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有故事的人》是一本由丛平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一):恨,需要勇气,不恨,需要更大勇气
几乎是哭着看完《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我与主人公是如此相似,却又至今未解开心结。
可惜好景不长,也许是我爸年轻时太顺,导致他做事肆无忌惮,领导得罪了个遍,还在外面借了一大堆钱。这一切,都是别人后来找上门我和我妈才知晓。印象中那时的爸爸,就很少回家了,白天基本都不在家,晚上半夜才回来甚至通宵不归。永远忘不了别人来要钱,坐在我家沙发上,等我爸回来,鼾声连天。
那时我妈可能虽然内心痛苦,可秉着“坏了的东西要修一修”的概念,替我爸还清了一些债。我记得我小时候辛辛苦苦存钱的小存折被取出来了,家里的保险能退的也都退了。其实就算在这之前,我家也不算宽裕,因为我父母都是吃皇粮的,别人认为家庭条件好,其实,我爸几乎不拿钱回家,靠我妈一个人的工资,真的无法和别人相提并论。只能发挥阿Q精神,“别人穿贵的衣服也不好看嘛”。我爸闹这么一出后,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了,再也没和同学一起去买过衣服。也许是自卑吧,怕别人看出我的贫穷,哪像现在,可以明目张胆地说:“你这卖得太贵了”。
知道有一天,有人告诉我妈我爸有了外遇,我清楚地记得我半夜醒来听到我妈在厕所哭泣。从小到大他们俩吵吵闹闹很多次,每次听到他们说要离婚时我都惊恐地打电话叫外婆来劝。但这次,我妈跟我说离婚的事,我坚定地说:离吧!
呵,我爸当时离婚时是何等地意气风发,净身出户,房子、钱都不要,每月给500生活费。结果不到一个月,他住他弟那被弟媳那被嫌弃,小三也跟他分手了,他又闹着要回来,真是.....呵呵!
就像大部分离异家庭一样,夫妻双方会互相说对方坏话,我妈就对我说过无数次,从我爸到他父母到他弟弟妹妹......像祥林嫂一样不停地重复,她说上句我就可以说下句,我不想听,却没办法,我明白他一个人的不容易,那些抚养费,从来就没看到过。
离婚之前我爸还借了我外婆的钱,离婚时打了欠条。我舅他们就老要我打电话问他要钱,开始还打几次,我爸老说个还钱日期,却一次次杳无踪迹。后来我舅说要不要去他单位申请冻结工资,我说你去吧。一次又一次问我,却一次又一次说看在我面上不冻结,我有时真的很火大,真想对着他吼:你要就要,不要就不要,不要问我!
开始时我和我爸在节假日还会发个短信打个电话什么的,但后来为了躲债,频繁地换号码,开始还跟我说他换号了,渐渐地,他换号也不通知了,然后失去了联系。直到我要结婚了,外公觉得没父亲出门不好,就跑到我爸的单位,等了一天跟他说了这件事,他说他要来参加。结婚当天的改口费,他包了200给我老公。当天在酒店预订的房间,一直有个女的抱着小孩坐着,是我爸借了她钱,来要债的......
后来我爸又来找我借钱,我妈再三嘱咐,不能借,借了没得还。推了他一次后又来第二次,再三讨价还价后借了他两三千块钱,又说了一个还款期限。过不久,又来借钱,说他会还的,上次说的期限不是还没到吗。我就呵呵了,说你说话不算话又不是第一次了。自此以后,我爸再也没来过电话,等我再打电话过去时,又是”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我已经说不清楚对他恨不恨了,曾好几次下决心,我不要再理他了,可他打电话时又觉得一切都过去了。可他一次又一次用同样的谎言欺骗时,我又恼自己干嘛那么轻易原谅他。今天至上次有联系,已经快一年了,如果他认为父女情就值两三千块钱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二):今夜,谁点破了你的人生
芒果卫视又出了一个晚间新节目,具体是什么还有点模糊,但是,里面出来的一句宣传词倒是很符合《你好,有故事的人》这本书,可以拿来主义的当做本书书评的题名——今夜,谁点破了你的人生?
感觉也就是近年来吧,可以被倾听到的私人的声音越来越多。好多人,开始学会了找一个合适的途径,去倾诉自己。网络上的树洞、留言帖子、情感咨询信箱,你不必吐露真名,可以隐去不想让人知道的部分,说些没头没尾或者情绪激烈的话,然后,心里就会平复了许多。
是这样子没错,人都有倾诉的需要。长时间的将心事深埋心底,只会在身体里蕴藏起一场暴风雨。有些人可能一时受了刺激,向外爆发了,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不言不语,向内酿成了苦涩的溃疡。
不管何种原因,这本《你好,有故事的人》以及这位“CY故事”店主、80后的作者丛平平,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小书收录了28个故事,有喜有悲,有自述也有转述。大概,有转述的多及女性叙述者多这两个特点。
而每个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有故事离奇,但叙述不及原事万一的,如《男朋友的性别》,说得是双性人的性别选择;有评论比故事感人的,如《原来香水可以喝》,说得是老一辈的爱情;网友榴莲关于其离婚父亲母亲的两篇故事,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共鸣;《一个名牌包和三万斤奶粉》则让人羞愧和反思;《多年以后》,故事行文颇具亦舒风格……
作为卖字为生的人,故事永远不嫌多。自己写得疲惫的时候,听听、看看生活的原本,就能获得素材和灵感。小书里的28个故事,写的人故事未必出彩,看得人感情未必投入,评论者全书未必通读,但这些都不是本书的重点。
重要的是,那些人说过,我们听过,也许还经由故事会心一笑或者物伤其类,在点破与被点破之间,人生也就免去了孤单和寂寞。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三):听,那是花苞绽开的声音
我的年少时光是在90年代里度过的,那时的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还远远不像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么忙,闲下来的爸爸总喜欢看看报纸、杂志,每每遇到好的故事便在晚餐时复述给我。至今,我也不知道爸爸是怎么做到一边不停说话还总是最先吃完饭的,总之,我就是在他的那些故事里度过了那段最美好的时光。而直到年纪稍长,尤其是到了恋爱的季节,我才真正明白爸爸那些精选过的故事背后的深意。正是脑海中那一个个根深蒂固的故事为我织就了一张大网,成功地滤掉了所有的渣男、奶嘴男、凤凰男,一路和经济条件并不好,却踏实、有责任感的初恋谈了7年恋爱最终结婚。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人生,每一段人生都是他的主人用一去不返的光阴年华所书就,成是启迪、败亦如此,就是那些平平淡淡、看似普通的人生,也纵有它们的万千不同,看多了,你总会知道哪个范例或者改进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就如《你好,有故事的人》中收录的《中国式母亲》中那个为了儿子,为了家庭付出了一辈子,却一辈子都在遭夫家人嫌弃虐待的母亲,她是伟大的,可我却不想要她的人生。尽管如此,她心中的善良,教导儿子去爱,而不是去恨、去憎恶,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只因我有一个在仇恨的泥沼中挣扎的堂弟。其实,当年在看到堂弟的悲剧时,我的妈妈和姑妈们就都发过誓,说就算她们也遇到同样的事,也绝不会教自己的孩子去恨。然而,当姑妈和妈妈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模式时,我的这位堂弟----那个当年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却成了故事中的“别人”,成为了众多“别人”中的一个。
相同的故事每天都在重复上演,故事中从来就不缺乏类似的“别人”。然而,当死难众多的悲剧被唏嘘、被惋叹;佳话被传承、被遗忘;闹剧被炒作、被八卦时,那些细小的、平淡的美好却往往从我们身边偷偷溜走,只有最敏感的心,最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将它们一一捕捉,就如《卖花大娘的情人节》,就如《与乞丐聊天》。而在和平宁静的岁月中,平淡才是生活的本质,平淡中的美好和爱才是幸福的真谛。生活中属于我们的,永远不止受过的挫、流过的泪、心中的伤、压抑的痛和在岁月中走失的人,很多年后,我们终将有能力离开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时间会治愈我们心中的伤,常留心间的,只有爱,那些我们爱过的人,那些被爱、被宠溺、甚至让我们受宠若惊的画面,就如《有帅哥在奶茶店等你》中描述的初恋、暗恋往事,也如《最好的故事》中,来自同学们的意外惊喜。
《你好,有故事的人》中收录了贩卖故事的创意淘宝店“CY故事”中备受欢迎的28篇故事,结集而成。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的《深夜食堂》,我却觉得不像,虽然它们都以独到的方式传递着爱与希望,可《深夜食堂》更侧重于陌生人之间的温暖,而《你好,有故事的人》却是发现美的眼睛,是倾听花开有声的耳朵,是小狗寻找骨头的鼻子,更是缔造爱、美好与祝福的双手。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四):我看到了和自己相似的灵魂
前不久在卓越上买书,要结账的时候在浏览页下方看到网站自动根据你的浏览喜好推荐的书,其中就有这本《你好,有故事的人》黄色封面简洁大方又是我所喜爱的颜色,书名看似有点哗众取宠的样子但的确吸引了我,看看价格也能接受于是买回来看看。
书到手后是在一个雨天里看的。看书如我这般痴迷者有时也讲究环境。譬如说这时断时续的雨天,铅灰色厚重的云层下潮湿的城市,被大雨洗涤的花草绿叶,混合着雨的味道成了雨天独有的清凉与浪漫。这样的天气下读一本有故事的书,想着应该不错。
书的封面上写着:总有一颗相似的灵魂与你相遇。看完了这28个故事,我的确看到了相似的自己。内心的震撼一个早上都无法平息。原来这个世界上也有人与我有着相似的经历。虽然最终的结果不一样,可她诉说的心情我却可以感同身受。
这28个故事有欢乐的、有悲伤的、有分别的、有重聚的也有心里知道你过得好我们互不打扰此生各自安生便好的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点滴堆积起来成了这本书最独特的之处。店主本是编辑抱着开一家讲故事的淘宝店让你留下自己的故事,让别人有机会看到。看完后有钱的就花一块钱购买捧个钱场,没钱就在心里默默地点一个赞。不管你以何种方式去支持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样的创意,它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存在着。不抱着盈利的态度只是诉说只是分享。
创意很棒,每一个故事都是人间百态。我看到了相似的自己,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生。我被打动了。所以我想推荐给你看一看。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五):总有那么一个点触碰到你
我是在苏有朋的微博上刚好看到他推荐了这本书,因为近来对苏有朋颇有关注,所以很想知道他推荐的书究竟怎样。苏有朋给的简评就是书背后的那句话——如此平凡、如此美好。我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随便翻了几页,刚好就看到特纳综合症的那一篇,所以很自然地以为是通过写别人家的一些凄惨的故事,让我们发出“平凡即是美好”的感叹。不过刚开始看,我就知道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很浅,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完半本,第二天又花了一个小时看完另外半本。我跟姐姐讲这本书不是很值得专门买回来,直接在网上看在线的就可以了。但是看完书的那个晚上,我竟然失眠了。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是28个小故事,但是我记得的很少,但是却是这几个,让我心系魂绕。让我最有感触的竟然就是我最开始看的特纳综合症那个,因为之前很经常看《家庭》那一类的杂志,所以对这种故事看得多了。但或许因为讲这个故事的人并不是为了投稿之类的所以写的各种写作技巧横飞,而是以一种极度平淡的口吻来叙述,让我觉得倍有收获。一个当事人要怎样来讲这个故事才能触碰人的心灵,这是很难把握的,而对于这个当事人,我只能说,刚刚好。
至于那个SM游戏的男人,我想起以前看的一个故事,大概是给你钱,让你做事,要一直做下去你才能获得那个钱,中间一旦放弃了就分文没有。从很简单的小事开始,到中间杀小动物之类的,很多人受不了想放弃,但是又觉得自己已经做了那么多了不忍放弃,所以最后就是杀人这种可怕的事情了。有一些东西真的一陷进去便无法脱身。
关于里面爱情方面,我就觉得,随缘最好,总有一个适合你的在那里。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六):故事所带来的
挺好。
能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生活本来的美好,能让你知道原谅,能让你相信世界上还有很真实的爱存在,这些都是这本书告诉我的。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七):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过了。
很喜欢书中的28个故事,难得的都喜欢,也基本都是带泪看完的,或许因为都是选取的正能量和温暖的故事吧,也或许因为真实的力量吧,每个故事都能触动内心,不论是执着抓住男友、不论他是男是女的女生;还是阴差阳错送给爸爸礼物的女儿;不论是青葱时代的好闺蜜;还是同班同学为自己操办的惊喜婚礼,都让人觉得面容仿佛被轻柔的风儿吹拂,平凡生活中,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悲喜似乎那么渺小,但是写出来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因为其中都包含了这些普通人真心的爱吧,不论对于父母,对于爱人,对于朋友,对于同学,甚至是对于陌生人,付出的不仅是可以让百岁老人完成毕生的愿望,也给了自己内心最温柔的慰藉吧。
我想这本书最令人触动的地方,是唤出了我们埋藏于心很久的情感,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些一直感念于心的友情,那些无法偿还的亲情,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感动,都被唤起,记得高中时候认识的好朋友,我们志同道合,都喜欢听歌,有一天,她推荐给我周华健的《有故事的人》。那时候万分幼稚的我们却老气横秋的自以为都是有故事的人,后来,我们因为高中毕业分开,却始终没有断了联系,她去外地工作,我在来到了另一个城市,都饱经沧桑,却再也没人提起那首《有故事的人》了,因为我们都有了太多的故事......
我们都曾经是那个有故事的人,背上的行囊有好的故事,温暖的感动,挚爱的真情,才能让我们更加铭记于心坚定脚步,并且重新上路。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八):看了二十八個故事
這二十八個故事是很簡單的,稀鬆平常的,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能看完了。細細想想的時間卻可能延長到以後很長的時間。
自序的部分作者說到這些故事的誕生於自己對別人生活的獵奇之心,把聽到的故事和她多年給雜誌寫小說的經驗,於是這本書誕生了。我想到了另外一個青年作家,嘉倩,這個特立獨行的作家,辭掉工作靠稿費和賣書得來的錢,走到你身邊,聽你說故事,聽你說你的夢想。她說只是沒有能力過自己不想過的生活。趁年輕的時候用盡激情和精力把雙腳踏實地走在自己設置好的道路上。她也是一個寫著平凡人的故事的作家。
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都不會是相同的。即使同是喜歡普通人故事的作家叢平平和嘉倩,前者通過陪聊,後者通過親身去拜訪每位故事的主角。即使是普通的故事,也有它最動人的地方。
當作者叢平平把故事寫出來的時候,不知道被感動了多少次。我承認自己被很多事跡感動了。《弄錯的禮物》的主角回首自己大二時為了男友掏心掏肺,寒假回家給男友買了領帶卻不想落在家裡,爸爸發現了並且很驚喜,由此主角開始反視自己。說的總結性的話——儘管有一天,老天爺會收回這份禮物(我的父母),但我相信,每一個收到禮物的人,都會以一顆最溫柔的心去呵護它、珍惜它。父愛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能表達完的,尤其是當我們成年以後,感激的話說不出口的時候,有什麼能代替我們去問候父母?
不是每位父母都是合格的,《有些人你永遠不必恨》講到父親是個癮君子,給女兒帶去的童年慘不忍睹,但是她還是選擇了原諒這樣的父親。《我的媽媽,又結婚了》,這篇文章講故事的人和《有些人你永遠不必恨》的同一個敘述者,她的媽媽遇人不淑,輾轉幾次嫁人,但是媽媽用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女兒學會了對人生負責,樂觀積極。看起來這位有著不能給自己幸福的雙親的敘述者,是不幸的。但在字裡行間,卻沒有絲絲怨恨。
除了訴說親情,還有一個重要的亙古不變的主題——愛情。《人生若只如初見》里的男女主角從公交車上認識,充滿了浪漫的想象,到相戀相愛結婚生子;《有帥哥在奶茶店等你》說的那份年少時期朦朧的彼此傾心但卻用了最原始的方式躲避,男生女生兜了個圈互吐情思,少年情懷總是詩啊。
細碎的陌生人的故事,也是可以很動人的。比如《屁和快遞員》里的快遞員錄下自己睡覺磨牙聲來對等聽到的女生的放屁聲,化解彼此的尷尬。《與乞丐聊天》一文看完,我也會想找一個乞丐,和對方天南地北地聊,除卻錢、權力、地位這些外表,你剩下什麼能和乞丐分享。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句話是電影《人在囧途》的經典台詞,這句話放在現實中正的成立。《扛包裹的房東》、《皇崗的的士站老太》都是這樣的故事。
故事說完了,生活還在繼續。常人生活總是有些普通,總有一些故事滋潤生活。二十八個故事說得很樸素,沒有說教,把故事說出來實屬不易,我作為看客,看完了,心緒飄了會。
《你好,有故事的人》读后感(九):爱的责任和担当
爱的责任和担当
文/Sofia
好久没有老老实实地从第一页开始翻看短篇小说了,往往,面对短篇小说集时,我要么是看哪个标题有吸引力就先读哪篇,要么就是故作风雅地“风吹哪页读哪页”。
《你好,有故事的人》这本书的封面和前言的明亮黄色成功地晃黄了我的眼睛,以至于我决定老老实实地从第一页看起。
刚看了四个故事,前两个故事《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帅哥在奶茶店等你》是寻常儿女的寻常爱情故事。呵,你别说,很多时候,当事人会觉得自己的故事荡气回肠,但是在观众的眼中就少了许多传奇性。反而,那些过尽千帆的人会觉得自己的故事不值一提,过去的事情已然过去,有什么可说的呢?比如第四篇,《我在厕所的壁灯下爱上一个男人》,就是一个女孩年龄渐长,被亲朋好友撺掇着到处相亲,也最终在相亲饭局上找到有感觉的爱人。故事的主人翁真人出镜写评论时,说起自己当日的相亲情形依旧觉得头皮发麻。可是,这种感觉比起那些为了觅得真爱在红尘中兜兜转转、却始终没有找到归宿的人们的凄凉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不过,这三个平淡的故事都是大团圆结局的,这让我很是喜欢。人世间那么多悲欢离合,能见到圆满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幸福人生,还是让人喜悦、让人感同身受的。
前四个故事中,让我惊艳的是第三个故事《男朋友的性别》。倘若你和我一样,喜欢听故事、喜欢看八卦,对于双性人、双性恋什么的,你便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的。瞧瞧,《傲骨贤妻》中的Kalinda姐姐,多牛X啊,一路行来,男女通吃,到处乱睡。
《男朋友的性别》这个故事打动我的是一种爱的责任和爱的担当。双性人的男朋友和家人原本已经依据最理性的思维做出了决定——让男孩做手术,变成女孩,这个手术风险小,而且不会缩短男孩的寿命。但是女孩的感情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她不能失去他,她才不要和他从此以后不做恋人却做姐妹。
呵,我一直认为,真爱就是绝不放手。有人说,真爱是放手,是成全。我觉得这样的爱是值得商榷的。母子之爱算真挚吧?你把这个例子应用到亲子关系上,你会为了让你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而放弃ta吗?哼,反正我是个小女人,我没那么高大上,我绝对不会放手。所以,我很能理解这个女孩的情感爆发。如果不是真爱,她大可学习电视剧中的优雅女人那般说——为了你的明天会更好,我宁可委屈自己,我放手,我成全你。
感情是自私的、是想占有。那些好看的姿态、好听的话语,不过是因为爱得不够深,或者没可能得到对方而已。(你爱人家、人家不爱你,你还不赶快给自己找个漂亮的台阶下去啊。)
但是女孩的爱打动了男朋友,也打动了男朋友的父母。男孩终究选择成为真正的男人,为此,他和他的父母付出了让他少活十多二十年的代价。而女孩则选择永远守护这个秘密、并且让男孩越来越男人。
性别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比婚姻、比职业的选择更加沉重。娶错妻、嫁错郎,大不了离婚从头再来。入错行,大不了回头是岸,从零做起。性别选择呢,这是一条不归路,踏上了,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
男孩的这种承诺,并不仅仅是少活十多二十年的代价,而是拿一生的幸福作为赌注。为了你,我要成为一个男人。
女孩的这种要求,是相伴一生、地老天荒的抉择。
呵,我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天长地久的。
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少有爱情的童话,他们的故事不但让我们看见爱,还看到爱的背后,是责任、是承担。
当我初得知有这样一家店铺,觉得不可思议极了,简直就是深夜食堂的现实版。只不过这家店铺售卖的不是食物,而是故事,各种悲伤的快乐的甜蜜的痛苦的来自形形色色不同人的故事。而这家店,就以售卖这些故事为生。售卖的方式也颇为奇异:所有故事毫无遮掩地向所有人展开,买或者不买,全在看客的一念之间。心狠冷漠点的人,看了也就看了,然而真有如店主所说的那般“傻”得有情怀的人,愿意付出微不足道的一元钱,为这个故事买单。这家店,居然就这样存在下来了,而生意也颇为兴隆的样子。口传耳闻,店里的故事越来越多,于是集结了,出书了,就有了手里的这一本《你好,有故事的人》。
这本书方方正正小32开,拿着正趁手,封面是温暖明亮的柠檬黄。书名旁边,有一行小小的字:总有一颗相似的灵魂与你相遇。格外的打动人心。而书里的故事,也莫不如此。
这里面有让人不知如何评价的爱情:男生和女生结伴坐车半年多,对话却不超过两句。久别重逢后发现对方是那么投契的一个人,于是陷入热恋。恋爱三个月决定结婚,女生才在家人的提醒下发现原来自己对男生的身世背景一无所知。到这一步的话一般人都会觉得不靠谱吧,可是即便如此,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嫁了。幸而这个故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他们成婚六年有了孩子,现在也依旧幸福地生活着。
也有些故事虽然被珍藏着但却并不是那么美好。就像那篇《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吸毒落魄的父亲让一个家变得七零八落,可是当他接到女儿的求助电话时将身上仅有两百块钱都给了女儿。即便他已尽己所能,却仍然觉得对不起女儿,深夜发短信给女儿说“女儿,对不起,是爸爸无能”。而女儿,借到父亲半夜道歉的短信,哭了一夜。那一夜,她放下了对父亲的恨,虽然她的父亲没有养育她,也没能给她一个温暖完整的家庭,可是她仍记得,小时候父亲自行车后面她的专座。她在那天晚上顿悟,父亲的内心是爱她的,只是他没有能力给予她任何东西。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忍不住流泪,为了那个落魄后倾尽全力也给予不了女儿任何的父亲,为了那一份有心却无力的爱,也为了女儿在泪水后对父亲的原谅。
而那一篇《罚抄200遍课文的女生》让我想起了昨天自己收到的一份礼物。那只是一盒棉花糖,但却是漂洋过海从日本寄来的棉花糖。打开盒子,香气扑鼻,带着糖分特有的甜美,棉花糖被做成了猫咪和猫掌心的形状,两只猫咪四个猫爪,特别萌特别可爱。而我收到这份礼物,不过是因为大学室友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而她知道我喜欢猫。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友情吗,知道你喜欢什么,然后看到了买下了送给你了,只是觉得你会喜欢,并不需要任何回报。我相信是有的,因为我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而《罚抄200遍课文的女生》里齐心协力帮女生一起抄课文的同学们,《最好的故事》里费尽心思帮同学补办结婚仪式的同学们,都能够让人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无私美好的情感。
很多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看故事的时候会随着故事里的情节一起哭一起笑,主人公遇见不平事了我们内心为她愤慨,被朋友欺骗了为她伤心,她和好玩的人对话会哈哈大笑,她找到了一心钟爱的人一样感受到幸福……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情感都是共通的吧,在看别人的故事时,我们会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快乐的,伤心的,悲愤的,恐惧的……而那一时刻的情绪,与故事里的别无二致。很多时候,那些事那些情绪被深深地掩埋在心底,有意无意的,我们忽略了,也不去探知,久而久之那些事情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是毕竟是存在过的,于是那些故事就成了触发的索引,让那些事那些情绪一一重现。
我想我应该庆幸自己看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久未联系的朋友,让我意识到了身边存在着的小幸福,也让我明白,即使有时生活并不那么美好,但是心里也一定要充满阳光。是时候给久违的朋友打个电话了,或者给她们寄一张卡片,告诉她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感受到的那些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