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公升の眼泪》是一本由[日] 木藤亚也著作,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2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公升の眼泪》读后感(一):活着,并感激着
一个人一生的
命运、
故事,旁人可以用几个小时浏览而过,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沉重的事情,但是亚也的故事的确让我在这个严酷的寒冬里感到了生的力量。
对生死的探讨贯穿了人类的始终,每一个人都
曾经或深或浅的
思考生和死的问题。从《红楼梦》里展示的
生命繁华和零落,到余华的《活着》里的冷静残酷的叙事,再到史铁生《我与地坛》里的宗教式自我追问,还有前段
时间热播一时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无不如此。
而此本书中的作者,木藤亚也,就是在病痛的折磨下,在
短暂的25年生命里,用颤抖的笔
一字一句书写着关于生命的追问和
坚持。
【“我想要活下去”】
亚也
生活在一个
平凡的
家庭,一直过着
简单快乐的生活。升上高中后她的
身体似乎出现了些毛病,她开始
失去平衡力甚至常常摔倒在地,那时的亚也以为很快能够治愈,成绩优异的她还定下了考上
大学的
目标;高中二年级,身体状况的恶化使得亚也不得不转入残障学校,但是还能够走路,因此她认为最起码将来还能就职,所以始终锻炼
坚强着;而后,随着病情的加重,身体运动机能逐渐衰弱,手脚自主活动和语言
能力逐渐丧失,如何生存下去成为唯一的考虑。
命运就是这般残酷,当生活并非起承转伏,而是一条
急转直下的抛物线,你是否
有勇气来面对注定不会明朗的
未来?你是否能够在
接连不断心理打击和
日复一日的病痛折磨中不抛弃不
放弃?有时候死不难,好好活着却不易。
为了好好活下去,亚也认真的在医院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
痛苦治疗,日复一复的坚持康复锻炼,并不断给
自己加油打气 ,在她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幼小的
心灵是如何在残酷的病痛折磨下,以最大的善意来对待这个
世界,以最大的决心来坚持生命。
18岁高中毕业的那天,亚也不知道未来的日子还有多少,但是她在
日记里写到:“我想要活下去……想利用这12年学校生活里学到的知识,以及从
老师和朋友那里得到的教诲,做一些对
社会有贡献的事。哪怕是多么
微不足道的柔弱力量,我也会毫不吝啬地付出。”
从15岁到25岁,十年间和病魔的对抗,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只能够从文字中感受一二。但是,对生命的
执着,对
价值的
追求,对世界的
感恩和
珍惜,却始终是对一个读者最大的
感动。
【爱和
理解,支撑的力量】
从生的欢欣一步步走入残疾死亡的过程里,除了患者本身生理心理的双重煎熬,最难受的大概就是
孩子的
母亲。亚也的母亲潮香
女士在孩子生病的十年的时间里,在
努力工作挣钱养家之余,将所有剩下的时间投入到照顾孩子上,在四处
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对
女儿进行
鼓励和心理引导。
当爱女因为病痛,因为陌生人的嘲笑而哭泣时,潮香女士轻声告慰:“
妈妈知道亚也常常哭,看到那样的亚也,妈妈真的很不忍心。但是如果不
面对现实,不实实在在地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好好充实现在这段
人生的话,未来的生活或许会再也无法继续了……你要振奋起来,满怀
爱心和希望活下去。及时遭到别人的冷眼甚至是嘲笑,也要记得
忍耐跟释怀,就把这些当做是训练吧。爱知县出生的亚也要在爱和理解中
成长。”
因为爱和理解,当女儿怀抱着
美好的
憧憬,
眼神清澈地对她说:“我想当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这样我必须考上大学才行,甚至去考公务员……”潮香女士选择的不是一味隐瞒,也不是残酷打击,而是在适当时候告诉她:“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你先想想现在能做、应该做的事吧。要努力!加油!”
同样因为爱,当亚也在哽咽地哭个不停,不懂事的时候,作为母亲,她也会和严厉的对她进行批评:“只有婴儿才会啼哭不已,你这样算是高中生吗?”并在日常中,督促亚也做一些能够做好的事情。
“对于我们,生病就如同背负了一件多余的心理,而要不要一起背负这件心理前进,并不是自己能够抉择的事。”虽然
无奈,虽然得到和
期待的人生完全相反的结果,但是母女二人,面对
苦难,仍旧努力不懈,顽强地在战斗,
竭尽全力用爱和理解支撑起一个世界。
【零落成泥,香如故】
其实,死亡病痛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去各大城市的医院走一走,就会明白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能够活着,原来竟是这么
幸福的一件事情。相对于无涯的时间来说,人生太短暂了;对于
变幻莫测的命运来说,生命也太无力了。
或许,有些东西真的不能单单用科学去思考,当科学告诉我们“
无能为力”的时候,心或许能够创造奇迹,亚也——她做到了。在生命的每一天,她都竭尽全力的以一个
积极的心态面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喜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生命,增加了生命的
厚重;在其逝世后,借助文字,借助影视,也让亚也的
精神代替生命,得到了延续,时隔几十年,仍旧在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是的,对于我们而言,人生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无法知道将来有一天自己会面对怎样的困境。但,只要我们的生命还存在着,就
该珍惜每一个日子,活出
勇气,活出质感,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
回到《一公升眼泪》一书,你可以很直接的看到绝症患者的
痛苦挣扎和
勇敢坚强,看到一个母亲
伟大的爱和坚忍,看到残障人士在求学、求医、就业、
婚姻的
现实问题,看到作为亲友手足的呵护付出,看到社会众生的冷漠与
温暖。在短短数个小时的
阅读里,在一场生命对凋零的抗争中,提醒着我们生的可贵。
风来了,又走了;雨落了,又停了。亡者已逝,生者何堪。
生命已经有太多不易,也有太多的不舍,不如就这样吧,好好活着,并感激着!
《一公升の眼泪》读后感(二):流完一公升的眼泪,我们依旧要笑着活下去
いいじゃないか転んだって
また 起き上がれば いいんだから
転んだついでに仰向いて
空を見上げてごらん
青い空が
今日もお前の上に限りなく広がって
ほほえんでいるのが見えるだろう
お前は 生きてるんだ!
(摔倒了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能够重新站起来 不是件很好的事吗 摔倒的同时抬头仰望天空 蓝蓝的天空在上头 看起来那么
广阔无垠 你看得出它正在对你
微笑吗 我 还活着呢!)
我是个毫无个性、只会一味胡思乱想的人。所以我很羡慕那些个性坚强的人。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
性格各异,不同性格的人互相交织,才会让彼此感受到这么强烈的
魅力。我们生活的社会或许就像电影《007》里演的一样,各自凭借个性和专长生存在世界上。 —— 这个世界,需要个性坚强的人存在。 只是,个性属于自己,不用擅自强加于他人身上。 然而,人类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方式,才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痛苦的事想必还很多。但是,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又有谁是完全没有
烦恼呢?谁不是
咬紧牙关,忍耐、忍耐、再忍耐地顽强生存下去呢?你不能总觉得只有自己最不幸,应该要想想,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多着呢!这样一想,好像就可以再继续加油了,对吗?
可恶!关键时刻我总是这么没用?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脱离精神和肉体的不平衡呢?
这样下去,我简直害怕想像长大以后的未来。
今年,我才十六岁。
老师们总是鼓励我说: “要努力朝自己一个人就能走路的目标前进。 ”我明白这句话的用意,我会更加努力的。
我的未来只有一条路可走。
我没有选择的
权利,也绝不能指望
永远和
朋友在一起。
要是一直抱着和朋友一起就没问题的这种
乐观想法,我今后可能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机会了 ……
好想独自去某一个地方啊 ……
想要努力去完成某一件事,想要像疯子一样地大吼,也想要用尽全身力量地狂笑 ……
但养护学校对我而言,却宛如未知的世界。哥伦布或是达尔文,不也是怀抱四分希望和六分
恐惧,前去寻找探索未知的世界吗?
我的泪腺,要忍住!
遇到
挫折就服输,是无能的表现。
坚强!亚也!
遇到挫折的话,只要再多
加把劲就可以了!
绝对不能服输!
从今以后,如果有想说的话就痛痛快快地说出口吧 ——赶在
泪水涌出来之前。
我忽然觉
得失落起来,再过几天就要去养护学校寄宿,开始和家人分离的新生活了。
虽然早已
下定决心不能哭,但一想到这里,要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哭呢?要坚强!不管发生什么也要
心平气和去面对。
情绪要做到能收放自如,将来才能成为大人物,亚也。
比如我们虽然身为残障人士,但不能总是
畏缩不前,这样是永远无法
改变自己的;
我们
失去了很多的东西,但那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能做的,是好好珍惜现在所
拥有的事物;
摆正自己的
心态,不要总是想着自己有多
聪明等等,那样只会让自己的
心情更加悲惨。
只要心中有明亮的
阳光存在,无论下大雨还是刮台风,之后总会
雨过天晴。
前方的路那么狭窄,我的出路在哪里呢?我将来该如何生存下去呢?或许未来路上会险阻不断,但我一定会向前看,不畏艰难,勇敢地活下去,绝不能
失去信心跟希望。
我过着老人一般的生活。
不再
年轻,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没有目标 ……
拥有的只剩下逐渐衰弱的身体而已。
有时想想,为什么非得活着不可呢?但矛盾的是,我又想活下去。
从猩猩进化成人类,需要经过一段很漫长的
时光,但
想不到退化却是如此迅速 ……
与其一味怀念失去的东西,不如好好珍惜现在还拥有的事物。
即使再怎么
遗憾也不可能回到从前。比起失去的东西,你应该更努力去发挥运用仅剩的能力。
拼命活过现在
再过十年 ……光是想想就
感觉很
恐怖。
所以我只能拼命活在当下。
只是为了活下去,我就用尽了全力。
人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烦恼
一味
回忆过去流下眼泪可不好
现实太过残酷太过严峻
连
梦想都不愿意给我
一想到未来,我忍不住流下别离的眼泪
我们想方设法在黑暗里追寻着光明,好不容易找到光明所在时,正心想:啊 ……这就是一直以来寻找的生存方式吗?然而
终点依然在很远的地方,真的太残酷了。
我没有可以向其他人夸口的生存方式,总是一直在哭泣。我只想趁身体还能动弹的时候多做一点
力所能及的事,我不想在我的
人生中留下遗憾。
穿越苦难才能得到喜乐
生命如此现实,我们
毫无办法。但,我们却有办法用
善良和爱让自己和
亲人更
淡定地去面对这种人生更
不后悔地活过我们能够活着的每一天 ——如同亚也和她的母亲。
想让自己的精神
超越生命 ——
一生也好,一天也好。
生きてよかった
《一公升の眼泪》读后感(三):《一公升的眼泪》读后感
几年前,突然发神经去学日语,于是在网络上搜索好看的日剧,接触到了《一公升的眼泪》。这真的是一部很
感人的电视剧,我哭了,虽然没有哭满一公升。我在论坛上也看到很多人说,看完《一公升的眼泪》真的流了一公升的泪。
直到最近,我才看了原版书。
《一公升的眼泪》是亚也去世后,她母亲整理亚也日记然后出版的。木藤亚也很小就患病,小脑莫名奇妙地出了问题。小脑是运动控制的中枢,小脑出问题,导致走路、吃饭、说话….一切和运动相关的事情都变得困难了,随着病情的加深,再也无法说话了,只有等待死亡。
亚也患病之后,她怨恨过命运的不公,她害怕过周围人的眼光,她也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说到底,她也是个普通人啊。让我感动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仍然选择了坚强与爱。虽然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她尽全力去学习,因为那是她唯一可取之处了;虽然她很讨厌异样的眼光,但是在日记中她不断感谢帮助过她的人。
电视剧中,导演给亚也安排了一场很美的爱情,可能是为了弥补亚也没有谈过恋爱的遗憾吧。愿她在天堂
快乐!
以下是一点原文摘录:
1.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绝不轻松.每天的行动受到限制,其他同学区别开来对待,可能会有很多艰难的事情发生。但是,人都是带着或多或少的痛苦降临这个世上的。因此活着必须忍耐再忍耐。不要光认为自己很不幸,想到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存在的话,就能够坚持下去了
2.我拼命读书,因为这是我唯一可取之处。
3.妈妈的告诫:动作慢也好,不擅长也好,最重要的是要有拼命努力的态度。 我想说,我一直很认真的阿。
4.和先天性的眼睛或者身体残疾的人不一样。过去做过的事情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常常会烦恼为什么现在做不到了。感情主导了思想。所以,要开始不断的和精神作斗争。旁人看来机械性的如同广播体操的训练,实际上正是同自己的精神战斗和锻炼。 亜也、想要有怎样的结果,不懊悔现在活下去才有将来不是吗?
5.我也有爱人和被人爱的自由吗?
《一公升の眼泪》读后感(四):无奈的人生,麻木的人性
《一公升的眼泪》和《生命的障碍》本应是给人带来无限感动的两本书,但我更多看到是人生的无奈。
乍一看下去,书中处处体现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但是,年纪越大,我们就会越来越明白有些更真实的思想是很难在日记中,特别是要给人看的日记中下笔的。在《一公升的眼泪》这本书中,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木藤亚也在不停感谢,在不停努力地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写。但也许是我本人思想阴暗的缘故,我很清楚地看出了木藤亚也的恐慌、不甘、自卑和深深的怨恨,她应该是很怕被抛弃的吧,所以,她只能在日记本中不停地感谢,所以,她只能强迫自己不停地微笑。而木藤棉香,木藤亚也的母亲,我总忍不住恶意地揣测,她难道没有厌烦吗,我想肯定是有的。但可能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女儿的怜惜吧,所以,让她一直在她女儿的身边,一直支持她,做她的支柱。还有,我还会忍不住想,后面当看护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时,木藤亚也的妈妈因为种种的原因没有辞掉工作,仍然不停寻找新的看护,让亚也因为看护这个问题吃了不少的苦时,不知亚也内心有没有对她母亲的强烈的不满呢?
当一个人越来越没有价值时,活着甚至只是给他人拖累时,我们是善待他,努力延长他的生命,还是有时故意不作为,在无形中加速他生命的衰竭,这个选择题在我们的生命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很多人恐怕会选择后者吧。还记得,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老人年老后患了精神疾病,并有自残和伤人倾向,他的家属把他送到了一个用铁链把人禁锢起来的养老院,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时,很义愤填膺,但我想,如果把这个老人放到自己家,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善待他?也许会善待,但那个日渐失去价值的人必须表现出极大的感恩之心,否则,必定会招致更大的怨恨吧,甚至招受那种家人故意不作为的命运吗?该谴责这类家人吗,我想我们都没有资格,因为我们其实都是这类人吧!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想,像木藤亚也这样的人生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更多的是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痛苦吧,有的时候,早点死,是不是给自己、给家人甚至给身边的其他人更早的解脱吧,所以,还是早点死了好呀!因为伴有这种想法,所以,我有时看到亚也和她母亲的努力,我总是觉得在做无用功,甚至有时还会她们产生一种厌烦感。不知道有没有人抱着跟我一样的想法,或许,因为越来越入世,我已经变得越来越麻木了吧?
《一公升の眼泪》读后感(五):活着,永不放弃
无法预知未来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只要生命还在,就该珍惜每一个日子。想让灵魂超越生命而存在,或者一生,或者一天。
这本书很短,所以没有给很高的分。但是这本书是真真切切的,能给人一种冲破底线的力量。
民族感情放在一边的情况下。很敬佩这个日本的姑娘。对生命的顽强,对自然的敬畏。活着,不放弃,直到最后一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呢。
书的内容比电视剧电影残酷得多,这就是现实。
得了绝症的病人,宁愿要一个血淋淋的真相,也不要善意的谎言和不知不觉中带着遗憾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