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10篇

  《不疯魔,不哲学》是一本由哲不解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一):远邪一星请退散,哲学没你们而精彩

  就是系列哲学小文,在一段时间内风靡社交网络,作为刷人人的一员,也拜读连载文章真心作者的尝试和写作勇气而折服。周围也不乏推荐和传阅的朋友,感念这种对哲学如绘图式的描写,也促使我认真看了几本哲学名著。

  在此稿出书之际,看到众神无厘头的评论,实在不忍。我想,每个人可以尽情保持并发表自己独有的见解和学识背景,但不要用泼粪或损毁自己学识身份方式来掐死拓荒者。

  我们尊重这个允许言论自由知识传播的时代,更尊重在知识竞争中查缺补漏的精神。但是,作为饱读诗书的人,我们不能原谅撇开知识以外而对人进行攻击。言论自由和知识批判也有一定界限,对书、对内容、对学识可以彻底批判,但对人应该尊重。

  我们需要尊重一个有勇气写出自己读书感想的人,更何况已经说明这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述;我们需要尊重一个作者在自己写作和分享文稿中,在长期间内、在一些网络空间中掀起的对哲学探讨的先锋精神;我们需要尊重作者有胆量把严谨的枯燥的哲学观点通过灵动的笔触展现在读者面前,或许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许有诸多不足,但这并不代表作者不尊重读者。

  读书人都有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都有各异的知识背景和价值偏好,如果因书而攻击人,那就失去了知识探讨的可能性,也就败坏了允许你来评判他人的权利,更失去了可以让你有机会自由探讨的多元化空间。知识,尤其是以可以为他人易接受方式呈现出来的知识都是值得称赞的,这是勇气。如果大家都热爱哲学,那么就需要给哲学更多表达的空间,可能一些方式不为所有人都能接受,但需要包容,需要建设性评判;如果大家都热爱哲学,那么就需要多多贡献自己的哲学思考,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拥有探索和分享的前行者;如果大家都热爱哲学,那么你应该懂得“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价值,就应该以宽容之心、以建设性态度来商榷,而非人身攻击。

  一本哲学随笔引来了众人围观,既很好地诠释了“捧杀”,也很好地诠释了“棒杀”。不管是“捧”还是“棒”,我们的言论都要有依据、有思考,出于情绪的发泄表达于己于人无利。我们的理性声音汇聚起来是智慧,过度允许无理谩骂则就是容许话语霸权的横行,那么人人都将成为公共空间的受害者。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二):左右棍都散去,站队真tm无聊

  与《前进,达瓦里希》一样,这本书在豆瓣引发了左右立场站队,还有一星运动,劳资真想说这真TM 无聊。作为一直跟帖的老粉丝,我今天只谈书。

  如果一个人拿起《西方哲学史》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我就敢五体投地地佩服他一番,不过这是在“不疯魔,不哲学”出版以前的事了。这本书里我曾看过作者在网络发表的帖子的内容,从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到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每一个大师都穿上了多姿多彩衣服粉墨登场”,有时还真觉得眼花缭乱,哲学史也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读。

  记得大学时有一个老师,讲古典文学,是章太炎先生的超级粉丝,动不动就说太炎先生怎样怎样,近代很多名家都被他奚落过,他教我们写文章就一个方法,那就是抄《史记》《汉书》或者《红楼梦》,说只要熟悉这些书,并且被这些书上的句法熏陶就自然能写出一流的文章,大有吴敬梓《儒林外传》中私塾先生教小孩子写八股文的感觉“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还盛赞这三本书之中,每一篇文章都没有重复的句法,都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上乘之作,作为一个刚刚入学的“童蒙”,我是信了。不管理理解,反正我是信了。

  时隔四五年,看的书多了,也被不同的大家作品熏陶过,回过头来看一看,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诸多大师所写的作品不仅仅是思想上具有相当的深度,更重要的是他所用的表现手法让人耳目一新,能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幽默的深度,行云流水般讲解又不失深厚的内涵,哲不解同学以一手清新文笔,语言犀利又不失温婉,不管是星座八卦还是古典文句,流行歌曲还是诗词曲赋,只要你想不到作者就能想到,如红炉点雪般化为文章的精华,所以每每读之,都觉得很突兀,但回味过来又很自然,真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

  思维的活跃毫无疑问根深于对西方思想的深悉,而对西方思想的洞悉估计来源于她深厚的哲学功底,对每一个哲学家的讲解,除了以生平作为主线,讲故事又时不时爆料他们的私事,不管是跟情人生孩子,还是追过怎么样的女孩子,作者不失时机的穿插在故事的开头或者中间或者结尾,还在关键时刻以最简短的话概括出哲学思想,这是历来哲学史不能做到的,以前的哲学史所注重的是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心无旁骛地介绍,所谓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呈现的只是哲学家“思想的糟粕”,而他们精华的一生却无从了解。所以当我们看完之后如果不懂,除了问老师就剩下让不懂留在心里吧。哲不解的哲学则不一样,所关注的面广,而且对每一个哲学家的主要著作主要哲学思想都有所介绍,介绍哲学家以书籍作为标杆,附带解释说明所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地帮西方各大哲学家推销了他们的思想和书籍。

  读哲不解的文章很欢乐舒服,不知道她读过多少书,也不知道她看过多少电影,但感觉的出来,我看过的书她都看过。

  到此,如果我再无益地多说些什么,就真的是自不量力了。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三):搞哲学,还是搞男人

  刚发现一本据说是很红的书:《不疯魔,不哲学 》,谁说女人搞不了哲学,喏,反例来啦。

  请看新华网网页宣传:

  清华美女哲学博士、豆瓣红人哲不解单口相声讲哲学。

  老宅男康德、毒舌男叔本华、公知罗素、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专业扫盲,幽默至死,情怀无限。

  我试读了一下,哈哈,真的很符合豆瓣的评分:4.7

  两极分化了。我是看正统哲学原著和批评传记出身的,网页文字复制不过来,我仅举几个例子吧,首先看看她的用词:

  大爷您读过尼采的书么?哎吆喂,真是推爽啦。。。

  这位叫嚣者上帝死了的哲学家自己先疯了。

  于是你放下屠刀,立刻变成无产阶级美少男美少女战士!

  这就是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王国维,老舍等在遇到挫折时不约而同选择跳湖。

  等等。等实体书出了以后可以更详细。

  我只是想说,这种人根本没有资格评论这些大家。

  为什么呢?先不说那些用词,就是对中国人本身思想和行为的理解都只是停留在牵强附会断章取义的教科书儿童阶段,我就不明白了,这种人是怎么进到研究体制里去的,难道教授们没有觉得有问题么?

  对哲学家思想的大简化,是理解哲学的大忌,我很怀疑她的研究生生涯都去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去给学弟学妹们去搞普及讲座了,还是跟着导师去调查研究了。我不知道。反正不像个搞哲学研究的。我都不用看她对佛洛依德马克思叔本华等等的论述了。

  我想,她一定是看不懂原著,反而退而求其次,退到地摊评论,再求其次,最后退到窥视别人私生活里去了。也许作为一个有需要有欲望女生,一个普通人,本无可厚非,可你跑出来卖乖,跑出来给那些没有多少哲学知识储备的年轻人瞎“启蒙”,就是你的不是了。也许在现在这样的出版环境下,是需要这样的出版物来刺激消费的,可作为一个“门内人”,正好刚回答完这个问题,就无法再漠视这样的东西即将横行于世了。

  也许这样的人物还会有很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搞研究的。

  :原来这里还有作者现身评论呢!

  看完了,我真的想再打一次一星。

  我引段她的评论:

  远古邪恶们终日无所事事尤其喜欢树立假想敌,他们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我。从那篇《混世魔王马克思》起他们一路盯梢,对于他们而言,攻击我只需一个理由:马克思。于是,我就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他们眼里的毛左,极左,罪大恶极,怙恶不悛。

  只是,亲爱的远古邪恶们,你们难道不知道极左和极右本是一家么?标榜极右的你们如红小兵一般贴大字报,整人,发泄私愤的丑陋卑鄙手段和极左手法如出一辙,拜一个师傅所赐。

  我根本就没看什么《混世魔王马克思》,单从上引,我就知道她的水平了。说实话,真的还没有周小平那样的人有水平。那样的,起码逻辑还比较严谨,有点新联的味道,这个,基本是一窍不通

  她说立足于什么通俗,什么网络娱乐日志,还似乎很谦虚的“本人水平非常有限,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就这么个谦虚法?这么“远古邪恶”,“极左极右”地贴标签?

  清华的导师们,你们收了这样的女弟子,难道不为耻么?

  我可以这么说,这种人,这种书存在一日,这里的水准就很难上一个台阶。

  :

  从新看一下我的评论,发现我误会了清华的导师们。我又看了一下这个作者的资料,发现这个人原来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根本不是哲学系的,我就松了一口气。要知道那个学院和哲学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只能算哲学中的一个门类,一家之言,你单独拿出来成立学院,那就不是纯粹哲学研究的场所了。

  马克思主义统治中国学界已经有些年头了,可至今大陆使用的还是俄国的版本,真正的德文原著还是不见天日。我看了一下那篇写马克思的文章,以本人非马门专业之言,还不是那么得糟糕。至少人家是写过几篇小论文的嘛。还是要实事求是嘛。

  鉴于当下的教育遗毒深远,我也就基本原谅作者啦。毕竟对许多人来说,搞哲学是很痛苦的,在闲暇之余发泄一下也很好。

  再补:

  话说我为什么要跟这位小姐过不去呢?为何不能宽容一下,像胡适之先生说的那样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呢?而非要学鲁迅,一个也不宽恕呢?

  我想了想,恐怕这与我长期的阅读趣味密切相关。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什么呢?你对尼采的调侃给我的感觉就好比基督徒对对圣经不敬的人的感觉,小四粉对骂小时代的人的感受差不多

  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我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觉得优秀的学生得有一个纯正的趣味。所以我也会告诉他们阅读的大方向应是经典,而不是那些地摊杂志。也许我的标准太高了?时代进步了,经典也要随之消亡?与经典相伴的一套语言和价值观也要随之而逝?

  回头来看,我这个题目看起来是否过于激烈了?当初我起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可能激情当了主妇,而理性离家出走了吧。

  不过还是留着,也可约略看出思想的理路。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四):《不疯魔,不哲学》:蹩脚的霍金与帅气的堂吉诃德

  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乞丐在路边,差不多要被饿死了,此时你拿出了样事物——姑且是火腿肠、汉堡或者牛奶、泡面之类的东西,施舍给乞丐。这是路边却传来劝阻的声音:

  ——“别这样!你给他的是垃圾食品!对健康没有好处!”

  你会怎样评价这位路人的“关怀”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哲不解的这本《不疯魔,不哲学》是一本读起来很欢乐的书。从“老宅男”康德开始,作者毫不客气地调侃着哲学史上一个个光辉的名字。然而这种调侃却是有益的,作者的最终的落脚点是谦卑的,因而她极少去做出格的评价。这使得作品所呈现的趣味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引导,给初学者以乐趣信心

  任何一本书——和药物类似,都是要有一个适用范围的。这本作品是适合初学者的,他们不需要凭着读过这本书就搞懂真正的哲学。正相反,像求知类似,对于哲学,一种理想的求知形态是越深入,越觉得自己有更多的不解。从这个角度,《不疯魔,不哲学》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令人愉快,并且在愉快之余有一点思索,去做点什么。

  我最敬佩的读书人唐诺说,下一本要读的书,就藏在你正在读的这本书里。这是阅读的无限性与延展性最好的证据。或许你现在读的书很烂,在学术上毫无建树也无妨——它只是一个节点,你要去的是远方。

  你总不能指望每个作家都是刘易斯•托马斯或者是斯蒂芬•霍金,他们是博学的天才,同时还乐意去启迪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多了解一点无限的未知。作者在学术层面的建树显然让她的插科打挥不那么自如,甚至有些做作,但她所做的事显然是有益的。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她对于大众的期望,她希望更多人可以重新找回探索新知的乐趣。这是可贵的,我们也应当感动——就像堂吉诃德把长枪刺向风车时我们心里翻涌的情愫。

  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勇气了。我们的社会是饥渴的,并不是因为物质有多么贫乏,而是对物质的渴望远远超过了精神的欲求。帕斯卡说,人类最大的危机在于不知道该如何安静地呆在屋子里思考。而如今这种危机现如今已然愈演愈烈了,因而我们才会觉得世界不只是“越来越狠”,而是“越来越疯狂”。不论是“道德的缺失”还是“人性的沦丧”,归根结底都是人文上的缺失。我们不指望人人都会对哲学——对人文充满虔诚,但对世界,对道德,对新知要有敬畏,这或许也是“公知”们的社会责任所在。与其卯足精力去证明一本用网络段子和百度百科拼凑而成的哲学通俗读物究竟有没有学术价值,倒不如尝试让更多人重新找回对世界的好奇,重新开始独自的思考,重新找回人文应有的关怀。

  我想,也许只有这样的世界,才可能会好起来吧。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五):让哲学的归哲学,公平的归公平。

  前一阵念念来北京看我,劝我继续读个博士后,不要这样飘着。我无奈地表示是搞不动了,感觉学了这么多年的哲学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他笑道,那是自然啦,你看那些学历史的,掌握了史料就有了看门的硬功夫,谁人也夺不走,你们学哲学的普遍都容易焦虑,常常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

  他的话的确很有道理。我还记得钱钟书的《围城》里就有这样一个情节——赵辛楣因为苏小姐说方鸿渐学过哲学,就此挖苦方鸿渐说:“从我们干实际工作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这话在很多读哲学的孩子们看来,又反感又无奈。即使我们似乎学到了一些知识,一些术语,看了一些厚书,也不一定就真的学到了哲学。像我这样的失败者,多是不得其门而入者。有时候我更认同这样的看法:“哲学是学不到的”。哲学需要天赋,需要悟性,还需要一个相对较富裕的家庭,而像我这样平凡、愚笨、贫穷且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只能打打酱油,附庸风雅一阵子而已。

  网络上讨论哲学的年轻人比以前要多了,然而能真正深入文本与义理,进行思想层面对话的现象并不多见。正如陈嘉映老师所言,网络上不能聊哲学。在我看来,可能有这样几种原因:1.网上的言论时效性太强。你写一篇文章,也许十几分钟后就有人回复、评论或反驳。这种情况多像是观点的碰撞,而无法达到深层次的说理与论证。因为后者需要很长时间的酝酿与思索。以前文人打笔仗,你发表一篇文章,我看完,至少要一个礼拜之后才能在报纸上回应你。网上这种快速度的论辩节奏,并不适合比较严肃的哲学讨论;2.网上言论的情绪性太强。以前的纸媒是有门槛的,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发表意见的,因此,在报刊杂志上斗嘴的人都是有一定影响力和素养的文化人,他们之间的辩论至少要讲究一个“礼”。而现在,网上的争辩往往言辞毒辣,反驳对方意见的同时,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明明是要说理,也要夹杂着戏弄、挖苦与人身攻击,有时甚至还会涉及到人肉搜索。因此,我很少能在网上看到讲究礼数的论辩,更不用说“哲学论辩”。前一阵,从哲不解的事情中,我们就可见网络论辩生态之一斑。

  哲不解与许多网友的恩恩怨怨我本人并没有兴趣去考察,我只想说,如果要评价她的这本新书《不疯魔,不哲学》,还应该就作品本身发言。看都没看直接打一星的人,似乎是被疯狂的情绪所绑架的囚徒,令人惋惜。那么,就作品本身而言,想要评论,也要首先搞清楚它的类型和定位。首先,这本作品并不是严肃的学术书籍。读者不能指望从这本书中吸取到有关哲学理论的权威说法或系统地了解一遍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仅仅属于涉及到哲学的通俗作品,甚至都不属于“哲学普及类”作品。后者的目的是让初学者或外专业的读者对哲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这一类作品而言,比较成功的西方哲学普及作品有《哲学的故事》、《哲学之树》等,比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的普及作品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等等。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些普及类或入门作品一定是比较权威的人士所撰写的。其次,哲不解这本作品的读者定位,并不是哲学专业的学生或年纪较大的阅读群体。比如像我这样的中年人一般就不太会买这种类型的书。它的定位应该是90后,甚至是18岁左右的年轻人群体;这些人经常上人人网和豆瓣网,关注时尚和搞笑类话题,由于对哲学了解不深,因此想要从好玩的故事入手来品尝一下哲学的滋味。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哲学(或相关)教育背景或一定年龄的读者,都不会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可值得用严肃的“文学评论”的方式来对待的对象。就像严肃的文学奖项评委,不会把网络玄幻类作品当作要审查的候选作品一样。因此,许许多多对于这部作品的评论与反对,都是不公平的,是一种张冠李戴的行为。

  另外,如果放宽标准,我们实际上可以把“哲学普及”类作品分为两类:一、哲学入门书;二、哲学通俗书。前者旨在系统地介绍哲学这门学科的知识与问题意识,让那些想要入门的哲学系(或外专业)学生有一个方便攀爬的楼梯(这其中包括一些教材);而后者旨在走入普通读者群中,让那些并不想专研哲学的读者有一个在外围了解的机会。这就好比说,我本无意打算学电影,但仍对电影的历史、拍摄手法以及理论有很大的兴趣,这时候我买一本后浪的《认识电影》就是极适合的书籍。

  就本书的类型和定位而言,我觉得它已经做得比较成功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的销量仍然会因为网上的“打一星”活动而受到不公正的影响。为什么当初哲不解在人人网和豆瓣网写这些帖子的时候会得到疯狂地赞扬和转发?为什么当这部作品从网上走到纸质载体时,却遭到了截然相反的对待?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网络观察员认真琢磨的事情。作为一个外围的观众,我认为“打一星”不公平。往常的“打一星”活动都是针对那些抄袭的作品或不道德的作(译)者,这多少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哲不解究竟做出了何种抄袭行为,又是怎么个不道德了,这让笔者一头雾水。另外值得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她那两万多粉丝,却没有等量齐观的人数站出来为她打高分或为她辩护?或许答案是,其实网络上的关注者绝大多数并不真的是“粉丝”,而仅仅是围观者。你写得好,他们会鼓掌,你写得有问题乃至漏洞百出,他们也会喝倒彩。所有拥有大量关注者的网络红人乃至“公知”,都应该引以为戒,在发言的时候需要审慎与注意。

  就本书的内容(除去书籍装帧与设计之外)而言(我是真看了的),优缺点各占一半。它的优点是:1.比较全面地讲述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代表人物;2.将哲学家的生平、轶事以及学说结合在一起,绘声绘色、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3.文笔出众、叙述幽默、有寓教于乐的功效;4.对某些哲学家的理论有了一种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析,例如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就有了一段非常精彩且准确的发挥。那么,从我个人的视角看来,这本书的缺点同样比较明显:1.对某些哲学家的学说的论断过于轻率,例如对马克思学说的认知与判断显然有待商榷,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及时更新反对者的观点;2.当作品从网络文学转变为纸质书籍时,有些网络措辞需要祛除或修改,否则作品的质感和情趣将受影响。

  就写作手法而言,有网友评论指出,写哲学史是最容易夹带私货的;而哲不解便被迫“背上了”这种指责。但是私货也分两种,对于历史人物之生活细节的想象和填充,或是对于人物学说的个性化理解。无论是何者,我想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就前一种情况而言,无论太史公司马迁,还是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对于历史人物生活场景的描述都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大量的想象与虚构,这本来就是史与文不分家的体现。就后一种情况来说,凡是有自己一套学说的哲学(史)家均会把自己对于哲学的理解与“偏见”夹杂在叙述中。这其中最为著名,也饱受争议的作品便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罗素此书,算是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客观、中立,然而仍难脱歪曲与毒舌的指责:他给予情感型与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以严厉的批评,如卢梭、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都相继被他否定,冷嘲热讽不说,有时甚至不乏一些人身攻击,这显然才是真正的私货。

  另外,就哲不解的“哲学观”而言,显然与鄙人也有些出入。就像有网友指责我和另一个对“通俗哲学”颇有微词人时说,我们把哲学看得太重了。重则重矣,太重我是不承认的。这主要是由于,首先,我对哲学有一种敬畏。哲学对于我来讲是一件严肃的“事业”(虽然我已不是学院中人),而非茶余饭后的谈资。不是说不可以随便聊哲学或调侃哲学家,而是说,哲学真不是寻常百姓能够随便把玩的事情。正如叔本华所说:哲学不是娼妇,而是处女,你想亲睐她,她还不一定亲睐你。学哲学是有门槛的,而这并不就是歧视穷苦大众,而是哲学的本性使然。虽然,对于哲学是什么,究竟应做什么,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无论哲学会怎样界定,都涉及到一种反思与抽象的能力,而这不是所有人都擅长的。其次,就我而言,我觉得哲不解(或黑格尔)所说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还是太大、太空了,文学、艺术以及其它学科难道就不能反映时代精神吗?哲学不同于科学,后者旨在求真,而哲学旨在求“道”。此道并非只道家一己之言的“道”,而是指关于世界与人生的“道理”,它不光求道理,还要说道理,乃至穷(道)理:把事物与人生之所以如此的道理打成一片并贯通起来。

  因此,仅仅看了哲学家的奇闻异事,或学习到一些关于哲学史的知识并不一定能掌握好哲学。因为哲学一开始就不是出于纯粹的求知冲动,而是通过求知去领会人生的意义,解答“什么是好的生活?”这样的问题。随着本体论、认识论、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成果的直接影响,哲学也获得了更为明确的自我意识。它不再亲自跑去观察世界,获取数据,而是把各种机制背后的道理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让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位置,并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哲学最终的任务,仍然是“认识你自己”。

  最后,我给这本书打四颗星,三颗星用来评价,一颗星用来鼓励作者与平衡那些打一星的。虽然她的哲学理论素养难以从这部作品中看出,但很显然,她的文笔与才情都是比较出众的,不如干脆就去写哲学类畅销书好了,总比搞马哲有前途啊(意识形态难道一直会如此吗?以后的以后,当马哲不再作为官方指定科目时,还有人会严肃对待它吗?),请作者深思。

  附《为哲不解辨一言》:

  这两天黑哲不解的人非常之多,给我造成这样的印象,似乎她闯了弥天大祸或玷污了哲学,一时间凡是“学哲学用哲学”的,人人得而诛之。有些批评甚至早已离开了这个现代汉语词汇的所指,变成了辱骂或人身攻击,最后来连人肉搜索都用上了。其用语之毒辣、手段之恶劣、声势之浩大,连许多犯罪嫌疑人都未能得到如此“殊荣”,令人叹为观止,仿佛正在经历豆瓣的文化revolution。

  说实话,我觉得这些对她的种种攻击绝大多数都很不公平,让我来一一反驳。(虽然,我和她有互相关注,但我们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无聊的人就不用八我和她的关系了。)

  第一种算是最好的,指出了她新书里头关于马克思和燕妮生活的用典问题,并拿出了证据。这种批评似乎比较有力。但是,仅仅凭借这一个硬伤也不至于证明作者的学术水平低啊,也不至于打一星啊。后来才明白,原来作者是对哲不解那不谦虚的“态度”很不满意。因此,这种攻击带有太多的情绪,本身就不客观,因此对哲不解很不公平。

  第二种是看都不看直接打一星的,并且干脆反对这种所谓的哲学通俗书。我本人也比较反感某些哲学通俗书,还专门写过“通俗哲学的悖论”来表达这种看法,但我主要反对的是把通俗解读或哲人八卦就等同于系统的哲学,从而放弃进一步攀爬理论书籍的做法。可是,客观地讲,哲学通俗书籍像《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慰藉》等等也有其普及、引导的价值,关键看怎么写、怎么读。哲不解的这本新书我没看过,但网上的帖子我看过几个,虽然八卦内容有点多,但对于哲学的介绍与理论的梳理也还是有那么一些的,再加上作者文采飞扬,写得绘声绘色,读上去也蛮好玩的,我相信很多90后大学生都会喜欢她胜过喜欢公共课老师的。因此,当哲不解说这本书不算是“学术书”的时候,这些人再以“学术批评”的角度去看的话,似乎就有点“文不对题”或小题大做了。

  令人困惑的是,豆瓣上突然冒出许多高贵冷艳的哲学人,他们不论是在博士屯、海德堡、伦敦、纽约还是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似乎都被哲不解激怒了。仿佛她真的抹黑了哲学,仿佛她的哲学随笔真的是对哲学的大大不敬。可惜,这些伪学院派不见得水平就比她高,如若真要比,还是要拿著作和论文的质量来看,只凭哲不解文章炙手便狠狠打压,似乎欠妥。我只能对她说,许多“哲人”写一篇论文最多三五个人看,他们当然对你这种一篇文章就有几万人追捧的“写手”心生不满咯。他们觉得是哲不解抢走了他们的专业话语权,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这样看来,这些人的哲学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未将哲人的义理真正吸收进自己的心性、灵魂。我在这里劝哲不解一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问心无愧即可,不必介怀。

  至于这本书的宣传语说“让你十分钟之内谈哲学”的噱头,我想可能并不是哲不解本人的意思,恐怕还是拜出版社编辑所赐,目的是引起关注,多卖几本,这其实也很自然。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在看了这本书之后的十分钟内就谈一谈哲学呢?那首先就要定义什么叫“谈”哲学,其实可分为两类:talk about philosophy 和 talk in philosophical terms。前一种我想没看过哲学书的很多路人也能做到,比如他们常说“哲学好高深哦”、“哲学!?不就是把常识钻进牛角尖吗?”等等。至于后一种,在今天这个专业高度分工的社会,似乎则需要一定的训练。所以,没必要在这个噱头上大做文章。

  另外,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哲学通俗书,这些人偏偏要攻击哲不解?恐怕还是因为作者就在他们“身边”,离他们如此之近的缘故。如果,你身边的一个朋友有一天突然红了、火了,你势必心里不是滋味,这种peer pressure所导致的嫉妒、忿恨、怨念似乎才是引起他们疯狂攻击的理由。“她凭什么这么红啊?怎么这么会媚俗和迎合啊?”俗话说,树大招风。就连胡适先生也是“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人人网和豆瓣网的红人又算得了什么,被黑一黑也是你应得的。只不过,好玩的是,我也有幸被一起黑了。有个网友看我推荐Camus的文章,然后说:刚走了哲不解和狗剩,又来了一个Camus,豆瓣怎么这么多学术知音体。我很荣幸能和这两位优秀的作者齐名。更好玩的是,这些学院派伪哲人,还非常喜欢站队。我昨晚碰巧看到我非常尊敬的江绪林老师也关注了哲不解,有个小姑娘站在下面质问:“你居然关注那个婆娘,我对你无话可说了。”江老师答:“为什么不呢,人家好声好气问候?”“就一句问候就把你收买了···哲阿宅是多缺驴音”。搞哲学搞到这一步,好像只学会了施密特的区分敌友,这的确挺悲哀的。

  最后一种,其实是最下作的。就是因为哲不解是马哲出身,就疯狂攻击,欲除之而后快。他们首先把她定义为左派,然后再把她同万恶的体制勾连起来,认为凡是学马哲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了,在哲学系情况似乎是这样的:学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人互相看不起,但他们同时看不起学哲学史的,学哲学史的看不上学政治哲学的,学政治哲学的看不起学中国哲学的,学中国哲学的看不起学伦理学的,学伦理学的人看不起学马哲的,学马哲的无人能看得起,最后只能看不起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自称右派的人,可一点不比极左的红·卫兵势弱呢。他们在现实中根本未同与作者谋面过,作者也没有与他们存在任何利益上的纠葛,以这样的野蛮的方式,怎么能追求到他们所看重的右派价值呢?这真是匪夷所思。还有些人扬言要扒她的本科学校或学历,似乎清华博士生的本科都是很不堪的。这种行为的前提是只要你有一个烂本科,你就是在混学位,而没有真才实学。可是,为何不把你们的逻辑更进一步呢?为什么不攻击中国的高考制度呢?如果高考是公平的,那么烂本科的确只能证明她考得很差。可惜,往往是那些很会考试的人才上了名校,而有思想的学生不一定就能考得好。

  最后,我还是应该鼓励哲不解几句。其实你根本不用对这些人太客气,有些人虽然似乎是有证据地在批评你,但他们言辞相当不友善,没必要毕恭毕敬。如果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哲学畅销书作者,那么,大可“闷声发你的大财”去。畅销书自有畅销书的难度和艺术,能写好畅销书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只因中国现在的文化市场还不规范,才会出现这种伪学院派站出来骂畅销书派的荒唐事情。怎么没见哪个英国教授去骂阿兰·德波顿呢?当然,德波顿写得挺好的,我看你只要坚持写,也能写得像他那么好。

  至于我本人会不会被网络水军喷死,我已经无所谓了。反正,我已经被亲爱的友邻称呼为“声东击西者”、“自打耳光者”、“人民日报体”了,我还有什么好在乎的。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六):关于张明明的《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今天的哲学不再是一种说教,而是要造成迷茫者或学习哲学的人自身的观念转变,包括清除任何语言所产生的可依赖的幻觉。

  一个哲学思考者不仅要有勇气和才华还原哲学语言的描述(例如西方哲学或哲学史),更要有勇气和才华还原问题本身,并以后者指导前者。因为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的生活经历创伤记忆与思考同哲学语言描述并不相同,所以迷惘者思考者仍有必要补上西方哲学史这一课。--评张明明的《不疯魔,不哲学》。

  唯物与唯心之争,或精神与物质之争,乃是本体论之争,根本不涉及本体的有与无问题。

  古典哲学所以是本体论哲学(无论这本体是水是火,是一,是理念存在,是实体,还是上帝),都因为本体是社会理论构想的依据,是推论想要的美好结果的前提,然而本体是虚构的。这才是批判解读传统形而上学、还原问题的核心,但也是一般的中国学人介绍西方哲学的盲点。

  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说的仍是本质,但何谓存在呢?存在就是本质吗?如果存在即无,存在就是不存在,那么本质何以生成?如何将存在与价值剥离?可见萨特并不是一个清醒的形而上学批判者。

  我欣赏这位女哲人,她的文笔是女性的别具风格的,而描述的西方哲学却是一个客体事实。但任何流行,包括造成流行的原因即阅读群体,都证明了流行的思想限度。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七):大家说不好,它就是不好!---反对意见总结报告

  我是小李探侠,”侠客行“运动的发起者。

  为了还原事件真相,为了让大家看清事件全貌,也为了还作者一个公道,我们做了这个意见总结:

  一、哲学史本身很差劲。

  1.哲学专业不好就业。这点就不用多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因为实用价值太低,少数人搞搞还成,你要想靠它谋生,还是算了吧。(其实各高校的哲学专业早该削减了。)

  2.哲学史上垃圾多。历史上的经典可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比如说,《论语》有一多半的观念,都落伍了,该抛弃了。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在历史上地位显著,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其思想也没多少可取之处了。也许,你读了他们的著作会失望:“呸,什么哲学家,还不如我高明。”它不像文学,读了古人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会赞叹“高,实在是高!”如果你穿越到古代,那肯定是哲学家,但未必是文学家。因为思想观念就是这样,古人不如今人。(当然,西方的古人也落伍了。) 历史上的哲学家都生活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前,而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有自己的新问题,靠翻腾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是解决不了的。还是那句话——哲学史上垃圾多。当然,你们叫兽不会告诉你:哲学史上垃圾多。他要说是这么说,那谁还去学呀?

  3.哲学不实用。哲学能解决剩男剩女问题吗?能解决车的问题吗?能解决房子问题吗?能解决孩子问题吗?能解决升学就业问题吗?面对现实问题,哲学是多么苍白无力呀。

  哲学史已经很垃圾了,可是偏偏有人爱为这些垃圾搞包装、搞宣传。下边咱们就该说说这些垃圾书了。

  二、《哲学十二钗》这本书很差劲。

  如果文笔和内容各占2星半,那么,作者文笔值得肯定,我给2星,内容上我给1星,总计3星。

  内容怎么个差劲呢?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人物名称太雷人,历史情节太八卦,作者夹带私货有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很多网友都给出了详细说明,我也就不多说了。

  但是还有一点,模仿问题。《哲学十二钗》之前,就有《哲学的后门阶梯》《哲学水浒一百单八将》,它们都是一个类型的书。

  《哲学的后门阶梯》(作者[德] 威廉•魏施德)是一部著名的哲普读物。

  《哲学水浒一百单八将》(作者七格)曾于“榕树下”网站连载,2005年出版实体书。

  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个是《哲学水浒108将》,一个是《哲学12钗》。一个在“榕树下”网站连载,一个在“豆瓣”网站连载。都用笔名,一个是七格,一个是哲不解。一个在2005年出书,一个在2013年出书。很明显,哲不解在模仿七格。

  三、作者的态度很差劲。

  这本书发帖在2012,成书在2013。一年过去了,大家由新鲜好奇转为质疑批判。因为大家眼界高了,发现问题了。哲不解这次是真的“不解”了,她不理解,她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我本来还想趁这本书再火一把呢,这家伙给你扒的呀---"

  而面对大家的质疑,她却是这么做的:

  1.吹嘘。自称”专业扫盲,幽默至死,情怀无限。“ 

  2.给别人”扣帽子“。哲不解说给差评的,要么就是远古邪恶派,要么就是学术派。同时她极力地美化自己。(其实,大多数网友是在实话实说,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派系斗争。) 

  这让我们想起了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呀,"你大妈已经不是当年的你大妈了!"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八):拌豆瓣的哲不解

  许多向往哲学之路的哲学盲都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叫做 哲学家—不—解—释!

  21世纪,豆瓣。

  如果当时的学生,谁喜欢逛豆瓣又觉得太颓,打算看书又抓耳挠腮看不进去,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跑到某个小站去瞄一眼,因为每过一段时间那里总会发表一篇新的哲学贴,其欢乐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当红小说或电视剧,而知识性却又不低于许多科普读物,免去了看的时候被人挖苦成学霸的烦恼。直到某日帖子们被收集成的书出版,大家纷纷郁闷的表示:喵了个咪滴以后就不更文了是吗……

  哲不解,女, 生于198x年。她出生的那些年,在遥远的另一个共产社会----苏联,头顶红印的戈尔巴乔夫正在政坛上呲牙咧嘴,人民的生活一再得不到提升,看似壮硕的苏联其实已经摇摇欲坠无法在与米国抗衡;马克思若还在世一定郁闷不已:自己的学说居然被拧巴成了这样。

  用我们的话:哲不解小时候是个学神。11岁,她上初一,那时班上的女孩们流行左手琼瑶右手亦舒,边抹鼻涕边擦泪儿。作为有格调的学神,她左手《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上》,右手《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下》;从那里第一次知道了斯宾诺莎这个名字。长大后的日子里她就带着对哲学的热爱一路努力下去(期间这股爱智慧的热情屡次烫到了不靠谱的高中教材和老师)最后她进了T大,目前博士在读。

  在大学里某次她和学校几位理工科同学聊天,他们表示喜欢哲学怎奈手速太慢西哲史选不上,于是哲不解脑门一热,立刻拍大腿说:“上个毛哲学课,等我给你写个欢乐版哲学史来。”于是,遂有了传说中的哲学帖。早期在人人写的欢乐写的随意,而后变的更为严谨认真,不过节操水平嘛……维持不变,一路走来,她发现发现惊喜不断:喜于竟然这么多人乐于阅读,更喜于从回复中看到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多人对哲学充满了爱。

  第一批帖子基本囊括了近代哲学的各位名家:床控笛卡尔,卢梭和他的骨灰粉康德,超级学霸斯宾诺莎,康德的骨灰粉毒舌叔本华和他的死对头「啤酒店老板」黑格尔,以及叔本华的弟子,崇尚超人的尼采;而后又写了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萨特,克尔凯郭尔;释梦大师弗洛伊德,第欧根尼&犬儒学派等等,集成了哲学十二钗的正副册。

  帖子们的的结构类似,介绍哲学家的生平,解读主要思想的以及它们产生的影响,以及一点个人评论。相似基本的结构以外每篇又会穿插许多有趣的片段: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穿越辩论,各位哲学家对挂科男的建议,人的本质的论坛跟贴……,这些片段纵横比较了各位先哲的思想,平添趣味又让读者对各位先哲的思想更加明晰。

  对哲学家的生平介绍极富网络气息,欢乐写实设下限,有血有肉有嚼头;而在解读他们思想的时候她手中仿佛拿着柳叶刀一般,能把思想从厚重的著作中准确的剖出来,虽然文字并不多却几乎可以对各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均涉及到。比如对于叔本华,帖子中说到了柏拉图康德奥义书,自在之物、摩耶之幕;世界是我的表象,事物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的满足与不满足带来无聊与痛苦,艺术审美和消除生命意志可以摆脱痛苦,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四章对应的主旨基本说明的同时也把叔本华的思想起源和影响附带了进去。这条阿里阿德涅之线可以领着人能在短时间内探到从未听过的哲学家的思想内核。

  某年8月底.正副册集成的不疯魔不哲学正式出版,人家别的博士的一年核心发论文n篇,大作出版n部,可哲不解却在这里悠闲地调侃各位大师,某一群人出于各种原因非常不满于是纷纷借着网络的虚拟和时效给书刷了个超低分,部分人还企图找来好事者的瓜子板凳,而面对所有的讥讽和嘲笑,loser哲不解内心及极其winner:“你们不懂,书是春风化雨的,怎会因一群恶意的评论被掐死!随便你们怎么说,反正姐自强不息,姐厚德载物。”

  对这现象 某人忍不住要说一下了;哲不解不止一次的强调其中的观点只是私人的而不能当客观评价,切勿将贴子当学术读物看,所以虽然某些文章中不乏偏颇但作者有言在先,并无故意误导读者的意思而为何一定要求全责备呢。如果批评者认为普及哲学有必要且能写出一本如此引人入胜又更加准确深刻的哲学读物那算是掷地有声的批评,否则又何尝不是在空谈。而有专业者又批评哲学史普及读物这一类书的价值值得质疑,但对没基础又看不下书却愿意对哲学史有了解的入门者是不是因此又少了一个机会呢,他们或许不认为哲学普及读物没有价值却因专业者对一类读物的不赞许而认为是这本具体的书写的不好。不能作为正式的学术文章阅读,但它已经能让人们对哲学史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和相当的兴趣,去了解那些曾经用来治疗自己失眠的书。wikipedia已经能包罗万象相当可观而且内容还不算太高深,所以它为何没有借此取代一切普及读物呢?(如果普及哲学没必要 那这些就当没说吧。)

  哲不解是个全才,除了哲学贴,在她笔下还有其他许多段子,比如剩女传w小姐脱光记(似乎影射着哲学界一段知名恋情),写的理工生们深受感动的微小说老馆猫先生,写给求是学会的人,历史,献给母亲的母与女等等等等。面对这根生花妙笔,暗地里有人说:“什么?!老子还没写,一个有胸无脑的妇道人家就上来胡说八道了?”女性写作身份已让他们产生足够的焦虑。邓福如有首歌《不要放弃》,我想形容哲不解的境遇最为恰当:用你坚定意志,保持最初的选择,所有困难都会变美丽!

  面对所有疑问,哲不解其实最想说:“不要迷恋姐,姐不是传说,姐只是爱哲学!”

  内容许多取自哲不解自己的帖子,模版本身就是老宅男康德,希望这一小篇介绍能让更多人对这本书有所了解……虽然写的乱七八糟的。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九):你想成就自己的哲学地位吗?

  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

  美好的一天,是从欣赏美景开始的;

  美妙的一天,是从欣赏美女结束的。

  哲不解同学的文笔值得表扬,

  但是,哲学水准有待提高!

  《不疯魔,不哲学》这本书,

  从娱乐哲学或者哲学娱乐角度讲,值得称道;

  从启蒙哲学或者哲学启蒙角度讲,有待改进。

  学生嘛,听惯了好话,

  不中听的话(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就少一些。

  送你一句话: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谁说的???

  再送你一句话:哈哈哈,受得了气就成得了气!!!

  最后,预祝哲不解同学生日愉快!

  附注一,毒舌男叔本华与佛教三界轮回

  2013-08-27 03:15:13

  叔本华的意志即佛教的欲界,

  叔本华的表象即佛教的色界,

  叔本华消解意志欲望痛苦的艺术理论行动等即佛教的无色界。

  叔本华哲学,只是佛教的小儿科而已!

  建议毒舌男叔本华:

  戒除贪嗔痴三毒,

  净化身口意三业,

  勤修禅定慧三学,

  慈悲为怀,

  离苦得乐(“无”“我”“虚空”“有”)!

  叔本华的一生:

  缺钙,缺爱,缺德,缺性,缺女人!

  附注二,2013-08-27 04:36:20 平净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您的这篇日记有意思,也摘录一段:

  摘录一段有关叔本华的参悟报告,有点意思,或许可以启发修学的人观察五阴及诸法缘起: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的“Vorstellung”被翻译为“表象representation”,。。。。。。 叔本华认为印度教的概念“摩耶(maya)之幕”即“幻想之幕”才最符合他的原意,而“意志”与“梵天”最为匹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篇第一句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首先是作为人类的印象而存在,对人而言,直接存在的不是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印象,花非花,雾非雾,人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花与雾。然而,在所有的表象之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这个东西老宅男康德称之为“物自体”,“现象”能为人所感知,而“物自体”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叔本华进一步指出,这种“物自体”就是“意志”,“所有生物都依赖它而出生,依赖它而生活,伴随它直到死亡,直到他们加快步伐”。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好比牙齿食道肠子是客体化的饥饿,生殖器官是客体化的性欲,意志总要把自己表现为可见的世界。

  叔本华进一步指出世界就是意志,所以它充满着痛苦和狰狞。意志即是欲望,欲望总是沟壑难填。一个欲望倒下去,十个欲望站了起来。】

  lt;http://www.douban.com/note/199187259/>

  个人感想:

  1、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篇第一句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从叔本华的参悟报告看,虽然他还不知道本源第八识,却知道这个世界是虚幻的,而且有个出生这个世界的根本因,他称之为“意志”,也就是他说的“我”。此文说,他所谓的“表象”与“幻想之幕”相应。这与佛教开示一致,即佛教讲三界一切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虚妄不实。此文又说,他所谓的“意志”与“梵天”相应。意志是意根(第七识)和意识(第六识)的和合运作,是五阴之一,故叔本华的梵我论正是认五阴为我的错误知见,是计虚妄为常的常见,偏离真相。佛教讲三界万法皆由根本因出生(或现起),这个根本因是第八识常住法,而非五阴。第八识离见闻觉知,不是五阴,与意志不相应。

  2、

  “意志总要把自己表现为可见的世界”,这句话也很有意思。佛教所开示,人类因贪着尘世,致使第八识入胎降生为人,再由众生共业,化现出山河大地。

  3、

  就意志也是心识而言,“世界就是意志”,近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义理之一:三界万法都是心,都是识,都是心识的不同状态或显现。其第二层意思是,三界万法皆由第八识出生。

  4、

  表象之后的这个东西,康德称之为“物自体”。他认为“现象”能为人所感知,而“物自体”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康德的知见已经很接近真理了,只是康德也不知到表象之后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在哪里。

  5、

  据说佛教对叔本华有过影响。按佛教的明心开悟标准,如果分不清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意根)和第八识,找不到第八识的能藏,所藏,执藏作用,都不算明心开悟。叔本华和康德需要进一步学习佛法才行,对不对?

  附注三,

  2013-08-28 06:47:01 虚空无有我

  第一,康德的物自体是指万物的本原,并且不可知。是从本体论上说的,注意尤其是不可知。

  第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柏拉图哲学,康德哲学及印度教哲学的大杂烩!是从认识论上说的。叔本华把意志说成是康德的物自体,一是论述的需要,二是偷换概念偷梁换柱,三是傍名人。

  第三,康德的物自体即佛教的空,叔本华及康德的表象即佛教的色,不论是是叔本华,还是康德 ,都不懂佛陀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四,西方哲学:有;中国禅学;无;印度佛学:空。将印度佛教的八识学说与西方认识世界的“有”扯在一起,是牵强附会的!

  第五,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执迷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真应该找一块石头砸砸你的脑袋!终日说法,无法可说!

  第六,佛教的八识,完整地将应该是九识,可以算作佛教心理学。

  第七,社会三界:政界商界学术界;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第八,老宅男康德,毒舌男叔本华处于学术界。你既然执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请问,你处于神马界???

  第九,哈哈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十):有人说不要评人,要评书

  好,那就评书吧

  哲学史,或者思想史,很容易夹带私货的。这不是说私货不好,好的私货完全可以构筑另辟蹊径的框架,提供全新的可能性。反过来讲,烂的私货,也可以给大家以警醒,看清楚可能的错误,进而可以反省自己。

  从这一点上来说,本书不是没有价值,至少还值一星。但是问题是在于她夹带的私货实在太烂了。

  各种武断而不加阐释的命题判断,诸如“见过下岗国企员工,你就知道资本的破坏”这样的,那是否见过夹边沟幸存者,就能了解人类自身自我僭越去指导世界改造,其破坏力更大呢?

  但这里我不打算多谈这些,因为谈这些反而会偏离主题,因为据说张明明自己或者说她的支持者们,更多把这看做有意思的“八卦”,激发大众对哲学的兴趣,那么她八的水平如何呢?

  兹举八卦一例:

  “ 恩格斯对马克思这个朋友相当仗义。马克思要是感激恩格斯,一定会说:“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恩格斯在马克思活着时,从金钱到精神全方位支持马克思,甚至当燕妮因为马克思的私生子和马克思一哭二闹三上吊时,恩格斯都不惜自毁名声说那个可怜的娃儿是自己滴。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又停止自己手头上的一切工作,去编排马克思的《资本论》二,三卷。”

  写的在场感极强,且直指燕妮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但是我们如果细加考察不难知道,当时(燕妮在自传里隐晦地披露自己是在1851年初得知私生子的事情,这里泛指马克思在第恩街的生活时期)马克思一家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两个孩子先后早夭、房租拮据并且长期充当秘书工作的燕妮几次病倒在床。百年后麦克莱伦在其写的马克思传之中,也只能收集到燕妮夫人“脾气不好、对私生子心怀嫉妒、夫妇之间经常爆发争吵”的零星碎片。

  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写就的,也是公认马克思生平研究的权威文献之一,此段生活描述在此: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501704,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这段历史之所以隐晦,正是因为马克思的后人(主要是两个女儿)对原始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销毁和清理,其中也包括马克思对恩格斯的一些闲言碎语。

  事实上,私生子事件的关键证据是路易莎·弗赖贝格尔和奥古斯特·倍倍尔之间的通信,但其中也是语焉不详,无法还原具体细节。对于恩格斯领养孩子的解释仅仅是“使马克思获免家庭的窘困和冲突”。

  但是张明明小姐能从这些隐晦的证据里得出太史公二人密室般的现场感,并且讲的活灵活现,这等能力,确实令人佩服,自叹弗如。

  而作为一个声称阅读MEGA2,并且浸淫马哲研究数年的博士生,这样的细节,她不会不知道吧?前文已说,麦克莱伦的书乃是研究马克思生平思想的重要文献,她不会没读过吧?

  这样一个号称拜服在马克思理论下,号称对马恩均钦佩五体投地只能题词以表,且是受过高等教育学术训练的博士,和八卦小报编造细节取悦读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我相信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

  莫非这样一段自己信手拈来的关于自己偶像的八卦?就算八出水平八出意义?就能激发大众的热情和兴趣?就是在马克思思想指导下的人应该干的事情?

  一流的思想史作者塑造/还原出一流的思想家;三流的思想史作者能打造三流的思想家;俏皮但不失认真的八卦作家,起码能提供一些有趣的历史段子;至于不入流的无法归类家,显然只能量产不入流的时髦谈资。

  虽然张明明小姐一再声称自己承认自己的文章存在不足,但另一方面,其又张贴了大字报,号称坚信自己的正确,那么,还是烦请她自己厘清一下,究竟什么是不足,什么是正确,省的黑她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高贵冷艳”,不是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脱离现实者。

  盖因为这两点,在她的字里行间,都透了个真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疯魔,不哲学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