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3 12:46: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的读后感10篇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是一本由韩梅梅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一):心是躲藏在日子里的悲伤

  旅行,是一首关于行囊的挽歌。

  当怀念成为岁月里唯一的救赎,回忆里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像遗落在角落里的纸屑一样难以清除,品咂着嘴里似陈年的芳香,故里或远方,足迹斑驳了方向。那年那月那个地方,狭长或潮湿,抑或丢失了掬在手里的清泉,走到下一个城市,阳光依然照在距离你一米的地方,还是习惯于用双脚丈量,沿途建筑和路边不知名的野花,你会觉得一个人旅行丧失的仅仅是重叠的影子。酒吧是一种文化,在你记忆的片断里让你断片,听音乐或者只为了喝酒,其实没什么两样,年纪大的在声色犬马里继续老马伏骥,像是在人生的驿站里再画上一个重要的标记。充满小资味道的旅行,总会让人觉得像是绅士之间的交际,谨小慎微中透着优柔的虚伪。天空原本可以更蓝,云朵也可以丑陋不堪,爆粗口也会成为驱赶寂寞的武器。旅行的意义就是离开、回来、再离开。

  韩梅梅写的《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充斥着一种怀旧气息,如儿时写的流水账日记,暂且不论其文笔优劣,单说这种叙事风格就已迎合了80后阅读群体,并且配上大量的旅行照片,透着浓浓的小资范儿,港台情怀,如果说读者之所以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本书很相似于明星片,并且装订成册,便于携带,又便于充门面,至于其价值,可以堪比中小学门口零食摊位出售的赠品书籍,让你在百无聊赖中将其当作扇风的工具。

  作者韩梅梅是聪明的,在现如今各大娱乐选秀节目、网络访谈节目等等中,都习惯大打“亲情牌”,或将自己身世描述的异常凄惨,或将父母离异挂在嘴边,总之自己就是不堪的代名词。韩梅梅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母亲与继父的中年情感危机浅尝辄止,一笔带过,但仍让读者心神俱损,伤感不已,这恰好为她之后的旅行叙述埋了好的伏笔。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韩梅梅领着母亲由南走到北,历数沿途见闻趣事,母亲随着旅游的深入,竟越发地乐此不疲、乐不思蜀了,心情大好,早将与继父的不愉快抛到了九霄云外,可见旅行不仅仅是韩梅梅形容的“一剂良药”,更是为失忆找托辞的最好办法。但是,不得不说,韩梅梅是网络的牺牲品,又是文字的亵渎者,既然要将此书定义为文艺书籍,就要有属于文艺的东西,如果是单纯的记述,我想但凡识字者都可完成,只能说韩梅梅被网友粉丝惯坏了。什么是文艺呢?正所谓文无定法,没法单纯地将文艺的定义单摆出来,个人理解文艺即思考的美。如果没有思考,就是无数废话的堆砌。世界每天都是瞬息万变的,可追忆的事情,可留恋的物件,可心驰神往的东西不胜枚举,怎么就会为一个带母亲四处瞎逛的故事所动容呢?况且总感觉字里行间在标榜着什么。

  这是一本关于旅游的书。这么界定,未免有点偏离主题,本来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怎么一下子跳跃成为旅游的书籍了呢?每到一处,韩梅梅的母亲都会感慨一番,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每此时,韩梅梅就会如获至宝,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通通“摘抄”进这本似旅游的书籍里,供大家赏玩,填鸭式的,管你喜不喜欢,反正把母亲的心病医治好了才是王道。

  说心里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书,因为矫情;说实在话,我不太喜欢书里的文字,因为平庸。

  历史本来可以很精彩,但是史官太垃圾……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二):不断生长的远方

  韩梅梅在“带一本书上路”这章里写道,“火车在黑暗中前行,时间在流动。用流动的时光来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真是心有戚戚焉。在春节回家的火车上,我带上了她的《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一路读着,窗外从黝黑的天空逐渐放明,从绚烂朝霞的晨曦到满室明亮的正午。掠过的风景,也从干荒旷远而略带苍凉的北方,到了满眼碧草而心生欢喜的南方,一片片,一束束。不疾不徐地读着,回家团聚的急切,世事的纷扰都被远远地抛在书外的世界,而我潜入书里看她描绘的风景,听她讲述的故事,品她热爱的美食。与她一起旅行的,不止她的母亲,还带上了我。

  有人说,这世上“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这也许是她写作本书的缘由,让习惯庸常生活的我们从日常、不变中走出,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看天地间更多的风景,享受自由,承担自由。在丽江,她“教母亲睡懒觉的秘诀:抓住那一份昏昏沉沉的感觉不要放弃…… 一夜安眠之后,你要享受那蒙蒙胧胧之间,骨头里的慵懒。”在大理洱海边,“大片的水。无边的天”,与母亲体会了“长达两分钟的极致的宁静和快乐。”在飞来寺看梅里雪山的日出,“整个世界,瞬间夺目了。”简短而朴实的语言蕴含太多想象。

  看不完的是风景,听不厌的是故事。一场两个人的旅行,也是两人交织着的人生,家长里短里是浓浓的亲情,醇厚绵长。站在河沟边为落入水中的李子伤心痛哭是母亲幼时记忆的开始,没有一分钱的羞涩钱包是母亲这辈子买的第一件东西,在细雨的泥泞中惊恐号哭是母亲唏嘘的过去,……太多的回忆在旅途中不时喷涌而出,为过去的时光,为鲜活的生命,为一切的成长。“人的一生,还充满了各种艰难和危险,我们都应该感激,能够好好地活到了今天。”母亲说。

  只能“味”的往事里,总有食物的香气。念念不忘的墨鱼小肚粥,“绵软的米,炖得稀烂,用勺舀起来又倒进去,能看到一条雪白粘稠不断的米汤线,松软滑腻。花生米本来是愣头愣脑、有脾气的,筷子夹不好,它就要跑的。慢煨三小时之后,它变得温柔。墨鱼和小肚,成本昂贵,所以切成小丁,量放得很含蓄,但只要一点儿,就足够和米黏糯缠绵了……最后还要悉心有加地放入盐,多一点儿一锅全毁,少一点儿欠缺。”字里行间,食物因为韩梅梅的热情变得生动起来,书外的我也不禁闻到了粥的绵长与含蓄。

  结束与母亲的一次长长旅行后,她回到了北京,提了行李箱走了。虽然“离开和没有离开,没有区别。”但她到过遥远的地方,那些走不到的路,闻不到的空气,遇不见的人,她不止遇见,更分享给了我们。如果我们还没能去那些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还不够坚强地上路,那就借助这本书,去看看,听听,闻闻更多更好的风景。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三):下半辈子,让我试着做你的母亲

  虽然从总体结构上,整本书的篇幅分配有些问题,前面旅行和对母亲的了解步步深入,很好,后面部分好像有些行色匆匆,或一笔带过、或隔靴搔痒,结尾更是有些匆匆,好像有一层碍眼的窗户纸,就是没捅破。

  不过,请原谅我的龟毛,纵然有以上缺点,仍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以及给朋友推荐。

  母亲和女儿,天生是一种敏感、对比和传承的关系,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叫《喜福会》。母亲不管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固执地要女儿好,满心地为女儿打算,让她不再走弯路,可女儿却无法承担母亲给予的沉甸甸的希望和压力,逃避、反抗,直到女儿长大、也成了家,才慢慢了解和珍视那份深情。

  母亲生养我、哺育我,送我上学读书,培养我成为一个独立自强、懂得生活、追求幸福的女人。可她一直苛责着自己,忘了对自己好一点,追求像她教育我要过的生活。

  我长大、成熟了,她却在慢慢衰老,开始有了白头发,下巴有了皱纹,眼睛不再那么明亮,腿脚开始迟缓,心力渐渐脆弱,越来越需要我去呵护。

  女人都是需要疼、需要宠的,不管她多大年龄,不管她是十几、二十岁的少女,还是五六十岁的老太太。

  所以,上半辈子,你是我的妈妈,爱我、宠我、带我认识这个世界,下半辈子,就让我做你的妈妈,像你教我一样,让我也教你去过幸福的生活。

  旅行是一种方式。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有一些人,他们扎根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生机勃勃的生活着,有他们的苦乐、他们的悲喜,混在不熟悉的人群里,试着穿和他们一样的衣服,吃和他们一样的食物,学说他们的话,不去分析,直接领会,发现生命其实宽阔得多。

  在闲散的午后、恬淡的黄昏、刚睡醒的清晨,分享我们曾经不知道的彼此。母亲的成长过程,她那个年代的游戏、小伙伴情谊,我离家后的闯荡、见闻,虽然时光隔了几十年,一同回忆却是一样的暖心,不禁会心一笑。

  在路上,思考很容易停滞,什么都不想,没有纠结的琐事和情绪,放空自己,只是感受,感受那些鲜活悦动的人、事、物,活着真好!不为别的,只是好好活着。

  和母亲一起远行,走走停停,看路边风景,看身边的人,都是无比珍贵的礼物。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四):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老

  中国的母亲身上都有很深的道德烙印,历史传统和社会舆论要求她们“贤淑”、“夫为妻纲”、“为家庭奉献一切”。在我去上大学,离开家乡的那个早上,我母亲跟我说:“不要太早谈恋爱,不要太早结婚。女人一结婚一生孩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母亲不是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这句话是她用前半生总结得来的经验。我也曾问她:“你后悔生下我吗?如果只有弟弟,我们家现在的生活会好很多的吧。”

  我母亲生气地打断我:“乱说话!幸亏生了你,你就是我一生的成就。”

  在我印象里,我母亲从来没说过一句脏话,从没和别人红过一次脸,一直都是温温柔柔的。如果在武侠世界里,我想我母亲练的是温柔刀,清风划过,刀刀透骨,短短一句“你不在家了,就没有人跟我玩了。”就能让我在百里之外,伤心欲绝,夜不能寐。

  我的母亲也和中国多数的平凡母亲一样,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善良敦厚,不懂得保养不懂得化妆但擅长所有家务。记忆中的母亲好像就是工作工作家务家务,手慢慢粗糙,头发渐渐白,坐公交车的时候会有中学生给让座。

  母亲好像还没年轻过,就老了。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母亲的形象又一点一点地在我脑海里重塑,变得鲜亮而活泼,就像脱掉了一件使她疲倦的肮脏的大衣。

  本书的作者也以为她母亲是老了的,于是抓紧时间带她到各处旅行,见尽山水人情,吃尽地方特色,但逐渐发现,母亲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老。她能很好地适应各种交通工具,到每一处都随遇而安。作者的朋友也说:“她比我先知道菜市场和广场在哪里,还学会了用腊肉和新鲜蚕豆掺在一起控饭,有一天,她还主动要求我给她买一支防晒霜。”我、作者、作者的朋友,甚至包括你,我们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母亲老了,老得不能接受新事物,老得思想跟不上时代,老得已经没有爱情。

  公交上的年轻小情侣肆无忌惮地亲昵,作者感到不好意思,于是煞有介事地跟母亲说现在的小年轻真不像话。母亲却说:“要宽容别人在秀恩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傻里傻气。要知道即便是无恶不作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天真地哼起歌来。”

  还有这句:“有的人,好像喝点雨水就长大了,但有些人,要健康顺利地长大成人,真的很不容易。人的一生,还充满了各种艰难和危险。我们都应该感激,能够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其实,她们活得比我们明白,她们不光知道路边的野草叫什么名字,哪些野果可以吃,甚至还知道自己死后会埋在什么地方,而我们却连今晚要吃什么都不确定。或许岁月的洪流太过汹涌,一下子让她们迷失了方向,但她们也能很快地回到原来的轨迹,从容接受岁月的礼。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作者带母亲看风景,母亲带作者看人生。

  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老。她和你一样,对人生还有很多期盼。

  命运常使坏,趁人不备,偷埋让人难受的东西。旅行,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是个好办法。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耐心地把母亲的话听完,真诚地(或捂着良心地)告诉她:“妈!你做饭真好吃!”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五):旅行与母亲亦可兼得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像是在做着一场时空旅行,一方面以作者与母亲旅行目的地的变换打破空间的阻隔,另一方面又将母亲的回忆与当下的现实进行更替,让读者穿越了时间。全书的文字很清淡,四处都藏着作者的感悟和母亲细琐的生活哲理。旅行与回忆都通过文字娓娓道来,如同弥散在房间的轻音乐,一下子就放慢了世界的节奏。我以为又一个匆忙而繁杂上午都过去了,一看表,却不过是过去了一个小时。

  这种悠闲,好久不见。

  周围的一切都太快了,我们正需要一剂“慢慢来”的良药,就像作者在书中有关睡懒觉的文字“我教母亲睡懒觉的秘诀:抓住那一份昏昏沉沉的感觉不要放弃……一夜安眠之后,你要享受那蒙蒙胧胧之间、骨头里的慵懒。”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停下来,才能体会到这样稀松平常的小事里,那些不起眼的美感与幸福。

  我素来是个感性且喜爱旧时光的人,所以每当作者在书中写及她母亲的少时往事,我总忍不住反复细读。那是我从无法亲自体验,无从感知的真实生活。一段真实的旧时光,质朴而生动,没有刻意被放大美化的人性。它没有《小时代》里描写的幻觉般的世界,它用旁观者平静的口吻描述了旧时光里本来的艰难或喜悦。“母亲”幼年对夜晚枕下的河水回忆,对食物的崇拜与渴望,对父亲的依恋与羞怯,对继母苛责刁难的坚忍……这些细节,无一不触动人心。我相信人类的感情是互通的,在某一处,走可以找到最为原始的共鸣。

  最后,我想说说——母亲。

  母亲这个词,读上去就特别正统。提起母亲,便足以让所有在旅途中的脚步停下,让肩上的背包变沉。

  旅行和母亲,对我而言,几乎是一对反义词。我喜欢一个人获与一二好友结伴穷游,我们计划路线,做很慢的铁皮车,订最便宜的旅店,吃路边摊的小吃,只逛店不花钱……而我的母亲虽然热爱出游,但她的旅行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旅游,报个旅行团,跟着导游四处转悠,到了景点就拍照,到了饭点就正儿八经坐桌吃饭,到了行程终点就开始买大包小包的纪念品和土特产……

  不得不说,带着母亲展开一场作者笔下那种意义上的旅行,是一件不易却难得的事。

  旅行与母亲,变得不再矛盾。

  只好祈求时光再走得慢一点,别伤害这个我最爱,也最爱我的女人,让我可以带她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母亲一定会很高兴。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六):待我有能力之时,带你们去看看这个世界可好

  带着很平和的心境看这本书,但是每一次看完却又是那么的不平静。人都说,一辈子应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完本书,我觉得一辈子至少要有一次带着父母/家人一起的旅行,那是我去年一直再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是那么强烈、那么生动。

  我们这代人,跟父母似乎有着天然的代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不知道,但是,在农村的孩子,据我所见,从小到大,跟父母之间的沟通是少之又少,有的更多的是一次次倔强的叛逆和争吵,留下父母伤心的背影或者转身瞬间默默地抹去眼角的泪水。直到这几年,自己渐渐长大,开始经历了一些人和事,才渐渐明白父母当年的良苦用心,才明白那些不懂事的年纪、说出的不懂事的话语给父母带去多大的伤害,但我们也知道,父母就是父母,永远不会记恨我们。

  虽然每次回家再离家,妈妈都会准备一堆她觉得好吃的、我们必须带着上路的而我们其实不喜欢、或者不愿增加行李的重量的的东西,但已经不会再排斥。真的带上能有多重呢,大多数的旅程,不都是在车上吗?

  不要去分析那些东西会给自己增添多少麻烦,而是应该去感受父母心中那浓浓的爱意、那些拙于言表,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的关心和爱护。所说,不要去分析,直接去感受,然后一定会变得比以前更能感受父母的心思、更能接受他们所要求我们的一切。

  如今,我们很轻易的就可以开始一场旅行,或远或近。火车、动车、高铁各样的交通工具,能带我们去向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却忘了,那些一辈子在农村辛辛苦苦地父母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或者高铁,没有坐过地铁,没有住过酒店,他们不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城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只能通过电视,看着那些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突然想起来,09年暑假的时候,我瞒着家里人偷偷跟室友去了北京,直到那年过年的时候,才跟他们说我去过北京。他们问了我很多事,坐火车要多久、去过长城故宫没有,天安门是什么样的,,,,,,那时的我,怎么就没有体会到他们心中其实也有和我们一样出去看世界的梦呢?如果我能早知道一点,是不是会更加的努力,也许现在就不是这般窘境了?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只能更加努力,有朝一日,我要带着他们去书中所说过的地方。父亲喜欢喝茶,我们可以去杭州或者云南,带父亲去喝地道的西湖龙井或者普洱茶。带着他们一起去北京看故宫和天安门、爬长城;带他们去上海看看真正的繁华大都市,也带着他们去那些天空蔚蓝、空气洁净、天上有鸟、水里有鱼、院里有树、阳光普照的地方住一住;

  我要带着他们一起去看看,在旅途中听他们述说自己的过往,在旅途中看他们如何真实地展现出自己的情怀。

  看完这本书,突然觉得自己并没有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途。

  09年去的北京,虽然在那里呆了很久,但是匆匆赶赶,只是看了那些著名的景点。后来辗转去了南京,因为天气太热,直接在室友姑姑家呆了一个礼拜。

  11年因为面试去的上海,第一次一个坐火车,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只去了复旦大学和外滩。那个夜晚在地铁站等车,微冷的风让孤单一人的我,迫切的想要回到离家近的地方。

  13年公司一起旅游去的阳朔。是的,早已没有书中作者在2002年去的时候所描述的那番美景。那条西街,已经完全商业化了。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游漓江、看月亮山、看岩洞、天籁蝴蝶泉。但是我始终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后来,我才明白,是少了一颗安定的心。记得几年前看过一句话,大意是,渴望漂泊的人,其实最渴望安定。我想,那安定一定不是说,在那个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中买一套房子。而是,无论你走在哪里,内心都是笃定平和的,因为心中有爱、有温暖。就像书中所写,在香港遇到10号风球,但他们仍然觉得这是一场美妙的旅程。只要心中安定,不管走在哪里,不管碰到什么困境,都不会怕。

  以前,我曾天真的以为,人只要去了繁华之地,就不会在孤独。现在只觉得越是繁华的地方,越会让人觉得孤独。那些灯红酒绿的霓虹灯背后,是一颗颗无处安放的寂寞的心;那喧嚣嘈杂的酒吧背后,是一件件无法言说的往事;那川流不息的街道背后,是一个个孤独无依的灵魂。我们所向往的繁华,原来就像是云端的梦,虽然美好,但却那么不真实;脚下的土地,故乡的家,原来才能给我们最安全的感觉。

  姐姐说过,今年想带着小外甥女跟母亲一起来厦门玩,昨晚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曾厝垵,那个算是古朴的地方吧。哪天我一定要先去看看,到时我也带着他们去住那开庭院里有一颗站着开花的树,树下开满鲜花的小客栈。

  我想,这是看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意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些事,真的在不做,以后都没有机会做了。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七):带妈妈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看过很多的游记:有新婚夫妇度蜜月的、有情侣浪漫游的、有独自背包客的、有闺蜜基友成群结队的,但带着母亲旅行的游记第一次看到。

  和继父分开后的母亲独自一人居住在乡下,突然的一天作者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母亲几个银行卡号,打电话给母亲才得知她身体极度不好,那天是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无大碍之后也深刻反思自己对其的忽略,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母女俩一起到过丽江、大理、香港、上海、杭州还有马尔代夫等地,重点并非观赏当地的名胜古迹抑或著名景区,而是更注重于休养生息,享受简单的生活。 在丽江作者告诉母亲睡懒觉的秘诀、不进酒吧咖啡馆只是陪着母亲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只去做一个简单的路人。去看,去感受。 在大理作者和母亲喜欢席地而坐,大片的水,无边的天,她们总是一句话也不说,体会天人合一、无忧无愁,极致的宁静与快乐。

  与其说这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本随笔集。作者母亲的一些故事和自己的阅历及周边朋友的经历等夹杂在一起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书中引导着一种放慢脚步,感受自然和心灵以及亲情的价值观。

  在书中作者说:我决定,将我的余生,和我母亲一起度过,再不分开了。我需要把我们弄到一个干净的、安静的、舒服的地方去,去过点儿最简单的生活、最基本的生活。

  在这本书,可能看不到华丽的词藻、跌宕的情节 、紧密的逻辑,它和作者的心情一样很松散,很随意,很自然。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给自己2014年制定了一个目标:我要存些钱,利用年假带着母亲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因为作者说,旅行,能帮助母亲解决很多生命中的问题,对健康的怀疑、对男人的不信任,对孩子婚姻的担心,对衰老的恐惧。我想,我的母亲对孩子婚姻的担心,对衰老的恐惧一样存在。我倒不一定寄希望于母亲能放下那些担心和恐惧,我只是感动于作者的另外一句话:她老了,开始依赖我们。但是她又极力掩藏自己的脆弱。

  看到那话的时候,眼泪潸然而下。我的母亲总会说一句话:人啊,年纪到了就不得不服老。我从未用心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直到这句话,才恍然发现天天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却天天在忽视她的老去,不曾懂得她对健康的担忧、对衰老的恐惧,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事无常,生命短暂,希望每个人都不要给生命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八):当母亲渐渐老去时,该如何与她相处

  与其说这是一本游记,倒不如说这是篇很长很长的随笔,记录着作者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用诗一样精致地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她和母亲在旅行途中相处的所有温馨感人的细节,那些一路上美丽的风景倒成了陪衬,作者主要想要表现的命题,我想,或许是——当母亲渐渐老去时,我们该如何与她相处?

  1,和她一起去旅行,只有你们两个人就好

  书中的母亲,正同丈夫打算分手,50多岁的女人,在眼泪快要绷不住的时候想要打电话给自己的某个子女,却还是没有打。我想,这或许是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人的共同之处,他们习惯了在子女面前保持威严,从不肯展现自己的脆弱。直到作者手机上收到母亲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几个银行卡的卡号,才知道母亲状况是如此糟糕。

  体检确认无事后,作者决定带着母亲出去走一走。

  在这次漫长的旅行中,她们去了丽江,操劳一生习惯早起的母亲终于学会了睡懒觉,去了大理、腾冲、雨崩、阳朔、杭州、上海,还去了马尔代夫、清迈和香港。

  只有她们两个人,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再变换一个地方,作者同母亲一起上路,一起说很多很多话,一起睡觉。

  这么多独处的时间,作者渐渐地走进母亲的内心,她们终于更加了解彼此,更加亲近,更加能够体谅对方选择和坚持的不同生活。

  作者在文中说:“旅行,就是这样一件能量很强大的事。在巨大的伤痛之后,有的人变得尖酸苦涩。但一次旅行,会让我们保留一张乐观的脸孔。它是一剂良药,它让我们学会和懂得,不再担心未来,慢慢前行,不急,不忙。”

  所以,如果你的母亲,也正好在经历着一次困顿,或者仅仅是退休后感觉生活无聊没有目标,不妨带她去进行一次旅行,只有你们两个人就好。

  2,承认你们的不同,接受并且相互包容

  母亲那个时代,同我们多少有些不同。

  很多时候的矛盾,就在于你们没有办法拥有同样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她责怪你辞去了稳定清闲有面子的工作,责怪你年纪不小了依旧不考虑婚嫁,责怪你总是到处折腾却依旧无所成就。

  而你抱怨她的不理解和不宽容,你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个老古董,认为她给你选择的人生太过平淡太过无味,无法满足于你那颗躁动不安崇尚自由向往不羁的灵魂。

  你们互相争吵,互相怨恨,你们之间的芥蒂越来越深,你却找不到原因。

  而实际上,母亲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成长轨迹本就不同,她理应和我们拥有不同的想法,为什么干脆承认你们的不同,告诉彼此,无论是你的还是我的,都没有对错,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是不同的生命形式罢了。

  书中的作者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接受“一眼可以看到20年后的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慢慢地一路走下去,不向世俗的道理低头,看看有什么新鲜的生活可以过。”她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从未试图去理解母亲为什么不甚满意。

  但是,母亲对她说,不能够否认一成不变的生活,有很多人都是这么过的,用自己的方式,他们有他们的快乐。有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不变,是因为责任。“没有谁好谁坏,这就是生活。”你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平淡,但是或许,别人眼中你的不安定和未知,才是值得同情的。

  母亲和我们之间的矛盾,无非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所以,如果有一天母亲和我们都懂得,没有谁有权利为别人的生活做一个价值判断,没有谁有权利指责别人在浪费人生,生命的形式本就该多种多样。或许,母亲和我们之间会拥有更多的和平吧。

  3,知道母亲的过去,才会更加地了解她,才会懂得她那些你不理解的习惯背后的无奈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母亲让我们难以忍受,比如她总是很节省,东西用到旧得不能再用都不舍得扔,总是不愿意去医院,有什么病痛往往选择隐忍不说,说不定就发展成麻烦的大病……

  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往往有着很多辛酸的回忆,关于生活的困顿、贫穷,关于难以忍受的无穷尽的饥饿,关于对生活永远的不安……

  当母亲老去的时候,你是否有耐心去倾听这些她或许不愿意回首的久远回忆,是否愿意去走进那个埋藏在她记忆深处的幼年、童年、少年以及还未有你出现的青年时光?

  文中的随意穿插着母亲的回忆,有很多细节多很让人动容,比如小时候的母亲,在别人家里睡着了,看到人家在吃藕粉,那种想吃而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呆呆看着别人吃完,把碗洗干净的无奈。

  母亲说,“这一生,都是没有安全感的。”是因为她从小经历了好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候,所以母亲才更加懂得生命的不容易。“人的一生,还充满了各种艰难和危险,我们都应该感激,能够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母亲还述说了自己第一次离开家的经历,因为不堪被后妈略带,那些偷偷踩后妈缝纫机被后妈辱骂的难堪回忆,女儿听到的时候,想必是无奈心疼的吧?

  知道母亲的过去,你才会更加了解她,才会知道,这个在你眼中或许只是个疲惫和势利妇人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痛苦和难以释怀。

  4,让她了解你的生活,了解你喜欢的东西

  似乎天底下的儿女,永远都有一个质疑他喜好和生活的母亲。

  她不明白为什么你喜欢穿那么短的裙子那么高的高跟鞋,不明白你为什么喜欢听吵死人的摇滚看听不懂的美剧英剧,不明白为什么你每个月都把薪水花得精光总是和朋友到处疯总是乱买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如果,你跟她解释不清楚的话,就让她也试一试,你喜欢的东西好了。

  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惊喜,原来,你的母亲,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老古板。

  书中的母亲,也是不理解自己的女儿总是一个人到处旅行的,她一直觉得,这是一件疯狂的事情。可是,在和女儿一起旅行的途中,看到那么多孤独的旅客从她身边走过,她才知道“原来有好多人和我的女儿一样。”于是,母亲终于对总是一个人在路上的女儿放了心。

  书中的母亲,一开始也是不喜欢喝咖啡,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开一家咖啡馆的。可是,在女儿带着自己去过几次咖啡馆之后,她竟然也爱上了喝咖啡,爱上了在咖啡馆中享受一个寂静而美好的下午。她终于不再问女儿咖啡馆的生意如何,因为母亲终于明白了:“开一家咖啡馆,根本的目的,不是赚钱。”

  所以,如果你的母亲再一次让你感觉到她无法理解你的生活,你或许应该想一想,是不是,你从来没有给过她机会,让她也去了解你的喜好,了解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和人生选择呢?

  要知道,她所有的不满只是源于不安,只是因为她对你不放心而已。所以,为什么,不让她知道,你所选择的生活和你所信仰的人生,其实是可以让她放心的呢?

  看完整本书后,我很严肃地跟我妈说,等哪一天有钱了,我也带你去各种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到处去玩一玩好不好?

  我妈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说道,哼,等你有钱?我估计我牙都掉光了,头发都白完了,都没有力气出门了!

  唉唉唉,不要这么看不起你家女儿的呀!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九):别再等待,和父母一起去远行

  看完《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这本书,我泪流满面。

  母亲和继父离婚了,“她一个人走到汽车站,买了票,坐上回县城的中巴车。50多岁的女人,在摇摇晃晃的车里,拿着手机,想打一个电话给远在北京的大女儿,或者二女儿,或者儿子。但她终究没打。这么多年,她总是这样,不管是病痛,还是什么,只要是不好的事情,她从来不跟孩子们说。她老了,开始依赖我们。但是她又极力掩藏自己的脆弱。”“有时候,我真的忽略了我的母亲。我以为她说喜欢在乡下生活,就是真的喜欢。我以为她说跟我父亲很好,就是真的很好。我们在城市里工作、应酬、出行、享乐,大多数时候会忘了想一想:妈妈此刻过得好不好?我经常给她寄钱,却无法体会,在乡下的漫漫长夜,她如何一个人度过。”“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旅行是我生命里很重要的事情。过去,我从来没有想过,重要的事情,要带最重要的人一起去做。母亲,我们去看一看。一起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有些地方,是你: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舌尖从未尝试,心里从未想过。”“旅行,给予了我们很多。它能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让无力的人找到力量。让孤独的人找到朋友。旅行,帮助母亲解决了很多生命中的问题,对健康的怀疑、对男人的不信任、对孩子婚姻的担心、对衰老的恐惧。”“等回到北京,我欣喜地发现,母亲的病好了!”

  面对这样的文字,面对这样的真情,谁人不流泪?

  当我从书架上看到《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这个书名后,目光立即被吸引住了。本以为是一本简单的旅行书,但当我翻看内容简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治愈佳作。我毫不犹豫地将此书买了下来,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将这本书读完了。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热,这种爱就是父爱、母爱。父母之爱是温热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是辽阔的海洋,袒露着宽广的胸怀;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儿女茁壮地成长。父母之爱的伟大在于父母之爱的无私,父母之爱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经典美文欣赏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耳边响起了那首歌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父母之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它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学以父母之爱为题,其文章便滋润蕴藉;音乐以父母之爱为题,其曲调便轻柔优美,余韵绵绵。

  无独有偶,想起了另外两本书。一本是《带着父母去旅行》,作者王凯、王锐兄弟,年过六旬,黑龙江省兰西县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母亲的梦想,他们自制“感恩号”人力房车,从老家出发,凭借一颗坚毅的心,拉着母亲周游华夏。曾被授予“麻城孝子”光荣称号、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孝子”。中、日、韩等国内外上百家媒体,对其孝行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追踪报道。现哥哥王凯在全国各地宣讲孝道,弟弟王锐带领“感恩号”家庭正在进行第四次感恩之旅,将中华孝道发扬光大。另一本是《孝心不能等待》,它告诉读者: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以尽孝,因为孝心不能等待!《带着父母去旅行》这本书中,其实兄弟只是拉着母亲,父亲过早辞世,留下了遗憾。

  如果你身在异乡,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平均一天陪父母3小时,一年只能陪父母21小时。假定你的父母现在55岁,设想他们能活到85岁,在未来30年里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只有630小时,也就是26天,还不到一个月。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带上父母,即刻出发!回报恩情,无论任何方式!

  “总有一种爱情让你无语哽咽/总有一种亲情让你涕泪交流/总有一种友情让你潸然泪下/总有一种忠诚让你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理想让你心酸不已/总有一种情感让你无限唏嘘……”

  我不是一个情感脆弱的人,在逝去的岁月里,所遇坎坷磨难颇多,但很少能有什么事情让我落泪。看完这本书,写下上面的文字,我泪流满面。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读后感(十):不要给生命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

  我喜欢旅游,买了一些关于旅行的书籍,大多数是图文并茂的攻略游记。这一本比较特殊,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本随笔集。而且,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她母亲的生活出现了诸多问题的时候,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旅行。她们一路走,聊聊天,吃当地的食物,回归一种简单的生活,作者在都市生活中被磨皱的内心也渐渐回归安宁。而这场结伴的旅行,也帮助她母亲解决了很多生命中的问题:对健康的怀疑,对男人的不信任,对孩子婚姻的担心,对衰老的恐惧...

  在这本书中,你可能看不到华丽的词藻、跌宕的情节 、紧密的逻辑,它和作者的心情一样很松散,很随意,很自然。书中引导着一种放慢脚步,感受自然和心灵以及亲情的价值观。

  我们总是叫嚣着独自旅行,总是说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经常带着朋友或者爱人一起出发,却从未想过,带着母亲一起出去走走,去到那些她没去过的地方,看一看。现在,是时候带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起出去走走,去她从未到过的地方,就像我小时候她牵着我的手带我认识这个世界一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事无常,生命短暂,希望每个人都不要给生命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起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