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是一本由方紫鸾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一):大多数问题都得直面自己
无论想与不想, 接下来的几十年癌症与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经历过痛苦和煎熬的人,回想过去不亚于重新经历。彷徨、无助与恐惧都会重新演绎比原有的感受更深刻。我不知道作者的内心有多强大才能写完整本书,过程应该并不美丽。大概只有大病已愈、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然完全回归初我,近似佛法中的无欲无求、淡然辽远的状态才可以重新面对然后完成这个手记吧。
每一个人后面都有很多故事,病人背后的故事更让人动容和无奈。癌症能形成都有其个人习惯性的因素,乳腺癌的发生和个人脾气性格与生活、饮食习惯的关联特别大,尤其是女人。有段时间工作的关系,我自己整日处于焦虑和焦躁当中,自己都能感觉到身体激素不稳,会操纵人无意识的情绪爆裂无法控制,没过多久胸部有肿块伴随压痛赶紧去医院看了一下,乳腺增生。女人本身就会因为激素周期性的变化而情绪波动,很多方面更应自律来改善。生活是如此琐碎,大多数时候我们深陷其中不会停下原有的脚步来关注自身的状况直到有异样发生。
走在前沿的人会更高的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天肿医生的医术医德让人肃然起敬,也许在他们自己只是自然的流露。而这些会直接影响整个患者群体,患者之间互帮互助良好的互动又会给更多人希望,这些对乳腺癌的治疗都是推动。那些帮助别人解决困惑的“痊愈者“,是最可爱的人。
治疗乳腺癌的药品赫赛汀2014年8月份在中国的专利已经到期了,仿制药的注册和慢慢上线会逐步降低治疗药品的价格。不能不吐槽一下食药监的审批制度还有中国的医疗制度,制药巨头的重磅产品每年在中国销售额几十亿,都由屁民买单。好多病不是治不了,而是没钱治。印度都会从国家层面与制药巨头交涉,强仿以保护国民可以有医治的资格,而中国一例交涉都没有,专利药品价格高居不下。由仿制药的生产上市为契机,印度制药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已经在原料药和制剂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中国的出口还停留在抗生素主导的位置。唯一欣慰的是很多抗癌药陆续专利到期了,中国的制药企业也在抓住机会推进仿制药的上市。如果不是一窝蜂的上一个产品那就更好了。对癌症患者来说,很多用药价格会从几万降至几千甚至几百,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可能短期内,这些抗癌药也不会纳入医药,条件许可的话给自己和家人应该准备一份商业保险。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二):那些真正的女汉子们
虽然在医院工作了几年,自觉看多了生老病死,对疾病、对人性亦多了几分洞察。而当读完这本可以称得上病人手记的《生如夏花》,虽没有像强烈推荐此书的书友那样眼泪决堤,倒也着实颇有感触。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讲述了一群不幸女人的故事,却难得地散发了无数正能量。她们是患者,同时是坚强的“少奶奶”,也是美丽的生命斗士。
乳癌从来都不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疾病,在四年前,曾经读了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哭得不能自已。她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像一个大姐姐,却因为乳癌与患病后所走的弯路,早早地走完了年轻的生命路程,徒留叹息。而读了方紫鸢书中所写的二十多个乳癌女性的故事,让人庆幸的是,包括作者在内,她们中的绝大部分没有被死神夺走,相反,因为她们的自信与勇敢,更好地经营了自己如夏花般绚烂的美丽人生。这些女性年龄不一,工作各异,受着相差甚多的教育,却因为同病相怜,抱团取暖,并坚强地与癌症角力,成为了人生的赢家。作者方紫鸢独特的患者身份,让她对自己所描写的群体多了几分感性而具体的认识,在故事的真实性与细节的把握下也更令人信服,尽管没有太过花哨的文笔,却能轻易打动读者的心房。透过文字,亦不难想象那些女人的美,无论是高挑洒脱的琳达姐、优雅大气酷似邓丽君的宝姐姐、在伤口上绘上绽放鲜花的夏青,以及仍然奋战在真爱寻找途中的气质美女圣斗士田心……她们不因为病痛的黑遮掩住了人生的光,而是用加倍的努力去拥抱生命,散发出由内而外的魅力。
万千情意,不如胸口二两,对于女人,乳房是最好的朋友与性别的特征。因为疾病被迫放弃最美器官的女人,在情感上自然更容易受到坎坷的命运。青梅竹马的至笃深情尚经得起考验,亦有薄情寡义的人一走了之,或是残忍地带上另一个女人昭告天下。这多少让人唏嘘,有的时候,亦只能感叹,爱情未必经得起人性的考验,至亲至疏夫妻。而命运有时便是如此轮回,曾经带着小三在病床前毅然残忍抛下秀甄的男人,竟在几年以后,与她在医院的走廊里不期而遇。彼时,她已走出阴霾,他却身患绝症,同样遭到了后任的抛弃。而善良的女人,竟放下过去,为前夫推荐了一个老中医,然后从此陌路。
那些坚强而勇敢的女人们,互相以姐妹相称,她们是生命的斗士,也是真正的女汉子。读罢全书,衷心祝这些女汉子能够健康长寿,因为她们值得被生命热爱。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三):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在女排奥运重夺金牌的2004年特别火,那时候,电视上、街上时不时都会听到这首旋律,自己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就像歌词里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我想,这句话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
是谁说上天是公平的,上天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可以健健康康过完这辈子,感个冒都是不得了的大病。但是,有的人,就像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们,她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不幸的疾病却降临在她们的身上。之前,总是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得了大病,那自己一定要每一天都过得积极美好,和病魔抗争,可是偶然之下读了这本书,真正直面了这个问题,如果我是书里的主人公,我得了和她们一样的病,设身处地地问了自己一下,我想我一定会非常恨,恨这个世界,我也会崩溃,我也会自暴自弃,我做不到自己想象中的潇洒与释然。可是,书中的他们,一个个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不是小说编纂出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甚至曾经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她们用自己的经历,结结实实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课,人生路上甜苦与喜忧,要勇敢地抬头!
大家在知道自己患病后,也都会痛苦,有的人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家庭与婚姻,当然,那些只能与自己共富贵,不能同患难的所谓伴侣早一点认清他们的真实面目也好。我不是一个狂热的胸部爱好者,但是我知道,或许只是我的臆断,我认为胸部对女人来讲很重要,女人很重视它,但是因为这个疾病,女人却要失去自己身体这个重要的部分,那种痛苦可想而知,大大咧咧的男人都不能忍受的切肤之痛,对感情细腻的女性来说更甚。但是,我们的女主人公们都一步步走过最艰难的日子,当然,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幸运,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人朋友一直在自己的身边不离不弃,风雨同舟,这对这个时候的她们来讲是多么重要的鼓励与支持,我想每个人都能知道。希望,这个世界上的她们身边都能有这样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存在,尤其是夫妻,结婚誓词中的“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困疾病,不离不弃”这不是过场客套话,这是实实在在一辈子的承诺!
如果不幸降临,要乐观,我知道这或许很苦难,但是哪怕再痛苦,也要咬牙坚持下来,你看,书里面的她们不也笑着一路走下来了嘛!为了那些爱自己也值得自己爱的亲人,我们都要坚强,因为风雨后一定一定有彩虹!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四):带着镣铐的舞蹈
大学时候,睡我下铺的姐们,她妈妈得了乳腺癌,化疗之外还切掉了一个乳房,因为听说乳腺癌有家族遗传性,又听说花菜可以预防癌症,于是这姐们去食堂吃饭,每餐都必点花菜,一直吃到毕业散伙饭。
光是每天看着她碗里的花菜,我们都有点消化不良,于是有人就忍不住建议:“要不你老人家今天让花菜休息一天?”她当场回敬了一个白眼。有一次卧谈会,大家聊到深夜,她忽然就说:“我妈放疗之后,对每一根掉落的头发都无比在意,看到其他刚当妈的人奶孩子,更是眼睛都痴了!”
没有人接腔,但是我敢说,第二天寝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打了电话回家,让妈妈去做全身检查。疾病这个东西就是这样,旁人只是远远地看着都会害怕。这与乳腺癌近距离打交道的姐们,把花菜当成救命稻草一般抓住,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我后来跟我爹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说还是做男人好,什么乳腺癌之类的东西,就不会找上男人。我爹沉吟了一会儿,说:“其实,男人也会得乳腺癌!”那一刻,我清楚地听到我的三观被刷新了的声音。
说实话,我不太敢打开这本《生如夏花》,因为爷爷和爸爸都是医生的缘故,我见过太多病人的眼神,无助的、小心翼翼的、祈求的。不管这个人表现得多么乐观,TA的眼神也是怯怯的,强做镇定的。我敢说,医生比菩萨见过更多虔诚的眼神,这些眼神,让人觉得人类是那么渺小和脆弱。
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发现自己获得一种平静,因为作者在忠实地记录每一位乳腺癌患者的痛苦、恐惧,与癌症抗争的慢慢长途之外,也展示了她们是如何坦然积极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如何在与死神的拔河中艰难地取得胜利。
这本书让你知道了,乳腺癌这三个字,不再只是新闻里的一个激不起波澜的词语,它代表着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与之遭逢的时候,所要承受的身体、精神上的摧残与重生。代表的是你觉得习以为常的头发、乳房、每一天的健康呼吸、身边人的笑脸,在那一刻忽然就变得那么珍贵,珍贵到让你忍不住想要哭泣。
我不想说,看了这本书之后,领悟到了什么生命的真谛之类的话,借用陈虻的一句话:“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也许对这本书来说,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要博得观众的眼泪,而是让读者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更好地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所有的恐惧都是源自不了解。正视乳腺癌,当我们给事物它们本来的名字,就会获得平静凝视它的力量。
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出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为一种动人的力量。圣经里有一句话:“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你可以说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如此平凡,但是这里的每一个故事,同时也让你知道,正是因为带着镣铐,所以她们的舞姿才格外动人。
人类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坚强,在深夜痛哭过后,最终还是有勇气等待黎明。
希望每一个健康的人继续健康,希望每一个乳腺癌者最终都能康复,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好好爱自己。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五):风雨之后的彩虹
风雨之后的彩虹
文/泊南
《生如夏花》是一本有关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手记。女性健康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生活中,女人在家庭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家务的繁重,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每一样都压力不小。作者方紫鸾,也是一位女性乳癌患者,如今康复的她,用切身经历,以及各种女性患病真实的案例讲述那些与乳癌抗争的故事。
病友们把少了乳房的女人称作“少奶奶”。这称呼包含了多少辛酸与无奈。不仅身体承受着失去乳房的痛苦,精神上更是要承受着别人异样的眼神,残缺的身体,剥夺了多少本属于女人的幸福啊。在前言中,作者说:“她们不过是品尝人间百味懂得平常女子,会为自己的人生缺失而哭泣、消沉、抗争。”
这本书中的故事,是有关患有乳癌患者的故事,也有医生专业的解析.真实的心路历程,抗争的艰难,还有许多患病后带来的无数的变化,家庭的社会的,都真实而感人。因为作者本人是是一名患者,对于乳癌这一疾病,比起普通人,更能感同身受。她懂的那些痛苦,因为经历过。她个更懂得如何去鼓励身边患有乳癌的女性同胞,鼓励她们战胜病魔,为了当下的幸福的生活去努力。
书中治疗乳癌的医生,他们会通过一个专业的角度,告诉女人如何保健自我,如何早期预防乳癌,如果患上乳癌,如何及时应对。知道自己患上乳癌,一般都惊慌失措一阵子,因为对未知的恐慌。恐惧本身就是一个人类的本能。但是我们要听医生的话,要积极去面对这种病魔,而不是被病魔击垮。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想,女人本来应该是被水滋养的鲜花,含苞待放,鲜亮的活着,而不是变成一朵朵被病魔缠身的枯萎的花。命运有时候是无情的,在女人凸凹有致的身材上划伤狠狠的一刀,令人痛不欲生。但是人间是有情的,那么多的乳癌患者,亲人对他们不离不弃,时刻坚守,同患者一起对抗病魔,给他们鼓励、勇气和安慰。
从书中知道,很多意志坚定的患病的女性同胞,经过漫长的治疗和康复,终于保住了作为女性的尊严 ,为了更多患者能够乐观积极面对乳癌,很多康复的她们,加入了帮助患者康复的行列,做起了她们坚强的后盾。请给予她们爱与支持,因为她们有可能是你的妈妈,姐妹,爱人.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六):历经炼狱破浪乘风°
——评《生如夏花》
文/蓦烟如雪
这本书出来的很早,我一直很抗拒去读它,不是敌对,是害怕。因为我身边就有患乳腺癌的长辈。故,那种恐惧感,我是无法去填补上来的。
是读书的朋友一而再的推荐,我才去正视这个病,在书里,癌,不等于死亡。
他们说,只要我们能承担、不逃避、会珍惜、心坚强,人生就不会太苍白。
07年年仅43岁的林妹妹陈晓旭,患乳腺癌走了;09年那个《受了点伤》《寂寞在唱歌》的阿桑也走了,同样是乳腺癌;2015年那个因《甄嬛传》主题曲走红的姚贝娜也因乳腺癌走了,这年她才35岁。
乳腺癌夺走了很多花样女子,而乳腺癌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也像我一样,不愿意去面对,可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不认真对待。
在前言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留言,那些简单的叙述听起来坚强乐观,可我心底还是为您心疼。
我何尝不是为长辈化疗的状况而担忧,呕吐、恶心、拉肚、口腔溃疡……这些都是她在经历的过程,我们只看到她们微笑坚强的一面,可是背后呢?
我很庆幸能不错过它——《生如夏花》。
这里五个章节,讲述了各个生活圈里的患者、医生、家属,他们都是有过切身体会,亦或者正在历经苦难的人群,他们不需要同情,哪怕是频频出现的“少奶奶”一词,我不觉得这个很敏感,我反而在品读后,愈发敬佩她们面对失去的淡然和努力活下去的决心。
琳达姐的三封遗书让我心疼,她说遗书是她至今写过最长的文章,因为在恐惧中,她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干脆选择去写遗书,遗书是煽情的,对父母,对丈夫,对女儿,满满都是不舍和爱的倾诉。在娟儿中,我感叹生活在蜜罐里的她,能如此积极乐观,她有责任感,孝敬老人,疼爱孩子,这么厚道的人命运却给她开玩笑,不过,她依旧满怀希望,这是让我倍加尊重的地方。
还有久病成医的“兰百科”,她热心于成立乳腺患者康复志愿队,她的潜能就像那八个字,生命相托,永不放弃。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即便保姐姐历经六次痛不欲生的化疗,五十次的放疗,她依旧有身边人的照顾和体恤。可秀甄姐的遭遇却让我倍感唏嘘,在手术的前一天被逼迫离婚,离婚后,她说医生就是她的再生父母,病友就是她的同胞姐妹,确实好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但她是一天一天的努力换来的,那个抛弃她的前夫也患了癌症,曾经的小三也弃他而去,想想这真是有点因果循环,不过秀甄姐很大度,她说,她早就原谅他们,因为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说真的我羡慕在患病见真情的小兔,因为在她生病的情况下,他都能不离不弃,公婆能把抱孙子的事都放置一边,想想,这个世界并不缺好人和理解的人,书里的小雯也是渴望爱的人,她不是想活得拧巴,而是被现实所逼,名存实亡的婚姻,做最好自己的心态,对她我更多的是疼惜。
这里的患者能遇到好医生,是福音,医者父母心,他们能帮患者抢床位,能不昧良心赚钱,能尽力帮助患者的需求,能不乱买药就不买的态度,实在让我动容,这样的精神需要传递,家属中,对母女之情的触动,对婆媳之情的震慑,对患难与共的家而珍惜。
愿我们都不要成为谈癌色变的人,一个健康的心态比麻木的生活,更重要。方紫鸢的文字有真情,真正击垮病人的忘我是恐惧、无知、消沉和放弃。
如果你爱自己,请好好爱惜自己的乳房,爱惜你的生命。
因为这里的勇敢者,都属历经炼狱破浪乘风而来的人。
筱筱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七):“少奶奶”绝境中的逆袭
身为一个女人,读一本乳腺癌患者写的关于她和其他乳腺癌患者的故事,有一种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感受让我既觉得内心压抑、苦涩又感受到了方紫鸾文字中的美好、温情,阅读中的我多次管不住泪水,任它濡湿了方紫鸾的文字。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征,既是女性哺育后代也是女性的具有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说不清是饮食还是压力甚至是穿着的问题,乳腺癌从原本多发于45-55岁之间的女性逐渐年轻化,已经成为夺去许多女性生命的“凶器”。在方紫鸾的《生如夏花》中我们看到了一群罹患乳腺癌的女性在面对疾病时的各种不同反应、看到了家属、医者对他们的态度、看到了方紫鸾解读的乳腺癌病因以及预防乳腺癌的方法。
方紫鸾和书中的其他患者是不幸的,因为她们遭遇了乳腺癌,甚至有些患者被自己的亲人所抛弃;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这场疾病让她们懂得了活着应该拥有的真正生活态度,懂得了人性,才会有这样的人生感念:“只要活着,就应该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幸福的暗示,给别人一张灿烂友好的笑脸,给上帝一份发自心底有爱的祈祷。如此,每一天都会给自己的日子微加一些幸福。”
方紫鸾在温暖、细腻的笔触下,以一种坚韧、乐观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绝境中逆袭而来、身体残缺但精神圆满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在她的笔下我们看不到埋怨、看不到自暴自弃,我们看到的是一直“永远朝着幸福跑”的田心、“欢笑和美丽,且二且珍惜”的小逗妈、“敞开心扉让灵魂放光”的夏青……她们泪水中的坚强、欢笑中的坚持,不但让她们看到了生的希望,也让《生如夏花》的读者受益匪浅。
表面看来,《生如夏花》的内容是为了世人了解乳腺癌、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实质上,《生如夏花》从始至终向我们宣扬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从书中每个主题前的诗歌、从方紫鸾选择的患者、从她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体会到:
不要轻易暴露内心脆弱
学会承受应该担当的一切
不要轻易述说生活的狼狈
学会面对杂乱无序的现实
不要轻易虚度每一天的光阴
因为那都是你余生中的第一天
不要轻易向世界妥协,它让你哭,
你要在坚持中笑出声来。
这是方紫鸾的生活态度,是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态度,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活着也是浑浑噩噩,终究是浪费了生命!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八):那首用生命书写之歌
那首用生命书写之歌
-------读《生如夏花》 文/纪汐
默默数了下我看这本书的时间,断断续续居然用了2个多月,破记录了。正常我一本书就算再难只要我开始看,基本上都是在2周内看完书并写完书评。
默默数了我折角的那几页,共有8页,原来看这本书我流泪了8次。
很想说自己矫情,可是还是不能抹去我为之落泪的事实。
《生如夏花》提笔写书评是在我看完这本书完后,思考了一天了才动笔的。和之前也不同,之前都是看完书就写书评。又破例了。
旁边放着朴树的“生如夏花”的歌,慢慢构思这本一群美丽的乳腺患者用生命书写出来的纪实康复手记的读后感。
和朴树的歌一样,这本《生如夏花》的基调也是积极向上和明媚乐观的。
《生如夏花》是方紫鸾作为乳腺患者后,在与病友们一年多的接触中,感动于身边那些积极面对乳腺病情的患者,遂在《微加幸福》这本长篇小说之后,再次把身边的“少奶奶”(就是指失去了乳房的女人)的真实生活经历书写下来,并呈现给读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撑起半边天的同时,也承载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等的压力,加上中国的食品安全等,乳腺癌症已经越来越偏年轻化了。年初中国好声音歌手姚贝娜死于乳腺癌症的消息传来,我不禁一愣。姚贝娜只比我大4岁,正当事业有成的而立之年,却死了。
之后开始着重了解了乳腺癌。理论的了解了一些,方方的书刚好填补了实践的部分,对于这个特殊人群我有了更真实的触感。
厚厚的321页,书写了患者篇,医者篇,家属篇,警示篇,秘籍篇及后记和闺蜜说。
在患者篇,我感动于14位姐妹,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哪怕有些经历对他们而言,是如此残酷,虽然那些经历已经过去,可是我懂,就算那些经历现在可以以玩笑的口气说出来,发生的那个当下,是如何的撕心裂肺,又岂能说忘就忘???
琳达姐说 :“在恐惧中,人的智商等于零。反正怎么着都觉得快不行了,干脆写好了遗书。”
娟儿说:“为什么我们都是这么好的女人,却要经受这样的磨难?”
秀甄姐在手术前一天,却需要面对老公带着小三来讨论办理离婚手续的痛苦;
母子相依为命的真真说:“真觉得就是那件事让我积郁成疾,才会有现在的这场病,如果不是他们,我肯定不会活得如此憋屈。”
时隔20多年,英子姐再次述及当年的化疗情景,哪怕她是如此恐惧。
她们不单经历了生病的痛,更经历了生活的苦,庆幸的是,她们都坚强的走了过来,生活远比小说精彩,也更加残酷,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不在自己可意识的范围,而是远远超越。她们都从死到生,哪怕身体不再完整,但却敢于以自嘲的心态来渡过余生,并善良的帮助周边的病友们,兰姐姐是兰百科,保姐姐是大家的群主。
在医者篇,我感动于天津肿瘤医院医生那种真正的救死扶伤,医者父母心,无论是年轻的张斌主任,还是白发苍苍的宁连胜主任,他们更多的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不赚昧良心的钱,带给了病人希望,让乳腺患者得以安心。
在家属篇,我感动于孟欣和彭菲的母女之情,我更感动于廖琴与婆婆的婆媳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这个时候家真的就是家,一起努力渡过难关。
而在警示篇里,病魔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无知。谈癌色变,只会让生命更快走到尽头,如何结合科学的治疗和康复,坚强地与死神拔河才是关键。
秘籍篇里,方方告诉我们,两多三要,让你远离癌症。
谢谢方方让我们更真实的了解了乳腺癌症病友的生活,也让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好好反思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虽然也曾因为她们的经历而落泪,但是我想我落泪,更多是因为她们的坚强和良好心态。
人生在世,什么是祸,什么是福?福祸相依,就要看自己怎么理解怎么面对怎么处理。积极乐观的心态,祸也会衍生出福气,反之,原本的福分也会减少。
珍惜吧!
2015/7/23星期四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九):生如夏花之绚烂。
文|慕卿月。
一直以来对“乳腺癌”这个词,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准确的说,是对于“癌”没有太多的概念。总觉得癌症对自己来说,太过遥远了。所以,当看完《生如夏花: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这本书,我身边的纸巾已经凌乱得不堪入目了。
作者方紫鸾用最平实的文字书写了十几个乳腺癌患者的真实故事,最打动人心的不是什么华丽唯美的文字,也不是什么曲折的剧情,而是在面对癌症时,内心最痛心真实的话语。第一部分患者篇里的第一个故事,琳达姐的三封遗书。读完三封遗书,我哭得稀里哗啦的,真心的特别难过。
“他今后如果再娶,我也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这辈子,是我欠你的,没有陪你一起走完人生。”
“等学业有成后,记住,要陪在爸爸身边,或者把他接到你身边,因为他也同样需要你的照顾。”
琳达姐在得了乳腺癌之后,反而坚定了要把孩子送去国外留学的想法。她没有告诉孩子她得了乳腺癌,也没有让孩子陪她一起难过。因为她爱孩子,所以更迫切的让孩子一个人独立成长。我欣赏琳达姐在手术后的豁达和坚强,她从来不说自己是乳癌患者,而是把自己界定在康复者的范畴内。只有自己不把自己当成病人了,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全书五个章节,每一个乳癌患者都有着各种不幸与幸运。患者本身要面对的生病这件事就极为痛苦了,如果身边的人还不能全力陪伴和支持,那该有多心酸。秀甄姐的丈夫在她手术当天,逼她离婚。“你得了绝症,肯定活不了多久了,我就没必要为了你而委屈我爱的人了。再说,你也不该拖累我啊!”难以想象自己的丈夫在她最痛苦的时候,说出这般无情的话。而今,秀甄姐已经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学会了更爱她自己,更爱她的生活。
如果说患者篇是最戳人心的篇章,那么,医者篇一定是最有温度的篇章。我们时常能在各种报道上,看到铺天盖地没有医德的新闻。这也导致很多人不再相信医生说的话,甚至连医生说要做B超、X光都觉得是骗钱。没有医德的医生是有的,但毕竟是少数。像天津肿瘤医院的张斌主任,他绝对是一名好医生。他从来不会让患者花无谓的钱,再忙碌,他都坚持每天上线一次,解答群里患者的问题。患者能遇上好医生,自然是最好的。除了张斌主任,还有年迈的宁连胜主任、希望患者也能当上母亲的蒋奕医生、帮乳癌患者找回美丽的唐磊医生、温暖每一个患者的吴明怡护士……他们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点一滴的给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都说,患难见真情。一点都不假。最亲近的人最能给予力量。家属篇里的故事,也让人特别感动。孟欣和彭菲母女之间亲情、黄晓千里迢迢带着母亲去天津治病、徐梦梅舍家弃业,日日夜夜照顾患病的妹妹徐笑梅,小郭陪着妻子苗苗一起剃了光头……我相信所有的伤痛都会被最爱的人治愈,所有的感动都在提醒我们要更加感恩、宽容。
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可以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死亡是所有事情的终结者。再糟糕的事情在癌症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我曾写过一篇《生活不过是一种选择》的文章,很多人和我说,最怕是没得选。他们不满现在的生活,又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用这么多时间去拥有那些负能量,值得吗?
亲爱的,你说你没得选择,被迫选择。可这不都是因为你无法作出更好的选择,而选择接受的结果吗?如果工作、爱人,甚至未来都无法选择,至少生活的乐趣可以选择。乳腺癌病患者都能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乐观的看待所有事情,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抱怨那么多呢?
愿那些痛哭过的深夜,能让我们更有勇气去迎接美好的阳光。
:文章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者ldian643@qq.com联系笔者。
《生如夏花:乳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读后感(十):生命的舞者----评《生如夏花》
读完《生如夏花》这本书已经有段日子了,但是我却在此时此刻才开始执笔记录下有关的心得体会。不是说没有话说,而是因为实在有着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谈起。璀璨寓意的书名,暗含深意的引申,满含泪水和感动的故事----所有的精彩尽在这本《生如夏花》书中得到了生动地诠释和表达。
“生如夏花”四字引自于生如夏花”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而此刻作为书名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一如本书副标题所备注的: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手记。这里集结围绕着的是众多个关于癌症患者的故事;这里收集汇总的是众多个关于与死神抗击的传奇!
最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身不由己地落泪了。同为女人,同为人母,我看到了一群特殊的女人群体。疾病折磨着她们,健康与她们开了不小的玩笑,但是她们有如女战士般地与命运抗衡着。绝不屈服,绝不软弱,因为她们是自己的主宰;因为她们是顽强的女性。一读此书,我们读者会深切地感受到健康的重要;一看此书,我们读者更会发自内心地为这群勇敢的女子拍手鼓掌。尽管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但是我却是含着泪花地边读边感动!非常佩服作者入木三分的笔力。虽然是文字的描绘,却十足地写尽了无限的感怀和斗志!同为患者的身份,方紫鸾作家很是会把握和拿捏书中各个患者的心情,想法,精神和勇气。开篇众多患者实例的写实记载,引领我们读者看到了她们由沮丧到积极迎接每一个重生日的积极向上心态。患者篇,医者篇,家属篇,警示篇,秘籍篇以及后记的生如夏花之绚烂几大章节逐一揭开了乳腺癌的人群和周围人群的态度,心理和应对之法。也许很多人们眼中会“谈癌色变”,但是于本书的阅读之中我们看到了一群特殊群体的阳光绚烂般人生征途。尽管她们已经患病,但是她们却绝不和命运屈服。既然已经患病,那就更要积极面对今后的每一个重生的日子。恐惧、无知、消沉和放弃只会让人走向死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战胜癌症的关键。生活的热爱,幸福的内涵,值得我们每时每刻的积极向上地心态去追求。假若连自己都放弃了,那么我们又何以和死神叫板呢!
“拉紧生命的纤绳,我们绝不会和命运屈服。”《生如夏花》倾力展现着一群特殊身份女子们如何尽情激昂地翩然起舞着---虽然有血有泪,但是我们却在读着她们的故事时情不自禁地感动着!因为她们是自己的主宰,因为她们是人生的强者,因为她们的故事更感染和鼓动着书外的众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