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7-1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精选10篇

  《蓝,另一种蓝》是一本由(日)山本文绪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一):另一种蓝色说不定是灰色

  最近在好多地方都看见了这几个字,先百度了一番,于是乎就带着好奇的心情阅读此书,读完最大的感受,好书还是要看纸质版的,手机看着太伤眼。

  看完之后,我发现我也有过很多类似的想法:如果我小时候跟随自己的意愿去上了艺校,那肯定现在很厉害吧;如果高考报了军校,那肯定现在不会是天天对着电脑,还在努力奋斗工作的人;如果当初志愿上写的是计算机专业,那肯定现在学起来会比跨专业的轻松多吧;如果当初把C++坚持到底,可能现在也不是这样子半吊子;如果当时把linux坚持学完,现在肯定也可以很牛逼;更好的解答是,如果当时你没出生,那你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类似《蝴蝶效应》电影上的,每一次的可能都是伴有牺牲的。

  如果我们当初在很多选择面前选择了自己感觉比较高性能的小轿车,而不是自行车,后来偶然发现别人当初选自行车的生活很幸福,自己的小轿车很空虚,就会向往那一种生活,这部小说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小轿车中的女主角遇见了当初选择自行车的另一个自己,互换生活后,发现其实事实并不是那样子而已,至于为什么不是那样,因为只是交换了生活,而从未交换对方内心深处东西。浅拷贝?程序写多了.....

  我们所以一直在懊悔,一直羡慕着另外一种生活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这种生活也很艰难,每一种生活,每一条路都是难的,重要的不是你选择了哪一条,因为哪一条都是好的,重要的是你在这条路上是怎么走的,是走的 ?跑的?还是睡着了.....

  我们对外在的事物态度从而反射了外在事物对我们的看法,并不是世界美好,而是你不美好,所谓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就说明了在你的潜意识中,外在世界在你脑中形成的映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下去是个悲伤故事

  怎么感觉跑题了........

  人总是为没有得到的东西而羡慕,可是当得到的时候,开始很惊喜,中间很平淡结果很厌倦。我才想到,这跟东西的好坏无所谓问题出现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O......滚去学习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二):贪婪安逸的假想

  不知是翻译的风格还是日本文学的特点,读过的日本作家作品中,岩井俊二的文字要难懂一些,也许因为看莉莉周的时候还太小,剩下的,不管是青山七惠,渡边淳一,村上春树,或是这本书的作者山本文绪,他们的文字都是基于身边的琐事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很轻松,读完却免不了一轮深重的自省。fm收藏了野见佑一系也就是为了此刻能够缓解一些情绪

  《蓝,另一种蓝》的前言给其定位成悬疑爱情小说。可是当我一口气读完全篇,看到的不是灵魂出窍的悬疑,更不是两个苍子的几段爱情,而是一个矛盾体双重人格的全面剖析。

  我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自己,当面临选择时,她替我接受了被放弃的选项,从此与我背道而驰,我们过着各自五味杂陈的生活。有一天我们相遇了,个性强烈的一方成为真身,较为软弱的成为影子。我们互相诉说,成为相见恨晚知己同时彼此羡艳着对方拥有的一切,终于决定交换生活。

  在这段日子里,遇到美好的部分就会想要一直独占下去,遇到不顺心便想着赶快换回,我们自私地对待着那个自己。还想要杀死对方,将两人的幸福都归并到自己一人身上。

  结局。结局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回归了本来的生活,谁也没有得着便宜。另一个自己,她并不是自己,她是别人,我们都有自己的私心。

  在A和B之间选择了A,我们更多地是为了A的好而放弃了B的好,还是只因为B的不好而舍弃了它?我想会让人挣扎一番的一定是第一种情况,A和B都好,都想要。于是放弃了哪一个都多少有一些后悔,常常设想如果当初选择了B会怎么样,却也没办法完全否认掉A。

  跟另一个自己斗了一辈子,后悔了一辈子,人生就算过完了,我始终不知道会不会B才是正确的抉择。带着一些解不开的谜底,稍留遗憾离开了。

  向往富有,不愿劳动

  向往幸福,害怕承担

  向往谜底,恐惧思考

  向往自由,不敢放弃

  ——病根在于贪婪,不是因为矛盾。

  并不是不清楚,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事情,不可能所有的好事全落你身上。只是偶尔泛起的侥幸心理,将“万一”假设成理所当然,成为偷懒,放纵,以及日后追悔莫及始作俑者

  翻山越岭走隧道,人生很辛苦,却也有很多风景看。

  可以转弯,别调头。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三):失败的人生不会因为换一种选择就天差地别

  首先来说这本小说,要说这本小说格局很大,其实并不大,只不过是一个纠结的女人徘徊在两个不同男人之间纠结的人生;要说它格局小,其实它也不小,选择的是男人其实也是生活。其实情节还是挺严谨的,因为是除了丈夫情人似乎没有别的亲近的朋友,工作也是极其简单的人际环境,所以才能有互换生活的可能。正因为有了这种互换,所以才体会到人生交给我们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之后去努力获得的生活。其次要说的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我看到的不只是爱情,而是似乎整个人生的颠倒。

  我们总是幻想着这世界上有着另一个自己做着自己不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殊不知这也只是我们的幻想懦弱的人在哪里都只会懦弱,懒惰的人再好的选择也会被浪费掉。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我们却用着相同的自己去面对生活,我们不去想如何改变当下的状况,而是总想着如果当初不这样选就好了。本科毕业在工资待遇都还不错的外企上班,有着感情稳定的男朋友,但是这样的生活让我迷茫,觉得自己似乎可以预见三十岁之后的自己。我并不想按部就班的工作结婚孩子,我想自己当初如果继续读研深造,说不定又是另一种生活。我不能像小说的主人一样产生出一个分身去体会另一种生活。因此我再并没有太多顾虑的情况下辞去了工作选择继续读书。工作两年以后再回到学校,所面临的压力比自己想的多多了,仔细一想等我毕业再去找工作我仍旧是一个职场新人,而别人却已经有了五年的工作经验。我想当初如果没有谈恋爱一开始就顺利读研那今天就不会这么尴尬。在五年多的恋爱即将有所归属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我并不想跟他一起生活,他带给我的不快乐快乐要多得多,所以毅然决然的分手

  这就是我即将26岁时一塌糊涂的人生。因为过不好自己现在的人生而一再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并且一再推翻它,最终付出代价的会是我自己。所以如果现在我做的还是不断地去衡量这些选择所带给我的后果,而不是把握这些选择所带来的机遇和改变,那我的人生依旧是失败的,我三十岁的生活依旧是可以预见的。我要做的应该是努力让自己的选择看起来正确,努力让每一种经历都变成财富,这样也不枉我让自己重来一遍的勇气

  致自己:你比你想象的更有能力,你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做好现在该做的,希望以后的自己可以感谢今天顿悟的你,而不是看明白了这一切却依旧徘徊不前懒惰的自己。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四):或者A 或者B

  多年前写的,随意。。。

  -----

  很多时候我问自己,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A而是选择了B,是不是我会有比现在更加满意的生活状态

  居然是一本日本女人写的书,我有点沮丧。选书的时候没有看好,呃,还以为是中国一个不知名的作家写的。。。。汗一个先

  《蓝,另一种蓝》,一本只耗了我两节经典社会思想时间的书,略微让我的后颈冷了冷。如果,真的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活着我的分身,替我生活着我的B选择,那,我会怎样?

  故事发生在一个接近三十的女人苍子身上,东京的时尚女性,与丈夫佐佐木分房已久,丈夫和她都各自有情人,生活互不打扰。但是她厌倦了情人牧原,在最后一次旅游回来的路上,她离开情人留在了她婚前的初恋情人所在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逛逛,却意外地遇上了初恋情人河见,更令她震惊的是他的身边的女子竟然和她长得一模一样!交谈之后,令她不敢想象的事情是,河见苍子竟然是佐佐木苍子的分身!虚荣心作怪,她们互相都暗示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导致两人都对对方的生活产生了向往。荒唐的计划于是诞生——两个苍子决定互换生活一个月!

  当你选择了A,生活了很久之后,你肯定会遇上困难,遇上坎坷,然后你开始抱怨,然后你开始怀疑,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A而是选择了B,是不是我会有比现在更加满意的生活状态?Well,这就是人!

  无论是哪个苍子,都羡慕对方的生活,认为对方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后悔当初没有成为对方,交换计划本身就是荒唐而不实际的。因为当装饰的幸福撕掉面具向她们露出真相的时候,她们就不只是后悔了。佐佐木苍子在享受了二十多天的“幸福”生活后,由于一言失误,竟然遭到河见残暴拳脚相加!作为现代都市女性的她忍受不了这样的虐待,开始逃离。回到东京的现实让她更加震惊,河间苍子进驻了她的生活,不仅是生活,同时霸占了她的情人牧原,而且要求永远更换身份!惊恐的佐佐木苍子意外地发现,她已经转变成了那个分身,因为河见苍子怀孕了!

  因为怀孕,分身成了真身,进而想要彻底占据原来真身的生活。这让佐佐木苍子不寒而栗。于是两个女人的较量开始冷酷,甚至掏出了明晃晃的刀子!

  我知道结局一定会是真身复位的,而且两个女人的纷争更多的是纠结在情节上,让我有些疲倦。

  是的,如果我当初选择的是B生活,那么,是否我会有比现在更加满意的生活状态?每一条路选择了都会遇到波折遇到坎坷然后灰心然后抱怨然后怀疑然后后悔想要选择另外一条路。靠!人真的是没事找事!可是,谁又不是这样的呢?

  记得我的男神学长说,做了就别后悔,后悔就抽自己一巴掌!这话直接。看吧,这苍子不死心,非要体验一下另一种选择的生活,俗话说不撞南墙不死心,被打得那么惨才反应过来还是原来的生活好!其实,并不一定还是原来的生活好,只是,选择了就应该好好地,认真地走下去,心无旁骛。

  《蓝,另一种蓝》里描述到了河见苍子的一段心理活动,为了证实哪个才是分身,佐佐木苍子拉着河见苍子跑到一个陌生人面前,然后问他话,结果陌生人自始至终没有看河见苍子一眼,真身的光芒太耀眼以致于分身都被掩盖了。这时佐佐木苍子脸上的胜利者的表情让河见苍子无地自容,因为“我是分身”的感觉让她有盗用佐佐木苍子的身份活着的罪恶感。也正是这副胜利者的表情,在后来笃定河见苍子要抢占了佐佐木苍子的生活的决心,何况因为怀孕,她已经成为了真身!

  寂寞的感觉。

  选择了就走下去吧。只要自己努力,肯定是可以克服所有困难的。人总是需要在搁一段时间安慰一下自己,鼓励一下自己,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经常地鼓励,很多时候我们就走不下去,我们会丧失信心,然后发觉生活是那样没有意义。看不起那些放弃生活的人,看不起那些后悔当初的人,因为他们不够现实。

  恐怖的感觉。

  女人的妒忌心和虚荣心真不是盖的。一虚荣,虚荣来了个交换生活!一妒忌,妒忌来了个兵刃相见!做人,不要太嚣张,相信就是佐佐木苍子胜利者的表情里那掩藏不了的嚣张让河见苍子难以容忍得妒忌了。孔夫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诚然我也是女的,我也赞同这话。女人,永远是个小心眼的生物。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五):选择与结果

  人生除了不能选择父母之外,其他大概都需要自己去选择。

  有些选择很轻:

  比如去超市买桃子蛮相非常好可回家一吃跟白开水差不多一点也不好吃。下次买时就会先买两个如果一个老板也卖的话我会买一个的先尝尝味道,好吃了下次就认准这个店了。

  有些选择很重,影响人生:比如专业,职业婚姻。。。

  选择不等于结果

  结果会怎样是看你做出选择后如何经营管理这个选择。

  你不注重结果话

  有些重的选择只要你还活着也是可以再选择其他只要你有勇气改变自己

  又看了一遍山本文绪《蓝,另一种蓝》,主要讲一个人分裂成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结婚对象,结婚六年后偶遇各自羡慕者对方的生活互换人生开始。这类型的小说和电影还挺多的。

  第一次读后感(20101019)当时觉得人无论怎么选择都会后悔当初的选择,未知的总是充满魔力的向往。

  第二次读后感是觉得人做出的选择都是看你当时注重什么,是外在内在还是各自的利益。选择好了就不要回顾好好经营自己所选择的路。无论你怎么选择哪怕你能穿越过去,当初做出的选择还是会这么选择。

  猿渡静子说的:完美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是一种存在。

  恋爱和旅行相似,每天充满了非日常的快乐。但是,这快乐的日子终究会结束,然后又开始日常的生活。正因为有无聊的日常生活,非日常的生活才会显得刺激。

  ------------------------------------------情节透露----------------------------------------------------

  佐佐木苍子:

  在东京生活有豪华的公寓但老公外面有情人,苍子用金钱和情人来解闷,也体会到了随之而来的心灵空虚。

  河见苍子:

  在博多居住在借的小房子里老公挣钱很少自己做家务又要打工,而且一喝酒就家暴,不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用自己赚的钱买喜欢的东西,还要寄生活费给公婆。

  互换身份后: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佐佐木的优点。他有时候确实酷得过分,但他决不会向自己的妻子挥舞拳头。结婚前,佐佐木还温柔的时候,他曾经这么说过:女性有自己的职业和生存价值,应该自立;丈夫没有权利阻碍妻子。

  我一直都爱着佐佐木。我想要得到他的爱情,可他不给我。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反击他的冷漠。

  “我曾经喜欢过你。真的,不骗你。至少我决定结婚的时候,我确实爱你胜过爱美树。如今再说这些也没用了,可是假如你能够对我更温柔些、说话再软和些,我想我们是不会变成这样子的。每次听到你嘲讽,

  我就想回到美树身边。不,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造成这一切的,当然是我的错。”

  我应该是想要自由的。可是,真正能自由时,我又感到痛苦得要死。

  最后河见苍子不想换回来,互相仇视想杀了对方。

  “我们,的的确确被他们爱着。河见君,还有牧原君。甚至佐佐木,刚结婚的时候也是爱着你的。而把这一切扭曲了的是我们自己。被人爱着,却不知道爱别人。我们俩啊。”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六):平凡的幸福也许是最好的

  《蓝,另一种蓝》选择,另一种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吧,

  总是在后悔曾经做出的决定,

  总想“当初如果那样,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吧”

  可是看完这本书后,

  我就会想,

  我真的后悔了什么吗?

  如果我不选择现在的路,

  难道我过得就是有滋有味的人生吗?

  不一定吧。

  就像每个人都在羡慕别人一样,

  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足,

  总想过的最好,

  可谁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呢?

  不要不满足了,

  不要总想如果不是这样的选择该多好,

  不要后悔,不要留下什么遗憾,

  既然选择了A就好好的生活,

  也许即使当时我们选了B,

  现在也会想:如果是选A就好了。

  我们能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吗?

  物理学上有句话说的很好,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实,人生的空山雨后,

  最该了解的,

  是平凡的幸福的含义。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七):如果这是最好的结局,为何我会忘不了你

  当初决定出国念书的时候,曾经被朋友劝住

  说现在生活平静安逸,没什么不好,瞎折腾干嘛啊

  我说

  “我只是不想在三四十岁结婚生子,抱着孩子路边等红灯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当初如果出去,会不会我的人生不一样。”

  很多时候岔路口的选择,就是考虑你更怕错过什么样的未来

  这本书算是个科幻故事,连知音都上不了的那种

  却让我隐约想起来小时候看过的一部香港电影

  讲的就是这种长相一样的双胞胎交换人生之后互相抹杀的故事

  其实这种概念的故事我们早已烂熟

  王子和乞丐,富翁和穷人,古今中外可一一细数

  为什么这种设置的故事能抓住眼球

  不外乎是因为它刺到我们的一根软肋上

  大家都想,如果当初我那样选,人生会不会更快乐一些

  于是佐佐木苍子遇到曾经的恋人河内,更惊讶于他身旁与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女人

  跟踪下来,发现这个居然是自己的分身(影子)

  两人商量互换身份一个月,充分感受当初错过的那一种选择

  佐佐木苍子终于体会了和河内结婚生活的感觉

  平淡踏实,夫妻俩的相处特别温馨

  可惜河内酒后家暴这一点打翻了所有的美好

  情急之下的佐佐木苍子甚至不得不连夜飞回东京

  可这边享受着东京丰富物质生活的河内苍子,已经不愿意回到河内身边

  两个原本看似平等的身份交换,成了对一个身份的争夺

  两个看似势均力敌的人,也逐渐明白了对方生命的苦衷

  精彩的反转上演,因为影子河内苍子的怀孕

  影子成了主体,原本的主体成了可有可无的影子

  一场身份争夺大战拉开序幕........

  人,到底是由什么定义而成的?

  你的身份证,信用卡,还是健康保险证

  如果有一天你的分身跑来抢夺你的身份,你如何说明你是主体?

  羡慕对方的生活,自己想体验

  谁知不管选什么样的男人,结怎样的婚,都有不如意的地方

  甚至难以判断哪种不如意更令人可以接受

  与其如此,不如断了念想,好好过好自己手里这一份

  觉得难以忍受,快要窒息,就该断则断

  否则换一个身份,你依然有剪不断理还乱的360度全方位立体痛苦

  “如果重逢也无法继续,失去才算是永恒”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八):没有完美的生活

  山本文绪忠实迷妹,我,放着没看完的书不管,又买了几本她的小说。

  没看完的书是《巨人的陨落》,之前也讲过我看书主要依靠吃安利。这本书是去年一部口碑作,怀着渴望重新理解一下(从来没好好理解过的)一战历史的心情开始读,可惜我从二月读到九月,还停留在第一本。深知自己还是没有怀揣一个大的格局,偏偏就爱看小情小爱小确丧,花样年华廊桥遗梦贤者之爱。

  《蓝,另一种蓝》的故事让我想到l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据说世界上会有三个和自己相貌完全一样的人存在,如果你遇到了ta,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蓝》中两个女孩互换了身份,体验了对方的生活,《两生花》中两人则擦肩而过,仅仅通过一种精神的感应影响着彼此。

  如果说《两生花》是标志性的艺术片,那么《蓝》就是典型的家庭剧了。艺术片把灰尘描写成指尖飞舞的光点,越美就越没有烟火气息;家庭剧则把一小块豆腐渣都细细描摹,放大真实生活狰狞的姿态。山本文绪很少写太多意识流的东西,和她本人的经历也有关系。作家写故事最好的取材还是来自于自身。

  《蓝》中一个更重要的设定是,相貌完全一致的仓子A与仓子B其实是真身和分身的关系。她们的人生在仓子选择婚姻伴侣时出现了不同的分支,仓子A选择了留在东京和精英丈夫生活,仓子B选择了回到乡下和小饭店认识的丈夫生活;仓子A过着衣食无忧的贵妇生活,可丈夫不爱自己仅仅是假面夫妇;仓子B过着家庭主妇兼职零工的生活,丈夫虽然深爱着自己,但也在极强的控制欲下经常对她暴力相向。

  这个设定很有些极端,不过这一切本就是虚构。因为自己的百般踌躇而分裂出另一个自己去过另一种生活,这些自然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这个故事满足了我们都曾产生的一种想象:“假如我当时选择了另一条路,我会不会变得幸福呢?”

  《蓝》的故事里,仓子A与B在体验了另一种生活的开始,都觉得对方的生活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可渐渐发现又并非如此。经历了一些事件后,真身的仓子A选择了一个人生活,分身仓子B则选择回到乡下被需要着的生活。

  《蓝》将婚姻作为了一个分割线。两个仓子都选择做了家庭主妇,所以一个因为无法放弃优渥的生活而只能默认丈夫的情人存在,另一个想做纺织厂的正式员工却遭到丈夫的反对。她们彼此开始的误区便是,以为交换了丈夫便能转换一个生活,或者说曾经认为选择对一个婚姻便能长久地收获幸福。实际上没有所谓正确的人选,也没有完美的生活。即使就选择独自一人,也不代表就能如想象般自由。做出一个选择,也就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目睹另一个选择会产生的结果。作为凡人我们也只能这样,如果人可以凌驾于时间线上,知晓所有选择的结局,这人生又还有什么意思呢?

  “真的有对的选择吗?假若没有今天的快乐,我们奢望明天会如何还有意义吗?对“另一种选择的放弃,即使曾经多痛苦,也一定有你决定放弃的道理,究清其中的本相,我们就不会再有悔意。

  的确,人有的时候真是奇怪,选择了的会后悔,放弃了的会遗憾,但是完美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是一种存在。”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九):写给姑娘们的故事

  我从来就没幻想过,如果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的自己会怎样。也许很多人会想过,但我从来就不会去细想。“如果”是个很飘渺的词,想得越多只会对自己的人生越怀疑。怀疑自己人生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但会这么想的人,其实还是居多吧?所以山本文绪的这部作品——《蓝,不一样的蓝》才会来回地被提及。

  故事非常简单,衣食无忧每年可以飞来飞去旅游的少妇苍子其实对自己的人生很不满——厌倦了情人太腻歪,喜欢的丈夫跟自己有隔阂外面还有人,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朋友。在与情人分手的旅途中经过旧情人所在的城市,阴差阳错之下遇到了复制版的自己,跟自己曾经爱过的旧情人,过着与自己截然相反的生活……剩下的就不剧透了。

  故事很简单,也很引人入胜,说不上特别有文学价值,但必然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如果世上有另一个我,是不是会过得更好呢?

  其实不用我说,你也猜得到结局。其实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明白,不管选什么样的道路走,结果可能不变,但遭遇的心情可能会一样的——有开心的事,也有伤心的事,有成功也有挫折。两个苍子交换了身份尝试过对方的生活,但终究都没有得到真正想要的。

  虽然俗套,虽然结果可以预料,虽然我对“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没有兴趣,但我依旧喜欢这部作品。

  与其说,这是一部给所有人看的小说,还不如说它就是专门写给女性的小说。故事里的苍子,对人生的选择简单变成了对两个男人的选择,一个是多金帅气温柔但对自己冷漠的佐佐木,另一个是温柔有男子汉气概但比较笨拙也没什么钱的河见。这里不去评价两个男性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故事的结尾,却是不管哪一个苍子,最终都没有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终极结局。我欣赏这个结尾,虽然看上去是那么颓废,两个苍子都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还是为生活的琐碎和庸碌而奔波疲惫。但尽管奔波疲惫,她们却又都比之前更加坚强,活得实在——因为他们都找到自己希望做的事情,所想要走的方向。不是依赖于任何一个男人,而是依赖于自己的心和能力。只有为自己而活的人,才会活得真实。

  这大概跟山本文绪自己的心路历程很像。这个有着淡雅清新笔名的女作家,其实是一个62年出生的大妈。身材微胖,喜欢美食和新衣服,懒惰时会什么都不干只睡觉,曾经离婚后又再婚,离婚期间住在娘家拼命写稿却也赚不了几个钱,只能当家里的“蛀虫”,稿费还时不时会被拖欠,小说也一度销量不好,年近四十才以新人奖作家身份为人瞩目,好不容易拿到直木奖的同时又犯了抑郁症,病好了却又入院动手术……说不上特别多的坎坷,但日常细碎的不幸已足够将人折磨。

  但如此凌乱的人生经历,反而成了山本写作的来源。在成为作家之前,山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写日记。后来从写关于自己的事情慢慢变为写别人的事情。细致入微地观察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故事,没有评价地记录下来,成为了她的一种日常习惯。也就只有在这种长年累月的积累下,她才可以用最平淡的语气,给自己的读者讲述最平凡又深刻的道理。

  我喜欢故事的结尾,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复制品的苍子,最终还是离开了她深爱的河见。虽然河见对她很好,深深地宠爱着她需要着她,而她也会这个男人有着各种的依恋。可惜的是,河见是一个会家暴的男人。尽管每次打完人他都会各种道歉,尽管他是以爱的名义,却依然没有改变他会家暴这个事实。正是因为被隐瞒了这个事实,原版的苍子才愿意留在河见家,也正因为发现了这个事实,两个苍子才竭力地逃离那里。

  事实上,在现实中不乏即使被家暴也依然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的女性。可是作者已经清楚传达出了她要传达的信息:不管这个人多好多爱你,一旦他会家暴,除了离开他就不要有别的念头。家暴,是一件零容忍的事情。

  我向来很喜欢日本小说清淡缓慢又隐晦的味道。书不厚,故事也不长,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然细微处见人心。姑娘们都值得一看。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十):被标题吸引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本书有印象,也许是以为上次看青山七惠的文章网站推荐的,抑或是完全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直到看完这本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是用蓝这个颜色,也许是代表同一个天空下不同的自己吧。我用了半天看完这本书,期间不免唏嘘感叹一下,室友问我怎么了,我笑着说这本小说挺有意思,写的好像是一种有点哲学意味的人生自我的对话,也好像是情节曲折,到高潮突然爆发的爱情小说,不过对于其他人说的有点恐怖小说我倒没有特别觉得,只是在当本体和分身开始同时出现在彼此所爱之人面前的时候还是揪着一颗心的。我们都知道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而山本的文字让我们跟随主人公去体验了另一种人生的互换过程,我们都有过遗憾,有过后悔,但是每一种人生都会有各自的好与坏。因为我们总是要求很多,所以大多数人很难对自己当前的生活十分满意,除非你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小说总是会用各种夸张的手法去把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撕裂了来写,看的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也会让我去思考我自己心里的答案。蓝,另一种蓝;选择,另一种选择,都是一种人生,人生短短数十载,选错一次也没有关系,也许不同的人生我们会有不同的机遇,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但是如果你心里真正有一个想抵达的状态,相信不管哪条路你都会找到最终的理想之地,风景不同,关键在于心境是否相同。第一次,写书评,一个开始,一段旅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蓝,另一种蓝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