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蒙儿
这两天
当造假的疫苗
是来自一位父亲
只是,我没有当好他的铠甲
有谁能想到
连给孩子的疫苗,都能造假
我们也不敢去设想
如果底线能一再地被侵犯
那么,以后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
或许,在如今的社会里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笑
在今天,“金钱至上”,何为良心?
其实,不是没有了良心
也不是没有了国魂
因为,除了个别坏人
研制了中国第一支狂犬疫苗、牛痘疫苗、白喉疫苗和青霉素
因为他
沙眼的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
因为他
还是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没有人去提起他
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叫汤飞凡
一位真正的英雄
也是中国最厉害的“防疫之神”
1897年
故而,到汤父这一代的时候,已是家道中落
或许,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学医救人的梦想
就这样,在一个孩子的心里悄悄萌芽
6岁那年
汤飞凡就读于何忠善创办的义塾
汤何两家是几代世交
何忠善之子何键与汤父更是交往甚密
那个时候,何键早把一切看在眼里
他打心里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
更是在连得3女之后,向汤家提出将其中一个女儿许配给飞凡
汤飞凡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素怀学医之志的少年
二话不说就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工科
报名投考医学院
那一年,他正好18岁
他们一个是弃医从文
一个是弃工从医
但无论是哪一种选择
都是他们认准的路
7年的寒窗苦读
汤飞凡不仅顺利毕业
(据说,医学院的淘汰率极高
首批学生到最后毕业时,仅剩下了10个人
那一批毕业的学生中除了汤飞凡,还有张孝骞教授等多名医学大家)
湘雅医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合影
不甘落后的汤飞凡
他选择了赴美,去哈佛深造
其实大多数时候
我们都知道哪条路会更好走一些
之所以会为了“选择”去纠结
一定是你知道
有一条路,你想走,但不好走
大多数人
会选择了更容易的那条路
但汤飞凡
却选择了最难走的那一条
因为他明白
那他救的,将会是亿万人
在哈佛医学院
汤飞凡是第一个投身病毒学研究的中国人
3年的学习结束了
极力挽留汤飞凡留在美国
任何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心
那时的汤飞凡不会想到
写信的是汤飞凡的老师颜福庆
信中,老师没有向他许诺什么“优厚的条件”
只是如实写出了当时中国医学所面临的困难
希望他回来,为国家添一份力
看完信后,汤飞凡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929年春天
学成归来的汤飞凡回到上海
出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
说是细菌学副教授
汤飞凡把自己的显微镜都捐了出来
右为汤老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实验室里
汤飞凡带领自己的团队
推翻了日本科学家野口英世的研究
汤的结论一下子惹怒了日本人
日本人对他们的成果引以为傲)
一时身处风口浪尖的汤飞凡
并没有因为舆论退缩
而是潜心研究3年
而日本的野口英世
但这一切,对于汤飞凡来说,只是个开始
实验室里的汤老
1937年
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来说
继续搞研究本来就是他们的工作
但汤飞凡却不
他偏偏跑到一线的救护站,治病救人
汤飞凡说
“不是命运,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身材小,炮火打不中我,我最适合做这个。”
(汤飞凡当时医学院毕业后
何琏放弃了上海租界中有洋房、有汽车的优裕生活
随丈夫汤飞凡,一起到艰苦的大后方工作
汤老一家三口
他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
期间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
上海沦陷后,英国曾对他发出邀请
能够继续专心自己的研究当然好
其实,生活待他不薄
每一次的离开、留下,都给了他一个看似更好的选择
每一次,他都选择了最难的那一个
汤飞凡再次带领队伍,重建中央防疫站
位于昆明西山附近中央防疫处实验楼
从青霉素、到牛痘苗、狂犬疫苗、
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
……
汤飞凡研制疫苗的速度震惊了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
在他的研究成果下
中国彻底消灭了天花
比世界上其它国家整整早了16年
工厂设备或许简陋
但我们的科研水平却走到了世界的前面
这样的人才,如果没有意外
一定会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1954年
汤飞凡终于可以重拾他中断多年的研究梦
分离沙眼病原体
一晃多年过去
57岁的汤飞凡
不再是少当益壮的小伙子
汤老在做沙眼病分离实验
他用整整一年的时间
终于,他成功分离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
被汤飞凡命名为TE8
结果刚出来的时候
不能被别人抢在前面
汤飞凡没有听劝
而是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
更是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
汤老与国外专家
他受到了各种批判
不愿无端受辱
在1958年9月30日清晨
61岁的汤老,选择了自杀
从此,他的名字不再被提起
(劝他早点发表论文的那位)
包揽了原本属于汤老的所有荣誉
1980年
当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向中国发出邀请
希望汤博士能够参加1982年举行的国际眼科学大会时
才知道,原来汤博士早已离开了
只是诺贝尔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
奖章被别人代领
妻子何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1986年,何琏与汤老的学生一起写信向IOAT求助
几个月后
真正的获奖人应当是汤飞凡
为了澄清事实
IOAT重新制作了一枚奖章
在这枚奖章上,抹去了别人的名字
只留下了汤飞凡三个字
离开多年的老科学家,清白终于被洗刷了
其中有一枚,是属于汤飞凡的
后来,越来越少的人提及他的名字
只有2003年非典的时候,有人感慨到
如果非典有他,一定不会这样
再以后
好像除了医学专业的学生
再没有人记得这位老人
对不起,汤老
我不得不承认
如果不是因为关注疫苗
我可能还不会知道你
说一句生日快乐
我们忘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忘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们忘了家国面前,舍利取义!
我们忘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真的很抱歉
也谢谢你
直到今天
还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因为有你
因为有和你一样的人
世界,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