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涉“阴阳合同”案公布调查结果两天后,她的男朋友李晨终于公开发声。
10月5日下午5时许,李晨发微博称:甭管多难,咱们一起渡过去。
由于该微博没有@范冰冰,也未明确指名,还被不少网友“恶搞”李晨是在为其他事件发声。
随后,新浪娱乐就此致电李晨本人,对方回应称,“认识错误,接受教训,积极改正。”李晨工作室也转发了李晨表态的这条微博,称“一如既往,甘苦与共”。
知名博主@留几手发布前天发布了一条微博,看起来李晨的确做到了他所承诺的“一起渡过去”。
因范冰冰落难,其男友李晨已经把自己在北京二环的四合院挂到网上拍卖,目的就是为女友还清罚款,免其牢狱之灾。
博主还强调,目前天天都有人去看李晨转卖的这套四合院,相信在一段时间后,这套四合院能成功卖出。
网上也疯传范冰冰为还8亿罚款,目前正在打包*名下41套豪宅,而且不惜降价3成,亏本*,房屋总价正好10亿人民币。
根据国内的税法,冰冰必须在15日内凑够8.8个亿,否则就会坐牢。不过也有媒体爆料,冰冰的还款日期其实是在12月31日。
虽然范冰冰很“识时务”地在微博上秀出“道歉信”,又积极筹款补交罚款感觉社会正义似乎得到了伸张。
但在特约评论员黄三水看来,与中国(社会)对那些真正有贡献人士的态度相比,“一些劣质艺人给带来的损害,比战争还可怕”。
有了综艺限薪令 酬劳还是比天高
事实上,在“阴阳合同”事件爆出后,广电总局对娱乐圈人员颁下了“综艺限薪令”。大致是严控综艺节目艺人的片酬,每期节目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一季下来的片酬不能超过1000万。
差不多同一时间,航天601所研究员张小平于今年3月间离职的事,也被人们挖了出来,关键问题在于“待遇”。
据说,张小平在航天601所担任研究员的年薪是12万,离职后,跳槽到民营航天公司,年薪百万。而航天601所发公开信对他喊话,称他是两型发动机研制的灵魂人物,离职产生重大损失,甚至影响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恳请他返回继续工作。
但据一位航天人员透露,张小平其实并非一般研究员,他的职位相当于正教授级,负责关键技术岗位,其实没有厉害到影响中国载人登月,之所以夸大他的作用,是为了让他尽快回研究所脱密,他是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离职前必须要经历2年的脱密期。
不过重点来了,张小平的工资其实并非12万,税后收入大概一年能有20万。
高吗?
我们先来看“综艺限薪令”,演艺大腕看了或许心凉凉,但比一比张小平的薪资──以年薪20万计算,也要工作4年,才能抵得上明星参加一期综艺节目的80万片酬。
如果按照明星参加一季(算它三个月吧)综艺节目的1000万片酬来算,研究人员张小平则要不吃不喝50年才追得下明星的“三个月”。
然而!这还只是片酬限制后的结果,在娱乐限薪令发布前,明星的片酬更是高得离谱,范冰冰曾给综艺节目《极速前进》,报价6000万……呵呵!张小平得工作300年才能赚回来!而范冰冰拍《大轰炸》“仅”拿3000万片酬,感觉上很委屈,但看看张小平,他也得工作150年才能赚到这个价钱!
更夸张的是,范冰冰弟弟范丞丞,此前只在微博发了张“给钱才能看”的自拍照,就躺着赚取近500万……一张照片,抵得过张小平为国家科研工作25年的“酬劳”啊!
范丞丞还在微博上晒出“让你们破费了”的话,感觉上就像在嘲笑那些付费看他照片的“傻粉丝”们……
不得不说,张小平算是中国科研人员的典型,我们暂不去讨论他离职的是非,而是看看中国其他院士的情况。
“院士”,是中国最高的学术称号,他们在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工作,代表了中国科研的最高水平。可院士们的平均月工资只有5688元。
是的,你没看错,5688元。根据国家规定,院士每月国家津贴为200元,自2009年起,调高至1000元,而院士的年薪基本只有20万元。
图:周其凤
顶着这最高的学术称号,你知道有什么“好处”吗?周其凤院士曾感慨道:院士最优的待遇就是,乘飞机时,凭借院士证,不买头等舱,也可进入贵宾室候机。
据统计,在明星层出不穷的今天,全中国的院士都不超过1700名,可见他们有多珍贵,然而这个人数正在不断的减少,光是今牛(2018)到目前为止,就有多位院士离开了我们!
7月29日,中国光学泰斗林祥棣院士逝世;
8月7日,中国海洋地质之父刘光鼎院士逝世;
…………
图:王梦恕
上个月(9月)刚刚离世的院士王梦恕,他改变了中国百年隧道设计施工方法,主持了中国的高铁工作,这样一位院士,他自曝月薪不到2万(年薪24万),但已经算院士里待遇高的了。
不像“范冰冰”们,这些为中国贡献了一生,值得尊敬的学者们,既雇不起保镖,也买不起名牌、名车、豪宅……
他们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并让后人享受到了珍贵的研究成果,但他们却选择过这样的生活:
图:王启明
九旬院士潘际銮,骑自行车带妻子“遛弯”,中国的第一条高铁、第一座核电站,都离不开他的功劳,也是中国焊接事业的奠基者。
图:潘际銮夫妇
去年7月去世的申泮文院士,生前骑自行车去给学生上课,风雨无阻。
图:申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