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金岁月》是一本由(香港)亦舒著作,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金岁月》读后感(一):两生花开 各表一枝
《我的前半生》、《喜宝》、《玫瑰的
故事》、《流金岁月》四本书,最
喜欢这本。
故事的开头,锁锁与南孙是两个同样
聪明美丽的
女孩,但在锁锁
父亲再婚后,她们的
命运转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其实我有想过,锁锁不
依靠她人,
自力更生,有可能吗,答案是,很难。看了亦舒的小说突然明白,美丽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初入职场的锁锁也曾想过
自食其力,奈何
现实迫人,她,最终还是妥协了。好在,她的运气不错,碰到了李先生。
最喜欢锁锁的,还是她的
知恩图报。蒋家收容了她几个月,她救蒋家于危难。南孙面临的困境,比当年锁锁要面对的,严重的很多,若不是锁锁,南孙的命运也会走向黑暗。是锁锁保全了南孙的整个
人生。
南孙老板诋毁锁锁的时候,南孙没有出声,她选择了隐忍。我不
惊讶。成人的
世界自有他的一套法则,成人的
友情也自有他的一番体现。
《流金岁月》读后感(二):她写了一辈子爱情小说,却不相信爱情
年纪小的时候是全心全力喜欢过亦舒的。
《流金岁月》是当时收到的一份
生日礼物。
是我读的第一本亦舒。
也是我认为最好的一本。
那时候只会整天搬着粉红色纯情爱情小说,撑着脑袋
幻想,帅气
温柔的王子不日便会骑着白马降落到我身边。照顾我
一生一世,我只负责读书看电影,把
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就好。
谁知一翻开《流金岁月》,就被她指着鼻子狠狠嘲笑一番。
“一整个下午,
长篇大论地说着
理想男人的细节条件,她们都
有信心,一出来
社会,便可以找到这样的异性,
说不定同时有两个到三个一起来
追求,使她们难以选择。”
哎呀。
亦舒像一位先生,拿粉笔笃笃地敲着黑板——
这社会虽然仍以男人为中心,但
女性不要总想着依靠男人。
你说得对,“有几个女子,可以说她一生中未曾用一个笑一个眼色来换过她所要的东西?”
但亦舒写出朱锁锁。
国中毕业就只身进入社会闯荡,倚靠美丽与
智慧在男人中游来荡去。
南孙看到李先生坐在舱里,白衣白裤,戴副墨镜,手中拿着杯桃红色饮料,正朝她们
微笑。
锁锁瞄他一眼,“要是周末,人家是没有空的,那是
家庭日。”
……
在锁锁的世界里,每个人都
没头没脑,无名无姓,个个是“人家”,偏偏这些人家都与她有亲密关系,十分刺激。
可用美貌谋生也不过短短几年,只要
青春脸蛋稍稍松弛,马上就落到惨淡境地。
“记得我那间香水店?”
“几时开幕?”
“昨天。”
“什么?”
“店主不是我,投资人盗用我的全盘计划,一方面推搪我,一方面私自筹备,店开幕了我才大梦初醒,原来投资人把它当人家十九岁生日礼物送出去。”锁锁长长叹一口气。
投资人当然是男性后台老板,开头打算在朱锁锁身上下注,后来不知恁地,注意力转移,结果
胜利的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女。
哎呀。
亦舒告诫你不要太
天真之后,马上叫你打起
精神——
听好了听好了,虽然人人把你当
做女人,对你的盼望只有嫁个好男人,自此留在他家中提供酒店服务。但你自己不要看低你自己啊。
男人没有什么好
相信的,相信你自己就可以。
有了反面案例朱锁锁,自然还要写一个蒋南孙。
南孙自出生就被祖母嫌弃到底,干脆起名“男孙”,直接跳过她盼望下
一个孩子的出生。
“
女孩子命好即可,嫁得好便是命好。”
南孙不服,用一辈子去反驳她的祖母。
在家境落败之时,是蒋南孙一力撑起家庭。连朱锁锁都惊讶。
锁锁说:“没想到你这么能吃苦。”
“我?”
“那么多同学,数你最沉不住气,芝麻绿豆的事,都要讨还
公道,咬住不放,
没完没了,简直讨厌。”锁锁笑。
南孙听着这些逸事,呆半晌,茫然问;“是吗,这是我吗?”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猜一猜,把我们这干人放逐到亚玛逊流域去,任凭我们
自生自灭,活下来的有几人?”
南孙看锁锁一眼,“吃人鱼、毒箭、巫术?小儿科,我保证个个都能活着出来,而且设法弄到香肥皂沐浴,下次组团再去。”
历尽
苦难,终于得祖母说一句:
“
女儿有什么不好,……儿子女儿是一样的,只要孝顺你就行。”
南孙忍不住大哭一场。
多么
励志,多么
感人。
更可贵是南孙与锁锁间还有不变
友谊。
阿姨问:“你们是
真正的朋友?”
南孙严肃地点点头。
锁锁问:“你呢,阿姨,你可有
朋友?”
“从前有,后来就没有了。”
“为什么?”
“人长大之后,世情渐渐复杂。”
“我不明白。”
“
譬如说,有一件事,我急于要忘记,老朋友却不识相,处处提起,语带挑衅,久而久之,自然会疏远。”
南孙问:“你为何要忘记?”
锁锁:“她为何要提起?”
阿姨笑,“又譬如说,本来是一对号朋友,两个人共争一样东西,总有一个人
失败,你所得到的,必然是别人
失去的,两人便做不成朋友。”
女
孩子们不以为然,“可以让一让嘛。”
哗。
自此爱上亦舒师太。书柜摆上厚厚一撂《小玩意》、《圆舞曲》、《开到荼蘼》等等。
心情好不好都随手拿出来看。
薄薄一本写毕浮生。
也学到很多。
但后来看得多了,也就腻了。
至今亦舒统共写过513本小说。
讲来讲去,不过老三式:
女性要自立。
相信男人会落得惨败下场。
最值得是同性间友谊。
再后来明白,写故事写得好的人,一个题材只写出一个最好的就罢。
剩下的
时间去认识新事物,发掘新的题材好了。
来回来去地写同一种款式,不免让人觉得,这只是一项生意而已。
现在看的书多了,更不愿看亦舒了。再回头去看《喜宝》之类,还要扶额叹息。
不应
贪婪,好的事物永不耐久。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微笑。除了微笑,还能做些什么事?我不响,有很多事他是不知道的。
丈夫的事,
妻子知道得越少越好,妻子的事,丈夫也知道得越少越好,千万不要互相了解,了解才糟糕呢。所以我总是微笑。
亦舒还是太过
刻薄。
她写了一辈子言情小说,似乎从来没相信过爱情。
《流金岁月》里也是这样。
锁锁将全副身家砸在一个不爱她的人身上,只为换一个好印象。
南孙交往五年的
男友,只因为南孙家境落败,便避她如虎蛇,再无迷恋。
亦舒擅长一巴掌打醒幻想中的少女。
岁月流金,
美好的
时光已经过去。只剩下苦苦
挣扎。
不过我认为,年纪大了,挣扎中还是抱着点希望的好。
毕竟爱情与真理,都像神明一样,信它就在,不信就不在。
《流金岁月》读后感(三):美好的友情,美好的岁月
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要把图书馆里亦舒的书都读一遍。第一本是《流金岁月》。
我喜欢那种看似
波澜不惊,但其实内含汹涌的文字。亦舒的文字大致如此。
书中蒋南孙和朱锁锁的友情
难能可贵,我庆幸也有一个闺蜜,但是也许无法像她们那样全心全意的为对方付出。有些友情有些爱情只存在小说中,这就是小说的
魅力,弥补了现实的缺陷。
书中的两个女子走的是两种
截然不同的轨迹。蒋南孙规矩的读书工作
结婚,朱锁锁是在风尘中拼搏着。
幸运的是她们联系在一起,各有各的出路,各有各的
未来。相互扶持着。这样子的友情真好。
他们两个女子的共同点是
勇敢。她们都有洞察事物的
能力,即使命运给她们多大的打击和
动摇,依旧有“笑看风雨”的
心态。作为一个女性,
气质是首要的,气质就是在勇敢中体现出来的。一个软弱的
依赖男人的没有主见的女的或许再美丽也是徒有虚表,真正的内敛可以穿性感的野露的裙子,不会让人觉得只是外表而是
与生俱来的魅力。朱锁锁就是这般女子。
无论
生活给予她多种不幸,她可以不倒下。她小时候寄住在舅舅家这一点和我很相像,小的时候我也记住在
妈妈的
姐姐家里。尽管她们不会太苛刻,总归不是亲生的,不会无缘无故去
爱你。我有一个想法和朱锁锁很像,就是大了以后赚钱,把那些年欠给她们都还给她们,堵住她们的嘴巴。从此做个了断。对于家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蒋南孙是个孝女,不管祖母怎么
冷嘲热讽,在别人都扔下祖母的时候,她陪伴了祖母过了下辈子,也算是以德报怨了。这种胸襟不是每个女性都有的。还好最后祖母也悔悟了。
总之,
女人要有女人的姿态与勇敢。
《流金岁月》读后感(四):随笔……亦舒《流金岁月》
中学时相识一对小女孩,成为好友,嬉戏玩耍,以后岁月,相互扶持,是为现在闺蜜。 锁锁,寄居亲戚家,亲戚生活仅能维持温饱,给她经济范围里能够的生活,也算尽心尽力,市井小巷,市民生活,逼仄拥挤房间,住这儿女孩子,心中自有一片开阔天地。出来生活好转后,寻思回报亲戚。 南孙,出身较好,经济不愁,却因是女孩,得不到袓母欢心,她亦自得其乐,对祖母各式冷语置之不理。 锁锁中学毕业后即外出做事,聪明流转,利用自身容貌才智推动事业稳固发展,置了不小产业。看得清放得开,不曾吃亏于任何人,对非议一笑置之,所向披靡,不缺钱不缺爱,潇洒自在,冷静自制,透彻善良,对有恩于己的人务必回报。 南孙继续上高校,乖乖女,无忧无虑。公主生活变故,父亲投资失败,家当全输,脑溢血离世,母亲远渡重洋散心后嫁人,南孙独自照顾祖母,老太太做梦也想不到会依靠她一直不喜欢的孙女,最后祖孙冰释前嫌。几年的男友在她家道中落时,未曾升出援手也罢,精神上的支持也无,还生怕拖累到自己,唯恐避之不及,关系终结。 彼时锁锁早独挡一面,给她不动声色的帮助,正如当年,锁锁躲避表哥示好,南孙挽留她在自家借住许久,亲之如姐妹。 生活际遇明明灭灭磕磕碰碰,她们始终互助,未曾点点不愉快,友谊坚如磐石。南孙成长为都市白领,遇得良人。锁锁起落后,也是好归宿。如此流金岁月,盛世华年,永远明月星空,繁花灿烂。
《流金岁月》读后感(五):《流金岁月》里不褪色的美丽
这几天抽空看完了亦舒的《流金岁月》,这本书记载了关于两个女人
爱情故事,很想要拿出来说说。每次看完一本书,总想要用自己的语言梳理一下故事中的情节,分析一下故事里的人物
性格,不然心里或多或少总会有那么点不踏实。
醒得太早没了睡意,一个人躺在床上开始翻书,不知怎么就挑了这本《流金岁月》,
单纯的从封面设计上来说,这本书很美,红色和黄色交汇渲染成一朵盛开这的花,可从形状上很难判断出这是什么花儿。纯白色的封面上印着
简单的书名和作者,
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和设计,有令人
怦然心动的而美丽却毫不张扬。
毫无目的选书的时候,封面是最重要的参考要素,一本好书,没有好看的包装和设计,基本上是很难打动人的。我喜欢的书,似乎有统一的标准,封面清新自然、简单干净。没有过度的宣传和点缀,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却可以
一见钟情。现在做图书,总会有自己的一些主观意识在里面,不管是插画风格还是封面设计,有时候总按照自己钟情的风格来
不见得是好事,但还是喜欢
自己喜欢的书有着自己喜欢的风格,比如亦舒的这本《流金岁月》。
故事里两个最初并没有什么差别的女孩朱锁锁和蒋南孙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们一起穿耳洞,一起跳舞,一起温习功课,到后来锁锁搬出舅舅家在南孙家住了好几个月,这份友情逐渐变得
枝繁叶茂,她们之间的
感情,也在这段时间变得
根深蒂固。后来,锁锁投入社会,依
靠自己的才智和相貌过着奢华而鲜艳的生活,南孙的家庭发生大变故,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去了英国,只剩下南孙和从小看她各种不顺眼的祖母一起生活。祖母是典型的旧社会封建
思想,因为南孙是女孩,一直没给过他们家什么好脸色,南孙的父亲又是靠老人家的钱财才得以维持家用,外人看起来是风光无限,各种心酸滋味,只有南孙心里最清楚。
在生活的压迫和爱情的离散面前,南孙变得逐渐强大,这时候的锁锁更是给了她最大的帮助,因为锁锁的照顾,她们过的也不至于太差。男友在南孙面前
抱怨南孙的父亲欠债之后找他们家借钱,南孙突然觉得原来自己根本不了解这个相爱了五六年的男人,他们就这样
分手了。在那样的社会中,总有人很多人巴结
权利富贵,没从没有人挽留
贫穷。
这段感情对南孙的
伤害,并没有太多的文字描述,只是在南孙去英国陪伴阿姨散心时碰到了一位出色的男子时,很直接的对阿姨说自己配不上她。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是自负而骄傲的,在美
好的爱情面前,南孙竟然
自惭形秽主动
放弃相识的机会,可见初恋对她的伤害之深。
锁锁突然结婚了,爱她的人多不胜数,因为李先生不可能给她名分,她选择了嫁给对她痴迷的另一个谢家男子。这个男人自以为为了爱她什么都可以做到,所以不顾家里反对和锁锁有了自己的家庭。可是父亲即将去世,家里人始终无法接受锁锁,丰厚的家产继承和锁锁二者同时摆在了他面前,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尽管这个时候锁锁已经生下了他们的女儿爱玛琴。为了家族事业,谢开始结交名门望族的淑女,并且开始了和锁锁长时间的分居生活。终于,他有了新的对象,这个女人可以祝他在事业上一臂之力,他急切的想要离婚。在他各种威逼利诱之下,锁锁都不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她心知肚明自己的丈夫早已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就差没有公开的身份。后来经济萧条,投资失利,谢家突然衰败,身边的女人毫不留情的弃他而去,所有跟谢家有关系的人都退避三舍。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劝锁锁趁早和谢划清界限,可是锁锁拿出了所有积蓄帮谢家渡过危机,就在事情有了好转的时候,锁锁又不顾谢的苦苦挽留,执意离婚。后来,离开谢家的锁锁带着女儿寄住在家境已经好转的南孙家,她变得一无所有,可是她一点儿不后悔。至少,女儿还是自己的。就像她说的,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现在不过是重新变成了自己,没什么好遗憾的。
锁锁这样的女子,被外界很多人所不齿,认为她依靠美色骗取想要的一切,破坏了太多家庭,连南孙的老板知道她有锁锁这样的好朋友时,也不忘告诫她和锁锁保持距离。但南孙和锁锁的感情,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拨,甚至她们之间从来没有闹过矛盾。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有一种很深的念头,锁锁不过是另一个南孙,她做着所有南孙不敢做的事情,过着南孙从来没有想过的生活,所以她们才能这么亲密无间。
南孙的爱情,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终止,后来重遇英国的那个帅哥,这位帅哥亦是对南孙一见钟情,通过各种途径都没有找到南孙的联系方式,后来竟在同一家公司相遇。从此认定这个不化妆、不打扮的女人是他这辈子注定要找的人。在各种追求和祖母的支持之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南孙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尽管中间夹杂了很多事情,但她实实在在看到了帅哥的诚意,在前男友恶意中伤南孙时他的睿智和大度,在看到爱玛琴误以为南孙有了女儿时的包容和尊重,南孙能遇到这样的人,真是她的幸福。以为会一辈子陪着祖母慢慢变老的南孙,在快接近三十岁并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之后,还是答应了求婚。其实,并没有哪个女人真的想要一个人孤独终老,只是发现身边那些都是不适合自己的人时,才会以此作为借口,如果哪天遇见那么一个真心舒服的人,会心甘情愿的放下一切,守护爱情。或者说,是生活。
这时候的锁锁为了移民到国外好给女儿一个身份,答应了新的追求者的求婚。南孙和锁锁在相距甚远的地方安排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们无法参加对方的婚礼,只能深深为彼此祝福。这一对一起长大、一起经历世事变化无常之后依然比亲人还要亲的闺蜜终于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尽管南孙知道,锁锁也已经不会再爱任何人了,但这样的结局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了。又会有那么一个人,把她当成心肝宝贝那么疼着、爱着,爱与不爱,没有那么重要。受过太多歧视,遭遇太多心酸的锁锁,也许唯一念念不忘的,只有曾经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表哥了。她说过,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一个人想表哥那样爱着她、成全她。她对舅妈家的亏欠和内疚,再也找不到机会回报了。
女人要想在那样特定的社会里活得风生水起,毫不避讳别人的眼光是不可能的。锁锁清楚的知道自己牺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尽管她从骨子里就是不安分的,可在经历了那么多是是非非之后,也归于平淡。而南孙,生活波澜不惊,但她的心里还是有着不安分的因素,她很聪明的知道女人只有靠自己,曾经企图依靠读书来摆脱家庭对女孩的歧视,却在家庭变故之后尽心尽责的工作养家、无微不至的照顾祖母。终于,看到祖母那么喜欢爱玛琴,还会因一起祷告的姐妹抱怨家里生了个丫头而不是儿子生闷气时尽力开导,拿自己的遭遇劝说生女儿没什么不好。南孙给祖母送茶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祖母告诉姐妹自己还剩最后一点儿家当,是留给孙女的嫁妆,她突然潸然泪下。祖母终于认可了南孙的身份,看到了她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南孙从小就没有得到关爱和重视的心,就在这一刻落地了。
这个故事里,虽然会有很多社会背景,但两个性格迥然不同却好的似一个人的一对姐妹,终于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遭遇之后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说锁锁是风情万种,那南孙无疑是坚强、独立。我喜欢锁锁的聪明和真诚,不管面对怎样的环境和诱惑,都依然如最初那般至情至性;而南孙,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认定这辈子绝不嫁人转变成工作狂,内心确实足够强大。她懂得的很显然比锁锁要多,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波澜不惊的。但她性子里的绝强、好胜,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着太大的关系,看似坚硬的外壳之下,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南孙是令人想要真心对待的女子,锁锁是第一眼就会喜欢上的女子。做一个这样女子,不管是朱锁锁还是蒋南孙,都是幸福的。
《流金岁月》读后感(六):读<流金岁月>
不知人的传统观念从何而来,是小时候给予灌输还是周遭环境所致,这种观念的改变是不是一定要经历重大变故或者发生足以转性的事件才能达成?比如: 重男轻女。
最后蒋男孙奶奶的话语确实让人动容,尤其是在蒋男孙无意中得知奶奶的心意之时,再加上她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这种阴影下,让人乐观得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好似只要付出感情总会有收获。但我认为这种收获,感动也好,情动也罢,只能发生在亲人之间,爱人之间发生的利率微乎其微。
蒋男孙和朱锁锁完全是两类人,也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不能说孰对孰错,只有三观不同选择各异而已。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男孙和锁锁都是坚强独立的女人,男孙可以撑起一个家,而锁锁一直对自己负责,都很让我佩服。现如今,女人最缺的不是金钱,不是容貌,不是时间,而是独立。虽然很多人认为没有金钱谈何独立?但事实上心理上的独立才至关重要,若你内心独立,你是不可能让自己落入缺失金钱的窘境。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女人明明有选择的权利,却只能独立抚养孩子和一个废物。
谁人不经历几个错误的人才遇到相对来说对的人呢?锁锁看人确实强于男孙,一早看出小章并非男孙理想夫君,而男孙则只能从大是大非上才知小章真面目。这也是男孙的福气,在能离开之前看清一个人并非良伴实属幸运,若在养儿育女之后才心如死灰实则悲剧。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吧。
在每一次不幸来临之时都要认真甄别身边之人,自己心里明白即可。男孙认为她为负心夫家担债务不值得,而锁锁则淡然相看,并且说自己当年也奢侈过,这也平衡。让我不禁为锁锁的豁达意外。如今的人们不肯吃一点小亏,生怕自己占不到便宜。然而世间想占便宜的人那么多,可哪儿有那么多便宜呢?真是供不应求啊。能达到平衡最是理想,付出的和得到的基本持平就是幸运了。
蒋男孙的母亲,忍辱负重多年,对夫家不离不弃还要忍受婆婆的闲言碎语,在丈夫离世后犹犹豫豫去投奔姐妹,最后竟获得让人艳羡的幸福。当然这幸福也是相对的,她嫁的人在当地并不吃香,但对于她来说已是足够,并且她知足,懂得珍惜和维护家庭。她本就应该过得幸福。
从这本薄薄小说里,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亦舒的三观我还是很欣赏赞同的,只是我从未在生活中遇到她小说里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当然也许是我层次太低吧(°_°)
《流金岁月》读后感(七):相比七月安生,我倒偏爱锁锁南生
很喜欢。 蒋南生和朱锁锁的友情,有时候让王永正的存在都显得多余,朱锁锁是大开大合的人间富贵花,蒋南生是遗世独立的清水莲,好在两个人从头至尾没有矫情恶意的撕逼,有的只是你来我往的陪伴和扶持,见证了彼此的起伏和成长,荣膺加身时稍许艳羡能闲来乱弹调侃一番,失败沉沦时不曾指点前程只默默付出。或许是站在蒋南生视角,朱锁锁是唯一不多我不曾偏见的风情人物,兜兜转转在男人间如何?我为着我自己。站在朱锁锁视角,我偶然能瞥见独立白领如蒋南生也要晚上陪客人声色犬马第二天九点在写字楼端正坐着。有时候想想,好的友情就是这样,我或许不认同你的生活方式,可我还是愿意在这红尘浮世里与你携手同行。
师太的第三本,好像大约明白师太笔下女主的仪态了,漂亮已是可贵了,漂亮而不自知更是难得。穿着粗布衣服老式羊毛袜,还能让相貌家世顶好的男人过眼不忘,这世间如此的女子有多少呢。
另,不知师太是不是偏爱南生多一些,为何要安排锁锁出国定居,总觉较之南生,锁锁结局倒不圆满了。
《流金岁月》读后感(八):已是两条路上的人——「岁月流金」
记得还是初中的时候,开始读亦舒,第一本是《喜宝》。那时还不懂得生命之悲喜交集,也就那么泛泛而过罢了。
看完电影之后重新翻阅了这本书,早已是不同的心境了。电影改编了很多,完全写成了三角苦恋的故事,小说中的诸多细节并未表现出来。张曼玉和钟楚红的感觉都是对的,她们就是锁锁和南孙,但是故事却被改变得面目全非。
小说呢。锁锁和南孙,少女时代的最佳拍档,比情人还要好的两姐妹。那么鲜明个性的两个女子。一个是有如春日蔷薇的锁锁,一个是人淡如菊的南孙。锁锁要的虽是奢华的生活,但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善良。南孙呢?她不选择那样的生活,她活在与自己的抗争中。不要像妈妈那样一生能掌握的就是手里的十三张牌,她有自己的追求。这个追求里包含着对自己人生的把控,希望得到祖母的重男轻女思想的改变,以及对自己爱情的坚守。
“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这是蒋南孙,这也是我所期盼的自己。
后来的南孙与锁锁,尽管已是两条路上的人,但彼此依旧能惺惺相惜,在对方生命的踉跄时刻彼此搀扶。这就是所谓最佳闺蜜情吧。“我成功,她不妒忌;我萎靡,她不轻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样可遇不可求的闺蜜之交,命运之馈赠。
还很喜欢一个桥段。永正向南孙求婚时,这样说:
永正温柔对南孙说:我小的时候,最爱留恋床第……那是一张欢乐之床,然后,母亲去世,那张床自房中抬走,不知去向。父亲来劝导我,他说——永正,你是一个大孩子了,不要再留恋过去那张大床,假使一定要,不如计划将来,设法买张新床。
“让我们一起出去找张新的大床”。
是啊,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一起撒欢儿,一起笑闹吧,余生还要你指教呢。
《流金岁月》读后感(九):岁月流走,情在心间
《流金岁月》这本书本来我看的时候是没有带多大的希望的,但是读过之后真的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我以为,南孙和锁锁的友情应该是我们理想中友情的模样。南孙说锁锁像个蜘蛛精,精致的妆容,曼妙的仪态,滴水不漏的言行。的确,锁锁像个蜘蛛精,就如王永正的表兄说:“锁锁是要锁住谁呢。”但南孙却和锁锁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如果所锁锁像是蜘蛛精的话,那么南孙应该是梅花一般的存在,美则美矣,却不自知。
南孙说锁锁是难得全天候的朋友,我成功,她不嫉妒,我萎靡,她不轻视,人生难得一知己。我不知道这样友情的存在,我想她应该是爱情之上,亲情之下的吧。章安仁在当着南孙面批评锁锁的时候南孙态度决绝的离开,章以为她和南孙已经足够亲密了,他以为在甲女面前挑剔乙女,实在恭维对方。但他却不知,南孙和锁锁的友情是不一样的存在。
少女时代我们都有如南孙和锁锁一样的友情存在,同进同出,不分彼此,经常去厕所也是形影不离,但大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的渐远,而逐渐变成了所谓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就如王永正说他觉得在南孙和锁锁之间始终是个外人。
以前看到过《七月与安生》里说,一个人如果踩着另一个人影子的话那就一辈子都离不开,我想应该是南孙和锁锁这样的吧,无论你成功或者失败,你背后永远有个坚定的依靠。就像锁锁,有人嘲笑她活的风尘,但有几个女人可以说她一生中未曾用一个笑一个眼色来换她所要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她的一生应该也是可悲的……可是无论外界怎样的非议,她永远有个南孙的怀抱。南孙在家里招到变故,男友都决绝离开时,锁锁却第一时间站出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南孙,使南孙能有个安稳的地方。
其实在小说中我感动的除了南孙和锁锁的友情外,还有蒋老太对南孙的转变,因主母一直希望家中有个男孩,但无奈南孙作为一个女孩,从未在蒋家受到过男孩的待遇,却在家道中落,一筹莫展之时化作了男儿身,担负着男子的责任。最后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老太太的肯定,蒋老太最后说:“儿子女儿一样的,只要孝顺你就行。”看到这其实当时我已经感动到泪流满面,仿佛终于得到了一个一直你喜欢却不甚满意你的人的肯定,达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原来这一句的肯定是那么让人欣喜,估计南孙也是不自知的吧……
《流金岁月》读后感(十):说说男人
亦舒的小说即使没全看过也看过百分之八十了,本书是描写女子间感情最好的一部,锁锁和南孙之间无需多说,南孙和祖母之间的感情也是有张有序有纹有路。
说说书中的男性角色。
每个人对男人的认识都是从父亲开始的。锁锁的爹和南孙的爹异曲同工,一生都不知责任两字为何物,所以锁锁被抛在舅母家自生自灭,南孙的父亲承受力尚不如一家女眷,早早离世。
他们戏份虽少,但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力不能忽视,锁锁后半生不曾真心爱过一个男人,南孙也是靠男人不如靠自己派,皆因为她们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让她们失望(锁锁根本就是绝望),不敢像老式女人一样全身心靠在男人身上,皆因她们明白这样会死无葬身之地。
南孙的初恋林文进,描写甚少,他教会了南孙忘却一段感情大概三五个月。
后来的章安仁像条毒蛇,让南孙十年怕井绳,对待爱情、对待自己灰心,章安仁是社会中数不清的势利眼小市民之一,只是他的退场姿势难看,让南孙没法下台,后来亦舒报复性地让南孙再遇章安仁,是想让大家明白南孙已经放下此人,其实对章安仁不着笔墨才是真正的放下此人,他的生活再与你毫无瓜葛。
最后的王永正,是本书中最无趣的男性人物,说他无趣,因为他太过完美,亦舒明言曰【一个人一件事如果好的不像真的,那他大抵也不是真的】正是形容此君:他没有缺点——长相九十分,私生活单纯,家境富有,是专业人士,事业高尚,谦谦君子,并且居然肯接纳他假想中的未婚妈妈蒋南孙!这种人物在女尊小说中都不多见,更何况生活中?所以我对王永正始终无感,不是王永正的错,是亦舒太想让南孙有个男人方面的好对象以至于有点用力过猛创造了一个很虚幻的人物,在这样一部小说中王永正是如此格格不入啊。
锁锁的第一个男友姑且定成谢宏祖,典型二世祖,但和锁锁结婚时是个单纯的二世祖,这份单纯和真心打动了朱锁锁,他们之间有俊男美女赏心悦目的爱情,也结了婚,也众望所归地离了婚,每个朱锁锁这样的女人生命中都不可能缺少谢宏祖。
李先生是锁锁所有男友中最爱她的。物质上、经验上都让锁锁获益良多,分手后还关心自己曾经的小女友,给她忠告,这很难得,李先生对锁锁来说有点亦父亦男友,但这种关系始终是畸形的,必定没有结果。
锁锁最后的结婚对象,就像亦舒写的,不提也罢,虽然对这位仁兄有点不公平,收到锁锁的人是运气,三五年后锁锁的人都不一定还能在他身边。
最后是锁锁的表哥,锁锁感慨【没有人爱她像她表哥爱她一半那么多】,是吗?未必,她表哥送她走只是因为明白强扭的瓜不甜,锁的住人锁不住心——何况锁住人也难上加难,你总不能非法监禁吧……表哥只是识时务罢了,锁锁发出如此感慨也是因为彼时她千帆过尽身心俱疲,才会想起这个暗恋她的表哥,如果再给一万次选择,朱锁锁也不会选表哥,表哥不会强求朱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