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10篇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保罗 / [美] 琳达·埃尔德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一):审慎求知,存疑解惑

- 不轻信其他人的论断,权衡足够多的论据,抵抗偏见。
- 观点呈现在面前时,需要平等对待。
- 有责任理解并清晰地表达想做意见
- 人天生是自私的。经过训练可以克服。
- 谦逊,发现对未知知识的忽视程度
- 关于谦逊,注:在得出结论前,就自己掌握的证据得到证实;没有证据,如实回答了解不多,不应假定群体的意见的正确性
- 要有反驳信仰与群体意识的勇气
- 换位思考
- 使用一套标准,就不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况
- 重视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思考环境与事件
- 认知的局限性决定我们需要谦逊;偏见与无知决定我们需要勇气;需要足够的坚毅去做合理推断
- 鲁莽的思考者感觉需要外部因素引入,否则很难完成自我升级
- 去制定思维锻炼的练习,利用零碎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坚持记录。
- 每星期记录一个事件,通过思考,看看能否做的更好
- 每个月专注一种思维品质进行修炼
- 注:在不同的设定下,再次思考一遍问题,避免出现自以为某个问题思考过。因为人倾向于满足自我需求后就停止思考。
- 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 控制思维,赋予任务以积极的意义
- 将课程与生活相联系,将有助于建立情感联结,从而理解学科的内涵
- 检查事实与数据
- 我们的思维有一定的目的性。我们在一定的观点下,做出假设,产生一定的意义和结果,并用一定的观念、理论来解释我们的数据、事实和经验,并解决问题。
- 明确语言化表达目的,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思维元素
- 也许我们的真实目的是自私的
- 对概念的扭曲解读可能会导致不合理的推论
- 死记硬背得到的不过是无意义的词语,应当清除这些惰性知识
- 对可能错误的信息保持警觉
- 被加工过的正确信息,又被内化理解吸收,可以引导我们获得更多知识
- 应用三段论,有意识地察觉使用的假设与得到的推论;特别地,质疑一下假设的正确性
- 采用更多立场进行思考,注:这可能需要提升他人观点的理解,进行逆向推导,获知他人的立场
- 一个基本流程:理解问题,得到更精细和清晰的描述,排除错误或扭曲的认知,整理相关性强的论据,思考下简化或复杂化问题,或者从别的视角看待问题,结合起来检查下逻辑漏洞,特别注意是否公正思考
- 多问为什么!
- 花时间陈述目标,选择目标,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 花时间陈述问题,分解子问题,寻找可行解,论证更优解,思考问题的复杂性
- 确认观点,寻找相关观点,论证利弊,评估所有观点
- 寻找论据,支持或否定的都纳入考量,修正观点
- 确认关键概念,确保正确认知
- 只有开始提问,思维才算展开?
- 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通过搜集证据解答;好恶问题无法评判;多体系问题需要收集证据并推理论证才能解答
- 通过阅读与写作加深理解
- 即时快感和短期满足导致的决策,可能是非理性的决策
- 决策的逻辑:认识到正在做决策,准确了解所有方案,逻辑思考和评价,坚定执行
- 儿童高度自我中心,如果不做决定就无法承担后果负责;另外,容易趋同,这源于不安全感
- 青少年时期对其决策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二):中国的大多数人满足了非批判性思考者的条件

  本书的第212页 本章首先在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其中,将人类划分为三个等级的思维者。
  非批判性思考者(五思维技巧的思考者)
  详细的描述如下:
  这样的人关注对他们即刻产生影响的事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和民族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总是对其文化下的个体抱有刻板印象。尽管他们自身的观念是不合理的,但当这些观念受到质疑时,他们会感到自身受到了攻击,从而回到最初幼稚的想法,并且会做出情感上的回击。
  当他们的偏见受到质疑的时候,他们通常感觉收到了冒犯,刻板地认为质疑者是狭隘并且存在偏见的。他们依靠过分概括化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讨厌被纠正和受到批评,讨厌别人与他们的意见相左。他们渴望被肯定和称赞,希望自己被重视。他们希望面对的是心智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世界,很少能够体察事件间的细微差别,甚至对此一无所知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三):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本书是在书城无意发现的,300多页的篇幅,书中内容的描述手法有些偏学术,非常具体、完整、准确,也可以看作是一本教科书。对于批判性思维,在“应试教育”天朝接受教育的同学们很值得一读,批判性思维的重点不是在于去否定某个观点,而是要学会合理理性地去质疑。
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去识别主流媒体不负责任的谎言,政客们是如何用华丽的语言操纵受众人民非理性的思维,以及我们在社会中为什么总是有些不理性的行为,恰恰这些非理性的行为我们自己却很难发现。有些人不顾新闻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就开始上街游行;有些人不能理性的对待历史,就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别国,有些人的民族优越感浓重,不理性的总认为自己的群体、社会、国家是世界最伟大的、最公正、最繁荣的?这本书的重点就是教你认清自己的思维,如何更理性地去思考问题。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四):《批判性思维工具》: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思考工具(一)

价值观满天飞的时代里,思维精英并不见得增加了多少,反是增加了更多丧失思考且又迷茫的芸芸大众,每天随波逐流,今天把A疯狂视为偶像,明天又跟B高举旗帜讨伐A。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分不清孰是孰非,可以说思考力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屠龙刀,谁拥有了它,谁就可以号令天下。幸运地是,思考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培养起来的。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经典《批判性思维工具》教材,里面就提供了很多练习思考能力的方法。
这本书章节共有十七章,干货很多,只是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我把它们重新整合了一下,把全书分为三个模块: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五):闲扯

最近迷上了批判性思维,总觉得学习了如此高大上的思维模式,逼格会蹭蹭蹭地提高,故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工具》。一时间,仿佛自己怀揣了至上武功心法,自信出关,奔走江湖,挑衅地看着世间万物,妄图指点一二,然,被这世界狠狠伤害
    我:“最近有遇到什么想不开的事情么?(潜台词:刚博览群书,我可以就事给出批判性意见)”
    朋友A:“没有。”
    我:“快看这篇短文,这句典型运用了滑坡谬误,由甲引发了乙,乙导致了丙,丙诱发了丁,所以就应该完全指责甲么?(潜台词:妥妥地不应该哎,这是思维诡计!)”
    朋友B:“哦。”
    我:“我最近读了些批判性思维的书(潜台词:可把我腻害坏了,快夸我有文化有内涵!)”
    朋友C:“看目录感觉很通俗。”顺带推荐了我几本哲学书。
至此,在装逼这件事上,我注定缺了些天赋,黯然神伤,就此作罢。
    回过神来正经讨论下书中我所喜欢的几点。
一、定义的学习。批判性思维是什么?作者说这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上升为艺术,其实更难去定义,而作者尝试把扩散性而又息息相关的概念收集起来,下定义,去抽象,起轴承,行串联,编织了一张思维网络展现在我们眼前。实属难得。
二、实用性。书中可供练习的实例比较多,刚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就得以在课后练习上大获全胜酣畅淋漓的感觉谁人不爱。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事而不对人,知事而不挑事,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还得配以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情境叠加。可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三、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这一章节反复读了多次,实乃猥琐流写作派集成之大法。
    最后,本书伊始就提到了成为公正的思考者,何为公正,我想我会佐以另一本书继续追寻答案。
    最最后,其实我真的没看懂这本书。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六):《批判性思维工具》: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思考工具(二)

上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基础和提问方法,本文将继续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和发展两大模块。
批判性思维如何帮助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呢,书中列出了五个场景。
1.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1)通过思维来掌握内容
特别是我们中国的学生,上了那么年的学,为了考试,死记硬背,并不需要深入思考概念、内容,久而久之,我们就丧失了这个功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的东西,考试前背诵一下,考试完就全忘了。
我们没有深入思考学习内容,也就不会真正的理解内容。因为所有内容都是作者的思考方式,只有去掌握作者的思考方式,才能掌握内容。如何深入思考学习材料的内容,就需要我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思考来对内容进行概括、评价、组织、重建、分析、综合、保持、转化、表达、学习、理解、应用。
每一个领域知识都有很多内容,通过思考来掌握内容与内容之前的逻辑关系,才能看到完整的领域。内容又由许多概念组成,学习任何一个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也需要通过深入思考才能掌握。
(2)优秀思考者的学习方式
大学和高中不同,大学主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老师只是阐述知识,向学生提问,要求学习自己去找答案,去将知识消化理解。同样是读大学,毕业的时候,学生之间的区别却是很大,原因就在于学习方式不同。有的人善于思考,学习同样的内容,总能达到普通人不能达到的深度。书中提到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问自己的三个关键问题,正是这些优秀思考力常用的思考方式。
a.这门课程的最基本概念是什么?
b.这门课程最根本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c.我应该如何在学科逻辑下开始思考?
能够仔细琢磨这三个问题,必将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根据是否会根据思维标准和思维元素来提问,以及提问程度水平,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类。
a.模范学生
b.高层次学生
c.中间品质学生
d.表现不良学生
那么,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优秀思考者,成为模范学和呢,书中介绍了18个策略,在此不再列举。
2.应对决策和问题解决
(1)决策流程
一个合理的决策一般包括四个关键步骤,每一个步骤思考者都要认真思考。
a.认识到你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
b.准确地了解所有选择方案
c.对选择方案进行逻辑和评价
d.坚定地按照最佳选择方案采取行动
(2)决策的维度
要成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必须做到:
a.评估你的目标、目的、需求
b.准确地辨别你的问题并分析他们
c.弄清需要的信息并积极获取这些信息
d.认真分析、解释和评估收集到的材料,并得出合理结论
e.按计划行动并对其进行评估
f.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并严格执行这一策略
g.当你行动时,密切监控你的行动所带来的影响
(3)问题解决维度
问题解决维度和决策的维度相类似,也是从思维元素出发,运用思维元素构建问题分析的逻辑结构。比如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提出问题。
a.目的
b.悬而未决的问题
c.信息
d.概念
e.假设
3.应对自身的非理性
思维可以分为非理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我们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非理性思维,养成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非理性思维,另一种是以社会为中心的非理性思维。其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还可以再细分为控制性的自我中心和顺从性的自我中心两种。
不管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以社会为中心,这两种思维都是我们需要控制的。控制方法,也是从思维的元素8个方面去改正,具体方法,书上也有详细说明。
4.应对媒体的偏见和宣教
媒体报道深受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和经济地位影响,并不能总是能像理论上要求的那么客观和真实,常常带有偏见,但是我们一般人看不出这些偏见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培养新闻从业者和观众的批判思维两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新闻从业者要掌握批判性思维,弄清楚谁是目标受众?哪个观点得到强化处理?哪些被弱化处理?谨慎对待广告商、政府、得意集团、竞争对手,写出更真实更客观的报道,还原新闻的事实真相。
其次,观众也要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够从新闻信息中,辨别出哪些信息是真实的,找到那些被淹没、忽视和弱化处理的信息。
5.应对谬误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陷入某种谬误,书中列举了最常见的44种谬误。这些谬误一般很难轻易看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才知道这些论证这有问题的。
书中的最后一部分,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其实没什么干货,甚至可以说是作者为了拼字数写出来的,内容不重要,我就不再介绍了。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七):中国的大多数人满足了非批判性思考者的条件

  本书的第212页 本章首先在揭示人类心理的本质,其中,将人类划分为三个等级的思维者。
  非批判性思考者(五思维技巧的思考者)
  详细的描述如下:
  这样的人关注对他们即刻产生影响的事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和民族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总是对其文化下的个体抱有刻板印象。尽管他们自身的观念是不合理的,但当这些观念受到质疑时,他们会感到自身受到了攻击,从而回到最初幼稚的想法,并且会做出情感上的回击。
  当他们的偏见受到质疑的时候,他们通常感觉收到了冒犯,刻板地认为质疑者是狭隘并且存在偏见的。他们依靠过分概括化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讨厌被纠正和受到批评,讨厌别人与他们的意见相左。他们渴望被肯定和称赞,希望自己被重视。他们希望面对的是心智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世界,很少能够体察事件间的细微差别,甚至对此一无所知。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八):又一次被改变三观

去年在学习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时无意间触到了这本书,“批判”这个词在中国更多地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实际上“批判”这一词汇有两个希腊根源:kriticos(意思是“恰当的判断”)和kriterion(意思是“标准”)。从语源学上来讲:批判性这一概念的含义是“建立在某些标准上的恰当判断。”在《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中,进入批判性有关的词条显示“以仔细的分析和判断为特点的”,后面接着写道:“严格地理解,批判性指尝试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客观的判断。”综合这些定义,批判性思维合适的定义为: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你可以为自己做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开始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么做并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对自己的完善。这样做能够是练习思维技能的开始,是终生学习的开端。为了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者,你首先要觉察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解它的结构,观察它的含义,找出它的基础和优缺点。你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精力投入和刻苦练习,你才能够彻底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你需要了解你思维缺点,以及你努力想要学习的优点。无论你现在的思维处于哪个层次,你要明白通过努力你可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批判性思考者努力追寻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自己思维创造性的进步。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九):《批判性思维工具》读后感

       思维,可以说是一个人最为隐秘核心的部分,大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小到某一个现象的观点、感情、建议、乃至最后行动都与它息息相关。一条条或严谨、或松懈的思维通路搭建在你的每一根神经上,溯本归源,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有迹可循。
       在某种程度上,它操纵了我们的生命,决定我们功成或败退。
作为处事的基石,无论富甲巨商,还是街边乞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并且将它们内化进自己的生命里。而在大多数人的生命里,从幼年的一片空白到成年的饱览世事,思维模式随着我们的年龄、阅历不断增长,被动的融合所谓前人的经验,教训,普罗大众的言论,观点,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小世界,喜欢自己喜欢的,厌弃自己厌弃的,与众人无异。
       对于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与心理学漫长的历史上,我们已有专门的词来形容,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也是《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本书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作为方法论的主张者,我始终认为,一套高效的工具往往比敏捷的思维更有效率,所以在看完《批判性思维工具》这本书时,我便将它归纳到工具书一类,如同《新华字典》《辞海》。整本书传达的主旨,抛弃以自我中心,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建议,更应该是一个炮弹,轰进我将要成型的思维体系统,将其击碎,融化,进行重塑,成为贯穿生命应该保持的一个品质。
       我认为(仅代表我个人观点),看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首先都应该问自己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我以自我为中心吗?
在父母不偏不倚的教育下,我自认为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谦逊与上进的熏陶,无论是谁提出的意见我都会进行考虑,并亲自实践,最后得出结果,更是不断寻求进步,我怎么会以自我为中心?
但是当我秉持思维公正的态度看待自己时,我发现我一直都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凭借我多出来的对新事物的见解,面对问题时总喜欢找到与众不同的答案,对循规蹈矩的回答持之以对,当面对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据薄弱时,仍表现十分不甘。
       快餐店的工作工资低并且十分劳累,坚持一个月后我便不愿再去,这是我毅力不够的结果,说到底并不是什么羞耻的回答。但是我偏偏在学校内其他同学面前指责快餐店的模式苛刻,肯定无法做大,会出问题。
       现在看来,为什么别人能坚持,我却坚持不了,是我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
       如此种种,不是偶然一现,而是遍布生活的各个细微之处,仔细一想,便跃然而出。
       我们自身的思维体系存在着不完善,然而我们并没有察觉的,也不愿去打破现状的宁静,境遇好的害怕变坏,境遇坏的害怕更坏,否定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失败,毕竟每个人对自己认识总是高于现状的,所以保持批判性思维在这一点上,是刺破纸窗户的针,打破屏障的锤。
       摒弃所有对自己的观点,从生命中任意一件事看起,从每一个参与者的角度看起,从你反对,厌弃,不同意的观点看起,探求他们产生的源头,思绪,一切,都会不一样。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十):“what the hell are you talking about”

这本书理论性较强,由于我是带着需求去读的,所以看的时候没那么枯燥,和看《三体》一样爽,适合多次阅读。第一次看的时候不要忽略里面的例子和练习,都是复杂现实有趣的例子。
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活动之一,心理学家意识到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本书通过对优秀思维特征的剖析和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陷阱的详细分析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它包括三个阶段:分析思维方式、评估思维方式和提高思维方式。
之前有段时间我深受自己思维偏见的困扰。这和我长时间刷微博有关(卸了微博世界就清净了嗨呀),久而久之产生了极强的自我中心,习惯看清问题前先嘲讽。非常片面独断的思考方式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同时对于各种社会事件反复反转的片段信息让我我感觉厌烦,仿佛被愚弄、操纵了。 “what the hell are you talking about”变成了常常自问的一句话,然而答案无解,因此在下很纠结,很焦虑,很愤怒。
习惯网络撕逼揭露反转等各种精彩戏码的人一定看到过这种心态:网红A那么好看肯定整过容;B片被撕肯定是有人买水军;现在的大众只喜欢垃圾只要是外国的都喜欢,大众审美没救了;C看起来做了好事可是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勾当;D国人民这是药丸啊;如果你是X你还会这么想吗……
网络戾气为什么这么重?
中国一百多年以来为了追求自由,人们的敌人出现过其他的民族、其他的政治形态、其他的经济文化的输入等。过去100年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敌人变成了自己的家人、社会的偏见、权利的不平等……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习惯调侃一切,把自己放在调侃着者的位置很容易,只要相信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这样的演绎就不会有破绽,而这个心态是被我们潜意识操控着的,自己很难发现。而且通过网络,零成本就能站在从前思考着者才有发言权的制高点,何乐而不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对娱乐那么苛刻的原因,娱乐形式是最直接的价值观输出方式,当接收到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不符的信息时,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我要守护真善美,抨击你这个满嘴谎言企图愚弄群众的渣滓”。
太多“因为我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因为我想要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 ”、“因为相信它符合我的利益,所以它是真的”这样的诡辩无逻辑的思维方式充斥在生活中,随便一句话就可以搞得乌烟瘴气。包括之前说的我看待常见事物缺乏公正和狭隘的方式。可见,人们的自我中心是对公正性思考的最大妨碍。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找寻治疗方法。
完善的思考者可以将有技巧和判断力的思维成为自己的第二本能。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局限,敢于质疑,善于分析事物间的逻辑,对推理有信心坚持理性的思维自主。
一个人想要承认自我中心是很难的,更何况是群体中心、社会中心由来已久的偏见。就像所有国家的媒体都会通过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哪些进行积极或消极的报道来塑造一个对自身文化有利的形象。
书中针对思维策略详细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操控骗局,当然不是绝对,但这扔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思考维度——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以什么身份为了什么目的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表达。
此外,书中五分之一详解了对于固定科目怎样系统化学习,对于这一部分十分相见恨晚,如果我在高中能接触到这本书或许对于“学习的意义”就不会成为烦恼。
《安德的游戏》中说:“一旦理解了敌人,就会爱上他。”想要理解复杂庞大的信息,拥有清晰的追捕方向是很重要的。怎样带着理性的思考去验证所接受的信息,怎样找到操控者的逻辑漏洞,怎样避免不理智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仍需要很大的努力去练习,加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