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菊花与刀》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菊花与刀》经典读后感10篇

  《菊花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花与刀》读后感(一):傲慢与偏见

  本书一直被看做了解研究日本的必读书,在从来没有阅读习惯人群中这本书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动辄把日本、耻文化、天皇崇拜挂在嘴边,然而我真的不相信,在看过本书以后就更不相信, 这本书的阅读率和它的知晓率一样高。

  这本书最为人所诟病的是作者鲁思 本尼迪克特从未踏上过日本的土地,她的书往往被认为缺少第一手材料。但如果你仔细审视这本书,你会发现书中的资料谪取自日本的历史文献、古今小说演义、日本近年流行的报刊杂志、战争中被俘的日军官兵的自白以及同他们接触过的美军士兵的回忆、作者和日本友人的交流面谈...来源是相当全面扎实的,可以肯定的是鲁思本人对于资料的收集核实下过苦工,比如论述日本的“负恩”文化时举例用了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介绍日本教育方式多次引用其流行妇女刊物《家庭妇女》的内容,要熟练运用这些冷门材料对一个没有深入研究过日本文化的人来说是绝无可能的。鲁思并不是单纯的抄书,她还观察记录了引用文献在当时大众的眼中的观感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所以我认为要在基本材料来源的可信度上对这本著作进行质疑是困难的,鲁思体现了一个称职的学术工作者应有的扎实严谨。但是——

  我们都知道新闻报道一般分为纯粹阐述事实消息和针对事件发表看法的社评,后者一般也将前者囊括其中,一篇好的报导一定是基于真实的消息和报道者客观中立的立场,鲁思在前者的表现固然无可指谪,但是她评论事实的立场是绝对扭曲的。我知道怀疑一个人政治正确一般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大多数时候只会变成比谁声音更大谁坚持到最后一句的泼妇骂街,但读过这本书我只能得出这个结论

  中日一衣带水,文化上有高度相似性,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鲁思所阐述的“日本民俗”就是我们的日常,甚至东南亚各国的日常。如对禅宗“无我"的理解,鲁思认为日本人追求这种境界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环境过度压抑,是一种病态。“无我”的概念在道、佛两家的著作中是最普及的概念之一,就算你基础差点也看过几本金庸古龙,再不济语文课本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总知道吧?再如作者谈到日本人的仇富心态,她认为这是因为暴发户们突然从原本低贱的位置逾越至较高阶层,他们是秩序的破坏者,所以被人讨厌。但是作者恰恰忘记了,古往今来,富人一向是众矢之的,即使在文明开化的多的今日美国,不也常有人痛斥资本为富不仁么?这种过度解读的例子还有很多,列举如下,不展开了

  1、日本军队的投降战死比 联系 文明开化度

  2、恩与爱,日本的人情文化 联系 日本人把恩情当做金钱一样可以借出和归还,是人性的扭曲

  3、从小说《哥儿》的一段剧情,日俄战争和占领菲律宾时日本军队的迥异表现推断日本人受不得“侮辱”,瑕疵必报。

  4、日本人在性方面较开放,不反对手淫 认为人性本善,人人皆可成佛(强烈质疑,在日本更受重视的应该是荀子的性恶说才对), 联系 日本人缺乏善恶观,无道德底线

  5、在乳头上涂胡椒让婴儿断奶 哄骗孩子说我不要你了督促他听话 讥讽孩子幼稚让他戒断幼儿时期的旧习 联系 日本人用伤害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粗暴野蛮,这种扭曲的教育手段只会培养出畸形的人格,这些心理畸变的人又培育出同样扭曲的下一代...

  ....

  我觉得理由可能有:

  1、本书出版于46年,二战刚刚偃旗息鼓,美国上下还处在一种战斗的亢奋状态中。战争中对敌国进行妖魔化宣传是常有的事,加上战争留下的创伤很容易把痛楚转化为非理性愤怒,虽然知识分子理应比大众更加冷静抽离,但鲁思可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

  2、60年代《平权法案》诞生前美国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是非严重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其他亚裔不可避免的被牵扯其中。在《疯狂实验史》里有科学家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和中国人一起旅行》(1930),调查旅店、餐馆是否同意接待亚裔人士(请注意,不是接待的态度,而是根本上的是否同意),可见当时对亚裔的偏见与歧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3、西方中心主义。假如有民族性这个东西的话(这已经是个过时的概念了),那么鲁思在这本书里对日本民族性是持大部否定态度的,几乎没有好话,任何与西方文化的 不同 都直接被判定为一种异端。

  4、鲁思的资料全部来自二手叙述,说到底她还是没有亲眼见证日本人的真实生活,缺乏亲身经历只基于想象的解读很容易走向偏见。

  :这本书被封上神坛还有一个理由,在全书的最后鲁思预言了战后世界形势的走向,这段文字简明扼要但悉数言中。她认为被剥夺军事能力的日本德国是因祸得福,他们免除了沉重的军费开支,得以把重心全部转移到发展经济,预见了战后日德两国经济的腾飞;她对经历多年战祸依然在努力走军事化道路的国民党政府并不看好;她看到了45年后世界将走向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

  本书在日本研究中的地位无需多言。

  鲁思通过对比欧美国家与日本民俗、国民性之间的差异,尖锐的指出了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二元矛盾,既尚礼守序的菊

  花,凶狠好斗的武士刀。虽然鲁思到最后没有直接对该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但通过罗列大量论据,以一种不证自明

  的方式间接的阐述了她的观点事实上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民族性的概念在近年来屡屡遭受学界质疑,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孕育下的人民思维模式与风俗习惯

  上存在不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记得熊培云有句话,如果让一棵树回顾它的一生,那也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民族是生活于这

  片土地之上的人的集合,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创生出这个民族本身所特有的性格。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又属岛国,常有海啸、风暴等自然灾害,生活环境的恶

  劣时时让人有朝不保夕,与死相伴之感,四面环海的岛屿环境更给人一种密闭和逃之无路的绝望。日本人轻生死,重然诺的生

  死观也就不难理解。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让大多数人得以幸存的关键在于井然的秩序。试想,长期生活在动辄地动山摇的环境中,泰山

  崩于前尚可有序避难的民族,又怎能不是守序尚礼,按部就班的呢?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可以从中得到解释——上级与下级

  ,都是维系同一个制度的正常运转的重要零件,共同使日本岛这艘大船不至于沉没。

  作为岛国,日本土地稀少,资源匮乏。在近代以前由于船舶技术落后以及幕府的锁国政策,渔获甚少。在民治维新

  前,日本人为了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国民,几乎是不吃肉的。日本历史上战乱频繁,民众长期处于挣扎求生的状态,对于生存资

  源的渴望尤为强烈,时刻想要从日本岛这一牢笼中挣脱。隔海相望的朝鲜、中国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自然让他们羡慕不已

  ,这种羡慕的直接体现就是明末对朝鲜的侵略和明治维新以后对中国大陆的窥觑。

  本书治学严谨,资料可信,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写在最后面:向董先生学习

  简单的罗列一件事物有多烂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因为东西只是死物,它本身不会跳起来反驳你,即使是由文字构成

  ,貌似在和你对谈交流的书籍也是一样。作者在完成一部作品之后,既离席而去,如果你轻易判定作者所述尽是谬误,那极有

  可能陷入自我膨胀的陷阱。本书的小结早已写过,当时的结论是这是一本该丢进历史废纸篓的伪经典,但假如真的仅止于此,

  那这本书不过巩固了我的既有知识,并没有从中摄取新的营养,这是令人遗憾的。所以也尝试一下董先生的左右互搏术,自己

  和自己战个痛快。:)

  《菊花与刀》读后感(二):矛盾的日本人

  《菊与刀》是美国作者Ruth Benidict的作品,作为女性,作者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电影,写成报告。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用这两种物品来描述作者观察到的日本人及日本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矛盾性,具体来说就是可以清闲优雅的同时黩武好斗、顺从有礼的同时阴狠偏执、信奉佛教儒家的同时注重个人享乐。

  作者通过观察用非常生动的案例描述了上述矛盾性,然后在最后提出上述性格及文化中的矛盾很可能源于日本人成长过程中教育的不连续性和阶段性。日本人的幼儿时代面临的管束极其宽松温和,越长大受到的各个方面的约束越多,然后步入老年重新回到管束极少的状态;这种成长经历和感受与西方人几乎完全相反。成年后的日本人,面临的责任义务束缚极多——对家庭的、对子女的、对上司的、对朋友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严格拘束当中,只能顺从不能反抗,日本人普遍认为需要条件服从天皇及父亲,但在脆弱自尊心遭到有意无意的伤害后,日本人无条件的顺从会因强大的反弹力变成对自我、对亲人仇恨和敌视。

  日本女性地位真的很低下,这种差别从青少年时间逐渐加重;日本女性结婚后,需要无条件服从婆婆意志,如果丈夫寻花问柳妻子不仅无权干涉甚至还会为自己的丈夫梳洗装扮以会情人。这种强烈的压抑会在女性的地位角色发生转换后加倍反弹到自己的媳妇身上。

  但日本人顺从的一面却缔造出属于日本制造业的王国;日本人专注、谨慎、没有强烈的反叛观念,因此一旦决定从事某项工作,就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到极致。同时,对家族、对客户、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义务感也加强了工作中的认真任劳任怨的态度。所以日本制造业在各行各业的细分领域做到了无出其右。我朝还有极大的空间要学习追赶。

  当然,本书的成书年代为1944年,距今已有70个左右的年头,日本人及日本文化在近几十年里是否有变化还有待观察研究;但本书的预见性及透彻性还是得到了学界及文化界的认可

  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种轻微的酸涩及不服,日本文化根源很大一部分源于我朝,但其衍生发展、传承地比我朝好太多。也许了解这些才能理解这个岛国国度如今的成就困境

  《菊花与刀》读后感(三):精神真的可以高于一切吗?

  高中时写材料作文记忆深刻的有这么一篇材料:一位母亲出门买菜,将刚会爬的孩子留在了家里。结果当这位母亲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二楼的阳台上朝自己笑,并且有掉下来的危险。这位母亲加紧步伐往家里赶,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孩子从阳台上掉了下来。事情发生时,这位母亲离孩子有一段距离,然后奇迹的是,这位母亲接住了自己孩子。后来有人做过实验,在当时的情况下,要瞬间跑到楼下甚至接住孩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为什么母亲能接住孩子呢?当时很多同学的立意都是:母爱伟大,母爱可以变不可能为现实,母爱如何如何……

  而看完《菊花与刀》后,发现一个跟这个材料极其相似的例子:飞行员在没有生命迹象之后还能够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再倒下。这看似扯淡却确有其事的存在,真的让人忍不住疑问:精神力量真的有这么强大吗?

  书中有好几章提到日本人关注精神高于物质,他们相信“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是有效的,并且事实上确实收到了效果。精神,或者灵魂是可以训练的,而能够自我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脱本我,达到“无我”的境界。像前面说的飞行员,无疑就是自我修炼的大师人物。正是因为日本人相信精神高于一切,所以他们注重锻炼,或者说自我修炼,但这种修炼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会非常痛苦,像苦行僧一般。恰恰相反,他们的自我修炼是很愉悦的。愉悦的原因大概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与习惯吧。

  天皇的存在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天皇没有实权,但相当于日本人的“精神领袖”,日本人对天皇的绝对支持相当于日本人对他们的信仰的坚守。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而有坚定信仰的民族更是可怕的。战败后的日本天皇主动找麦克阿瑟将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精神领袖”对日本所所负的责任。因为有责任,所以要争取。

  等级制度的存在也是精神力量坚固的另一表现。日本人对天皇的信仰,武士对大名的忠诚,孩子对父亲的尊敬,等等,都是一种固定形态的等级制度。在日本,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管理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而父亲的主要责任不是事无巨细地都要做,他要做的只有一件:将“管理者”的角色做好,同时培养家里的男孩成为下一个“管理者”。而如何培养“管理者”是男性重要的课题之一。这一过程甚至贯穿从孩子出生一直到成人,直到可以继承“管理者”的身份。因为他们坚信男人应该是“管理者”而女人不行这一信念,所以他们世代如此。而女人的地位便显得很卑微。

  日本民族很可怕的一点:不管历史如何变迁,他们世世代代都是沿着同一条路往前走。日本的天皇就是最有利的证据。这一点与中国不同,朝代更迭,政策会面目全非,没有固定的信仰。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人的特点是追求精益求精,而中国人的特点更多的是中庸二字。正因为精益求精,所以他们生产的汽车、电器等都是数一数二,质量没得说。

  不管精神是不是高于一切,作为个人来说,总是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能不能达到“无我”境界暂当别论,最主要的是在生活的大道上,不要迷失自己,要活得有自己的style。

  :这本书看得比较痛苦,部分章节基本上是跳行看完的。不管怎么样,写完这些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以后有机会,可以再看一遍。

  《菊花与刀》读后感(四):日本的等级社会

  刚看完了《菊花与刀》,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于著者叙述了日本本土的“等级社会”的观念——“这是日本民族创造出来的、最符合其口味的幻想。”[1]他们对秩序和等级制度的信赖与依赖,犹如西方文明对于自由和平等的信赖与依赖。只有在处于等级制度之下,典型的日本国民才具有安全感,因为在这个环境中,社会规定了他们做什么、怎么生活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不仅在国内,包括对于国际的形势,日本也是如此看待的,日本把国际格局也看做一个等级社会,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正是在这个等级社会中寻求更高地位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便可以很直接明了地了解为何同属儒家文化圈,日本却不像中国那样频繁地改朝换代,其天皇为何会延续千年未曾中断。因为在古代日本,皇帝是高居于等级社会顶端的,日语中称皇室中的人为“云上人”,只有这个家族的人才能继承皇位。因此在日本,至尊和至强并不需要统一,至尊的天皇并不一定具有至强的权力,但是却是日本国民心目中真理的化身和效忠对象。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战后的日本,几乎没有日本国民把战争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天皇身上,因为居于社会顶端的天皇是至高无上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者都认为自己在为天皇而战——“那些顽强抵抗到底的日军俘虏,把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归根于天皇,认为自己是在‘遵奉圣意’,是为了让‘陛下放心’‘为天皇而献身’‘天皇指引国民参加战争,服从是我的天职。’然而,反对这次战争及日本未来侵略计划的人,也同样把他们的和平主义归之于天皇。对所有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2]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日本不像德国那样承认战争的责任,因为战时所有的日本人都在为天皇而战,为报天皇的“恩”而对天皇尽“忠”,而战后日本人又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天皇身上。天皇不受任何批评——这一点,也正是西方人所无法理解和无法接受的。德国人由于找到了战争的责任者希特勒,他们对于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就可以妥善地得到处理。很可惜,作者在本书的第二章都已经指出了这些情况,但是最后美国人还是没有认真对待,以至于日本在二战问题上依然我行我素拒绝承认。其次,我愈发觉得中国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因为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放弃了巨额的经济,对日本来说意味着战争责任的放弃,著者在书中提到,日本人没有“自我牺牲”的概念,即使是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也并不是属于“牺牲”这个范畴的,他们是在尽自己的“义理”和“责任”。那么,中国放弃了赔款,意味着日本人不需要执行这一责任,因此也就不会进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感受不到中国的“牺牲”。

  从“等级社会”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还可以很直接明了地了解日本人那比中国繁琐得多的礼仪方式的由来。与中国不同,日本并没有中国像那样建立科举制,而是把官位和权力分给世袭的诸侯和贵族,在等级社会下,每个人一出生便决定了自己的地位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待人处事的方法和准则,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方式,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繁琐的礼节。儒家的“礼乐”精神在日本这得到了最大的发扬。

  --------------------------------------------------------------------------------

  [1]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孙志民等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7

  [2]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孙志民等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6页。

  《菊花与刀》读后感(五):你永远不了解的日本

  这是一本了解日本的入门书籍,尽管创作时间离现在已经有五六十年,但作为读者,你仍然能从中获得不少有意思的阅历。

  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其实有时是很难得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他们既是属于东亚黄种人的范畴,为人处事委婉,而又礼节繁多;但在另一方面,他们有着良好的范围的划分。大到社会严格的等级概念,小到进餐和沐浴的顺序。尽管如此,日本人却不认为这是一种对规则的遵循,而是自我约束的体现。他们固执的认为只有不自律的民族(例子举得是中国)才会需要明确的规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的强者拥有强大的内心,内心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算是久未控制,只要自己愿意对心灵进行洗礼,那么便会很快的恢复强韧。

  日本人会认为嫖和爱情是两种完全不同但可同时存在生活中的事情。极少数的人会因此而使自己的意理蒙羞。

  就像华夏美食和日本料理的区别一样:中国人喜欢把食物或炒或炖,但是总是要把所有配料混合在一起的。日本料理中则是泾渭分明,量份不大,但是足够让你一目了然。中国人喜欢用把菜上齐才吃饭,但是多数日本人则会用完一项,再品尝下一项。

  这是怎样一种不同的人情世故?这是怎样一个邻居?不断发生的争端和历史让国人迫切希望知道这个国度。真想有生之年能亲临日本用自己的双眼看个仔细啊!

  《菊花与刀》读后感(六):精神文化,二元

  自日本诞生以来,直至二战后初期的日本民族精神价值体系的二重性、二元性、矛盾性,two polar values的博弈。

  菊花:善者;刀:恶者。

  现今,就如在女校内可以种自己喜爱的花但是有条框规定;拂拭己刀之绣,人性本善。

  日本民族精神价值体系主要有几个支撑基础:

  quot;忠":对天皇,对上级,对国家的不可打折的忠诚;

  quot;孝":对父母,前辈的服从与孝顺,甚者可置妻儿不顾;

  quot;情理":家庭外对高等地位、恩的尊敬与回报。

  从儿童时期,孩子是可以"不知耻辱"地生活(玩耍、不忌口、无忧),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就会教导其遵守民族的礼节。成年独立后,青年会直面社会的压力,受大一届的欺压不敢报复,但是亦要受"各就其位"的观念束缚,只能把发泄留至下一届,如此循环。

  在自我修养中,日本人是内心奉承"忠""孝",外在则以非己的眼光来判别自己的对与错,是否不违反以及遵从上一辈教下的观念。

  至于"恩",是无论如何都要报的,如有耽搁,则要加倍奉还。倘若受其他因素如"情理"的压力而不能报恩时,就只能切腹自尽了。同时"恩"也是联系社会各阶层各人的纽带。

  quot;孝",是比"忠"低一级但是是服务"忠"迈向"忠"的一个重要阶梯。通过(祖)父母的以身教导,孩子适应社会的礼节,知道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

  quot;忠",最高一级的精神价值,由天皇主导,二战发动的精神支撑,民族中的任何一人都无条件服从。

  在日本这个性文化强盛的国度里,性在孩童至成家立室时期是不可公开涉及的(可自慰手淫)。到结婚后,父亲双方就会释放性的狂野,男方大方地可叫"艺妓"服务,女方虽不可,但能偷偷地……或者叫丈夫满足。喝醉同性恋吃饭澡堂都是消遣之法,肉体的快乐不与灵魂的相处冲突,就如昆德拉的"托马斯"一般,当然妻子会不开心。

  quot;自重":庄重地检视自身是否符合外界的眼光。

  虽然不知道日本现在的精神价值体系发展如何,在老美数十载的浸淫下是不可能不自由平等民主的西方化的。平常CCTV4的新闻报道都是安倍如何如何扩军改约强化自卫队,但日本民众是怎么想的呢?假如日本的"忠",好战情绪再度被激发渲染,后果不妙。

  当然,这些精神也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律己,通过艰苦犀利的自我挑战锻炼,注重礼貌,在组织中服从命令,有共同的信念去完成宏大的目标,以及合理地报恩感谢,这些都不错。

  记得上个星期的《非诚勿扰》有一位帝都的日本留学生,结合了作为兴趣的变面以及故乡的茶道,所以,地球村中,文化也是相互渗透与影响的。

  《菊花与刀》读后感(七):《菊与刀》日本特性的起源叙述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到时武士道文化象征。菊与刀象征着日本人的双重文化特征,即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因此此书用菊与刀来命名。

  本书,是作者在二战结束后完成的,因此对于日本人的特点不免具有时代特性,或许不能客观的反应目前人本人的行为特种,但从基因的角度,追溯了日本文化的起源。俗话说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任何现象都不能抛开历史发展而单独谈论和分析。了解了日本历史文化的特性,能够更多的映射出日本人行为举止的原因。

  二战中的日本:极度崇拜天皇,体现了日本人极度重视“忠”的特点,也说明了日本在战争中的精神方向;(或许也延续到了现代的日本)日本人民对于天皇的崇拜,只能用神话来描述,就像有信仰的西方人信奉主或耶稣一样,天皇所下达的命令,是没有人反抗的。天皇下令抵抗,手中及时拿着竹竿也要负隅顽抗,天皇下令头像,即使武装这狙击大炮仍然泰然丢掉。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民众在天皇宣读投降诏书之后,能够如此平静的接受失败的原因之一。精神至上理论,这给日本军队以强大的执行力(不知道这是否只是日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所特有的)。他们推崇的是,只有精神才是永久的,永恒的,而物质的东西虽然需要,但是次要的,不可维持的。而死亡就正属于物质的一种方式罢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能够出现“神风特工队”和决绝投降集体自杀的现象。

  各就其位:日本认可等级制度,这种习惯的思维对他们而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日本人对待等级制度,像是一种最基本的信仰。上升到了信仰层面,或许就无需太多语言来解释他们如何严格的恪守着这一准则了。这一准则,决定了他们的家长制度,决定了男人和女人地位的差距,决定了辈分的稳定性,决定了下属或下级在收到上级批评责难时,无条件的承受等等,当然,也觉决定了天皇能够在人们心中的那种神话的形象。各就其位的社会习惯,使得日本在其发展过程中,减少了内讧发生的概率,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内部条件。

  士农工商的阶级制度是不可以相互转化的,或者说是世袭制度,这不同于中国的封建时代,后面三个角色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官,而这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日本的阶级(自上而下):

  天皇 - 有名无实,没有实权(日本有“虚君”的传统)

  将军 - 掌握实权,家族世袭

  大名 - 类似于中国的诸侯

  武士 - 领俸禄的家族保镖

  被统治阶级(工农商)

  明治维新:这一段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讲明治天皇如何主动改革,没有系统的列举改革措施有哪些,书中叙述的有些零散,这也给我留下了一些空间去查询额外的资料。下面记录一条很感兴趣的一段内容:

  在工业进程中,政府出钱建立并资助内阁所认定的他们所需要的企业(我想这些应该主要是一些重工业或科技兴致的企业),一方面输入外国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派国内技术人员去留学,做到了真正的尊重最先进的技术知识。当这些企业具备了“良好的组织状况和繁荣的业务前景”后,政府将这些企业以超低价格卖给私营公司。中标的旺旺是金融寡头。日本所成就的,就是以最小的失败和浪费建立起他所需要的企业。而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日本本身,国民经济在这样的大义式的制度下,有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日本人的恩:日本人看中感恩,因此也注重报恩。有些恩,在数量上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无限期的报恩叫做义务。义务往往以为这强制性,在伦理和情理层面,报恩都是一种必须要执行的。两种恩,对于报答父母的恩,叫做孝,对于报答天皇的恩叫做忠(也可以看出天皇在民间的地位等同于父母)。而这种重视恩的态度,或许也能够解释日本人能够忠于等级制度,因为打破现有阶级的行为,都将被视为不忠。这与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相通的,不过貌似他们执行的更加偏执,而我们在变通的执行着。

  自我克制与放纵:日本人自重心很强烈,这要求他们能够尽可能多的自我克制。书中提到女人分娩不许大声哭叫(我还特意google了以下,找到一个视频,那个待产妈妈貌似真的没有嚎哭暴叫),男人也应该战胜痛苦和危险。比如当洪水来临之际,有自重心的人,会默默收拾好生活必需品,然后去最高点自救或等待外来救援。这不仅是我联想到了前几年福岛核电站泄漏时候,日本应对突发事件的事儿。除了表现出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以及积极的准备措施外,无不让人感叹的就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秩序性和淡定。或许这可以从自重心的角度来解释吧。说道放纵,日本人不谴责自我满足的行为,他们认为感官快乐是有益处的,因而值得培养。享乐的范围,也有所限定,不得入侵人生的要务。书中有描述婚后的老婆愿意帮老公打扮好,出去找妓女或艺妓,也愿意支付因此受到的账单,而女人基于对老公的忠诚,在面临诱惑的时候,也需要将其保密才可以进行。还有说道日本的婚姻与爱情是两条支线,并不非得重合。或许这是当时的背景下的日本,我没有直接跟日本人深度交流过,不好下结论和评论现在日本的状态。但是日本色情业如此的发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无非证明了有需求强劲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根源,正与日本人对于肉体上自我满足的允许态度有关系。

  “四十七士”的故事:这个故事据说在日本很有名(或许像中国的刘邦项羽一样吗),主要表达了君臣对主子的忠诚。主人公是一个家臣,叫做大石,他的主子浅野候被另外的一个大名吉良候所误导,在众人面前出丑,因此出刀在吉良候额头劈下一刀。这一刀源自浅野候对自己的荣誉的看中,但是却发生在了一个将军的底牌内,因此属于不忠。下场自然是浅野候为了表达自己的气节,用剖腹自杀的方式来洗脱自己的名声。他的部下包括大石也变成了浪人。大石是一个忠诚的仆人,精心筛选了这部分被摒弃的下人,最后选定47人,歃血为盟,要为主人报仇。而在准备阶段,这些人忍辱负重,装疯卖傻,为了防止连累家人与家人决裂,为了防止风声走漏,甚至杀害了自己的亲人。最后找到了吉良并通过额头上的刀疤认出了他将其杀之。忠于主子的行为,这样表现出来了,然而因为杀人,触犯法律,幕府命令他们剖腹自尽(自尽的做法在日本也是极度荣耀的)因此,达到了当年小学五年级课本中的“此乃一石二鸟”的结果。

  起初翻开此书的目的,是想讨论一个我最近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日本在二战后迅速的复苏,很多大名鼎鼎的日本企业秒杀了美国和世界很多传统电子和汽车公司,然后为何在现在,日本企业纷纷运营不佳了呢?”日本人的基因特性可以从这本书中略知一二,但是还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留下来随着日后的阅读丰富之后,再来回答吧。

  《菊花与刀》读后感(八):小谈日本文化

  很早就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可是一直没有阅读。当我从图书馆把这本书借过来捧在手中的时候,心里充斥着敬畏与厚重感。一场战阵引发了对一个国家的研究,包括文化、生活、精神领域。这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认真态度,从这本书里也不得不重新认识日本人,尽管他们就在我们旁边,尽管他们的文化起源来自于我们,但是我之前了解的都是片面的,陌生的。

  严明的等级制度划分,让在合格社会的人们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如果对这一点还不了解,就需要从德川幕府的历史起了解。正所谓所有的历史都有其渊源,日本从重权轻商,到权商相结,这都是依靠武力来维持,所以武士说白了,就是主人们养的一群打手。说到了武士,自然想象出一幅武士敞开胸怀,手持短刀,一幅端庄的神情,好比神圣的仪式,而不是面对死亡。因为他们是为效忠天皇,所有的畏惧与疑虑都冲的烟消云散。在这里,我们要理解武士的这种行为,就要靠一个“忠”字。我所理解的忠,就是把思想与肉体的托付。小到家庭里对长辈兄长的尊敬,即使是完全与自己意志相违背,也要无条件服从。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再到一个国家精神领袖的服从与敬仰,这就是自然而然的。这样一种文化体制内,效忠天皇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总体来说,日本人的思想意识很集中,正是这种集中,也便于管理,自然在战场上就有了“敢死队”。

  “义”和“理”,这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另外重要的钥匙。他们对恩情的接受,与日后的报答;以及受到侮辱,奋力反击,以挣回自己应得的荣誉。这些都是日本人所尊重的文化。这与中国中庸之道,“忍”和“让”,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跟西天取经一样,文化进行了发展与变化,不能说哪一种更好。

  这本书作为一本社科类书,很值得阅读。

  《菊花与刀》读后感(九):人性的研究

  菊花与刀久负盛名,在我刚毕业时就听说是了解日本文化最好的一本书。当时翻看过几页,也没觉得好看。最近看了东野圭吾的系列推理小说,以白夜行为代表,情节的忧郁、阴森让我几乎是很压抑的看完了全本,感觉肠胃不太舒服却又欲罢不能,直呼好看。从那时就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兴趣,是怎样一个民族,怎样一个人,可以写出如此的小说。于是重新开始阅读菊花与刀。

  没想到这样一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美国政府的2大问题。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德国败局已定,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还在疯狂的运转。美国最高决策层想弄明白日本人到底会不会投降,如果投降了,是否需要保留天皇体制。然后就把这两个问题交给了本书作者,鲁思. 本尼迪克特,一位杰出的女人类学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孔子的这样一句名言,在美国人这里应用的很是纯熟。也说明了美国人的客观,严谨,不盲目自大,相信科学。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还有人类科学这们学科。

  鲁思. 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写出一份关于日本的长篇研究报告,预测了日本会投降,并指出要保留日本原有的统治体制。而这份报告的内容与日后的实际情况又惊人的吻合。作者把这份报告整理后,加上了研究方法与日本投降后情况的概述,正式出版。

  听上去这本书更像一篇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研究报告。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让人惊讶的是作者本人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在她写作期间她没有机会到达日本,所以这是一本纯理论研究。那么什么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呢?在鲁思. 本尼迪克和她老师的文化模式理论里,各种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特定的文化支配着特定的行动和思维方式,文化结构影响和塑造了民族人格。比较绕的一段话,我的通俗理解是,把文化分成几类,每一类对应着不同的性格,然后看他们如何相互影响。简单点说,就是研究人性。这个我很感兴趣。

  《菊花与刀》读后感(十):在儒释道之路上与中国渐行渐远的国度

  日本,客观地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爱恨纠缠的国度;她的文化脱胎于中华母体,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自晚清以降,中国的有志之士许多在日本进行了系统现代文化,如:先总理孙文、蒋介石、李大钊、周恩来、鲁迅、陈独秀等。

  无论从文化的认知感还是难以言语的晚清民初历史,甚至改革开放的中日蜜月期,中国对日本文化的亲切感是不容否认的;

  但也是从民国中期,也是这个曾经的学生,甚至是近代的同行者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所以说日本于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亦不为过。

  对于这样一个邻国,我们却缺乏系统化的研究。要愤慨亦或鄙视她可以,但如果不能系统的剖析认识,在打交道的过程吃亏是难免的,只能是无脑的愤青或舔不知耻的崇拜。

  2000年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基本统治了中国,未曾大变。但儒作为非典型意义上的宗教,本质是解决“人”的问题,但不足之处或是说其他需求是由道及佛来解决。

  三教在确保自己基本原则底线的情况互相融合,每一个中国人本质是在三种学说下共同影响成长,并融于血脉。所以可以看到中国文人身上儒家的自我约束与心怀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及佛家的慈悲总是互不排斥的出现。(注:基本无法区分,就像胡适与冯友兰先生关于儒道争论一生一样,基本无解)

  但日本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割裂的选取了若干点并极致的发展,所以出现了一个不同于甚至于背离了中华文化的体系。

  关于儒的仁义礼智信 忠孝廉耻勇

  中华文化中最大的约束和基石是“仁”,基本上像上位法与下位法一样,与之抵触,即可作废。民众臣子对帝王忠,人人之间的信等全部不可以在不仁的情况。“仁”的范围似乎有所广泛,有时会有缺失标准,但绝大数情况下保证了基本的善良。

  唐时,日本在学习时无法在天皇万古一脉的情况理解或应用最重要的准则“仁”,而选取了“忠”以便更好的在本国应用,可缺失了“仁”的约束,所以“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这种缺乏基本准则约束及没有基本标准导致的矛盾行为似乎可以明了。

  关于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慈悲

  有时会想,实际上中国人的豁达、心胸开阔甚至是幽默感由以上两个宗教完成。

  道家看起来比较消极的老庄之道在入世儒家的影响下反而使得中国人豁达的心胸,就像文中说的“对名誉的“义理”,中国人把对侮辱与诽谤的过分敏感视作是“小人”——道德上渺小之人——的特征,他们认为如此神经过敏似乎有点滑稽。中国人很认真地使诽谤者成为可笑的人,但不会认为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损害。他们说“使对手显示其兽性的最好办法是对他退让”。”而在日本或者中世纪的欧洲绝不是这样。

  顺便说一下,日本的茶道、花道等将一个事物极致化并纷繁复杂化,虽说是“道”,但在传统中国人来看并没有脱离“术”的范畴,离真正的“道”这个内涵相去甚远。是捨本逐末的做法。

  日本的佛教经过最澄、空海等日本佛学宗师改变以来,与中土差异似乎相当大,不再细说,呵呵似乎应另开一篇。但慈悲或是禁欲等相对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概念可以说面目全非,完全没有了一定程度上“云端附眼慈悲望众生”的大乘精髓。

  所以没有“仁”的支撑,没有豁达的心胸,不讲天人合一及慈悲众生的理念,近代兽性显露有其必然性。作为战败国对美国的毕恭毕敬及无条件的追随强者也是可以理解。

  回到题目,这是一个脱胎中华母体,但与我们在儒释道之路上与中国渐行渐远的国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菊花与刀》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