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3-21 09: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精选10篇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本由玛赞·莎塔碧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一):我们要坚强灿烂地活着

  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玛赞·莎塔碧 你心目中的伊朗或者中东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石油?战争?血?宗教?贫穷? 在没有接触《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之前,我心中的中东是石油和战争,那里的人们、文化、语言相对于他们的战争并不出色。 可“追”这本书,让我对中东有了新的看法。我佩服那些在乱世中坚持自我的人,我同情那些淳朴厚实的贫苦农民,可我有时候又觉得悲哀,在那样坏境中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 因为“追”而对中东国家有了某种向往了解的情节,《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是在地铁5号线上看完。记得那段时间里,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赶快上班或者下班,这样就又能看玛赞的书。 所以,好书就是这样。让人有一股子想全部阅读完的欲望。 《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相当于是作者玛赞·莎塔碧的自传。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其从童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生活,在那个阶段里,她的家人她的国家所经历的一些变化。 一、保持质疑的精神 如果伊朗那个国家里所有的人民都是愚昧无知的,大概那个文明古国早就被损坏了吧!所幸的是,还有那么一群有反抗精神、敢于质疑的民众。 玛赞小时候相信书本所言,相信他们的国家,相信他们的政权。所幸她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有着一对开朗的父母,这对她日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父母的循循诱导下,玛赞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认知体系,这对日后成长为一名独立自由的女性至关重要。 二、中西文明的结合体 90年代的伊朗,是西方文化和古老文明的交融地,彼此回合,形成了一个新的伊朗。 在社会的最高层,人们开派对,过着西方人的生活,而在社会的低沉,人们依旧过着困苦的生活,相信死后能去往极乐世界。而这,又是我看得极度不舒服的部分。 战乱,上流社会的人有资本去往国外,从此远离战争。下流社会的贫苦农民,听信传言,参加战争,死于战争。虽然,在战争中,有部分底层的人民翻了身。可其实相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死去的大部分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或者男人。 当然,这不仅仅针对于某个国家,其实就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发展史,大部分情况也是如此。 所以,和平才会是如此宝贵。 三、自由、独立的女性 玛赞说她渴望成为独立、自由的女性。可现在的我们成为独立、自由的女性之后呢?我们还是最初的那个自己么? 其实,这本书,透过玛赞的人生轨迹,我们应该明白,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也不应该遗失自己。 喜欢书中的外婆,那是一位历经沧桑非常智慧的老人。 玛赞的父亲,也是位伟大的父亲。即使知道女儿会离婚,还是同意女儿结婚。大概只有她自己经历了,才明白。 玛赞的母亲,满足女儿的所以愿望,只愿她能健康成长。 这是一本会让人看到不一样世界,体会不一样内涵的书籍。它告诉我们,中东除了石油、战争还有的美丽的文化、人性,以及在苦难中坚强的乐观的人们。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当你沉入其中阅读时,你会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虽然生活还是有点儿糟糕,可你是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文明开放安全和平的国度里。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二):社会断裂中长大的你哟

  看过一组伊朗革命前人民生活的照片,误以为是当时的欧美国家,人民穿着时髦、打扮精致,社会充满着时尚气息,画报开放,男星健美俊朗、女星浓妆性感,聚会是人民日常重要的消遣方式。

  玛赞从小生活在开明的家庭以及文化宽容的背景下,特别渴望与父母参与革命;她更是有机会接触与了解到很多有关革命与战争的事情;到了上学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盛行,与她的开放观念产生冲突。

  两伊战争中,被迫赴奥地利求学,她接触了西方的性观念、大麻、同性恋及爱情,享受着表面的自由。但这一切却无法给她带来真正的快乐,突然被推向西方世界,带着在动荡环境下没有成型的价值观,与原有世界匆忙告别,玛赞不知如何安放对家人、家乡的感情,不知应该做些什么,不知道如何应对别人对家乡的询问,不知道自己自己是谁,就这样矛盾着、纠结着、迷失着。

  在国外求学的酸楚,促使玛赞回国。这段回国经历,除了对残酷战争的重新审视,更是进行了有成效的绘画学习,而国内浓郁的宗教气氛,使玛赞遵循传统要求,走入逃避社会压力的婚姻,同时她也由于西方化的行为在朋友间变得格格不入。“我在伊朗是个西方人,在西方是个伊朗人。我没有明确的身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在伊朗,她仍然迷茫了很久。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三):我在伊朗长大

  抱着想要了解的伊朗的态度去看的,看的过程中让我想起了《追风筝的人》,国家社会的变迁深深影响着个人命运的沉浮。阿拉伯社会或者说伊斯兰社会的改革如何会导致今天这样的结果,今后,这是我读书了解的一个方向。

  同时这部著作也让我联想到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读的《虚构的犹太民族》,通过虚构自己民族的辉煌历史来唤起民众的民族主义,复国主义,这些看似自信的甚至是自我膨胀的思想是那么的经不起推敲,而他们所带来的狭隘的使命感的思维方式更是让人恐惧和不安。以色列建国后发起的几次战争很能说明问题。当然二战时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这一类的典型。

  我也联想到了前段时间的云南昆明车站的暴乱事件,当时室友说了一句话让我十分震惊“就该把XinJiang人都杀光!”。如何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这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可怕。一直以来,就劝他多看书,经常把自己的书拿给他看,可是仍然冒出这样的气话来,似乎看书是不管用的,我倒真心希望这只是他的气话。一方面,xinjiang人并不都是伊斯兰教徒,另一方面信奉伊斯兰教的并不都是狂暴分子。我们国家并没有刻意的宣扬民族主义、煽动民族主义,可是民众中仍然有这样可怕种子,甚至是所谓的高才生,如此狭隘的民族主义就这样轻易的被唤起。

  最后,真心希望阿富汗、伊朗等一大批阿拉伯世界的国家能依靠群众的智慧走上正轨,拜托狭隘的民族和宗教的束缚。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四):熟悉的陌生

  去年看过单本第三部后,我就等不及要找全本来看了。

  一个如此陌生的国家,但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其实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想通过这部绘本了解伊朗其实不大可能,它更多的是一个浸淫着深沉的复杂的情感的个人成长史。这也是玛赞的成功之处,她让我们从一个陌生的国家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那一部分。我们也曾有过这些沉重的历史和荒唐的苦难,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沉默,反叛,颓废,逃离,忍受,割舍不断。

  这个出身有些背景的伊朗女孩的成长很不容易,有那样一对绝世好父母,实在是令人惊叹和羡慕的。

  去看看吧,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看到我在朝鲜长大,我在XX长大这样的故事。它能让我们泪流满面紧咬牙关,但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五):对伊朗的感受

  匆匆的看过一遍,觉得在奥地利读书那一段情节有点太突然了,在外国四年的时间作者经历的似乎是从天上到地下的生活,她的遭遇很戏剧化,如果她没有刻意夸大一些情节的话。书里的一些细节总是能透露现在这个政府对民主和现代的压制;

  在德国的前几个月,我的室友是伊朗人,他说在伊朗他不能公开和女朋友的关系,他觉得伊朗因为有石油使得贫富差距更大,他认为伊朗一直在受英国的操控…他和他哥哥现在都在国外留学,他们不想回国,他说四个封锁Facebook的国家中除了朝鲜还有伊朗。

  也看过《一次别离》,这部电影里至少能看到一些希望,一些关于民主的火光正在闪耀,至少电影中的社会还是法治的,人民可以在警察局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六):为法国贴上“浪漫”

  玛赞面对询问,无奈地选择了谎言。是啊!在一个惯以标签认知的世界,真诚所带来的误解也许远大于谎言,何况这又只不过是一场不可能有任何深化的寒暄。我们为美国贴上“民主”,为法国贴上“浪漫”、为德国贴上“严谨”、甚至为朝鲜贴上“专制”,然后我们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去看待每一个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朝鲜人,这种粗鄙的认知快捷方式无疑是一种无奈的荒谬,因为美国必有崇拜极权的人、法国自有迂腐无趣的人、德国也有虚浮马虎的人,而朝鲜也必有信仰民主自由的人。我想如果不能撒谎的话,那么玛赞宁可选择“波斯”来回避“伊朗”,毕竟对于成长在一个开明进步环境的玛赞来说,用波斯文化来界定她的认同,要远比用伊朗政权来的真切(虽然波斯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政治标签)。自从世界被分割地理疆界明确、政治归属清晰的诸多民族国家以后,我们便继出生的无从选择,又面临着一种政治认同被强加的威胁——政治属性伴随地理属性而诞生,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七):在战乱、死亡,宗教、文化冲突中,不羁过一生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八):不幸的民族都是一样的

  伊朗是一个经常耳闻到但不甚了解的国度。 玛赞·莎塔碧的书深深感动了我。我看的是1-4那种书的电子版。当看完第一本之后,就欲罢不能,一直看完了所有。

  我深深的为波斯民族感到痛心。

  玛赞所写的时代背景真是一个让伊朗难以为国的时代:北面是强大的苏联,本身又依靠美国,西侧又是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共产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宗教思想交织在一起,巴列维的确不是一个高超的政治家,处于这个时代和地理环境,没有极高的政治智慧是难以生存的。

  玛赞来自一个充满自由主义思想的家庭,这种家庭原本是巴列维改革的未来范本,但不幸的是各种势力角逐的结果是极端伊斯兰教。

  每一场革命的结果都是悲惨!(想来我现在是反革命的。)

  玛赞受到了很深刻的西方文化影响,这与极端宗教完全无法产生交集,这也是产生冲突的根源,加之她对伊朗并没有他外婆和父母那样深刻的认识,最终她的走是必然。在第二本伊拉克导弹炸死了她的邻居-一个犹太家庭中,能看到真正的波斯人,无论信奉什么,波斯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伊朗人心中。

  但她的爱,她的根还是在伊朗,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回家这一集。

  玛赞真是一个优秀的女作家,细腻的感情描述,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撩动人心,更多的是心碎的故事。她把家庭、民族、国家和一个小女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展现给我们,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伊朗,伊朗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伊朗中产阶级的生活,伊朗革命者的生活,也了解这个国家里的小女生的生活。

  不知道动画版拍得如何。一定要看看。还要找一本伊朗历史书看看。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九):你背上的猴是最新的潮流…

  最近读了一本自传体漫画,叫《我在伊朗长大》。

  假如要我简单说一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朗贵族后裔的少女,因为国家在宗教革命后逐渐走向专制,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让她在14岁就去国外独自一人留学,含辛茹苦凑钱让她在国外成长,如果这是一个中国故事,我们也许看到的是她是如何把家仇国恨放在心上,面对同学的白眼和人种歧视,发奋图强,终于用学识让所有的老外就敬佩地伸出大拇指,你们伊朗人,真是了不起!

  另外就是我的一个朋友推荐我看了一部电影《朱诺》,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xODYxOTI4.html。

  朱诺是一个叛逆的女孩子,喜欢摇滚,喜欢血淋漓的恐怖片,喜欢重口味漫画,16岁就主动“勾引”自己喜欢的男生并上了床,然后怀了孕,她不想堕胎,于是选择把孩子送给一对想领养孩子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人和人之间似乎没有真爱,但是最后她找到了信心,这得谢谢他的父亲和继母。

  我喜欢这部漫画,还有这部电影。我也有个女儿,我可不希望她的未来就是陷入庸俗而无聊的人生,最可怕的是,那些庸俗而无聊的人会反复教育你,活得好就是人生最大的希望。

  假如我的女儿是:

  8岁和小朋友打架摔坏了骨头;

  10岁考试语文和数学都挂了科;

  12岁就模仿明星偷偷抽了烟;

  14岁迷上了摇滚学会朋克造型;

  16岁为一个男人堕了胎;

  18岁甩开我们担心受怕拿着背包一个人去流浪一年;

  20岁她颓废在家一集又一集开港台电视剧;

  22岁她突然退学要去一个餐馆做一个服务生;

  24岁突然发疯要嫁个一个和我一样大的老男人;

  26岁她又发神经要跟另一个人生活...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会很羡慕我女儿有这么强大的内心去承受这样丰富的人生,我们总是嘴上说世界是他们年轻人的,行动上却不相信他们通过错误的探索可以最终找到人生真理。

  我顶讨厌人陷入世俗的生活,去拥抱世俗气的爱,并觉得那是幸福人生,虽然我自己也未能免俗。

  我们活得好,并不代表我们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应该不仅仅是来证明我们可以活得比动物更好一点,我们应该能够在有限人生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归属。

  人生那么短,应该让自己更多拥抱美,体验生命厚爱赐予你的酸甜苦辣。

  可是即使你最后还是选择世俗爱,只要是你的自由选择,我就不会干涉,我毕竟不能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你。

  但有一条,我宁可你做一个无奈自焚的小贩,也不愿意你去做那可怜的城管,为着微不足道的收入去欺负那更微不足道的同胞。

  假如你不能让别人活得像个人,你至少可以让你自己像个人一样活着。

  这就是我和妈妈对你的全部期望。

  ——————————————————————————————

  顺便可以说一句题外话: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要拒绝几个编辑邀请我写育儿心得的书。

  第一我育子没什么心得,因为我的女儿还没有什么成绩,连个小学班上第一名都不能给你们;

  第二我的口味实在太重,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家长的主流价值观能够承受。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十):随便写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