头杨:维新时期的发型闹出的趣事,上厕所被误认性别这事儿,这个时代也在发生着呢。
认牙:治牙的华大夫,认牙不认人。
青云楼主:怀才不遇的小文人受外国人赏识,做了一场梦。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不谈钱,我们讲义气,有来有往,互相帮忙。
泥人张:靠手艺“回报”别人的羞辱,“贱卖海张五”,让他花钱臭名声。
绝盗:偷盗做人“爹”,让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小达子:小达子在电车偷人反被偷,手艺不精,栽跟头。
大回:大回人称“鱼绝后”,没有钓不上来的鱼,醉酒被一鱼车轧死,故评: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刘道元活出殡:突发奇想,活人装死尸,看尽死后事,活得更明白。
黑头:黑头是条黑狗,商大爷好心收留,黑狗报恩看家,非常懂事,一次意外,害商大爷丢了脸面,离家出走几天,回家自我了结。
皮大嘴:皮大嘴靠会说赚来一家金店,更靠说,打遍其他金店的引客奇招,让人口口相传,无人不晓他开的“金满堂”。
黄金指:靠手指画画,技不如人却小鸡肚肠,设计陷害别人不成,溜之大吉。
四十八样:天津药糖的手艺+刘二爷的智慧,领略了一把天津人说话的妙处。
马二:马二模仿管四爷,以假乱真。混混模仿文明人,一个屁穿帮了。
冷脸:相声逗冷脸。最喜欢的一篇,插图绝!
狗不理:原来狗不理的意思是卖包子的狗子不理人。
钓鸡:钓鸡这能耐有意思,但偷鸡摸狗的小能耐,指着它活不了一辈子。
龙袍郑:真龙袍郑碍着闲言,亡命天涯;假龙袍郑依势开店,日进斗金。
陈四送礼:人际关系,送礼的大智慧。礼要在暗处,送却要送在明处,叫受礼的人心知肚明,外人在场却看不出来。
燕子李三:轻功绝顶,劫富济贫,讽刺了下只有当官的把官印当宝贝。
鼓一张:年画一年鼓一张,不知落到哪一方。
洋相:中国人学洋人,装洋人,称为出洋相。
黄莲圣母:庚子闹义和团时期,红灯照,义和团,与洋人的故事,我们虽败犹胜。
甄一口:酒量无边从脚出,能人死在能耐上。
《俗世奇人(足本)》读后感(三):自在俗人
天津卫上的那些个人儿,哪个不是俗世间的一朵奇葩?哪个不是大有故事?
说多了泥人张、狗不理,也别忘了旁人。
此书滋味,读者只有大呼过瘾的份!
###
很轻易的就浮现出冯先生着一长衫,持一把折扇,带一块惊堂木,口若悬河的模样。
说书人口带方言,加上些半文半白的调调;台下看客嗑瓜子、呷口茶,欢喜之际道声“好”,也是绝了!
故事里的这人吧,好的有,坏的有——啥也不想太多,听故事,不就图个乐子呗。末了,懵懵懂懂,似有所思,足矣。
###
大事小事,不分贵贱高低,凡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都算奇人,都配得敬重。
人嘛,生来就是俗的——眼耳口鼻心,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悲,无外乎此。
所以说,俗不可耐也挺好。起码说明命还在不是?
谁要告你他不想做俗人,啥也别说,你让他倒是先饿上那么几天,保准现原形。
因此,再大的能人,说破天去,也是三魂七魄,七情六欲。
不忌讳俗,人自然不俗。
人生,苦也短,乐也短。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活够本才是呀。
这不也能夸一句“真性情”?
《俗世奇人(足本)》读后感(四):充满着阳刚之气的好书
前几天买了这本书,才看了几页,就满心欢喜,接下来两天就看完了。
我想,这本书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能使一个读者迅速爱上它。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都迷上了网络小说,爱看那种打打杀杀扭扭捏捏的武侠或爱情小说。我认为,在这种社会中,更是需要冯骥才先生这种书!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再配上冯骥才先生手绘的有趣插图,跃然纸上,趣味盎然。刷子李、泥人张、苏七块这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在冯骥才先生的“神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当时天津卫的“清明上河图”,让人过目不忘,看了又想再看。
冯骥才先生在本书的末尾说过,“作家写人物的时候,这人物的音容笑貌先是清清楚楚在自己心里,然后用笔把它写出来。”这样说的话,作家画出来的画才是书中人物最真实的写照,“我画的是自己的《俗世奇人》,别人画的是他们心中的《俗世奇人》。”
整书大量运用天津卫方言,让人更像是走进了书中的世界,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触摸。对于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这本书。
《俗世奇人(足本)》读后感(五):大隐津门是奇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规矩下就有循着规矩或抵着规矩的各色儿人,三教九流混的文的。但甭管是什么人,混江湖的都得有看家的本领,能唬人的家伙什儿才站得住脚。无论是苏七块刷子李还是神医王十二华大夫,虽说身处闹市商埠,但也各有各的脾性义气,可谓俗世奇人,大隐隐于市。三十六篇,除了一篇写一只叫黑头的奇狗,其他都是些妙人儿,古道热肠的暖人心肺,看毕由衷赞赏这才是真江湖,偷鸡摸狗混不吝的逗人一乐,让人好气又好笑。这本书中藏着一个江湖,也藏着天津人的众生相,津人的逞强好胜,热心肠要面子,讲理讲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之所以评四星,不是对文章,本书纸质不错,内页也颇具古色古香,但封面时间一长容易旧损掉色儿,也算美中不足的。总体来说,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