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走进生命的学问》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4 11:02: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走进生命的学问》的读后感10篇

  《走进生命的学问》是一本由周保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二):费里德曼所说的那只无形的手为何失效了?

“香港的经验充分证明,自由市场并没有发挥费里德曼所强调的自我完善功能,反而合理化一切商业性掠夺行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显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超出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这正正是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恶果”

以上这段话是摘自陈日东所写的代后记《可有可无的灰尘》一文。

但是我在读Elaine写的《真实的香港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里面提及到陈日东所提出的问题:“为何香港的自由市场没有发挥费里德曼所强调的自我完善功能”,这或者应该是陈日东这个问题的答案。

她写下这样一段话:

“刚到芝大读书时遇见一个香港来的学长,他教我一个词 Laissez-faire,很深奥我不明白。

1997年听芝大最具盛名的教授弗里德曼演讲,盛赞香港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 a fairly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laissez-faire policy),影响了我一生。

Laisser-faire, 自由不干预政策,传承于经济学始祖 Adam Smith ,著有经典经济学巨著“国富论”("the big short"电影里,那个做空次贷的有自闭症的天才是医科出身,但自学熟读了国富论)。

1971年港英的财务司长 John Cowperthwaite 开始在港实行自由不干预政策,认为只要建立了有效监管和 infrastructure,由市场做决策,经济在不干预下运行得最好。

“In the long run, the aggregate of decisions of individual businessmen, exercising individual judgment in a free economy, even if often mistaken, is less likely to do harm than the centralised decisions of a government; and certainly the harm is likely to be counteracted faster”.

(长期来看,在一个自由的经济体每个商人各自做出决策。即使决策经常有错误,整体效果一定比政府的集中决策,对经济产生更小的危害,而且危害可以更快修补)。”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三):进生命的学问,启迪心灵的书籍 -----读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有感》

“让学问走进生命,让生命启迪学问。唯有自许,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活出丰盛的人生,令世界更加美好,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在书的扉页上,我摘录了这样几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读毕此书,心潮澎湃,可感想却一拖再拖,迟迟不愿动笔。只因作者所思所悟,于吾辈心有戚戚焉。释卷之后,久不能释然。为作者的教育理念,为作者的执著精神。
很久以前,就一直在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大学精神?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何处?作者给出了他的答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公共意识和自由追求,培养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如何去爱,关注和同情社会上的弱者,努力不被主流价值形态所裹挟压制,活出有意义的人生。看似简单,实则异常艰难。在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被市场化的思维逻辑所掌控,将具有独特灵魂的学生当做千篇一律的商品进行流水化机械生产。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理性,人们开始逐渐变得单向度,扁平化,生活的精神家园日渐荒芜。
但依然有这样的人,愿意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对这个社会做出些实际的改变。本身,这样的勇气和乐观就已然十分难能可贵了。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更令人深深折服。在网上讨论组的热烈探讨,在中大草地前的相互切磋,于深夜自习室的经典共读,这样的大学生涯是多么让人向往!可作为老师,在背后付出的精力汗水心血又能有几人知晓领会?
价值中立
大学,应该仅仅传递价值中立的理念么?也许,很多人会将其误解为这样也可那样也可,没有高下之分,好坏之别。可事实真是如此么?
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理念进行传递,把最终的选择决定权交给学生手上。但我们同时也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进行判断。从这个角度而言,彻底的价值中立是不可取的,反而会取消消解价值本身。
解答终极困惑
为何要读书?是因为书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么?这样的动机未免过于功利和低俗。我们的生命总是会遇到许多自己无法解决的谜题,带着好奇心,我们去书中寻觅。当书能够真正融入一个人的血液,令人茶饭不思,废寝忘食时,它才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生命,与我们成为一体。
生命的可能性
读书,让我们看到丰富辽阔的世界,从而发现生命的不同可能性。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有勇气去实现这些可能性。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而思想,让我们这些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的人暂时摆脱了尘世的束缚,让灵魂得以自由地驰骋。我们不一定非得按照周围人的模式循规蹈矩而活,相反,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信念,为自己而活,认真地对待只有一次的生命。
改变世界
面对体制的高墙,我们是否应该放弃痛苦的挣扎?我们做鸡蛋真的有必要么?很多人难免提出这样的疑问。愈是对生命有要求的人,所感受到的纠结与痛苦就越多。而这份苦楚并非毫无意义的庸人自扰。只要我们不屈服,世界就有可能一步步变好。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起这样的信心。公民社会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企图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实则不必,想要旦夕之间撼动坚不可摧的体制之树就更是自负。我们先要过好自己的人生,然后推己及人,将这种积极的能量向外不断推扩传递,最终让世界变得更好。
“机缘总是奇怪得可怕。在过去和未来,有千千万万年。在我们的宇宙,又有林林总总的千千万万人。当中一粒微尘,立足在光明的大陆,另一粒置身于黑暗的幽谷,他们居然可以相遇,还惺惺相惜,相交至今。”这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吾深谙其味。与此书的相遇如此,与诸君的相交亦如此。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四):走进生命,而非只是一个旁观者

自己生命的旁观者,并不意味着清醒,而只是缺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在那里,但是,却仿佛隔了万水千山,走不进去。这是悲剧。
但是,有很多人是这样。他们活在别人的生命里,却与自己的生命隔离,他们拥有一生一次的生命,却不清楚这有什么意义。
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反复读了两遍,对一些章节,再三思索。我自认已经是清醒体认生命的人了,但是,读的书越多,越明白自己的不足,如同面对诸多的镜子,照出自己的无知,以及前方的道路,而后者,更加有意义,因为意味着行动。
研究哲学的人,往往会有超出年龄的成熟,也许是因为,他们所探究的事,是人类的本原,是古今先哲们已经走过的路,然后,结合时代发展,给出新知。他们是通晓古今、看透人类命运的人。而阅读这样的书,同样也是行进在探索的道路上,既是探究人类,也是探究自己。
书中有很多是和学生的对话,而在我的学生时代,却并不曾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这也等同于补课。
对于死亡的体验,对于独立和自由的追寻,对于善恶之辨,书中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清澈而且透彻,它们并不能回答尽人生的所有疑问,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松子,事实上它们也并非回答,而是提问,带着这样的思索行进在路上,自然会留意各种答案,最终,答案应该是每个人自己找到。
辑四的回忆部分,是周保松的成长历程,一个人之有今日,往往是当初奠定,命运的偶然和必然,经由历史的梳理而清澄,对他人的省视,也会映射为自我的内省。眼光若能放大到整个时代,也会发现,大时代与微小的个体之间,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透视这种联系,又可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和世界。
喜欢这本书中介绍的新亚校规。虽然从不曾接触新亚学校,然而校规的内容,其实也是对成人的普遍要求。
附录于下:
凡属新亚书院的学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亚书院之精神。下面列举纲宗,以备本院诸生随时诵览,就事研玩。
一、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二、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三、爱家庭、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为求学做人之中心基点。 对人类文化有了解,对社会事业有贡献,为求学做人之向往目标。
四、祛除小我功利计算,打破专为谋职业、谋资历而进学之浅薄观念。
五、职业仅为个人,事业则为大众。立志成功事业,不怕没有职业。专心谋求职业,不一定能成事业。
六、先有伟大的学业,才能有伟大的事业。
七、完成伟大学业与伟大事业之最高心情,在敬爱自然,敬爱社会,敬爱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敬爱对此一切的智识,敬爱传授我一切智识之师友,敬爱我此立志担当继续此诸学业与事业者之自身人格。
八、要求参加人类历史相传各种大学业、伟大事业之行列,必先具备坚定的志趣与广博的智识。
九、于博通的智识上,再就自己材性所近作专门之进修;你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
十、人类文化之整体,为一切学业事业之广大对象;自己的天才与个性,为一切学业事业之最后根源。
十一、从人类文化的广大对象中,明了你的义务与责任;从自己个性禀赋中,发现你的兴趣与才能。
十二、理想的通材,必有他自己的专长;只想学得一专长的,必不能备有通识的希望。
十三、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自己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该先注意一个个的师长。
十四、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是课程中心。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传授各门课程的。
十五、每一个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门完整的学问。每一门理想的学问,其内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十六、一个活的完整的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智识,但多方面的智识,不能成为一个活的完整的人。你须在寻求智识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来专为智识而求智识。
十七、你须透过师长.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者,你须透过每一学程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业与事业。
十八、你须在寻求伟大的学业与事业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
十九、健全的生活应该包括劳作的兴趣与艺术的修养。
二十、你须使日常生活与课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学业打一片。
二十一、在学校里的日常生活,将会创造你将来伟大的事业。在学校时的内心修养,将会完成你将来伟大的人格。
二十二、起居作息的磨炼是事业,喜怒哀乐的反省是学业。
二十三、以磨炼来坚定你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你的性情,你的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你将来学业与事业之一切。
二十四、学校的规则是你们意志的表现,学校的风气是你们性情之流露,学校的全部生活与一切精神是你们学业与事业之开始。敬爱你的学校,敬爱你的师长,敬爱你的学业,敬爱你的人格。凭你的学业与人格来贡献于你敬爱的国家与民族,来贡献于你敬爱的人类与文化。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五):《走进生命的阅读》

《走进生命的阅读》
去年读完《自由人的平等政治》,里面的理论我不大记得住,不过它的理念却是清晰的,政治制度是由人制订的,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就受到这个制度的影响。既然是人制订的制度,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它,使制度变得更合理,政治哲学就是来解决人如何活得好、人与人如何相处的好。
今年春节回家在未拆封的京东快递箱子中,拿出这本书。书名很吸引人,而我对“生命”也有极高的兴趣,常常困惑于生命,这种思考变成了一种情绪,使整个人都陷入悲观之中,我是不是不应该将这种思考定义为“悲观”?
我喜欢上阅读是在大学二年级,如果能在大学时期遇见这本书是多么的幸运,脚下的路在走,心里的路也在走,回过头来看,那就是一条单一的路,我也曾反问过自己,我难道要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么?这使我产生怀疑,我仍旧没有挣很多钱,这是我自卑的原因。
周老师的这本书记录了,他的成长过程,给我的体会是,人应该找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一直困惑的是,自己为何缺少奋斗的那种心境?找不到努力的那种感觉?原来是自己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阅读只能算是一种陪伴,却不是职业。
去年李银河在北极演讲的题目是《关于人生的静思》,对我的触动很大,人活着固有一死,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肉体最终也会消亡,化为尘埃。西西弗斯推了一辈子的石头,人的一生也如西西弗斯一样荒诞徒劳。
肉体的存在需要食物等一些物质来获得满足,故而肉体得以保存。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此界定人与人的不同,况且自己是个人生命的主体,直接参与个人人生计划的制订,以及主动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工作来为自己提供一个自己想要的生活,问题是,如果不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就无法找到。
良好的人文的教育,能够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以此来确定职业方向。但是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提供这种辅助,大学选择的专业只能根据“钱途”来确定。毕业后择业还是就业就成了问题,择业的成本有谁来承担呢?
坚持就有收获,西西弗斯也会对自己徒劳的一生,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存在,也算不枉费一生。这足以说明追求自己喜欢的事,需要一定的成本,哪怕是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会历经一些时间。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六):一位学生的亲历

读《走进生命的学问》
   去年十月我得了一本书,名为《走进生命的学问》,出自周保松老师。当时坐在回京的火车上,伴随着咣咣当当的行路声,开始和作者一起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活好自己的人生?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甚难回答,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人生是毫无遗憾的,在各种制度的禁锢下,更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在主宰自己的人生。想要活得好,便要有好的教育,自由的政治,公义的社会,丰厚的文化,公平的机会,而这些是很难达到的。
   书里提到“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被枷锁。这些枷锁,来自制度习俗偏见观念。要在诸多限制中,走一条不那么从众的路,为生命涂上一点异色,极为艰难。正因如此,我更坚信,要是每个人活得好,就一定要改变种种束缚人异化人奴役人的观念和制度,让人呼吸到自由的风,意识到自由的可贵,并有勇气做个自由人。”这个观点,我个人是赞同的。
   以我自己为例,由于不能异地高考,只能自寻出路。很多人便开始质疑,“北京不是可以异地高考的吗?”“你为什么不回老家?”“当时你怎么不去职业学校”。。。。。。对于种种疑问我只能无奈,北京的借考政策一直就有,却没有人可以达到标准,老家的学校质疑我作为北京学生为什么回来竞争,职业学校招生时说提供工作,结果我学日语的学姐被分去味千拉面做服务员?人们对我们这群“漂二代”带着偏见的观念,我们便无须解释。我的那些发小,早早在初中辍学,只有我不依着旁人的观点,坚决要去读高中。高中两年半,我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一边做公益,不为别的,只希望和我有同样情况的孩子们可以不再仿照他们父母的命运过自己的生活。
   14年下半年,lens杂志的姐姐做采访,她惊叹说北京和你一样背景的孩子在读书的道路上走这么远的只有你了。可是她不知道,我这一路上要受多少人怪异的眼光。父母和发小们的观点是他们都在工作了,我还在高中的教室里。圈子之外的观点是,谁说不能高考,前天不还有个报到说有个人成功了吗?转回家乡的朋友说多准备钱送礼还是可以回去的,在家乡教书的朋友说千万不要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看法固定我,只有我自己走着自己脚下的路,不卑不亢。为生命涂上异色果真艰难无比,但是我毫不畏惧。
   书里第二辑便是作者和自己的恩师探讨死亡,这又让我禁不住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位肺癌患者。近些天由于父亲回家乡的缘故,我不得不在北京留下来照顾母亲。由于化疗次数过多,她的智力已经退化到十来岁左右,每天喜欢看看画册或玩连连看小游戏。手术和化疗对她的心理打击也非常大,她常常说自己活不过哪几日之类的话。我的工作就是非常有耐心的开导她,和她聊聊快乐的事情,让她忘记生病的痛苦。
   我每天传达给她的理念基本都是死亡你别张狂!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倘若你觉得自己过得好了,对得起自己了,你还会畏惧死亡?我从小是个试验品,因为医生不能保证已有的科学手段可以医治我,只能采取新的方式。某次手术我失去了一切人体应有的生命特征,当几个小时后父母万分难过去收尸的时候,发现我又有了微弱的呼吸。我拿这件事情向母亲举例,就像书中陈先生所说:“我们平时体会的生命,往往很虚浮,总以为自己很重要。走过死亡的路,人才发现以往所做的,未必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才知道生的价值寄于何处。”人,只有面对了死,才能面对生。我们做自己,爱生活,爱众人,便活出了精彩。
  合上书,我开始思考我应该如何活好自己的人生,首先便是成为自己,有为自己而活的观念。再去追求生活的公正和生命的爱,之后才能体现出我的价值。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七):真诚的书

     这本书无用,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甚至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可读的很舒服,就像一个真诚的长者,给你缓缓道来自己的人生感悟,你会明白,原来自己纠结的问题他都一直在想,一直在做。我们太需要一个真诚的人来告诉我们真实的生活了!
   过幸福的生活:1.能够自主选择(理想的社会环境和理性的人)2.选择对一条带给我们幸福的路(了解人本身的需要和意义,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最难的一部分)。这是全书的核心,围绕这些作者谈论了个人的选择和思想,谈论了学校教育,谈论了香港的现状。当然这些谈论还是没有什么结果的。
   对生活对生命的不断反省,真的令我们活到更加美好吗?这是作者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当然,作者自己解决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恐怕难以解决,正如我们的老师说过:你们什么都不知道,真幸福!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给了我一个想象,另一种思考。作为一个商科学生,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经济学一直是这门学科引以为傲的,因为这是唯一登上诺贝尔奖的,可以用数学量化的学科,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由人组成的社会真的可以量化吗?
   开始顺应时代潮流,可是现在,在我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决定了我会很痛苦,是否商业真的是我价值的归属?它真的能使我快乐吗?这本书也改变了我对政治学的态度,它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黑暗,只要人本身火热。
   结语说的对,作者很幸福,虽然少时的经历让他陷入了人生价值探索的漩涡,没错,最下面或者最上面的人都不会这么纠结,因为他们不用选择,但是毕竟他还是有机会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所以,他作为老师,他的大学时代,才这么美好,这么令人羡慕。
   
   正如用喜剧来演悲剧,我用非一般的热诚来体现无比的冷酷。这个冷酷的浪子,一旦用热情来关怀,绝对会比一直温热的人来的热烈。
某些句子真的很好,摘抄下来:
  
  我们从走入甚至还没有走入校门时,就被教育要在既定的规则中学会竞争。这就是教育的商品化。
1.社会压力越大,现实限制越多,一己抗衡的力量就越弱。而对生命越有要求,对生活越敏感的人,却越感受其中苦况。底线遂一退再退,原则调整复调整。或许去到某一刻,我们不得不接受,那就是人生的选择,从而对生活失去另类的想象。我们逐渐相信,生活不得不如此,生活本是如此,生活就该如此。我们遂不自由,遂彼此奴役,遂丧失活出个性的力量。
2.对生活对生命的不断反省,真的令我们活到更加美好吗?
3.第一重是两种关照人生的方式带来的张力,影响我们如何好好的活出自己的人生,第二重是生命的差异和平等导致的张力,影响我们如何好好生活在一起。
4.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独立思考的框架。帮助自己整合不同的知识。
5.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是对自己和社会有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主选择,并有足够的自信去实践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6.民主的有效实践,需要公民具有良好的素质,并对政治议题有基本的关怀和认识,超越狭隘的党派和阶级利益,以一种公心去参与公共事务。
7.人有价值意识和反省意识,就注定承受无尽的困惑与痛苦。
8.我们真的有理由站在鸡蛋的一边,而不是站在象征体制的高墙的一边吗?
9.我们不是在世界之处,而是在世界之中。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改变,我们快乐,世界就会少一分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了一分不幸。
10.死亡:人不会面对死,就不会面对生。第一个阶段是反问上帝,第二个阶段是感觉到人一无所是,你以为值得骄傲的东西,其实只是你运气好。第三阶段,世界始终如一,而我生于其中,顺道而行。
11.人最重要的是过你想过的生活。
12.人不自爱,便不可能爱人。
13.我们给予人的个体性很高的位置,重视人的选择,但是选择本身并不能解决意义的问题。一个人选择行什么路,过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似乎不是一句“我喜欢”便足够。自主选择,无论多么重要,也无法保障我们能够过幸福的生活。
14.人要摆脱诱惑,一方面人要主动脱离这种状态,另一方面则要有外在客观条件的配合。幸福与运气的关系,道德与运气的关系社会正义与运气的关系。
15.人一种以为欲望的满足,便是幸福,但是世事并不是你以为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人往往自欺欺人。
16.现代人由于自我主义的膨胀,由于对过去过分的限制挣脱的渴望,所以将个人的幸福与道德两者分开,这样一来,道德变成了一种限制,一种压力,限制你对幸福的追求。
17.一个人有能力去爱,也是一种福气,这种福气比被爱更重要,因为人长期活在一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日子久了,也会失去爱的能力,从而以为这个世界只有工具性的利益关系,不懂去爱人,也无法接受别人的爱。
18.我爱你时不觉得自己在爱你,而像在爱自己一样。两个人长久相爱,需要共同进步,因为人是会变的,人有贪心忘旧的心理,爱是动态,而不是静态。
19.信仰只是安顿个人生命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一种方式,连信仰都可以选。
20.大学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理想性和纯粹性,很多人会说大学生不成熟,但是人人都世故,成熟大学便会乏味。
21.记忆,到最后,往往定格成某种意象,意象承载了某种心情,真正保留下来的是心情,细节往往模糊了。只有在足够远的将来,当一切沉淀,慢慢不经意浮上来,让你牵肠挂肚的,才是堪称回想。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八):求学与做人

      周保松在《走进生命的学问》书里谈到钱穆先生创立新亚书院时提出的二十四条学规中,他最推崇的是: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我想,对于老师与学生,其目标都有两点,老师主要是教书和育人,学生主要为求学和做人。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制度下,都得相信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将两者齐头并进直至融通合一,否则分开来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其实都无从谈起。
      学生求学有三个层次,按照孔子所说,即知之、好之、乐之。因此,求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正觉得读书能带给自己极大的快乐,也就是不断的相信自己在向一个更好的人进化。周保松先生反复在书中强调一个更好的人应该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幸福;二是正当,所以我们就应该好好活出自己的人生以及我们要好好的活在一起。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教书育人和学生的求学做人密不可分,因为我们总该有一些值得共同追求的方向,比如学问和真理,这样大家才可以更好的活在一起。在周保松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何做人”相对于“如何求学”更是一个大问题,甚至古今中外的哲学,都无法避开这个问题。其实道理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人只可以活一次,每一刻过去便不会回头,别人也都无法代我们而活,因此如果我们真的关心自己,就必然会追问自己该怎么做人,才可以活的幸福活得有意义。
       周保松先生是在大学教授政治哲学的,所以他的论述是以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础。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过于远离了自由和民主。现代人往往都强调个人主义,反对任何普遍性的规定和权威主义,但潜意识里把所有与自己预想不符的观念和制度全都排斥掉。就学生而言,其实老师们不能提供一个价值多元的环境,也就看不到人的理性和自主。因此,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要么走向读死书的逆来顺受,要么走向不管不顾的偏执和极端。周保松也认为存在主义存在问题,反映出现代社会的一个困境。因为一个人选择行什么样的路,过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其实到最后往往不是一句“我喜欢”便足够,这样会令得所有的问题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的教育首先就应该直面问题,不管是制度上的还是自我观念上的,教育它不应该只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知识,而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我人格。以语文教学为例,我们往往知道要提供给学生一种审美教育,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文学其实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种文字功底,更应该激发他们一种移情想象力,一种能够将自己与他人打通的能力,比如当我们在面对他者的灾难和艰苦时,关注的不仅是灾难过后一串串悲惨的数据,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灾难面前可能有的恐惧、绝望和痛苦。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九):一个世界,两种政治 —— 读《走进生命的学问》有感

       “世间之所以有政治,是因为我们希望好好活在一起。”这是周保松在《走进生命的学问》一书中对于政治存在原因的解释,他说得朴实贴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过去对于政治粗鄙的认识。过去我认为的政治就是马列、毛概、邓论的每逢大考的死记硬背;政治就是眼神呆滞、言辞拖拽的胡主席的大会讲话;政治就是一套套强权话语:必须贯彻、坚决维护、伟大胜利之类词汇。现在明白过来了,过去看到的政治叫做中国政治。
    
       政治和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哲学的存在为政治的实施提供了论证合理的过程。例如,极权主义背后站着都就是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学说,这些学说认为人民是愚昧无知的,国家的管理是应交给具有才能的君主所管理的,国民只需要顺从君主的意愿即可,政治是精英阶层事,经历一系列论证为君主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国家在辛亥革命之前也亦然,所有国民都翘首以盼圣君贤相能够带来太平盛世。
       匆匆百年间,我们把封建皇帝赶下了台,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后共产党人坐了天下。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行的功不可没,动员群众积极响应投身革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颇有造诣,动员了中国最大的群众——农民,给他们画大饼,描绘了一幅乌托邦式的生活图景,让他们甘愿交出所有,在把他们掠夺过后再一脚踢开。政治权利,成了空头支票。政治成了少数人的利益游戏。百年过后,我们依然还在翘首期盼圣君贤相能够带来好日子。这一点,你我每天看上半小时的新闻联播就有所体会。
       极权政治似乎成为我们绕不出的恐怖轮回,在当下它与垄断资本交媾后则变得更为凶猛。像脱轨的列车,载满了惊慌、尖叫走向灭亡。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毫无节制的诱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满足这一种欲望的代价是让我们做为社会运行的零件,合理而又效率的工作,创造出经济繁荣的幻想。然而这种付出的劳力往往带来的是人的异化和更深的压榨。所以我们有血汗工厂、掠夺式的土地征收、有暴力强拆等等光怪陆离的社会问题。恶制度吃起人来那比鲁迅笔下的人吃人来得更为高效和“正当”。
       当下的政治在解决我们如何更好的生活上这一点,好不到哪去。政治群体生活有无数个人聚集而成,群体的政治生活过不好,毛病就从无数个人身上找找吧。早年间,在微博上的知识分子沸沸扬扬地讨论:是先有暴民还是先有暴政。我并非赞同二者谁占主导,我更认为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暴政培育了暴民,暴民助长了暴政。清末腐朽王朝在面临列强入侵,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批仁人志士率先觉醒,挑起了复兴中华的重担。无论是维新还是革命,都是思考从两方面入手:变革政治制度和立言造新民。头一件事在后来几十年都搞得风风火火,后二件事在后来搞得死气沉沉。梁启超在1922年的演讲中提到:民族进步社会发展要做的首件事就是打造现代国民,现代国民需有民主政治意识,把国家的事担在自己身上。如何打造现代国民呢?一是教育,二是新闻。教育的重要意义自不言说,新闻面向的是更为广大公众群体。这也是梁启超为什么一身都在从事报业的原因,旨在言论救国。
       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在于对人,对普遍的大众的认识上。极权主义认为大众愚昧,没有能力在纷繁杂乱的信息中辨别是非,需要精英阶层加以指示;而自由主义则认为大众具有理性,能在观点的自由的市场中找到真理,真理也能在辨别的过程中自我修正。这也就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论观。所以,在我们的言论世界里,一直是被人牵着走的,官方话语自上而下渗透普罗大众,思想上的专制诞生暴民。只要感受过一次狂热的保钓反日游行,就切身体会到集体无意识的暴民离着我们多近。这时候你要是反驳他们一句“日本人不全是坏人”,你绝对成为众矢之的。顺从,是在集体狂热中求生的生存哲学。
       顺从,变成为了生存哲学。活着本身,变成了人生目的。早些时候读余华的时候,我也经历了这样的价值疑惑:难道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的本身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与动物草木有何异?我偶然间在一堂电影观摩课观看了谢晋拍的《芙蓉镇》才得到顿悟,影片讲诉湖南湘西小镇在1956年后发生的反右再到文革的故事,姜文所饰演的知识分子秦书田在命运跌宕中选择了逆来顺受,“活着,像畜生一样活着”这是影片中最令人振聋发聩的台词,这与人生目的无关,这是对黑暗时代的控诉。“为活着而活”绝不应该成为人类生活的价值追求,只有在最为愚昧霸蛮的时代,当人的尊严自由被剥夺后,“丛林法则”才是具有正当性。
       新亚书院的创立者,钱穆先生在1949年后流落香港。他一介传统书生没有忘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如同新亚校歌所唱“手空空,无一物”的学生,为了护持、传承、发扬几近飘零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术命脉,明知路遥无期,毅然立志办学复兴中华。在香港这样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钱穆先生可真的算得上:虽千万人,吾往矣。在他人生中最后一堂课,宣布下课,学生在答礼要离开之际,他突然在讲台上大喊:“你们是中国人,永远不要忘记中国!”
       这样的家国情怀,在今天的大陆日渐微弱。我所接受的大学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如何在现有的体制下教好学生。我们也鲜有讨论教育本身的价值意义,反正把它归结体制弊端。我们不被鼓励求变求新,因为现实洪流势不可挡,逆潮流而上者只是蜉蝣撼树。就这样,一群习惯了顺从的中来年人教一群年轻人怎么活着。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都知道不合理却视而不见,心照不宣地演着一幕幕滑稽剧,自得其乐。
       这糟糕的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想是从只允许一个马克思主义开始、从开始不让人说话开始、从信奉“丛林法则”开始、从“不反抗”开始、从“遗忘”开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走进生命的学问》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