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陈百强60岁诞辰:每到深秋时,偏偏喜欢你
日期:2018-09-08 13:00:20 作者:淘漉音乐作者团 来源:文艺 阅读:

陈百强60岁诞辰:每到深秋时,偏偏喜欢你

  有人说,我们的人生大体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命运悲剧,另一种则为性格悲剧。

  夏日浮掠而过,秋意深思心头。

  冷暖哪可休

  回头多少个秋

  寻遍了却偏失去

  未盼却在手

  9月的秋意,除了感慨这一年的匆匆,喟叹岁月流逝,更会在悲秋之夜怀念起某个人

  但他最美好时光却停留在了35岁。

  “2018全球华语金曲奖颁奖典”将“百年巨星纪念大奖”颁给了已故歌手陈百强。(节选于《文汇报》

  百年巨星陈百强,一生何求终成殇。 

  今天是陈百强诞辰60周年,今夜我们都将偏偏喜欢你

  有人说,他的歌声总包含着感情,像透明的紫水晶,散发着迷人光辉,把无数人带进略微凄凉美丽境界哀怨凄美都来得自然

  在这首《一生何求》中,他将这样的境界渲染淋漓尽致

  哀而不伤的旋律深情的演唱,把人带入一个泛着浅紫色忧郁的美丽境界。

  浮躁的心就这样沉静下来,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像是多年来第一次真切感受自己活着。

  不是清晨挤在地铁中的疲倦面容,不是霓虹下的孤独身影,不是午夜梦回的怅然所失。

  而是一颗孤独而勇敢跳跃的心,一个开始思考灵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香港歌坛的黄金时代,大批巨星横空出世星光璀璨,光耀两岸三地。

  他在歌神、天后云集的香江,并非最大红大紫的那一个,虽相貌俊逸,气宇轩昂,但与天王级的人物比起来,只算中品。

  然而他的声线实在了得细腻婉转,深情如诉,最令人心神俱动的是歌声中那抹始终挥之不去忧伤,如云雾出岫,缭绕不绝。

  哗众取宠,不剑走偏锋,他的歌声是冷雨世界的一道暖阳。

  他21岁在香港出道,随之凭借一首《眼泪为你流》初试啼声,即荣获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一九八三年以《今宵多珍重》再度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奖以及AGB观众抽签调查最受欢迎奖;

  其后演唱的《偏偏喜欢你》及原创歌曲《我的故事》又强势入选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榜。

  一九八八、八九年连续2年获得叱咤乐坛流行榜的“叱吒乐坛最受欢迎男歌手铜奖”,携经典曲目《一生何求》,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以及十大劲歌金曲奖双双收归囊中。

  80年代后期,乐坛新人不断涌现,他风头不再。

  两位各占半壁江山霸主谭咏麟和张国荣相继告别歌坛后,他本有大好机缘开疆拓土,但运气东西,有时就是会莫名其妙地偏离很多人期许轨道

  先是刘德华和张学友的迅速崛起,接下来是黎明和郭富城的后来居上,四大天王的异军突起,横扫乐坛彻底终结了他的梦想

  1992年,他在上海举行了最后三场演唱会,挥别他驰骋了十三年的歌坛。

  若他继续唱下去,凭借多年积聚的人气独一无二魅力,仍然会有大批拥趸者不离不弃。

  但他要的不是那星星点点萤火,若有若无地打在他曾经通体发光的身上。

  这个时代不再是他的时代了,竞争残酷娱乐圈,一贯奉行的是由来只有新人笑,无人听得旧人哭的丛林法则

  他曾一直试图在人生的局限里找到那个突破高度,到达他理想中“一览众山小”的巅峰

  然而这个世间哪有什么盛景长存?

  他只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魔咒,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云端上起舞,俯瞰众生只可神为之,走下神坛,才是一个人最终要面对的宿命

  但他在天人交战的那段日子里,执意不肯黯淡,不肯萎谢,那是他存在的明证和价值感的彰显。

  在他人生的词典里,没有“庸常”二字,他更不想用一种所谓的恬然自足去维系一种自欺欺人虚假幻象心理平衡

  有的人有一簇火苗就可以存活,甚至希望燃成灰烬也能暂得偷生,但有的人就是为了光芒来到这个世界。

  尤其是当他领受过那道光芒的照耀后,他心里就不能忍受任何的黯然失色

  所以,他只能用诀别来悼惋最好的时光,纵使留给所有仍疯狂热爱他的歌迷一个永远唏嘘不已的背影

  完美主义者事业如此,对感情亦如是。

  鼎盛时期的他是多么金光闪闪的璧人,万众拥戴,风光无限,仰慕者、追求者过江之鲫,但他只执迷于那个早已分道扬镳初恋女友

  他的代表作《偏偏喜欢你》应该是对那段感情最好的剖白。

  有时爱的千疮百孔,不过是一个人留下的印迹

  他只要他的沧浪水与巫山云,纵使这只是一场自我坚持幻觉

  后来他流连欢场,借此来疗愈情伤,大家都以为他对于过往早已云淡风轻,但无人得悉他的感情洁癖执拗如一。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在旧情的泥淖里沉溺,形影相吊,无人应答,纵使夜夜笙歌,也难掩心徒四壁,空无一物的凄惶。

  《美丽新香港》里唱到:“这个世界只有一种乡愁,是你不在身边的时候。”

  1992年5月18日,他被发现在自己的寓所内昏迷,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根据医院的消息证实,昏迷是严重酗酒及服食过量药物所致,但是他的大脑一直未全然死亡。

  他贪念最完美的自己,向往最风光的舞台,痴恋最心仪的女子,他如此捍卫并努力维系,然都无功而返,最后他只有躲在一场漫长的昏迷里,不再醒来。

  17个月后他因逐渐性脑衰竭辞世。

  作家韩松落说,老去、濒死、败落对于习惯传奇性的人,都是重创,早夭反而成了一种奖赏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5岁。

  一生何求,这个值得我们追寻一生的问题,或许我们至死也不会明白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来到这世上是为了追求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我们得到的就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

  时年31岁的丹尼,而立之年名利双收,伫立在高处不胜寒的地位,回望走过的人生路途,再看向未来的漫漫长路,悲凉迷茫

  于是他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一生何求?

  海德格尔所说:“一种自在事物的存在”,它缺乏存在本身的意义,缺乏自我意识

  就好像活了一生,却不是在为自己而活,也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活。

  人的生、老、病、死和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似乎没什么两样。

  △1992年10月30日,王菲作为演唱会嘉宾出现在同门师兄黎明的演唱会上。这一年,她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和窦唯过起了“隐居生活”。那一年她23岁,选择爱情。(由于陈百强的一生何求演绎的几近完美,所以鲜有翻唱。敢挑战的也只有校长和王菲了)

  就在他问出“一生何求”这个问题四年之后,93年10月25日,因逐渐性脑衰歇病逝,终年35岁。

  我不知道他弥留之际,有没有想清楚这一生,何求?

  是像歌里唱的那样:

  “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所有”的怅然所失,还是像萨特暮年自省“生活给了我很多。

  同时也让我明白,“这一切并没有多少意思,这样的遁入虚无?”

  或许,他早把疑问变成了感叹,一生何求!

  须臾一生,我们拼命去追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就像歌里唱的:

  耗尽我这一生

  触不到已跑开

  再回首时,往事与岁月均烟消云散,还有什么沉淀下来的记忆呢?

  所以啊,不妨让追逐脚步慢一点,不妨让灵魂停下来,问一问自己,你在追求什么,你在为谁而活?

  卸下这个社会强加在你身上的包袱吧,不要看别人在做什么,转过身,问自己的灵魂。

  短暂的一生,就算是南柯一梦,也不至于像蝼蚁一般度过。

  想清楚了,便无所畏惧地扬帆远航吧。

  就像尼采说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在生命意义的年轮上,我们也不不停叹息着:“江山代有才人出,世上再无陈百强。”

  来源 | 淘漉音乐

  编辑 | 洛央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陈百强60岁诞辰:每到深秋时,偏偏喜欢你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