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气象渐暖。老黄约我同游齐云山。
这齐云山我以前是闻所未闻,心想定是没没无闻之山。老黄却断言此山风度奇丽,不下五岳。又是道家名山,其实不可不观。
我一听便来了兴趣,敢比五岳,口吻不小。我倒要瞧瞧此山有几分本事,当下便怅然前去。
一起上二人露宿风餐,待到休宁小县已经是下昼。天气阴森,小雨蒙蒙。我本想在此休整一晚上,嫡爬山。老黄倒是不愿,说要试试雨中散步的味道。我实在没了若何怎样,只好准许。
出了县城,客车七转八绕便来在了齐云山下。举目远眺,只见青山绵延,云雾围绕。山下更是阡陌纵横,江流悠扬。
我二人沿江而行,只见江水茫茫,反照天光云影。一桥横卧江面,气概广大,赫然是那登封桥。
此桥建于万历年间,数百年来百经风雨,今之所见照旧跨川如虹,卧波如龙。
我二人行致桥上以观景致,只见两岸青松翠柳,远处山峦重重,几只渔舟行于江面,宛如彷佛画中瑶池。
过了登封桥,行致山脚。但见一条门路弯曲波折,从山脚不停延伸到云间。此处便是霞客旧道,据传徐霞客平生两次旅游此山,这路便是依着他的行踪所建。
我二人拾阶而上,路下行客稀稀。山间清安静逸,偶有鸟雀鸣啼,堪称空谷幽林。
不多时分开亭间小憩,但闻山林之间隐约有歌声传来,其声悠悠。不多时但见一老道隐约从山间走来。
想是山间羽士,便问道此处离山顶另有多远。老道断言九里十三亭,你二人如今才到第一个亭子。我二人一听,纷繁沮丧。哎,不知到山顶另有多远。老道乃言,爬山嬉戏本便是为了山间景致,如果一起只为登顶,哪另有趣味?说罢自行去了。
我二人豁然开朗,如果只为山顶景色而错失爬山景致实为惋惜。当下便再也不发急,悠然前行。只见山间林木枯萎,野花群芳争艳。实是美景如云,让人目迷五色。
待过了霞客旧道,天近薄暮。我二人夜宿月华街。这月华街依山而建,横于山腰,又称天街。相传最先乃是庶民为避战事所建。
我与老黄吃过晚餐,便溜达于月华街上。天空繁星点点,近若天涯。山风习习,使人精力一震。俯看山下,灯火衰退,宛如彷佛深海遗珠。
老黄问我此山如何,我想此山纵不比五岳气概,倒是别有一番味道。这次前来堪称不枉此行。此方蓬莱瑶池,阔别尘世喧哗。山间或有羽士,或有耕夫,混居此处。修心养性,浑不似我等个俗世之人,留恋这尘世。
第二日天明,我俩夙兴游山。只见云海翻涌,整座齐云山未然云山雾绕。我二人遍赏群峰,观尽怪岩。山内又有青潭数口,皆是碧波涟漪,使人赏心悦目。当真是临时美景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待到薄暮,天涯余霞成绮。眺望山下,横江千里飘玉带。这齐云山可叫我饱了眼福。
比及分开之时,我不绝回望此山。心想如果能够经常生涯在此山之上,潜行于莽莽山林之间,不失为一桩美事。老黄坦言,最佳是做个羽士,那样就能够不消费钱观赏景致了。
老黄与我不是伯牙与子期,却经常结伴而行。他素性开朗,碰到再大的事也能吃得下睡得着,浑不似我这般,这般拘泥。
很多年前,我俩是为同学。无暇经常旅游于黉舍的后山。说是后山只是一处荒漠的土坡。坡上种着三五棵老松柏。我二人曾在那里背书,当年的场景记忆犹新。
如今不消背书了,我却经常思念当年的韶光,这或者便是恋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