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见样学样”,并且他们也分不清楚好坏,所以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在当今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大提升的年代,认真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养,不仅被大家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而且成了千千万万家庭灸热的话题。
关于青少年教育的问题,有一个着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
何谓“心灵深处的能源?”这个教育家没有进一步深说。依我所见,家长正确的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当这种期望被孩子所理解、所接受并产生强大的驱动力的时候,这种“能源”就被挖掘出来了。用唯物辩证法的观念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如何做到“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需要大家颇费心思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宋丹丹一篇关于《我曾让儿子以为我很穷》的文章。
在这篇千余字的短文里,宋丹丹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讲了自己如何教育儿子巴图的经过。其中许多细小情节读来感人,本着“奇文共欣赏”原则,且录几段精彩对白以飨读者:
“妈妈,我要这个!”儿子巴图指着一本精装的连环画对丹丹说。他那么肯定那么理直气壮,仿佛无论他的手指向那里,妈妈都可以随时掏钱。
“不行,这本书太贵了,妈妈需要考虑,可能你得等到妈妈下个月发工资。”
巴图“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然后坐在地上。
“不要理他”丹丹对跟在后面的小保姆说“我们走!”
孩子见丹丹不在理他,哭声慢慢小了,最后干脆快步跟了上来。
回到家里后,宋丹丹为了给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课,他拉住孩子轻轻地关上了书房的门,又正儿八经与孩子开始了对话。
“巴图,妈妈为什么关门?”
巴图神色紧张而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为我怕别人听见。你今天做了一件特别丢脸的事情”(人生励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看着孩子脸上的变化,丹丹谆谆善诱地对巴图说:
“大人挣钱不容易……你不能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就坐在地上耍赖。别人以为你是一个不懂事理的孩子,我也为你伤自尊。”
巴图颇受感动,他一边抹眼泪一边对丹丹说“妈妈我错了,我一定会改的!”
丹丹趁热打铁:“妈妈知道你以后不再这样了,因为妈妈晓得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相信你会改的。”
巴图眼泪又一涌而出
丹丹一把将儿子拉入自己的怀里,并伸手抹掉孩子眼眶溢出的泪水。巴图就势抱着妈妈,小胸膛里的一颗心咚咚咚地跳得脆响。
后来丹丹又带巴图去超市,想给要上幼儿园的巴图买童装。巴图又犯了老毛病,手里拿着一个毛绒绒的玩具小狗一直不肯松手。
“放回去,巴图”
“但我太喜欢它了,它怎么这么好呀!”
“这个小狗是挺好的,但是妈妈今天没有多带钱,口袋的钱只够给你买衣服。”
听了妈妈的话,巴图无奈地放下了手中心爱的小狗。
在回家的路上,丹丹看着可怜兮兮的巴图,欲擒故纵地对孩子说:“只要你在幼儿园表现好,下次妈妈一定给你买小狗。”
小巴图在幼儿园理所当然的在幼儿园表现好,并心满意足地得到了玩具狗。
宋丹丹两次在街上装穷,目的是为了教育“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巴图。
巴图没有辜负妈妈的期待,用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了自己。并从心里明白了大人赚钱不容易的道理。
读了这篇文章,我沉思良久。觉得宋丹丹以装穷的方式对症下药地校正巴图“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无疑是高招。
在演艺界大红大紫的宋丹丹,甭说早已腰缠万贯,财大气粗。至少掏几个钱给儿子买一本连环画或玩具小狗的钱还是有的。她拿得出为何不拿,且偏偏要把儿子弄得在大街上坐到地上哭?这对常人来说,仿佛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难道宋丹丹是个吝啬鬼么?难道宋丹丹是冷血心肠?我揣摩再三,觉得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想:宋丹丹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之所以比其他父母能棋高一着,高就高在她了解儿子巴图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丹丹用近于戏台上演戏的技巧,让孩子明白了“大人赚钱不容易。”她用母爱加谆谆善诱的方法在纠正儿子不好的思想苗头时,让孩子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道理。并让孩子自觉开启了灵魂深处能源的按钮。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比有些父母把儿女当“皇帝”,并一味溺爱、一味迁就孩子的欲望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