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户口本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户口本读后感10篇

  《户口本》是一本由史杰鹏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户口本》读后感(一):【转】粗粝、诗意与温情

读完史杰鹏的《户口本》,我预感到杰鹏此书将要传世。假使将《户口本》拍成电影的话,一定像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顾长卫的《孔雀》那么好看。曹丕说人总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当代人的价值意义,本不必待后人来挖掘与追认。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辈既生逢其时,自当饱览江山胜迹,指点其中妙境。
一 世情:下层人物的苦难
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下层人物。
我的父亲绰号铁公鸡,因为上不得台面,从大学退学,回到城南乡下做了个民办教师,好多年以后,才转正为公办教师。他的业余生活,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伺弄。铁公鸡一心一意要改变自己后代的身份,偏偏造化弄人,娶的老婆却是城里的乡下人。他的口头禅是“吃剥削”,成为城里人的终极目标,也不过是吃商品粮。在他看来,只要是公费旅游,死到路上都值。他与家人一言不合就嚷嚷——“看下你的户口哦”,这成为父亲的杀手锏。
母亲生活在城里的金塔街。说是城里,户口却是农村户,之所以嫁给铁公鸡,是因为她一门心思要找个有文化的。因为没有文化,母亲当过菜农,推过板车,做过饼干,洗过汽水瓶,饱尝了下层人民能想象到的一切痛苦与辛酸。因为没有文化,母亲一辈子受到铁公鸡丈夫的嘲弄,这也成为夫妻二人争吵一辈子的导火索。母亲对父亲又恨又爱,“叫一只黑面包拖得你去哦,拖到瀛上去哦。”这算是母亲对父亲最狠毒的诅咒。然而,看到铁公鸡被别人欺负,母亲情急之下又会上去拼命。
太公重男轻女,作为金塔街的赤脚医生,会主动向患者索要藕粉和点心。外公号称阎王,同样重男轻女,家里的房产只肯留给几个儿子。大舅生错了人家,成为了一个盗版《世说新语》里的人物,只好娶个说话土气的农村老婆。二舅辍学后,顺理成章成为青年菜农,也顺理成章娶了农村老婆。小舅擅长拍马屁,进了纺织厂做工人,如愿娶到一个城里老婆。大伯生了五个女儿,第六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儿子。
我们的主人公褚枕石,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一点也不诗意。所以当他说出“我戳大你娘”时,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那就是南昌人的生活。
在金塔街上打罗汉的狗,摇身一变,成为光荣的解放军。含苞欲放的姑娘小菊,因为被人强奸,忽然就吃敌敌畏死了。老姜自杀,二舅去三医院叫救护车,护士讥笑他电影看多了,说哪有什么急救车。身材庞大、满脸横肉的詹老师,纠结于英语“一百”到底发成“杭得来得”还是“杭觉瑞得”。耀武扬威的领头大哥,在学校揍学生揍得风生水起,现实中自行车后座上却绑着两个粪桶,忙碌于送粪。
小说就聚焦在这样一群小人物身上,他们无拳无勇,却享受了史家的传记待遇。他们一路迤逦走来,犹如《儒林外史》中的读书人,虽只寥寥数笔,却惟妙惟肖,形神俱备。
这些小人物,串起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风俗画卷。其中的生活场景,对于70年代读者,尤为熟悉。粮票,早米,捡钱,分家,构成了他们贫穷的物质生活。小人书,收音机里的评书《岳飞传》,录音机里叶倩文、张洪量、童安格的歌曲,黑白电视机里的《敌营十八年》《黑名单上的人》《射雕英雄传》,露天电影里的《宝莲灯》《英雄儿女》《智取姜维》,构成了他们所有的精神生活。照相,宝塔糖,打罗汉,纺织厂,古籍书店,国庆礼花表演,代表着城市生活。村庄,菜园,池塘,粪坑,金龟子,傻子婚姻,土气的乡下话,折射出乡村生活。还有成长烦恼,性的苦闷死亡的恐惧爱情的悸动,诗词的华美灿烂,奏响了作者的心灵史。
可以说,《户口本》既是作者的私人记忆,也是70后的集体记忆;既是作者的心灵史,也是时代的风俗史;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现实小说。
二 主题:隐喻反讽的枷锁
修辞立其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敢于直面自己所处的时代,也勇于批判自己所处的时代。生逢开元、天宝盛世的李白,会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样会感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盛世之下,也会有阴影,总有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况且,我们的时代,并不完美。城乡差异,教育失衡,两极分化,环境污染,一直困扰着我们。这其中,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户口无疑就是一道紧箍咒。
作者在题记里说:“献给所有活在户口本里的人。”小说也以此命名,成为一个巨大的政治隐喻。在中国七八十年代,子女户口随母亲。主人公褚枕石的母亲住在城里金塔街,父亲住在乡下城南,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属于农村户。褚枕石因为母亲农村户的身份,只好忍气吞声地背负起这道枷锁。在乡下,他是城里人;在城里,他又是乡下人:他就这样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这种倒错的城乡关系,割裂了褚枕石的认知世界
他乐于向堂姐们讲述在城里看过的电影,炫耀城市的礼花表演,也会学父亲说话,嘲笑父亲说话好土。在农村人面前,他有着天然的优越感。他不会告诉堂兄弟姐妹们,自己在金塔街过得并不好。即便是对于自己未看过的电影,他也羞于承认,只为了维护城里人的骄傲与面子。当远远高于他生活水准和身份地位的上海小女孩出现时,褚枕石选择了逃避。当小舅将他帽子上的五角星摘下,给国营大厂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别上时,那份耻辱与愤慨,令褚枕石多年以后仍耿耿于怀。当女朋友领着邻居来向他讨教高考经验时,褚枕石怕她们看到自己乡下寒酸的家庭,再次选择了逃避。
因为户口,爸爸妈妈吵了一辈子,爸爸总是哀叹:“我当真瞎了眼,不晓得找了个扇头、夹沙糕,这就叫命。我当初就算用脚骨随便拨一个,也比你强。”因为户口,老姜的两个女儿都上不了学。因为户口,乡下人总是渴望嫁到城里,跳出农门。问题是,这些受户口本捉弄、蹂躏的人,却无一例外接受户口本的审判,无一例外认同户口本的割裂。人们已经被户口本异化,成为户口本的奴隶。
作者忍不住质问父亲:“国家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这是作者的悲悯之问。父亲的回答简单粗暴:国家故意这么规定,无非是要限制城市人口数量,因为养不起那么多吃商品粮的。在领略完江西纺织厂的现代文明之后,作者感慨:
可惜光阴荏苒,两天后,小舅骑车带我回金塔街,我依依不舍,那种可怕的城乡差别,如此逼真地呈现在我面前,我霎时理解了小舅的得意,也许这种生活,真值得用人格去换取。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默然不言,眺望右边翻滚的赣江,内心也像江水一样,翻腾不止。
这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为了城市户口,竟然值得用人格去换取。我们发现,正是户口本将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小城市割裂。户口本仿佛是一道屏障,将人牢牢地锁在牢笼之中,将人硬性分为不同的阶级,将世界切分成高尚与卑贱、文明与愚昧的二元世界。户口本,就是命运的枷锁,是等级制度的象征。萨特说:“等级制度毁灭人们的个人价值。超出或低于这种个人价值都是荒谬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诘问,小说也因之具备了丰富的象征意蕴。
为了表现这一隐喻的主题,作者采用了陌生化手法,以达到反讽的效果。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我仰着脖子看上面的浮雕,有点心惊胆战。又走到楼前,左右两边各摆放着一组群雕,每个人的身体都做出向前倾斜的姿势,有的握着锄头,有的扛着枪,还有的搬着石块,个个怒气冲天,仿佛随时准备寻衅滋事。
传统的浮雕,在作者笔下,竟然也像户口本一样,让人深思:从来如此,就对么?
三 叙事:散点诗化的笔法
与以往的历史小说不同,这回杰鹏没有追求完整的故事情节,他当然不缺乏这种能力。杰鹏宁愿选择一种类似散文的笔法,以诗意幽默的语言来叙事,营造出诗化小说的氛围。这种阅读快感,令我想起作者的散文集《旧时天气旧时衣》,也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边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杰鹏此书,已经进入了文学史的序列。
在后记中,作者谈到写作本书,最为困扰的是采取什么叙述方式。“本书的每一章,并不都直接和户口有关,因为,我并不想像某些作家那样,刻意去编一个首尾齐全的离奇故事。那样并不难,而且很讨好读者,但有违我的文学观念。我只是细细地写我经历或者看到的生活,户口问题,不一定会像炸弹一样,瞬间爆发出剧烈的残酷;它只像慢火,给人输送持续的熬煎,许多宝贵的人生就此毁弃。”
全书采取了两个叙事视角:城市与农村。作者从城市看农村,又从农村看城市。视角的转移,画出了生活的荒诞与悲哀。全书55个章节,讲述了55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散点,都值得细细玩味。小说犹如一幅中国画,借助散点透视,不再受视域的限制,随着观察点的转移,获得了咫尺千里的绘画效果。
在这两个叙事视角后面,还隐藏着一个物件,那就是户口本。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谈到,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户口本就是这样一个隐身人物,他无处不在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芸芸众生,看他们卑微的生活、无奈的欢欣与徒劳的挣扎。普洛普又从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功能”,其中的一个功能就是:“家庭成员之一缺少某种东西,他想得到某种东西。”[1]为了追逐户口本,人们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无论城市也好,农村也罢。
小说在时间的设置上,也颇费心思,作者同样设置了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过去的时间,一个是现在的时间。
1970年代初,二十五岁的爸爸正焦急寻觅配偶,他知道自己的年纪不小了,在乡下,大家都要在交配的最佳年龄迅速结合,错过这个村,就很难有那个店。何况,除此之外,他还有生理需要。
小说就以这种粗粝生猛的语言开场,一点都没有为自己父亲粉饰,将现实的婚配需要,转化为动物的交配需要,圆颅方趾的人类不再高贵,看得人瞠目结舌,又会心一笑。表面看,它是过去的时间,实际上却是作者从现在的时间,遥望过去。在我看来,这必将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开头。
对于时间作者似乎情有独钟,不惮于泼墨如水。小说谈及母亲喜欢描述太公去世的那天清晨,她当时正在厨房炒菜,一锅蕹菜还没炒熟,就听到太公死了。“在后来的岁月中,她总是不厌其烦复述这个细节,想必在她心中,蕹菜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它代表季节,气候,青春,以及关于生死的回忆。”作者感慨,堂姐们已经变得臃肿不堪,但记忆还是那么鲜绿修长。
作者常常会从过去的时间中觉醒,写下诗一般的句子
那是一种粗粝的生活,只是回忆起来,粗粝总会被下意识过滤,以一种温馨的状态呈现。在后来的岁月里,有时候睡梦中,会出现那个破屋子里的温暖灯光,以至于我现在认为最温馨的生活场景,就是在一个下着雨的早晨,外面灰蒙蒙的,门窗紧闭,帘幕低垂,我打开电灯,坐在温暖的被窝里看书,或者经典的电影。
粗粝的生活中,油然升起一段脉脉温情,尽管那段生活是那么不堪回首
与萧红、沈从文不同的是,杰鹏的文字,不仅诗意,而且幽默。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
这个偷蛋吃的乡下男青年,从此成了地道的作田佬,披星戴月,去城里各大厕所推粪肥田。用一种独轮车,颈上搭一根废弃的自行车内胎,两手握着车把,人站在后,四个臭气熏天的粪桶伫立于前,想看看面前的乡村风景,都离不开粪桶的修饰,这哪能有诗意?正常人不可能热爱这项劳动,爸爸也不例外,但却成为他缅怀青春的重要道具。
还有,二姆娘一边哭丧,一边分派任务,“仿佛一台收音机,正在调试波段。喜怒哀乐之间没有任何过渡,仿佛一个坏了交感神经的中风患者。”大伯母谈论莲香的诸多姘夫,发出爽朗的淫笑:“好别丑别,男的都想尝一下哦。”农民教师们“舀起一勺勺纯度极高的粪便,在壕沟里兑上水,然后往菜地尽情泼洒。”主人公看着上半身一丝不挂的古代女子插图,“立刻硬了起来,开始看正文。”这样的文字,既诗意,又幽默,婉而多讽,谑而不虐。
城市与农村的视角转移,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转化,诗意幽默的语言,加之对南昌方言的运用,对古语的点化,建构起一座叙事宫殿。这种叙事的节奏,奠定了小说的成功基础,展现了下层人物的苦难和隐喻反讽的主题。
这就是生活,如作者所言:生活一如既往的庸俗、生动而安全,一种生命的荒诞感油然而生
转自 粗粝、诗意与温情
方麟(学者,CCTV6《中国通史》编剧)

  《户口本》读后感(二):让你笑着流泪

我不是作者的粉丝,知道他很久了,却也谈不上多喜欢。看《户口本》是朋友推荐的,本来只想翻几页打发时间,不料这一翻就是一小时,中间一口水也没喝。
不得不赞叹这是一本好书,我认为好书的标准很简单,精准有力的文字和自然灵动的语言,无论叙述什么故事表达什么情怀,作者的态度虔诚而真实 -----真诚地表达是对人性最好的尊重,人性本就如此嘛。就这几点,梁惠王这本书满分,还超载。
对于在农村度过童年的孩纸们,60、70、80 无论哪个年代生产的都能在这本书里看见自己,不止一次看见。灰秃粗砾的日常,困乏贫瘠的物质,人畜同行的肮脏环境,还有粗暴落后的学校教育,儿童成长/发育中的种种……,作者一点点地摊开画卷,彻彻底底地展示给读者看, 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行文用词。读着读着,忍不住嘴角上扬甚至笑出声来,然而细思又觉无限悲凉,心中隐痛。书里写得又何尝不是我们那回不去的童年呢?
这样作品,个人感觉有着非凡的意义,试图去记录和触摸一个时代人的尊严,哪怕触摸之处什么也没有。

  《户口本》读后感(三):《户口本》:城乡间来来回回,褚枕石恣意成长

文/吴情
很多人想必都对户口制度印象深刻。该制度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往往意味着两种人生。前者享有各种资源、福利条件,后者与贫穷落后为伍。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书写城乡差异的小说并不少见,比如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陈焕生进城》,不过以户口本为重要线索的,其实为数不多。一张户口本,牵动着子女的婚姻、爱情、家庭和前途,最见人生中的悲喜,当然了,主角还是一个又一个形象生动而饱满的人。
史杰鹏的长篇小说《户口本》,在户口制度改革的今天出版,无疑是对那一特定时代的注脚。城市户口,农村户口,虽只两字之差,却是云泥之别。《户口本》主要讲述了小男孩褚枕石在家族中的成长故事,其中涉及许多桩与户口本相关的爱情与婚姻。褚枕石父亲是乡间教师,不过却是农村户口,他的母亲拥有的是城市户口,不过身材矮小,相貌一般。两个人结婚后,不久便生育了褚枕石。母亲在城郊上班,父亲在农村工作,褚枕石因此在城乡间来来回回,见识了很多人情世故,体验到了友谊、爱情、家庭的阴暗面,还经历了自我精神上的成长。
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从“我”,褚枕石的父母亲遇见、结婚写起,自然过渡到“我”的生活经历——在城乡之间游走,遭遇户口问题、友谊问题、家族亲戚间关系问题、家人关系问题、学习上的问题等。而等“我”从呱呱坠地的小男孩成长为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青年,才发现,周围的一切,也在不经意间慢慢长大、变老、褪色、模糊。
作者史杰鹏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学术兴趣为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两汉文献学。在《户口本》中,史杰鹏先生对语言的独到运用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典雅庄重的浅白古文、大量的乡间土话(有些粗陋鄙夷如“别”、“戳你娘的”、“夹沙糕的”,却也生动有诙趣),共同营造出一个雅俗共赏的世界——城乡之间。
户口本无疑是进入那个时代的一个密码,否则,今天的读者不易理解,何以为了城市户口,即便不喜欢对方,还是愿意与之结为婚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户口本也可以视为一个象征,即外在于个体、不可掌控的命运。有人试图改变命运,最终却仍惨败而回,其努力却让人动容;有人屈从于命运,看似无为消极,主体倒也在琐碎之中收获一份宁静。
虽然本书名为“户口本”,作者在献词中也写道,“献给 所有活在户口本里的人”,但户口本,以及由户口本带来的矛盾冲突,并非全书的核心,也不是全部。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户口问题,不一定会像炸弹一样,瞬间爆发出剧烈的残酷;它只像慢火,给人输送持续的煎熬,许多宝贵的人生就此毁弃。”比如,褚枕石父亲因户口问题选择了不“般配”的母亲,婚后生活除了争吵、互相埋怨和鄙夷,几无一点恩爱。又如,城市户口的老师公费出游可以携带家属,而农村户口的父亲,不能带家属同行,即便母亲愿意自掏腰包,也被父亲回绝。
户口本之外,是褚枕石别样的成长经历。他一会儿居住在城南农村,与父亲一家人在一起,一会儿进城,在金塔街与母亲一家人在一起。农村的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却也有乐趣,在自然中,褚枕石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与友伴打闹、嬉笑;这一部分,不免使人想起乡土小说的恬淡悠然。城市的生活,其象征为足够的书籍、夜晚的灯光、电影院、剧院、商店,褚枕石一边上学,一边玩耍,一边经历着城市的改革变迁,商品经济大潮来临时的种种迹象,与之互成注脚;这一部分,没有同写城市的新感觉派的张扬,但却洋溢着一种温和的气质。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户口本》读后感(四):遇见了笔耕不辍的梁惠王,是阅读的一大幸运

对于小说的阅读,在十年前那个网络小说逐渐兴起的时代,变得需求迫切起来。于是就有网友给推荐了梁惠王的《亭长小武》,当时还是天涯上一个很久没有更新的帖子,前几章看完顿时印象极深,然而网上已经没有了后文。 数年时间后,在旧书店看见正式出版的《亭长小武》和《婴齐传》,这才知道它们已经变成图书,价格低廉到不能相信,于是抱回寝室,狼吞虎咽读完;然后跟着行李箱拖回南昌家中,不知几个寒暑假,每次从书架上挑选重读的书目,都有这两本。 直到多次看见书中的豫章与南昌地名,才猜想作者或许与南昌会有什么关系,也是互联网精神感染太晚,迟迟没有去百度下作者查找下信息。终于,在《赌徒陈汤》的快递快要入手的时候,方才惊讶的发现作者竟然就是南昌老乡。 也许是南昌以及整个江西,在共和国的年代都很没有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弱化到,发现一位遣词造句使用南昌本地方言的作者的时候,是那么的新奇与兴奋。这种兴奋甚至有时候超过了对梁惠王历史小说的追踪心思,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对于作者如果能用南昌方言写写当代事情或者记录观察讨论南昌这个城市的期待。幸好,梁惠王除了继续写历史小说、随笔之外,又有《旧时天气旧时衣》一书出版,勤奋的梁惠王竟然真的让我的痴心妄想变成现实! 然而这并不是终局,《户口本》这一书的出现,不仅使得记录描绘南昌的文字大大增加,而且不再是散文回忆的结集,变成了生动的系列故事。这样一来,即使是并不出自南昌的其他地方读者,也有了更多阅读的聚焦点,真心祝愿《户口本》能够赢得关注,流传在喜欢人间喜怒哀乐故事的读者当中,历久愈发珍贵和耀眼,而我这篇书评也可是算抢对沙发了。 ********************** 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其中一直在提及城乡户籍差距带来的痛苦与区分感。城乡差距,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故事中人物的方言口音差距上。南昌市口音与近郊农村口音之间的些微差距,就能作为城里与乡村鄙视链的实现窗口;而近郊南昌话和几十里外远郊南昌某些角落里说话的差异,则构成这个链条的下一环。在作者描述的某个城里同学问路的场景中,“你不会说南昌话啊?”,“你知道我只能听懂”。这个体验自从我在外读书之后,每年回到南昌都能真切感受到,因为我也是不会说南昌话只能听懂的那一份子。在书中梁惠王或许把这点当成了城乡差距的一个侧面,而在我看来,这却是方言语音鄙视链在南昌话与全国通行的普通话之间的继续延伸;一如南方普通话有时候会被标准普通话瞧不起,只会汉语的人又会在夹杂英语的人面前惭愧,美国英语有时候还会被伦敦腔鄙视之类。南昌在全国的弱势,对于我来说,就是连本地的方言,父母长辈都是认为你最好不要会说。如果不是非要和长辈交流不可,本来是连能听懂南昌话,都会被看做丢脸的乡土行为罢。 方言在通用语面前抬不起头来这点微弱的感受,并不只是用来说明,当年鄙视南昌近郊农村人的这些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在外也是被更发达地区看不上,好像这样就能让鄙视链下游一环两环的人释怀一些。这种普遍化的语音方言歧视,反映的是人们将语言这种划分要素与当地经济社会地位相捆绑的普遍做法,口音如果来自有钱的地区,口音也就尊贵起来,就像当年的粤语;反之,大概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乡下人贫困地区人。 对于理性读者,摒弃或者反省这种语音与地域歧视并不难,然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这种观感和作法如何能够被人与人之前真正的人格平等式的尊重代替,实在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的。梁惠王的《户口本》,那些发人三思的远久回忆或许能够感染一些不放弃思考的读者。然而,对于摆脱方言口音地位低下来说,梁惠王却是对南昌话做出巨大的贡献。 久在北方生活,有时候相近的南方邻省口音、南昌普通话,更不用说南昌话,都是可以激起乡愁的,这种口音一旦被记录在文字里,成为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书籍的承载体,梁惠王对于南昌话的记录就顿时变得极为珍贵。传统纸质与视听媒体中,东北、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吴越闽粤、西南两湖口音,都是历历在目、耳熟能详,唯有南昌赣语,很少出现在纸质书中,更不要提全国范围的影视媒体了。这种情况早就让人习以为常,而直到梁惠王系列作品的陆续面世,才让人发现,原来南昌话真的可以印刷成书,不是那么乡土到见不得人。更重要的是,如果将来《户口本》大卖,或许南昌口音是将接着梁惠王的书为全国读者熟知,于是我这个南昌出来的读者,似乎也就能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 梁惠王的签名书,用一周不舍地读完,几次被荒诞幽默的场景惹得发笑,而这个场景我甚至都在亲戚朋友那里常见,每个人的形态举止是那么的相似,或许南昌人的思考与行为真的是一种一致性很高的地方文化?小孩的打闹与成长、小孩眼里成年人之间的虚虚实实交往、贫穷家庭的思路、贫富城乡差距碰撞时的行为集合、男孩的情感困惑与波动、街上路人的只言与片语,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哪个都是那么真实可触。记忆仿佛被提取出来,套上那些精彩凝练到一句两句的描写,以书中的模式再次存储进脑海,更加深刻也更加动人。 南昌蓝色与耀眼的夏日,南昌寒冷沁骨的冬季,南昌的春雨潮湿与鼻涕虫,南昌的梅雨滂沱和内涝,那些碎片,属于我记忆深处的碎片,在作者的回忆中,一个不拉,用优美到无可挑剔的句子穿插在故事中。尽管是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可地名还是那些街道,天气还是那些轮回,勾起比作者晚形成十五年的记忆与乡愁,全然没有任何问题。于是我甚至可以偷懒,再回忆童年,很多风景描绘,翻开《户口本》就能实现了。 虽然《户口本》中有不少方言词,这些方言词也构成了本乡读者的关注点,但作者对于南昌话词语的运用却十分克制,只在那些不得不用,不用不足以表达情感的地方换上精心挑选出来词语。这其中还有很多是看字面能理解的书面语,所以在完全不通南昌话的读者读来,也不会增加任何理解难度,反而还会觉得,作者的用词很有特点。很多少见的书面语,竟然会与污言秽语一起出自没什么文化底蕴的农夫农妇市井无赖之口,这也算是增加了南昌话的魅力吧。 《户口本》的故事似乎也是经过设计,没有一个平铺直叙,而是经常穿插回忆中的回忆片段,整体看来十分自然,没有一丝凌乱,让阅读节奏在起伏波动中越发舒适。在我这个只会读不会动笔的人看来都能觉察出讲故事与结构设计,这本书中一定隐含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心血。

  《户口本》读后感(五):户口斗争

虽然书中例如“你这只夹沙糕不知几夹哦”、“我戳你娘的别”这种口语以及铁公鸡和我“妈”的争吵内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那句贯穿全书的那句“你看看你的户口哦”和作者对金塔街与城南乡下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对比让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鸿沟无限扩大。

城南这边,恬愉遍墙,鸡鸭屎遍地,妇女边洗衣服边说黄色笑话,一家人像虾子一样在田里劳作,以及治安混乱,道路崎岖,夜晚一片黑暗,关系网复杂等等。而在金塔街这边,菜市场有卖干子的摊子,夜晚八一广场灯火通明,电影院鳞次栉比,随着拆迁以及租房,肉菜变得普通等等。仿佛农村户口代表野蛮,肮脏,无知,低俗,而城市户口代表文明,美好以及未来。

这种厚此薄彼,带有浓浓感情色彩的城乡差距,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变得无法调和。我眼中的作者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破旧腐朽的农村,洗干净因为上一代给自己带来的出身印记。放下裤子来掩盖自己是泥腿子的身份。

其实,与其通过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来挑起阶级矛盾,不如将其写成两个故乡。这两个故乡里的亲戚都护犊心切,在这两个故乡里有无数连环画和好看的电影,年夜饭上有平时难得一见的大鱼大肉,一家人捂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电视机。

  《户口本》读后感(六):史杰鹏《户口本》推荐语

最近,史杰鹏教授出了新书,《户口本》。我花了几个小时一口气看完了。看的过程中,常有笑声。作者简单精准的描述,把我带入到了80年代到90年代的南昌。看的过程中,一直沉浸在作者的叙述之中。
这本书应该可以定义为虚拟的自传。既有自传的性质,又有虚拟写作的性质。全书采用小说手法描写了作为70后的作者,年少诸事。作者凭借一贯的赤子之心,以及刻薄的话语,毫不避讳地的刻画了记忆中人与事。
读来极具趣味,虽然描写的仅仅是30年前,但一股与现代格外疏离的气息扑面而来。很难想象,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生活。但作为90后,回溯自己的记忆,也能够想起许多和书中相同的情节。
这两年,我不仅仅把作者以前出的书都看了,而且一本本在追。不算文艺青年的我,是非常欣赏作者在文学上的敏感与直觉的。之前的诸多历史小说,作者凭借多年的学术经历,小说刻画得古味盎然,极具美感。而这次的《户口本》,虽然不是小说,但采用了小说手法。诸多细节刻画之形象,运用之隐喻。即使骂人的话不绝,全书也格外有美感。
作者描绘的南昌乡村的生活。比喻提到的妈妈讲的野人故事,也是我作为湖南人听过的。提到的收吓等迷信行为,也是我家乡常见的事情。提到小时候常玩的踢房子的游戏,和我小时候玩的游戏一模一样。还有描述家里的厨房边上会有一个缸,还放了一个瓢,用瓢舀水喝。我以前爷爷奶奶屋里伯伯屋里也是如此。我小时候也喝过很多次。
这种在他人书中遇到自己小时候的记忆,真是格外欣喜和美妙。书中提到的江西的各种方言和湖南都很相似。难怪常有湖南人会说,江西老表。
作者的文学天赋也是极高的,全书很少说理,多细节描写。处处的细节都极其简单而有深意。比喻提到描述他家的太公吃饭时候,“榄菜的汁液从他的一个嘴角流下来,像喝了血。”就极为生动。简简单单几个字。外公的当时的样子就形象刻画出来了。就我的理解,喝了血这种样子,又可以想见外公惨白的脸,以及作者对外公的那种感受。
我个人认为,全书中,每一个描写都带有情绪,而且是作者的好恶。这种对细节的雕琢,肯定是格外花时间的。但又不显得刻意,这就是作者的文学天才,一种惊人的文学敏感和语言准确。
在我看来,作者虽然话里话外都刻薄,但我却有一种感受。感受到作者的一种自嘲与悲悯。作者虽然尽情的嘲弄书中诸人的相互攻讦,但其实也自嘲这种土壤下生出的自己。悲悯这些人,也悲悯自己。
刘小枫有一篇文章《沉重的肉身》,说了人的身体对人自我的限制。我想这里作者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故乡的人与文化塑造了我,也限制了我。这种难题如何能够解决呢?我们也能难以从价值上评判他。也许,我们只能负载这种沉重吧。

  《户口本》读后感(七):一张户口页

文:薇薇爱阅读
户口本,这个伴随每个人生活的一个物件。 家家都有, 每家的户口本也大致都是类似的。 以前的户口本是活页的, 一个小册子,里面的户口卡可以拿出来, 后来户口本变成了一本小册子,户口页是在一起的, 不能拿出来。
记得多年前户口本上是有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的, 户口本上会标注上农业, 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城镇的户口, 有城镇户口可以吃商品粮, 听着特别有年代感, 后期拍的电视剧里面, 也有过这样的镜头, 为了一个城市户口要付出多少艰辛。 直到最近几年我们这里的新闻上会播出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区别。 一个小小的户口本牵动着多少人的生活,又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啊。
小说《户口本》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江西南昌市金顺村少年褚枕石的成长经历。
“我”的父母是一对其貌不扬、高低错落的乡巴佬男女。“爸爸”是自私刻薄的“铁公鸡”,“妈妈”是不识字在田坎低头奔走的赤脚医生。他们结合成一个充满诅骂而又相互依赖的家庭,而“我”也在争吵和被忽视中长大。
他们都不像正常人类,或者说,又太像正常人类。
小说里描写的一个个小人物,都是活在户口本里的所有人的缩影;他们在贫瘠的生活中挣扎求存的努力,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侧影。文中的语言很有当地的特色, 让读者读起来也觉得很有趣。 作者对于当年的那个年代里的人事物的理解也很到位, 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时代背景, 都比较清晰的展现在了这里。
书中描写了父辈的生活, 写着母亲不怎么识字,和父亲结婚之后独立抚养孩子的生活, 和家中的老人因为粮票和工分吵架分家的情景, 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的日常生活场景。 对于年代的把握和每个人物性格的刻画都很细致到位。
这是关于一张小小户口页的缩影, 读者也能从这些故事里读到自己身边的人的一些经历。
没有粉饰的辞藻, 多的是对平常生活最细致的描写。

  《户口本》读后感(八):《户口本》:飘摇生涯中的笃定之物

人生如浮萍,自呱呱坠地,便飘飘摇摇,无所依从。无人知晓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自己下一刻会遇见谁,会身处何方。可到底,这样的生活里,还是有“笃定之物”的。当然,它不是某种情感,某种想象,更不是某种自以为是的人与土地的连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国人而言,它是那一纸公文——或者说是一个小册子,名为“户口本”。

因而从完成作品的第一步,《户口本》的作者史杰鹏,便找到了一个“怎样写都不会太差的主题”。没有人可以摆脱它而存在,也就没有人不对与它相关的故事有所共鸣——有共鸣的故事,读者大概是连“凑合”这样的评价都不忍心给的。

当然,如果知晓史杰鹏的其他作品,读者大概就不会对他精准的主题把握能力感到意外了。比起像《户口本》这样的现代题材,算是历史学者的他更多涉猎的,还是历史主题的作品——正是以西汉为背景的作品《亭长小武》令他一举成名,随后几部历史小说同样收获不错的评价。历史之长河浩浩汤汤,如果抓不住“重点”,作品想要出彩,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因而,围绕“户口本”这个主题,史杰鹏写了一个相对漫长的故事。作品从父母相识,写到“我”上了大学,时间跨度上也有二十余年。这个故事注定不能每一章都与“户口本”相关联,如作者所言,倘若如此,未免就有些“刻意”了。在作者的处理中,户口问题,“只像慢火,给人输送持续的煎熬,许多宝贵的人生就此毁弃”。

也许说“毁弃”有些绝对,但它作为持久的煎熬,带来的种种影响,还是很容易令人感同身受。作品写“我”的父母,原本并不相识,通过相亲认识,而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正是一纸户口——农村户口的父亲原本心高气傲,凭着喝过几年墨水自视甚高,但母亲的“城乡结合部”户口还是让他爽快地做了决定,也随即埋下了二人日后旷日持久“斗争”的种子;作为孩子的“我”还在懵懂时,偶尔犯错却会被大人带上“户口本”来辱骂;等到长大,学校内老师的种种差别对待,虽不皆因“户口本”而起,但那上面白纸黑字标记的“身份”,却成为既表面,又深层的因果路径。

《户口本》一书的写作是散点式的,如果抛开书名不谈,它便是一部再典型不过的“江西少年成长史”,其中关于成长的种种琐事,包括亲切的乡音和乡间风物,也都十分有趣。而加上了这样一个主题,整部作品多少有些走“中间路线”,既关切了某种现实,但这种关切,又在浓浓的乡情琐忆里融化得不见踪影。故事在主人公考上大学便戛然而止,大抵是因为,大学是人生一道重要无比的分水岭,至少“户口本”上的内容要发生变化。可这游戏的根本仍然不变——无论人自己如何漂泊沉浮,那小册子都会伴随人的一生,上面的白字黑字毫无意义,可同时始终也举足轻重。

  《户口本》读后感(九):沉郁顿挫,哀而不伤

《户口本》加印了,非常开心,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读梁惠王的书,越多越好,大王的书犹如良药,可以医愚。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十年前,撷取了众多往事片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贯穿在每段故事背后的,是主人公的成长和对生活现实的观察。读第一遍的时候,觉得“户口本”这件道具的统摄力不够,不足以承载作者的叙事野心,使得小说本身的打击力变得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但我后来逐渐修正了这个观点,虽然户口本并未在每一段故事中都扮演中心角色(尤其是初恋故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主人公与他所存在的世界的关系。在由亲情、友情、爱情构成的关系网中,户口本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精神烙印,控制着网中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并进而左右其行为模式)。全书是在一个以巨大的户口本为背景的舞台上展开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全书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部分都各司其职,都不可缺少。
我最想说的是,《户口本》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说,或者毋宁说,这是一首让人心生万千感念的无韵之诗。本书反复描写现实的肮脏,但文字却干净透亮,描写贫穷对人心的荼毒,但未让所有人都失去爱的能力。这是一本一旦捧起即难以释卷的书,读之如饮佳酿,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非亲历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题外说一句,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小说作者叙事手法的进步。与《旧时天气旧时衣》相比,同样的题材,户的文字要鲜活得多情绪要饱满得多,节奏控制要有力得多,遣词造句更趋从容,锋芒更趋内敛。作为一个追随大王多年的读者, 每一本书都没有让我失望,相反,让我对大王的不断进步、不断突破抱有更多的希望。

  《户口本》读后感(十):国内的签证页——户口本

前段时间我被居住证的事情弄的焦头烂额,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户口的段子,是一个老外对于中国户口精辟的解释:户口,就是国内的签证,它代表你所能享受的颁发证件省份的权益,深以为然。
与户口本相关联的,除了省份,还有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之分,也有干部、工人之分,还有党员、群众之分。而户口本,就是围绕户口差异而展开的一本有关“小人物”的小说。
《户口本》是我接触到史杰鹏教授的第一部作品,从简介来看,专攻文字领域的史教授,貌似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尤其在微博和博客上的段子杂文,也有很高的点击量。
作为一个门外汉,并没有能力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不能像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一样阐明文中的段落大意。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讲,《户口本》这部作品带着浓浓的乡土的气息,像黄土地一般厚重扎实,通篇读下来很顺畅(是在往返的高铁上拜读完的)~带着我穿越到了父母儿时所经历到的资源紧缺一切都要计划经济的时代。
江西应该是作者生长的地方,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方言,但并不影响理解。《户口本》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江西南昌市金顺村少年褚枕石的成长经历,有父母、长辈、邻里、同学之间的吵闹嫌弃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与故事,就好像平凡的你我一样在生活中被忽略、成长。
不仅仅是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现如今户口的不对等也会影响到大部分人的生活:人们大多会寻找户口相近省份的人来作为伴侣,但北上广深南京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的适龄青年们则会被看做是优质的择偶对象,还有自带农村户口宅基地的地主们。户口本上那一页薄薄的纸,对于外来务工的人们来说,是沉甸甸的负担,是需要买房读书投资才能实现的落脚之地,是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而必须进行的教育投资,也是为了父母后代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水平。
户口本,也是让人从年轻到衰老,从强壮到凋零而为之奋斗或改变的事物,以为拿到那薄薄的一页纸,就能通向更好的世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户口本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