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皮娃娃兵》是一本由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九州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一):论士兵- 勿做棋子
1. 士兵是用来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军队应该是人民的军队,而非政治的军队。用来防御,而非侵略。《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三):读一半 的痛
一直读一直读,读到我怕自己也因为他们的故事麻木在战争里,赶紧还走。《锌皮娃娃兵》读后感(四):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前言作者写到:“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我想我是根本不想遇见战争了。不仅仅是身体的伤痛,更重要的是心灵情感的不堪。我这次真的有点慌了。以前看战争电影,喜欢各种炫酷的爆炸场面,各种枪,坦克,飞机。现在的我反而更加关注导演想告诉我的东西了。《锌皮娃娃兵》读后感(五):《锌皮娃娃兵》
历史会说谎,我敬佩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勇气,披露的真实让人战栗。这让我想起博尔赫斯的《镜子与面具》,真实的东西,即使千疮百孔,但却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一切刻意回避现实的东西都是没有灵魂的空壳。《锌皮娃娃兵》就像是一把利刃,剖开了虚伪的表皮,让血淋淋的事实暴露在空气中,围观者屏息凝视。
曾经看过:“战争的定义有很多种,可以是残忍的杀戮,也可以是浴火的重生,因为一个人的生存,同时就代表着另一个人的死去,它可以是反抗的真理,也可以是神圣的借口,因为生命既看不起破坏的卑劣,同时又向往着破坏的崇高。”那么,那些迷失在战争中的人们到底是追求战争的哪一面呢?
那些同我们一般大的娃娃兵被派去阿富汗,满心以为会实现伟大的卫国报负,实际上,他们却是去杀人。他们是杀人犯吗?这一切的罪责都在他们身上吗?“制度本身在愚弄人的意识,人家可以随便捉弄你,你没有能力抗拒。”他们从小就被灌输爱国教育,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国家,可是国家似乎对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不在乎,电视上还在播报着无关痛痒的新闻,报纸上对于他们的战争只字不提,对外宣称是去阿富汗建设。
锌皮棺材装着娃娃兵的躯体被运送给家属,“你是我的小太阳,你是我的小太阳啊……”“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他现在只能是我们的,我不会把他交给任何人……连他的名字也不会交给任何人……”这哪是娃娃兵们的战争啊,这更是母亲的战争啊,他们在墓地里讲述着儿子的事,就好像他们还活着。
战争没有幸存者,活着回国的人,内心受到极大创伤。那些说“我们没有派你们到阿富汗去”的人,那些不关心他们的人,那些觉得他们的过去不值一提的人,那些说他们是政治错误的牺牲品的人,难道就比他们要干净?那些人既杀了自己的孩子,又杀了其他国家的孩子。而那些娃娃兵们,他们都是英雄,他们冒着枪林弹雨行军,脸朝向地扑在异国的沙地上,白白送了性命。他们不是因错误在那边作战,他们之所以作战,是因为相信了那些人,那些人应当在他们面前跪下忏悔。
“我不愿听别人讲什么政治错误!我不愿意听!如果是错误,那么请把我的腿,我的两条腿,都还给我。”“我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可以对我们为所欲为?”战争所造成的一种是完全的解脱,另一种是完全的痛苦。
强权者很难意识到战争的毁灭性,他们沉浸在过度的优越感里无法自拔,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战争却未完全消迹,我在这里祈祷,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枪声,没有杀戮,没有悲鸣,到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