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星际穿越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3 12:46: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星际穿越读后感10篇

  《星际穿越》是一本由基普·索恩 (Kip Thorne)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84.90,页数:3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际穿越》读后感(一):给影迷看的天体物理学科普书

  我特别喜欢《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它是一部非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有着严密的科学理论支撑的科幻片。空间时间上的格局很大,但情感的内核却很小。拜这部电影所赐,人类首次在IMAX电影屏幕上看到有史以来最符合科学理论的宇宙图像、虫洞的内外和黑洞的诡异美丽。影片上映后,知乎上立即有这么个问题“电影《星际穿越》中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这个问题下有172个回答。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懂得什么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观影人,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喷科学错误。你懂相对论吗?量子力学呢?黑洞的质量、引力、透镜效应呢?这些都不懂,你质疑什么劲?

  所以所有怀疑这部电影的科学性的朋友,要了解到一点:这部电影是先由一群加州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构想完善,然后才经过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加工的电影。有意思的在于,导演自己说,他对物理没有兴趣,他只是想讲述一个宏大背景下的亲情故事,导演要保证的电影里的科学性保证。那么他有哪些保证?KIP THORNE 基普·索恩,本片的科学顾问,也是本书的作者。引力物理与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集大成者,当今世界研究广义相对论下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其他做出贡献的有太空生物 学家、行星科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心理学家和空间政策专家、植物学家、植物降解微生物专家…………

  索普在于电影开始前,就定下了两条准则:1、影片中的情节不能违背已经牢固确立的科学准则;2、猜想也要源于实际的科学。更有意思的是,在很多细节上,导演有自己的想法,而科学家就回去衡量可能性,并计算前提条件,然后用严密的数学方程式和计算机程序,为我们打造出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

  阅读这本书之前,建议再看一遍电影,然后看一下探索频道的同名纪录片《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最后我们可以开始痛苦的阅读之旅了……

  书的开始,是序言。导言序言、北京天文馆长序言、作者为中文版特别撰写的序言。然后是译者序言,一些中国国家天文台的物理研究者。然后是引言。索普讲述了这部电影的起源、与导演的沟通、与主演的沟通、与视觉特效团队的沟通过程。

  前菜结束。接下来就进入主题,天体物理学巨擘用尽量简单的语言为我们带来七个部分的科普……

  1、宇宙奥秘(宇宙基本知识);2、卡刚都亚(黑洞的基本知识);3、地球大灾难(枯萎病的科学解释);4、虫洞和太空跳跃;5、黑洞周边(米勒星球的设定);6、极端物理(高维宇宙);7、掉进黑洞后的科学解释和猜想

  刘慈欣在采访中说他读罢克拉克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突然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真正的科幻应该是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让他们终于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仅仅执著于脚下的土地,也要把目光放在遥远的宇宙。

  《星际穿越》读后感(二):科幻并不是幻想

  看星际穿越的电影在看书之前,一边看书,一边回想几年前的电影情节,总有原来是这样的感叹,也被这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拍电影的精神折服,反观国内打算拍三体的某导演,若没有这样的实力,还是放三体一马,到别地儿捞钱可好?

  星际穿越的情节并不新颖,无非是世界末日拯救全人类的老套情节,然而这种情节从小看到大,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或许埋藏在人心中的总有一种末日英雄的情怀。书中将电影里出现的物理概念一一梳理,从黑洞,虫洞到引力波,多维空间,足以将门外汉引进门,发现我们所处的宇宙是多么神秘璀璨,黑洞就如水中的漩涡,虫洞就是苹果上被虫拱出的洞,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就让人在现实中找到可以对比的实物。更惊喜地是,教授在书中预言过不了多久引力波就会被发现,果不其然,16年就有科学家发现了两个黑洞合并发出的引力波信号,这对我们利用引力更近了一步。

  多维空间是电影剧情推进的关键,对于三维空间中的人类来说,我们可以上山下海,但唯有时间这个纬度我们无可奈何,无论地球毁灭还是太阳熄灭,时间线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对于多维生物来说,改变时间就像翻一座山过一条河,过去未来从此如履平地,想想都一颗赛艇。。。而引力很有可能是三维世界和多维世界联系的纽带,也是电影中传递奇点信息,统一万有引力和量子力学的关键。

  如今,人类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而可控核聚变有可能就是引爆这场革命的导火线,有了取之不尽的动力和能源,人类才有可能逃脱引力的束缚,去向星辰大海,这时宇宙才慢慢向这些探险者揭开面纱。而科幻并不是幻想,而是在现有科学事实上合理的梦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

  《星际穿越》读后感(三):维度

  oiler Alert

  在我们进入对“Interstellar”的具体讨论之前,也许需要对诺兰导演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和分析——他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能兼具票房号召力和影迷人气的导演。如果我们抛开影视工业的层面,仅仅从个人才华上分析诺兰的成功,那么他最大的优点和长处在哪?或者说,诺兰的电影到底好在哪?

  我认为是对叙事结构的精巧设计。很多导演都会采用非线性叙事, 但毫无疑问诺兰是其中的佼佼者。以我个人最喜欢的诺兰作品“Memento”为例,同一主角的两条故事线,故事被分割为碎片,一条顺序发生,一条则是真正的逆时进行。就好像一根由两端分别点燃的线绳,逐渐在填满火药的中点交汇,爆发出了最后的火花。这样的设计需要主创具有极其清醒的头脑,故事的细节必须被小心的设计,才能在最后的交汇处给予观者以智识的快感。不同于普通非线性叙事的形式美感,诺兰的作品具有某种数学式的精妙美学。

  而精巧结构中蕴藏着更加奇妙的现象:结构本身所存在的张力自然地渗透进入了叙事之中,故事的展开显得水到渠成。当然,这与类型上的悬疑片特点有关,观者在终于捋顺结构的同时,也就同时释放了悬念,得到双重的满足。

  一些广受好评的诺兰电影都具有结构复杂精巧的特点,例如“Inception”的五重梦境。当然黑暗骑士三部曲不符合这个范式,在这三部电影里,诺兰体现的是对既有题材的主题改造深化能力。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作品,会发现,在结构之外,诺兰其实是相当好莱坞叙事的(或者称之为“通俗”)。“Inception”的每层梦境中的故事都是一个完整的、cliché的好莱坞故事。而黑暗骑士系列则也是对好莱坞既有主题的化用(善恶模糊、社会运动),创新之处只在排列组合。从这个角度来看,依然是把握结构的能力。

  终于,让我们用这样的角度审视“interstellar”,在这部电影里,诺兰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当然,在故事的主题上,不出意料的传统:父女之间的感情是贯穿始终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虽然诺兰在访谈中表现了对“2001 Space Odyssey”的推崇,但他显然没有拍摄元叙事电影的勇气,还是选择了最安全的亲情作为情感主线。诺兰甚至不惜用将近一个小时的篇幅来铺垫二人的关系,这在一部以星际旅行为卖点的科幻影片中是多么的大胆。

  那么创新在哪里?我认为是罕见的“硬”科幻元素。有基普·索恩做科学顾问,interstellar里涉及的科学细节都存在严肃的理论基础,电影中的人物用大量的科学术语告诉现实中的观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只是还没有实现而已。而如果观众们回去查“虫洞”、“奇点”的维基百科,则又会印证影片里的情节。

  但问题出现了,科学基础的严谨性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代表影片的严肃性追求,甚至可以当做宣传卖点,但不能起到如精巧结构或主题创新的作用,即成为影片的真正驱动力。事实上在Interstellar主题方面是有新的发掘空间的,即人类对待地球的态度——是矿洞还是家园(恰好可以跟去年的“gravity”形成互文)?但诺兰在这个角度的探索浅尝辄止,又在最后以一种偷懒的方式解决了这个矛盾(我们将在后面提到),而把情感重心完全放在了父女情上。这个主题是如此的主流,也就不得不考验诺兰在一个通俗框架里驾驭电影的能力了。

  可正如许多影评家批评的那样,诺兰在技术环节(叙事技巧、调度剪辑)上从来不是一流的。前三分之一的地球生活戏,只是略显拖沓,但你也可以说是扎实细致。但星际旅行之后,情节在技术细节和情感线索之间就显得有些顾此失彼。这样的缺点在影片的结尾体现得尤为明显:Cooper进入五维空间,与Tars进行了大量的、原理性的讨论,可以说是揭开科学性谜底的关键情节。但此时叙事重心突然转到了父女二人通过奇点的沟通上,而此时我满脑子还在试图用Cooper刚才的台词串联起电影的科学逻辑,几乎错过了这个情感高潮。

  另一个问题存在于情感线索本身,Cooper的挣扎在于是信守与女儿的承诺,还是为了任务牺牲自己?更进一步的则如Dr Mann所说,是选择对亲人的小爱还是对人类的大爱?但所有的这些矛盾,诺兰都用巧合而不是人物的内在动力解决了:恰巧燃料不足要求Cooper必须牺牲自己(两难抉择被虚置)、恰巧刚好进入奇点与女儿沟通解开她的心结(情感冲突被解决)、而最后的巧合更是夸张到了又能从黑洞中出来再次见到女儿。情感线当然圆满,重逢的场景当然煽情,可这样也就失去了借人物挣扎让我们借机审视自身的机会。

  作为星际旅行电影,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关键是利用视觉呈现,带我们进入浩瀚的太空。在这点上,Interstellar显然无法与去年的gravity相提并论。但伴随着Hans Zimmer的配乐,以及对黑洞外观的高科学性模拟,还是让人非常愉悦震撼的。但诺兰再次在自己不擅长的动作戏调度剪辑上表现出了粗糙。以Miller行星的戏为例,当他们发现远方的并不是山而是巨浪时(顺便说我觉得是全片最具表现力的镜头),电影缺乏镜头来交待飞船、两名宇航员、记录仪和巨浪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关系,观众也就因而不知道Brand去取记录仪的危险性。在之后的整个过程中,镜头在呆板的中景近景间切换,每个景别都是一个人物的单独画面,信息量极其不足,使得观众丧失了感同身受的紧迫感。当然这个场景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机器人去取?以及为什么另一名宇航员干等着不跑向飞船导致自己最终牺牲?同样无法让人满意的还有Cooper和Dr Mann的打斗戏。

  大卫·波德维尔所总结出的诺兰所擅长的一点是交叉剪辑。而影片的最后部分出现了一段堪称大型的交叉剪辑:一边是Cooper从追Endurance到进入黑洞,一边是女儿烧掉哥哥玉米田,折返回老屋要接走哥哥妻儿。这段体现了诺兰的水准,在画面风格上,地球上的昏黄紧张喧嚣感,和星际空间的孤寂黑暗感,形成了强烈对比,但内在都充满了紧张感和悲壮感,映衬了“不坐等黑夜”的拼搏主动精神。

  但当Cooper进入五维空间之后,交叉剪辑还在延续,也是电影所设想的高潮,但因为种种原因,相较于物理的丰富维度,这段的情感就显得非常扁平。其一是上述的理论消化时间造成的观众难以进入情境,而且在影片的理论空间下,既然gravity可以超越时间,也就并没有女儿解密的紧迫性,交叉剪辑事实上并不是时间上的并置,那此时的情感张力也就显得做作了。当然,依靠巧合而非人物内在动力解决矛盾的偷懒,也是造成这种扁平的重要原因。结尾处的煽情场景,则更加套路化,显得异常平庸。且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在结尾部分,除了父女相见的煽情,也只有轨道站上的奇观展示(而且相当敷衍了事)。

  叙事维度的缺乏同样体现在人物的扁平,儿子的角色有存在的必要吗?他在观众心中和父亲心中一样没有存在感,而Dr Mann则又是一个本可挖掘,但语焉不详的人物。当然所有的重心都集中在了父女二人身上,可如此宏大的故事架构,视角太过狭窄实在是让人感到遗憾。

  所以诺兰真的这么糟吗?当然不是,即使在这部电影里,他所体现出的严肃的态度依然是现在大多数导演缺乏的。在星际旅行这个题材上,他没有陷入一些我并不喜欢的科幻片的幼稚性窠臼中,而是以惯有的认真态度,打造了一个没有印第安人式外星人的、具备现实性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本身如果能讲得精炼点,也算是大制作中的佳篇。但严肃性从来不能取代艺术性,电影让我们审视外部世界的同时,更吸引人的功能是让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而这是interstellar所缺乏的。造成这种缺乏的原因在于电影本身维度的匮乏,诺兰在缺乏一个基础性构建的情况下,是难以真正以电影的方式扩展电影自身内涵的。这一点在“The Dark Knight Rises”中已有体现,Interstellar则是他作为导演的缺点的更加集中的体现而已。正如一个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果脱离了结构上的花巧,设计方正的国际主义建筑时,那些以往被掩盖了的采光、舒适性上的缺点就会显得刺眼。

  《星际穿越》读后感(四):星际穿越读感

  《星际穿越》读后感(五):丰盛的科学大餐

  去掉的一分仅表示我对书籍质量本身而非大师和内容的不满,在当当上买的,首先想说油墨的味道很大,书脊封皮破了,我在阳台上整整放了三天才能看,然后很不幸的,前面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书页脱胶,快散页了,好在里边的内容实在是太丰盛,不管怎么样,是一本好书。

  @我在北京捡垃圾 在评论里说可以退货,退货成功啦,又从亚马逊入了一本,改评分为5分~

  精美的配图,大量华纳授权的剧照,卡冈都亚的引力透镜图仍然非常震撼,对于物理定律以及各种运动轨迹有很详细的的示意图,配合剧情的讲述,非常好理解,不过到ADS膜、超立方体以及五维空间那里还没有特别理解。

  从Kip教授和诺兰导演的协作情况来看,一般是导演根据自己的构想或者剧情需要展开想象,物理学家在已有定律中推导出可能性,再提供几组参数,让导演进行选择,导演往往会避免让观众陷入太多的概念中,读起来特别佩服导演的功力,首先是他对物理定律的了解,然后是他的想象力实在是非常的丰富。

  作者非常严谨地把星际穿越用到的物理知识分成了三类:

  T:物理事实

  EG(Educated Guess):有根据的猜测,部分已验证,但无十足的把握。

  (Speculation):猜想,还未得到验证。

  这本书里解决了大家一直想问的问题,就是Cooper为什么没有在黑洞里被潮汐力撕碎,Kip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我尽力按照我的理解来):

  1、卡冈都亚的奇点是一个外飞奇点,它的潮汐力像一个薄片,很快地增大又变小,所以通过之后虽然机会不大,但有可能只是部分损伤而幸免。

  2、在潮汐力增大的临界点,Cooper被弹射到五维生物放置的超立方体中,得到了营救。

  不过我很奇怪的是,罗姆尼在Cooper去米勒星球的时候他处于黑洞的event horizon之外,为啥不能传递信号出去呢?

  感叹一下爱因斯坦的牛逼之处,现代物理大部分的性质,比如黑洞的具体性质以及奇点,都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方程中推导出来的,是爱因斯坦方程的其中几个解,Kip也不吝溢美之词说爱因斯坦是个天才,在《时间简史》里,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霍金也只明显夸赞过爱因斯坦一个人,其他人他都是xxx的成就相当于xxx在xxx的突破,还吐槽了爱因斯坦方程不好计算。

  目前物理学处于有大一统希望的时刻,但目前引力与量子力学还无法调和,黑洞的奇点小到了量子物理学的范围之内,如果能够得到奇点的性状数据,将很有可能让量子引力学有所突破,让量子力学和引力即广义相对论统一,完成爱因斯坦和本世纪的物理学家们未完成的使命。

  任何的颠覆都是从边缘开始的,一点点观测上微小的差距就让牛顿经典物理学被颠覆,物理学大厦的基石就这样在边缘一次次的推翻中建立起来,而每一次的科学变革都对哲学以及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量子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定理,在社会文化中,很多人对不确定性定理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演绎,科学大法好。

  《星际穿越》读后感(六):谈谈维度——珍珠和麦粒,你选哪个?

  前年读了《时间的形状》《量子物理史话》《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四本书后,世界观几乎被翻了个个儿,震惊得就剩一个感觉:天啊,这么重要的知识我居然现在才知道。从这四本书开始,我才真正感觉了解了一点物理学。物理学四块拼图,学校只给了一块:牛顿物理。这算是经济适用型物理了吧,指导地球用的。我真不懂为什么学校要屏蔽掉另外三块,也是最迷人、最性感的三块,可能是怕我们光顾着抬头看星星,忘了脚踏实地。我真懒得再抨击学校教育了。

  有一次去见人,聊到量子物理,这位说他不明白研究那些无法求证的、类似于哲学的东西有什么用,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当时的感觉,用一位诗人的话精准地描述就是:我悲哀地看着你们这群不懂得悲哀的人。学校和社会是这么教我们的,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一直不知道做有意义的事这件事意义何在。关键是,如何去定义一件事是有意义的。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实用主义,是以一种榨取而非探索的态度对待世界,去做哪些短期的、试错成本低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最好像彩票开奖一样,瞬间揭晓。于是,研究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告诉他,这个远离我们生活的、没什么意义的量子物理,推动了整个20世纪的信息革命。

  网上无数次有人质疑为什么花费纳税人的钱去搞远在天边的探月工程,而不去补贴贫困经济。《星际穿越》这个电影一开始也讨论了这个问题,要种地还是要探索宇宙。在电影结局中,答案显而易见了。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个体,我依然认为找齐剩下的三块拼图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无关你的生存,但是有关你的眼界和格局。

  在读到此书之前,我以为牛顿物理加上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三者已经构成完整的物理学版图了,整个发展过程已经相当迷人。但是,本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量子引力物理。书中关于黑洞、虫洞、宇宙膜、奇点等的介绍让人大开眼界,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要属引力的跨越时空。引力可以把信息送到过去,想想就让人激动啊。当然,前提是得冲出三维空间,在超体中完成。我特别想说说维度这个事。

  维度这个词现在很热,当然不是因为大家都读了这些科普书,而更多是因为互联网催生了这么一个热词。《三体3》里有一段对四维空间特别具有想象力和画面感的描写,并创造了一个概念“降维打击”。在《时间的形状》和《量子物理史话》两本书中,都对弦理论做了介绍,但完全是抽象的,在《星际穿越》里,我才真切地读出了具象的感觉。

  维度,是一个特别神秘、特别高大上,还特别容易被人拿来摆谱的词儿。只有身处更高的维度,你才有机会实施降维打击,就像库珀进入五维空间,才有机会向四维的地球传递信息。很多人,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自称延展出了多个维度,号称要对行业进行“降维打击”。如果读一下《星际穿越》里对维度的真正解读,那么这些人和公司恐怕就会发现自己误会了,因为他们所说的多个维度,其实还是一个维度,因为它们都能折算成一个东西——钱,或者别的什么资源。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多维?最近听到一个有趣的解读,屈原那句著名的词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说路很远很长,但我不想一直走,我要“上下”求索。这说的是升维,也就是从平面的路的这个维度,进入立体的“上下”的另一个维度。所以,维度之间基本是不挨着的,没有什么共通之处,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世界。这一点书中从各个角度反复讲了好多内容,唯有引力能穿越这些维度。

  因此,真正升维是很难的,但我们又必须这么做。对库珀来说,这就是拯救全人类。对我们来说,这就回到了开头的问题,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在我理解,两种不相关的知识体系就可以构成两个维度,如果你是一个商人,那么学习天体物理看上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你原有的经商知识结构没有任何增量,但是却拓展了你的思想维度,让你的格局和认识得到升级。所有人都应该不断地做这种思维升维,因为长期在一个低维的世界里的最大危险,是你意识不到自己处在一个低维的世界,你对自己的根本性缺失是毫无感觉的。就像驴子蒙着眼睛拉磨,农民为它降了空间一维,驴子的世界变成了二维,卯着劲往前走,其实只是原地转圈。

  在原有的思想维度上构建出一个新的维度是相当困难的,这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理解和接纳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像我刚接触这些前沿物理知识时,以原有的知识结构根本理解不了,可是当这些知识碎片慢慢拼接起来时,就像是爱丽丝掉进了兔子的洞里,眼前出现了崭新的、明媚的、梦幻般的空间。如果你一直处于最小的维度,或者干脆零维,我敢说,想成功、想幸福几乎不可能。爱因斯坦有句话,如果一直做同样的事,就别期待不同的结果。我们当下这个浮躁的、焦虑的社会,奉行的是一种速成的、简单答案的干货文化,而沉静的、没有戏剧效果的修行功夫很少有人去练。当我们特别渴望干货的时候,是不是就在对自己实施一种降维工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拥抱无用,拥抱冗余,结交无用的朋友,找一个无用的爱好,去一个成不了景点的地方旅游,没有好处地去帮助他人?一样东西,一种知识,如果跟当下的需求不匹配,但却会跟另一个场景、另一个维度的需求存在潜在的匹配。如果你太关注眼前的意义,而丧失多维度的路径,很有可能在将来把自己逼到死角。《圣经》已经告诉我们了,一切福音都是诅咒。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哪个重要,根本区分不出来,二者必须结合在一起,就像当下和未来,你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我们在崇拜明星、富豪们的时候,有几个人知道基普·索恩这些科学家在为人类向未来开疆拓土做着艰苦的努力,他们在为人类拓展着维度,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加入他们,甚至是去一窥这些远在天边的、但却是人类最智慧的知识结晶。伊索寓言里有句话:地上有珍珠和麦粒,公鸡一定选择后者。作为公鸡,你当然不知道珍珠的价值,因为在你的维度世界里,只看得到麦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星际穿越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