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10篇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是一本由范海涛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一):无题

  刚开始看书本的时候作者多次提到了《世界因你不同》一书,想必这本书对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人生。也许就是因为写了这本书之后,促成了作者去留学的目的

  关于留学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可能还只是停在想的而没有真的去实践,而作者却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去留学,我作为同样三十岁的人觉得真的是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气,所以书名是“突围”真的好贴切,这得放弃多少东西考虑多少问题才可以踏出这一步。

  书本内容一直围绕作者的留学的生活学习进行描写,只是很纯粹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思所为,没有那些特励志特鼓动人的东西,只是告诉我们,去到美国之后:遇到了怎么样的文化冲击,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课堂上是怎么样的,如何去完成作业、如何采访不同的人,周围的人,以及自己的想法,也让人更加了解美国课堂上的情况、美国的教育以及口述历史是怎样一回事。

  无论你是一个怎么带着光环的人,去到外国留学就跟普通一样,也是从零开始,烦恼住宿的问题,烦恼英语的问题,烦恼文化的问题,烦恼学业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明确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己一步步地努力以及获得身边人的帮助,就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自己最近在学外语,这本书也算是对我想去留学的梦想的一个支持吧,但是每个人的境况不同,可以放弃的东西也不同,虽然很佩服作者,但是按目前情况我还不能“突围”。如果有一天,我也希望可以圆自己一个留学梦。大家一起努力吧。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二):做自己的主角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书名就吸引了我,人生平平淡淡不好?为什么要突围,还要绚丽?你喜欢平淡安稳的生活是你的选择。不忘初心,怀揣梦想的人有颗勇往直前的心,他们为自己的小小梦想努力着,为破茧成蝶的华丽转变准备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揣着一颗不辜负当下的心,什么时间都不晚;曾如封面: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对于出国留学,30岁已算大龄,而且现在出国留学热也想20世界末那么看重,可范海涛在而立之年放下曾经所有的努力,亦然出国留学,还学了一个“陌生”学科--口述历史,口述历史,原谅咱的无知,第一次听说,范海涛凭借着自己文学功底,外加努力,把口述历史这项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是范海涛游学美国的心路历程,你可以把它看作游记,更多的是它是我们了解美国,了解哥伦比亚大学,了解口述历史的一本“教科书”,它还是一本励志书籍。它实用、用心,它有欢声笑语、有艰苦辛酸,范海涛用他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不一样的美国,任何一个国家有它的先进文明、丰厚文化历史,也有它不完美的一面,真正了解认识它,方能客观评论;最主要她让我们看到一个而立之年的人如何战胜自己,如同凤凰涅槃般的重生之旅;如同她感叹的一段话:以前的旅行都似是而非,一直到我自己的身体思绪可以在任何一片土地纵横驰骋,以某个时间节点,我发现自己的新大陆,那是一种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自由;那是一种缅怀时光流转,奔流不息的遗憾,那是一种旧自我和新自我的相拥告别;那是一种即使没有人东,我亦然可以孑然一身的绝世独立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序都是国内名人书写,如李开复、徐小平等。最爱李开复写的序言,不仅写活了范海涛,还有心灵鸡汤般的话语人心动。李开复,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不是为了要介绍他的头衔,而是范海涛能与商界大佬级别的人成为朋友、为其写广受欢迎的传记,可见她不一般,可她在事业高峰时留学着实让人“惊讶”及敬佩,序是通过他人了解不一样的范海涛,李开复笔下的范海涛努力认真执着,为了自己的梦想,时刻努力着准备着,李开复说刚开始范海涛的英文并不那么好,可一年后刮目相看,文笔语法流畅,可见这一年她为自己的留学梦-每天努力学习英语;李开复提到她的写作风格,以小见大,以故事见长,虽未读过她为李开复写的畅销传记,本书也够咱欣赏阅读。李开复评价她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且能进行深度思考的生活者。李开复在序言最后一段话在我心里洒下暖暖鸡汤:人生如何冲出重围呢?有太多的年轻人,想的太多,做的时候忧郁,一天一天蹉跎了岁月,浪费了时间。人生怎么冲破重围?其实就是要有一种不怕外界质疑的倔强,要有每一天能够进步一点点的勇气,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一直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行走。我相信,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往往人们脚踏实地地迈出第一步时,所有的东西,就已经悄悄在路上了。当然序二-徐小平也妙笔生花诙谐幽默的把范海涛夸了一通,通过他人的视角我们认识了多面的范海涛。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我把它看作一本心灵励志类书籍,含泪带笑的读完,范海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去行动,不论何种年纪,都为时不晚;为自己那份初心努力一把吧,别辜负生命可以起舞的日子,不要为曾经的蹉跎后悔,人生需要的是勇往直前,水滴石穿的坚持不懈,可能谈不上绚丽,但它绝对富有,人生短暂,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三):忍受孤独上路,才能来一场绚丽突围 ——读《就是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那天晚上范海涛在群里讲口述历史,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口述历史这个概念。她是第一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学位的中国人,这是该专业最高学位。因此她的讲课就有一种普及口述历史的意义。杜海涛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四):有回忆的人生才叫人生

  我是从女神余点那里看到这本书的,她经常在微博里提到这本书,说没事就会拿来翻翻,里面的叙事细节越看越有趣……然后我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混得还不错”的财经记者写的,混得还不错的意思就是人家给李开复出过书……再然后我知道了这本书记录了她在30岁之后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生活点滴和心路历程,不管是叙事还是心理的描写,都细致入微,捧起书简直放不下好吗?当然这都是在我看过这本书之后了。

  那个时候的范海涛,职场上正值正风生水起,却选择出国留学,学习口述历史这个跟她的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乍一看会觉得,这人疯了吧,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父母老公都在国内,一个人傻兮兮地跑国外学历史?但看了书后,我想我虽然不能完全体会那样的经历,但我能理解。当一个人在经历了极大的成功,被鲜花、掌声和镁光灯包围之后,内心是一种空虚漫无边际的空虚,就像她自己说,成功,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且,当时她身边的朋友很多来自常春藤名校,虽然平时调侃自己的学校名不副实”,但那样的学习生活经历让他们在谈论正事的时候,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高度,能够达到别人达不到的范围。借用女神说的一句话,如果人生仅仅是奔跑,跑得再快有什么意思?经历了天人交战的内心挣扎之后,她毅然决定“慢”下来,出国留学。

  准备出国期间又经历了一场大换血,不仅有成绩的折磨,还有心理上的摇摆不定,我现在还能脑补出范海涛手忙脚乱,一团炸毛的样子,当然是从她细腻的刻画中想象出来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喜欢上了口述历史,前段时间碰巧听到一个声音纪录片,Page 7出品的口述二战,很喜欢这种形式,从一个经历过大事件的小角色出发,可能有时主观性很强,但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更真实地了解这件事带给人们的影响。二战可能离我们太遥远,但2012年才过去四年时间,7月20日发生的枪击案可能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但通过幸存者动情的讲述,你可以“近距离”地感受恐惧感受生命

  书中对口述历史的上课内容有很多描写,有9·11事件——美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有“占领华尔街”运动,也有去监狱、去博物馆做口述历史的时候,很精彩。至于生活部分,我想“且行且成长”,应该是个很好的概括。不管是租的房子还是人际关系,都经历了那么一段尴尬期,但磨合之后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她的思考,有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有时也有女人风味十足的矫情,都十分耐读。

  最后,这段摘抄自书中的话,与君共享。

  每一天的阅读,每次去一个地方旅行,每一次人生中不平凡经历,每一场对话里的灵光一现,都在我的身体里建立下基站。偶然不经意间,我发现,有信号了,我与世界互相连通。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五):互联网时代,我们还要不要走出去?

  听说范海涛要赴美留学,兰亭集势CEO郭去疾说,互联网时代,谁还出国啊?

  这话让我挺受打击的,因为就个人体验而言,我感觉人只有走出去,生命和思维才能得以扩张和延伸。我说的走出去,不是只指出国,而是你要走出自己习以为常的区域,去见识不同的人和事,你才能有更多不同的思考,发现更多问题,才能感觉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我在想,难得我错了?还是因为我太愚钝,只有体验过了,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也才能表达出来?我的思考力不够?没有挖掘信息能力

  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极力反对范海涛出国,理由是,她刚为李开复写了一本传记——《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2009年畅销百万册——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财经作家。用他的话说就是,猪都能飞起来,你干嘛放着大好前程,这时候跑去出国留学?

  我能感受到范海涛的心理,就是我用自己的方法写出了成绩,但如果一直用这个方法,没有办法去突破,去找到更新更自如的方法,我会觉得很崩溃,寝食难安。我知道这个方法很好,但我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要找到让内心更坚定力量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出国呢?

  徐小平提出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他说,范海涛的人生之路是一个矛盾体,它蕴含着当代青年人生的许多自觉和不自觉。自觉,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不自觉,是对价值的统一认知和标准。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在追求价值,却从来没仔细想过,属于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人的思维和观念被固化,时间越久,质量越大,跑得越快,越来不及思考——

  似乎感觉压根就不需要思考。

  徐小平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但对于一个文科生,一个写作者,她必须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接受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站在世界的视角,才可能突破自身的偏见、局限与狭隘,写出更具世界性的作品。所谓世界性的作品,就是它的价值和观念,放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产生共鸣和影响。

  中国最缺的,就是这种作家。而能在世界长久流传的,也是这样的作品——中国几乎没有。

  面对众说纷纭和每天考试背单词的局面,范海涛感觉人生陷入了一种巨大的未知中,让她的情绪经常处于惊涛骇浪状态

  “我一会儿觉得人生无望,梦想不可能实现了;一会儿又觉得,无论怎么样,也要尝试最后一次,至少让自己不在未来的日子里后悔。每一天,我都在情绪的列车里奔跑疾驰。考试的难度对我如同珠峰,而情绪的困扰又夹杂着另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样做对吗?无数次,我从深夜里惊醒,仿佛从外太空传来一个声音……”

  看到这一段文字,我不禁笑起来,因为我也有过多次这样的时刻。

  很多事情困难而不确定,未知带来无端的恐惧,加上那么多反对的声音。所以面对重大决定,我不会跟任何人商量,我只静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一鼓作气。因为这是一场恐惧与勇气的对决,而真正想要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

  于是,她最终选择离去,三年的时光,她带回一本《就要一场绚丽的突围——30岁后去留学》。这本书记录了她纽约两年,华盛顿一年的历程,虽然不甚详尽,但我还是从中获得很多干粮。

  比如美国人注重细节,个性,独立,无人管理

  比如美国课堂很开放、很包容、很自由;

  比如纽约的大学像个联合国,有各国的学生,可以产生多元化的交织和碰撞;

  比如美国人特有主人公精神,参政议政充斥在各种生活日常,游行是经常存在风景;比如他们对天性的释放,对艺术的各种表达形式,会让人觉得其实我们还是习惯性被束缚着,最起码从观念和思维上放不开。

  关于现代文学,我也跟一些作家朋友聊,他们会经常说,你放不开,很拘谨,所以作品就会缺乏张力。我曾一度困惑,问他们怎么去释放,终究没什么进展。后来看到美国的生活剧场,我突然就有了意识,阻碍思维发展的那堵墙,就在那里慢慢倒下。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关于真相,关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维模式和思想。

  虽然我一直保持自己的思考,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人能做到的真的很有限。我们已经习惯被灌输,习惯跟着别人的引导去思考和反应,习惯进行内敛和自我否定。就算你觉得这是有问题的,但是因为单一的环境和思想洗礼,人就不可能想到其他的方式;即使想到了,也很快被否定熄灭了,因为大家都说你不对。

  而关于世界和事件的真相,我见过太多所谓的作家,根本没有体验过,全部是靠仅有的思维和想象,去写一些看上去感情充沛的东西。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物,就是被这些人扭曲、固化了,从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得并不真实。

  所以我很喜欢范海涛的那句——我只是想弄清世界的样子。

  美国已故的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范海涛说,走出去的过程,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种基本治疗。这种治疗启动了你生命中的某个按钮,然后你接受一种全新的洗礼,修正你之前的一元价值观,修正你对外部世界的想象。这种治疗,没有医保,不是必须,但只有完成之后,你才感觉到脱胎换骨。

  我问美国留学的朋友,在美国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他说,和上新东方一样,你以为是学英语的,其实你是学会了做饭。

  我说,你都学会做什么了?

  他说,泡面,还没时间吃。

  我说,为什么?

  他说,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有点时间还要想怎么样跳楼不疼,因为这是唯一的退路了。

  我哈哈笑。

  抵达远方的过程都是死路一条,因为想要脱胎换骨,就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气。我比任何人都相信走出去的意义,它让你在一次次推倒与重建中,发现和战胜那个你从未看见过的自己。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六):也想有一段这样的经历

  我身边朋友的这些经历,都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教育的本质?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直译是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受过教育的人们可以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美国己故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烦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今天,当我的朋友们在谈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那种两眼放光的状态,那种发自内心的狂喜,足以照耀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七):勇于迈出那一步,做自己的主

  做一个决定容易,但是实现这个决定并非易事。海涛从记者海涛,到作者海涛、到学生海涛、再到老板海涛。她都会在关键的节点上做出正确的决定,她自己做得了自己的主,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是有独立思考和决断的一个人,她又能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坚毅的努力,能够承担起自己所应承担起的责任和一切压力。

  舒适的环境做出改变和恶劣环境激发人的改变,前者会更难。哥大的学历谁不想要,但是英语考试这一关就拦住了多少人,有温暖的家、有高薪优质的工作、有老公、有车、有钱、有名望。在别人眼里已经算是很多人奋斗一辈子的目标了。

  可对于海涛来讲,这些并不是她的终极目标,这只是起点,这只是开始。能够在刚刚拥有了名利,邀约不断的时候,放弃了眼前的所有的名誉和利益,寻求更高的目标,学习深造,孤身前往纽约,开始了艰辛而又收获颇丰的求学之路。

  她的语言细腻温婉,能够让我感同身受,仿佛自己跟着她的节奏在过着她的日子。在面对两种声音,同意去留学和不同意去留学的声音中,都有权威人士的忠告。她是个有想法的人,有迷茫的时候,她想突破迷茫,找到出路,为很多现在处在迷茫期的人,走出了一条路。她就像榜样一样,就像强心剂一样,让很多处在迷茫中的人一线曙光。

  30岁,30而立,是应该稳定的年纪,是应该在现有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年纪。打破周围固有的思维和世俗的眼光,是需要何等的勇气。独立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没有人会帮你租房子,没有人给你做好饭,忍耐孤独和寂寞,是如何的残忍。但是她都挺过来了,而且应对的很好。

  出国前她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利用对于中西文化的理解写出跨文化的作品,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去记录这个时代,去记录现代历史。美国的3年让她有了新的高度,新的思维模式,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他的终极目标服务的。

  2014年,她创立了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找到了她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非虚构写作与人物传记撰写。她的才华加上她的理论基础,她的留学是正确的选择,是正确的决定,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八):人生就要一场绚丽的突围

  

  知道海涛,是因为两年前看过她为李开复老师写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然后才对她有了关注。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三十岁后去留学》,分享的就是作者海涛留学的故事。从做决定到被录取到出国留学生涯再到最后的回国,作者那跌宕起伏的人生透过文字精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过紧张,有过挣扎,有过彷徨,但最终迎来了春暖花开,无论是思维上还是眼界上都收获良多。

  一、

  “人生在世,不要被信条所惑,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的声音。”

  三十岁,原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有一群可以随时约起的闺蜜朋友,有自己的爱人亲人在身边,一切是如此的美好。然而抵不过内心深处强烈的渴求,受开复老师的影响,渴望走出去见识下外面的世界,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出国留学。当然这个决定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支持,可是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内心想要什么。人生嘛,总是有得有失。决定好后,只管全力以赴。努力学习英文,考托福,申请留学。这过程的苦与累,我们都能从文字上感受到。

  直到最后被心仪的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一切都值得。

  二、

  “在另一种文化中,看清真实的自己”

  三十岁后去美国留学,如果换作是你,你有这样的勇气吗?走出去,意味着从头开始,而且还是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国度。首先你语言能交流,其次你得为自己的衣食自行负责,再次是学习上的各种困难。还有就是要适应一个人的孤独!而这些,作者都一点点地克服了。那留学背后的真实体验是怎样的?这极大地勾起我的好奇心。

  和作者同住一公寓的舍友,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西,冰霜里的东西要写上标签,注明谁谁的,这是对自己的私有财产的捍卫;垃圾一定要严格分类,甚至可回收垃圾那里的瓶瓶灌灌你在喝完东西后要洗干净才行;交房租精确到分,而不是像我们的四舍五入……

  另外一个法国舍友何维则显现出法国人应有的优雅和绅士,每次煮完东西,都会把厨房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平时的举手投足间能感受到法国人的气质和浪漫……

  三、

  美国的课堂:

  “美国课堂上的外紧内松,纪律的解放。学生和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吃东西、喝水。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课堂中间插话,教授偶尔会双手抱头,然后将身体往后仰着,对着同学们提出各种问题。而且课堂上吃东西,从来不会成为禁忌,反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约定俗成。”

  脑海里立刻呈现出这个画面,多么轻松自由又舒适的一个教育环境,让人无限向往。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却是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恰恰相反,上课吃东西,开小差这些事,分分钟会被批评,写检讨,严重的处分。

  美国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很独特,如让口述史用舞台独白剧的方式呈现,一场有关“手”的脱口秀,关于“灰姑娘”的角色扮演课,采访老毒贩等等,让我们眼界大开。

  还有口述历史中让人唏嘘的9.11事件,美国人的伤痛记忆,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更深入地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真实处境与心情,以及9.11事件后对穆斯林的影响,美国社会对穆斯林的愤恨和偏见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的。除此外,还可以见识到:

  ⊙ 美国学校的宗教假。对于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每到有重大的宗教节日,学校是会批准假的。由此体现美国人对不同宗教的尊重以及包容,很人性化。

  ⊙ 美国人的习惯: 邮件。有什么大小事,什么通知决定交流等都通过邮件来传达,而看不看是你的事,错过了责任自负。也许相对于手机而言,他们更喜欢通过文字来表述。所以有事就发邮件,这是美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 美国人的独立。“在美国年轻人的概念当中,“自立”是非常重要的,而“拼爹”是可耻的。”很多美国大学生的学费是自己贷款来交,通常是毕业后几年才能还清。而且边学习还要边兼职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可见美国年轻人生活的独立。当然这与自己的教育环境,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

  四、

  “人的幸福有时完全和你拥有的光环无关,它和我们正在拥抱的所热爱的事有关。”

  作者毕业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并创立了“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关于作者所学习的专业:口述历史。(她是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每一段口述历史,都是个人历史与公众历史的相互印证。因此,从个人历史的背景中,挖掘出时代的碎片细节,是口述历史的重要意义所在。在学术界,大家认为,口述历史有时候是官方历史的补充,甚至是官方历史纠偏的工具。”

  具体更多的有关于这个专业的介绍,可以看书了解。

  最后,不得不说,作者在美国的点滴生活,感悟以及收获,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为我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多了些思考。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九):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读《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去年的有一段时间,每天我都会到微博搜索一个人,看她写的连载,然后把那些文字存下来。当我写不出更好的文字时,提笔之前,我就先看一下这个连载的某个片断,看过后,犹如饮了一股甘泉,仿佛浑身有了力气和灵感,接下来我也期望能写出如此鲜活的文字。后来这个连载戛然而止,因为和出版社签了约,马上就要出书了。写下这些文字的是范海涛。

  当拿到这本书,去年追微博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这本书,似乎是看它成长起来的,开始只是一个个片断,后来结集成书,这里面因为有我作为读者的参与,对其感情更为热烈。

  同样记得我的30岁那年,因为年龄纪元要升一级,从此后再也不敢说“我20多岁”的话了,从此似乎与中年一步之遥,这是多么可怕,怎样让我的30岁更有意义呢?想来想去,我动了要报考公务员的念头,买了书,报名时差阳错地因缺一个证件而在最后截止日期之前被挡在了门外。然后,然后30岁的每一天都和20多岁的日子一样,因为没有特别标记,也没有特别事件,倾倒在岁月的长河中就一去不复返,渐渐我也习惯了30岁的每一天,不再惊恐,不再心潮澎湃,都变成了庸长的一天。而现在回望30岁的自己,那时是多么年轻,可以有许多机会做许多事,但都在患得患失中任时光飞逝。

  看了海涛的这本书,让我懊悔不迭,那些逝去的时光永远逝去了,永远不能再追。海涛在30岁这一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出国读研。在30岁决心改变自己,出国读书,如她所说,真是大龄留学了。经过一年暗无天日的复习,她考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的研究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在30岁那年,我与海涛的差距就是差了一个决定。

  大龄到美国留学,相当于把自己从一个习以为常的轨道里抛出去,抛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和方向,这额外需要勇气面对,在书中,海涛做了详细的描绘。租房这个在国内看似轻而易举的事,到了国外,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哥大周边,需要份外协调与沟通,确实是费尽力气。在国内,就算许多事情预想了困难,但到了国外当真正去面对时,会发现许多事情举步为艰。海涛刚到美国的几个月,都是吃最简单的速食食品。

  在这本书里,海涛用了几个章节描绘了哥大的课堂,这占据了书中较大份量。这部分文字略显枯燥,但我却读得津津有味。把零食带到课堂,连吃边讨论,老师也会偶尔坐到桌子上,课堂氛围如此轻松,这俨然与国内正襟危坐的课堂有了不同。通过海涛的描述,让普通如我的读者,了解到国际一线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与国内应试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因为专业的原因,老师经常会带领学生做一些开放式的采访与讨论,他们采访过毒贩、911事件的经历人,还有赴美多年的华人,这些不仅是为完成作业,也丰富了人生经历。除了这些,海涛不止一次地说过,为完成作业,需要课余大量的阅读,她也因此真正爱上了阅读,我也能感同身受,阅读在写作的重要性。

  从海涛的留学经历,也看到了中西方文化和习惯的差异。比如,倾倒牛奶盒之类的垃圾,在美国要把这些包装清洗干净才能扔掉,在国内几乎就是随手扔到垃圾筒。和海涛同住的美国青年,分摊各种费用时,每次都是一丝不苟地把零钱找给海涛。差异与习惯总是在细微处碰撞。

  在一次课堂讲述中,一位亲历911的人讲述他的经历,当时他正在南塔,在四十几层楼,听到警报后和同事们一起下楼,在下楼的过程中,他们互相鼓励、放松气氛,秩序井然,这让我肃然起敬。我参加过一次消防演习,在二十几楼,听到消防警报后,大家开始下楼,人多,前后密不透风,这只是演习,如果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海涛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真实又稍显陌生的世界;也用她的亲身实践告知我们,只要努力“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就算30岁仍可以来一场绚丽突围。

  不知多少人看完这本书会重新规划一下人生,会把自己从舒适区里拽出来,挑战一下那个未知的自己;不知有多少人看时热血沸腾,明天一早还是那个白天上班晚上刷屏的上班族;不知有多少人扼腕叹息,后悔曾经虚度过的岁月和光阴……生活还在继续,海涛用自己的华美转身,让我们看到了飞翔着的美丽与壮观。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十):奋斗没有时间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有感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可能有过自己的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社会压力剧增,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的加大,曾今的理想,曾今的梦想也基本由现实代替。国内大部分大学生研究生毕业所追求的也只是一份相对安逸稳定的工作,然后工作之余有适当休闲时间,人生就相对来说很满意了。然而本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的作者却没有这么过,她在做出出国留学的决定前拥有的生活物质条件可以说得上是很多人所羡慕的,但作者毅然决定放弃这一切到遥远的大洋彼岸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留学生。

  本书题材相当于一本个人生活经历的传记,书中开篇简要介绍了作者决定留学的准备过程,然后详细记叙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生涯,里面碰到的种种困难在作者的笔下基本上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一笔带过,在作者的眼中这些困难相反还是一种挑战,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书中在描述最初与另外一名美国男孩杰西合租公寓的日常相处时,我们可以看出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插曲就是,作者因为上课而拜托室友杰西帮忙将洗衣机里面的衣服拿出来时,由于语言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尴尬一幕——一直到作者晚上从课堂回去衣服都没有拿出来。这些零零种种汇集起来,可以说得上是一部个人独立成长史。

  我从这本书里面看到了作者成功的一些闪光点,虽然不一定能够为我所用,但是作者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强烈推荐此书给那些生活失去激情失去目标的读者。

  封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