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曾在我的攻略里呈现过很屡次,但真实能写成行记的,只要这一次。那时分,萱草同学仍是我的学生,她屡次跟我说起她的老家赣州有许多好吃的,外婆家在兴国,传闻那里的粉龙团很好吃。但,咱们总是被许多不凑巧挡住脚步,直到萱草从一个黑瘦黑瘦的小姑娘长成婀娜多姿的大学生,我才终于踏上赣州城,可这次仍是没有她同行。她一向没有通知我,她家门口就是铁路,绿皮火车久不久会哐啷哐啷地穿洞而去。
我了解赣州是从兴国开端的。那年我和金鱼去庐山,在回程的绿皮火车上,跟一个南昌大学的学生坐在一同,他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跟咱们说兴国的全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他提到粉龙团时那种垂涎欲滴的表情,陶醉到舒爽的姿态:“咱们兴国的粉龙团真好吃,哇!怎样会有那么好吃的东西。”那神态,那容貌,让咱们恨不能就在赣州下车,去吃一碗粉龙团好了。他还说了一个笑话:“最初日本鬼子在江西交兵,打到兴国时分问当地一个老农:这儿是什么国?老农说:这儿是兴国。日本鬼子就说:噢,咱们要打我国,不是兴国,于是就撤兵了。所以兴国没有过战乱。”咱们其时听到这个故事笑得直岔气,这个男生的容貌现已记不清楚了,就他对兴国的崇拜让我一向一向都忘不了。兴国之于他,就如南京之于木瓜,都是真爱。
赣州的赣字是三江汇聚的显性特征,在郁孤台上和八境台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左面的章江和右边的贡江交汇在一同,汇成赣江一路向北,直奔鄱阳湖。
贡江上有一条用木头架起的浮桥,衔接虔城的建春门和江彼岸的民居。走在浮桥上,远看这陈旧的城墙庄严在江边,建春门的城门大开,脚下的木船跟着重力和水流的效果显着地上下起伏着,连带着木板桥也悄悄晃动。迎面走来卖菜的农民,他们早上进城卖菜,正午时分回家,箩筐里是一杆老旧的星称,秤砣现已磨去棱角,一两根干扁的茄子或豆角,通知人们今天的生意还不错。强烈的穿越感有没有?浮桥上没有栏杆,没有栏杆,不收费,不收费,没有小贩,没有广告,人们大刺刺地往复贡江的两岸进城,回家,回家,郊游……没有人由于这是千年前留传下来的浮桥而小心谨慎,或自吹自擂,或重点维护,或收费观赏。那就是一条桥,千百年来渡人进城的路,它朝气蓬勃地发挥着桥的效果。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当地。
同样为赣州这座文明古城加码的,是它的古城墙。这段城墙全长3600米,衔接起八境台,将经国故居,郁孤台和灶儿巷,半小时就能逛一圈。但是它清清静静地,荒草蔓生,墙砖缝里长出苔藓和青草,三两孩提在上面奔驰嬉闹,外面是悠悠的江水,这感觉太in了。关于我国的古城我不生疏,许多城墙我都走过,这种前史感,凄凉感,厚重感就赣州,虔城这段城墙给到我了。
据说这城墙既能御敌又能抗洪,城门就是闸口,当江水涨起,城门落下,城内千年来没被水淹过,连内涝也没有,它的城内排水系统也做得非常出彩。在涌金门标有2012的水位线,赫然在城门的三分之一高度,这城墙能抗洪不是传说啊。
郁孤台坐落三江口,完整地保藏着当年守城用的炮台,分上下两层,每个炮眼的形状还不相同,有葫芦,吊钩,天星,玉瓶……
灶儿巷又名皂儿巷,老房子保存得很好,八成改成了饭店,其间董府是其间的佼佼者,无论是对旧宅的维护和使用,仍是对客家菜的发扬光大都令人激赏,在这儿,咱们吃到了很好吃的小炒鱼和卤鹅。不过,巷内处处贴着棚屋拆改的告示,可能灶儿巷很快也要消失了吧。真惋惜啊!
赣州仍是客家文明中心,羞愧我的确是到了赣州才知道。咱们的第一个晚上就是住在围屋酒店里,周围是客家文明长廊,客家民俗博物馆和客家文明城。客家人真的非常好客,老实,先不说咱们在赣州遭到朋友的热情接待,就是咱们这三天在江西境内问过的路,住过的酒店,吃过的餐厅,每一个跟咱们搭话的人都很热心,诚实。那些重复断定的道路,那些认真对待的不加辣椒的食物,那些得到满意的琐碎的要求……都让咱们这些异乡人徒生亲切感和安全感。
我为赣州打call:如你有此闲心,无妨到赣州老城来,感触前史与文明的幽远漫长,体会走在浮桥上,看贡江北去的豪放,测验踏步在城头上的巡视两江境况的风范,一定会很不错的。累了,到八境台歇息,那里古树成荫,台上凉风习习,视野开阔。饿了,去灶儿巷吃客家菜,喝酸梅汤,经济实惠,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