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北方》倪健
一部动画短片《In the fall》,用100秒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却也是所有人平庸的一生:
影片中,这位男子不慎从天台跌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开启了人生走马灯:他哭着出生,笑着长大,组建家庭,然后工作、工作、工作……日子开始行尸走肉般重复,唯一的变化是越来越高的发际线、和渐渐消失的笑容。后半辈子过的真没意思啊!这一刻,他突然开始释怀,接受死亡。
原来,他早就死了,在三十岁的时候。
一如富兰克林的那句名言: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75岁才埋葬。
当90后开始自称“孤寡老人”,开始“喝啤酒都想放两颗枸杞进去”,开始过上“佛系的老年生活”……说实话,这让我这个八零后自惭形愧,我们真的老了吗?
仔细想想,好像又不是。
我们没有恶病缠身,没有咬不动鸡腿,没有爬不了七楼,下雨天也不至于腿脚酸痛。身体不老,是心老了吧!是梦想的死亡,是心里那团火熄灭了......
生活开始一成不变,难道我们只能坐着等死吗?用《我不是药神》里的一句话说:他才20岁,他就想活着有什么错?
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伏案工作时突然看到日期,于是惊呼:“什么?今天周四了?!”于是好像过了一两天,你又惊呼:“什么?一周过去了?”然后你问自己,这一周的时间,我做了什么?总是觉得2017年刚刚结束,2018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了。有时候一恍惚,觉得自己才18岁,一眨眼,孩子都会叫爸爸了。
是啊,为什么时间过的越来越快?为什么我们总想不起来昨天做了什么,前天做了什么,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掉进黑洞,穿越了时空,是不是一觉醒来,还是那个熬夜刷高考题的不眠夜?
其实,这是一种虚无感,当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思考着相同的问题,今天和明天之间,是满满的空虚。小时候,每天都在探索世界,一切都有趣,一切都新奇,所以时间很慢,长大遥不可及,后来才发现:原来时间会越来越快,日子重叠起来,就像消失了一样。
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生长在红旗下,生在在关爱下,年轻人越来越宝贵,也越来越少,因为我们被调教的“追求安逸”,丢掉了那股闯劲,宁愿平庸度过一生也不愿意踏出舒适圈一小步。
认识一个超级大学霸,当年全国前三高校硕博连读毕业,在国内各大企业争着抢着想让她过去,在27岁的那个年纪,她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样选择安定,而是选择只身一人去美国闯荡,她想一切从头开始。周围的反对声很大,特别是她的家人,这位女博士只是淡淡地说:我想跳出舒适圈,去看看这个世界。
她知道,如果她留在国内工作,那么三十年后,她也许会在行业内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她没有感受过外面的世界,她的人生也许只有这一件事。
常有年轻人问我:“哥,我要去北漂吗?”我会告诉他们:“人生不过是两件事,看见,然后做到。”我知道,当他们问出口的时候,心里早已有答案:想去,但是不敢,怕输。
《圆桌派》中有一期节目提到了舒适圈,嘉宾何冰讲起自己的故事,说自己曾经也有许多担架,怕丢人,怕失败,怕这怕那,后来一位友人告诉他一句话,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再伟大的作家不过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何冰说,听完这句话,他释然了,伟大的作家尚且如此,他又何必要求自己活这短短几十年要冲着完美去呢?
完美的人生,就像只打胜仗的将军一样,不存在的。跳出舒适圈,你会越危险,越有机会。
年轻人就要走出去,给自己一个机会。
面对爱情,我们也常常走不出那一步。
应该结婚,应该工作,应该考公务员,应该……
我们做了多少“应该”的事,数不清了。
好像越接近“应该”离成功越近。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我们走在千千万万人都一样的路上,也走上通往“死亡”的路上。
爱情是别人给的,爱不爱也是别人说到,幸福不幸福?反正不由自己说了算。
有时候问问自己,其实在等待爱情吧?有时候想说不吧?可就是,少了点决心。
当年中国作协的主席铁凝女士,嫁给了著名经济学家华生,那个时候她50岁了,大家都觉得真励志啊!50岁了还能遇到爱情。但是,她可是铁凝啊。有人问我,跟她是谁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她是作协主席,她是被看到的那一个人。
常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爱情不也一样吗?如果你平庸无奇,毫无存在感,也没有竞争意识,幸福会绕道而行的。
好多小女孩在追星,在期待从天而降的爱情,就像电视剧电影里那样,但是自己的剧本还是要自己写,想要就去追,不合适就放手。人活着,自私点没什么不妥。
看过太多来信说老公家暴,有恶习,还是不离婚的女人,她们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在我看来,这些根本不算事,没有什么比自己快乐重要的了。
我希望全天下的姑娘,无论得到爱还是失去爱,都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去做,去争取。而不是某个人告诉你,你应该爱他,你不应该放手。因为真的不一定。但如果是你自己选的,怎么你都甘心。
我们千禧一代的孩子是伴随着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出生的,童年时期的我心里装了许多关于蜘蛛侠,蝙蝠侠,超人,金刚狼这样的超级英雄,男孩子幻想自己被蜘蛛咬了一口,化身飞檐走壁的人,女孩子以为在森林里会碰到王子或魔盒。
如果有一天我要拍一部英雄电影,我要这么告诉观众:孩子啊,你知道蜘蛛侠偷偷练习了多少次才能这样飞檐走壁的吗?你知道蝙蝠侠曾经有多痛苦才有今天的成就吗?你知道金刚狼能这么坚强他经历了多少吗?
使得,谁都可以做梦,但是要实现,不是原地站着或者哭闹两声就能解决的事。
有一部电影叫《白日梦想家》,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母亲溺爱和管束下变得胆小懦弱的男人。他的职业是杂志社里的一名相片管理员,生活平淡无奇,一如我们片头短片里的那个男人。
但是,在枯燥的生活里他终日幻想,变成英雄,经历着冒险。后来,当他的幻想真的实现了,他踏上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当他决定改变之后,他在狂风暴雨中和鲨鱼斗智斗勇,他疾驰在冰岛的公路上,他在火山上命悬一线,他格陵兰的蓝天白云里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他也不再甘心碌碌无为过一生。
世间事,并不是因为困难重重才心生畏惧;相反,正因我们心存畏惧,事情才会变得困难重重。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吗?不是的,每当我们做出一次新的选择,我们又多活了一次。
《遗愿清单》里的两个老头子,得了不治之症,他们选择和命运较劲,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开始了疯狂之旅,去跳伞,去看金字塔,去非洲看狮子和斑马,开福特野马飙车,登上长城骑摩托,爬上珠穆朗玛峰,纹身,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帮助陌生人……他们是将死之人吗?不是,他们正在重生。他们准备狂欢之后,来一场很久很久的冬眠,仅此而已。
把经历当成徽章来点缀自己的人生,是件很酷的事情。
死又有何惧呢?如果活的不枉此生的话。
我认为,过了四十岁之后,真正的人生才算开始。为什么?因为四十岁之后,失去了真的会失去,得到了能握在手里。不像二十多岁的时候,完全可以游戏人间,得与失不过是按一次“重启“就能够重投再来的电子游戏。
二十多岁的你,还在怕什么呢?
不跑起来,你都不知道世界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