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已经是教授的同事跟我抱怨,说她退休以后也只有4000多元社保账户的退休工资,都不知道退休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本来,大学老师是享受公务员制度下的退休工资的,所以大学给老师交的社保很低。
因此,未来如果改成社保制度下的退休工资,大学老师的退休生活质量,就会大幅下降。
说实话,我们毕业那会,很多人希望做大学老师,能拿到比较体面的退休工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没想到,不到10年,退休工资制度就有了那么大的变化。
有些事情,总是在你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发生,不仅来得始料不及,还有种背叛感。
电网公司的垄断
在广州,我还见了一位以前的学生G,她在某国有电网工作。
在我的观念里,电网是最具垄断力的企业、真的应该算是“铁饭碗”了。
但G告诉我,现在电网企业的效益在明显下降。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电网的垄断,被打破了。”
以前,电网里面输的电,都是电网公司的。
现在不是了,其他售电公司也可以买电、卖电,他们只需要租用电网公司的电网线路就可以了。
那些最优质的用电大户,比如大型工厂、商业地产,为了节省成本,都会找专业的售电公司,而不通过电网公司购买。
最大的垄断行业都会这样,更是让人乍舌。
可是,事实就是,即便这样的机构,垄断也在被慢慢地打破,而所谓的“稳定”,也在渐渐成为浮影。
在追求稳定的时候,我们不妨仔细思考几个问题:
1. 稳定的绝对值是多少?
最有名的货币基金,就叫做“余额宝”,很稳定,年化3~4%的收益。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把主体资产,投入在货币基金上面,因为它的收益太低了。
同样地,工作也一样。
很多稳定的工作,年薪只有5~10万,我们即便按照上限10万来计算,30年的工龄,你一辈子可以赚的钱,就是300万。
这些钱,全部用来在一线城市买个体面的房子,都有点捉襟见肘,更不要说你还需要基本的生活开支、需要消费升级、需要优质的生活、需要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
2. 稳定的前提到底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稳定,是根据以前10~20年的经验,而这种线性的经验主义,是十分错误的。
1995年以前,我们以为国企是好的,都去了国企,结果碰上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大潮来临。
2005年以前,我们以为外企是好的,都去了外企,结果后来外企一个接一个裁员,退出了中国。
我们一直有个可怕的错觉,就是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
但正是这些我们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随着世界的变革越来越快,“黑天鹅”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主动拥抱波动和风险,提升我们的“反脆弱”能力,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
很多人看似得到了稳定的工作,但是,这中间就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吗?
并不是这样的。
他们说,很多工作极其无聊,一个合同走上3个月,需要跟各个部门扯皮……
他们说,日子虽然稳定,但是少了自由,不能去澳门,不能去台湾……
其实,这些都还是小的代价。
最近有篇文章叫《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错把平台当作自己的价值,你在平台上,还有价值,但是放到社会上,却没有价值。
这个,正是许多人到了中年,面临的最大危机。
自行车骑起来,才是稳定的
在《黑天鹅》这本书里提到,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政府请猎人杀死了狼,鹿群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啃完了树木让森林失去生机,死在了突然来袭的“瘟疫”……
最后,政府把狼“请了回来”,才让整个森林恢复了生机。
有些人天生就喜欢折腾,这样的人看上去很“辛苦”,其实很幸运——他们主动跳出稳定,锻炼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最后成为人生赢家的可能性就更大。
但是,更多的人,天生就不是“爱折腾”的性格。
这样的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不去做刻意的调整和转变,很容易成为染上“瘟疫”的鹿群。
这种调整和转变,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1. 危机意识。
这个非常重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未雨绸缪……
我们学了太多的道理,但真正会当真去实践的道理,太少。
等到实际经历了,才认识到危机的存在,那时的我们,已经成为“狼”的盘中餐了。
想象自己成了樊胜美……
想象自己34岁遭到了公司的劝退……
甚至,想象自己就是中兴的那位跳楼的程序员,跳下去前在窗口徘徊的那10分钟……
想得越细节越好。
我并不是说看闲书不重要,而是想说,不能放弃持续学习。
现在学习的方式真的很多,也很方便。
不愿意抱着一大本书看的人,可以订阅音频课程;
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的人,可以利用上下班坐公交的时候看,或者开车的时候听……
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组合做的。
3. 社交,动起来。
之前我在文章里提到的那位卖保险年入过千万的女博士,她就跟我说,之前在高校工作的时候,圈子很小,几乎就是她和老公的两人世界。
她后来意识到,人一定要跑起来、动起来,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活络起来。
后来她开始跑保险,全国各地飞,接触和认识了很多人,自己的路也越走越宽。
4. 向下看。
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向下看。我以前在文章中说过,“那些你看不起的行业,才是你的机会”。
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搞不好主动下一个台阶,选择一个低维度的赛道,反而是摆脱稳定、获得成功的捷径。
不要轻易说,我没有机会。
5. 在海里学游泳。
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跳到海里,在海里学会游泳。
在一个多变、快变、无法预测的时代,很多事情,单靠想已经想不清楚了。
边做边学,边栽跟头边站起来,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折腾方法。
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是: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着失败率是99%。按照反复尝试100次来计算,那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最后我们的成功率应该是100%减去37%,即63%。
一件事倘若反复尝试,它的成功率可以由1%奇迹般地上升到不可思议的63%。
不要放弃这个本来属于你的“概率权”。
选择稳定,就是在放弃概率权。你放弃的概率权,其实是被那些爱折腾的人享有了,所以,他们就成了人生赢家。
我们说,一辆自行车,骑起来的时候,才是最稳定的。
同样道理,一个人,动起来的时候,也才是最稳定的。
这个“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