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箫羽
01
论起辈分渊源,还能和几个硕果仅存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攀上同门。
因为我混得也不大出类拔萃,说出来没的辱没先人名声。还有攀龙附凤之嫌,这里也就按下不表了。
二十五岁开始,从一家小不起眼的店做起,碰上的奇人奇事还挺多的,拣其中两三件来说说。
比如说有人一进门,喜欢单刀直入,上来就问,你这有羊脂白玉么?来给我看看。
但其实在内行眼里,这样问显得很楞,很傻,一看就是门外汉,愣头青。
因为一是羊脂白玉非常珍贵稀少,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
一般很多店里没有,就算有,你一个生茬儿凭啥你说拿出来就拿出来啊。
不懂规矩,摔了,磕了,碰了,东西毁了,咋办?而且你还真不一定赔得起。
现成例子摆那儿,某大商场玉器专柜,有天来了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姐,衣着普通不太起眼那种。
就是菜市场常见的胖胖的带几分精明泼辣的那种中年妇女,卷发,文眉文眼线,大红唇。
看柜台里有个玉镯子挺好看,就跟店员说,来,你把那个镯子拿出来给我,我试试。
店员上下一扫量,感觉不像买得起的主顾,就说,你就这样看吧,这镯子一百二十万呢。
大姐一听来气了,你什么意思?看我买不起么?我今天非要试试。
店员无奈,又怕吵起来影响不好,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来了,把它放在柜台上的托盘里。
大姐气冲冲一手抓起来,就往自己手上撸,不知道是生气没拿稳还是怎么地了,手一滑,“叭嗒”一声脆响,镯子掉地下了,碎成三段。
大姐一下蒙圈了,店员差点儿急哭了,也不管影响了,一把拽住大姐就喊,保安大哥,这边来一下。
又赶紧让另一个店员给老板打电话,纠缠了很久,因为这差点儿打官司。
这里跟大家说一下看玉的规矩:“玉不过手”。什么意思呢?
就是店家给你看玉,必须先放在专用的托盘里,然后奉到你面前,你再从这托盘里拿起来看。
如果对方像随手递桔子,苹果似的,顺手一塞,你一接,这样是不合规矩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旅游地方的黑店,有些就会这样干,为的就是让你出钱赔偿,从中大赚一笔。
还有就是进入一个不是特别熟悉的商场,或者旅游购物店,不要随便试镯子。
在旅游购物店,无良商家那,这就是个坑。
他会极力热情地推荐你买一个你能戴进去最小圈口的,使劲儿麻利地给你戴进去,然后你手立刻卡肿了,摘不下来了。
价格自然人家说了算了,谁叫你急呢?这时候就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02
还有就是,没事儿别老去新疆买和田玉,云南买翡翠,或者一有个露天玉石展啊地摊儿,就赶紧去淘宝捡漏儿。
这基本可以算作三大傻,深坑勿入啊。
老想占便宜就容易被便宜占,老想捡漏儿你特别容易被漏儿捡。
真正的古玩玉器行业里的人,都是在贪婪和克制之间走钢丝,求一个平衡。
很多这一行的人精儿都不能免俗,你哪儿来那么大自信,还淘宝捡漏儿,图便宜?
首先说为什么不能去新疆买和田玉,云南买翡翠。首先真正的和田玉籽料都已经挖得差不多了,很多好料都在老卖家行家手里囤着。
很多真正的新疆人手里卖的,也不是纯正的新疆和田玉,而是俄料,青海料,韩料,还有各种染色的假石头。
云南就更别说了,我个人非常喜欢那里,也不是地域黑。但是旅游业发达,其他产业不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有些是靠旅游团来吃旅游团。
成色极其一般的低价玉石,加上各种夸张说辞,天花乱坠地忽悠就可以卖个高价了。
所以一般我不爱给人估价,估不好。
实话实说,太戳心,容易给人添堵。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客户相当有钱,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也算是精英了,刚开始认识的时候,买过我一件半件的小东西。
然后有次戴了个翡翠镯子,非让我估价,我再三推辞,她却一再坚持。
我那时候到底年轻,想着她一般买东西都爱买贵,就使劲儿把镯子拔高了价格故意问,你五千买的?
刚好柜台里有只成色比那只稍微好点的,我就拿出来给她看,看着确实差不多,还比她的那只水头儿略好。
她问我,这只给我,得多少钱?
我年轻没多想,一看有生意,十分痛快地回了一句,您要看得上,这只两千您拿走。
顾客姐姐的脸色突然十分难看了,你知道么?这只镯子我花了五万买的。类似的我一共买了三只,我,我女儿,我未来儿媳妇,一人一只,一共花了15万。
后来听顾客姐姐说她又打飞的过去换了一趟,具体换成啥样儿,我没见,估计不会好到哪去,她没胆再给我看,我也没好意思要求看。再看,就不仅是戳心窝子,戳肺管子了,简直是添堵添到心塞死,不给人留活路。
买都买了,还能咋样?
不是我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而是旅游的地方,有可能你去一次,没准这辈子都不去了。你又不懂,你还贪便宜,人家不坑你坑谁?送上口的肥羊啊这是。
而我们这些坐地户,有固定经营场所,甚至买了幢房子商铺立志要做百年老店的就不一样。
得讲诚信,珍惜信誉,毕竟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货真价实未必人人都做得到,但起码货真是可以保证的,价格实不实的得看个人啥标准了。
03
再说说露天玉石展和地摊儿,每次一有这种活动,珠宝城,古玩城一般都特别冷清。因为人们都跑去捡漏儿,过一阵儿,玉石展,地摊儿一结束,你看吧,各个珠宝城,古玩城的人都比平时多一倍,都是各种理由儿正面侧面反面请人来看真假,估价格的。
说实话,我挺讨厌人们这样编着拙劣谎言骗人看东西鉴定的,因为谁的眼力和学问都不是白来的,那是时间、经验、学习、天分还有金钱堆出来的,跟你熟么?
你上来编个理由,爹妈给的,朋友送的,出门捡的,狗叼来的,就哄人给你看东西,你累不累呀?
这么多谎言和借口,再一看你可能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假货,次货,你再那样充满信心,喜悦地一问,就更心烦了。
让我跟你说啥好呢?我说是假的,不值钱,你生气,你愤怒,你不高兴,甚至没准儿把气顺便撒我这儿了。
我违心闭眼说是真的,你一高兴说不定又拿出全部积蓄捡漏儿去了。回来谁好心告诉你真相了,你再一生气,游方商人跑了,倒霉的还是我们。
所以我只好微笑说,这个我看不好,不太懂哎。
这样说,接着还得迎接来自这个外行的质疑和鄙视:啥都不懂,你开啥店啊?
我就只好默默地不说话。
这里我又要举例子了,有一天,也就是某个露天玉石展正在进行时的一天,有个意气风发,喜气洋洋的资深美女,拿了十几块小白石头找我爱人来打眼儿。
我爱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自幼画画,后来又从事玉石雕刻工作,特别耿直,特别艺术家那种。
打眼儿就是给玉石的原石,用钻头打出一个洞儿来穿绳儿,便于佩带。
资深美女试探性地问我爱人:你看我这和田玉小白籽儿咋样?不错吧?我三百一个买的,你看合适不?合适的话,我一会儿去新疆人那儿给他包了圆儿。
我爱人看她一眼,谁跟你说这是和田玉啊?资深美女似乎听出点啥,赶紧推出挡箭牌,那个谁,某老师看过了,她说买得好,是和田玉籽料。
她提那人,是我们一同行,岁数大,长得周吴郑王的,其实人品一般,眼力也特一般,业界口碑一向不怎么地。他这么说一来可能眼力不行,确实没看出来。二来也极可能是故意给她挖坑。
我爱人“哦”了一声说:你这籽料儿我打不了眼儿,你找别人打吧。
资深美女有点着急,别啊,王老师,都说你这儿技术最好,您就给我打一个试试吧。
她再三恳求,我爱人估计是想点拨她一下,就拿起手柄,用钻头在她那白石头上一钻,噌地一下,火星四溅。
然后他就停下来,把石头交给那美女说,看见了吧,打不了,我这机器不行,你找别人打吧!
资深美女狐疑地收好那一堆宝贝石头,走了。
后来有没有再去包圆儿就不知道了,这得看她个人造化。
这时候很多读者就该问了,这个石头到底是个啥儿?为啥不直接告诉人家。
小时候,玩过沙子没?那种白石头,是一样一样的,白火石,也叫石英石。不用买,舍得花时间,淘淘沙子就好了!
为啥不直接告诉?这种利令智昏的人,别人的真话她是听不进去的。
而且她直言某老师看过了,都是同行,没必要起争执。真没必要,没人领情,猫嫌狗不爱的。说几句真话换几个雷,不值当的。
别人的因果贪念,不应该由我们插手,你阻止她掉这个坑,她还会掉别的坑。
人一贪婪就容易吃亏上当,谁叫你贪呢?况且已经点得很明白了,你还不开悟。那就是你个人命里劫难了,该着儿,没跑儿。
多数人死于贪婪,事出反常必有妖。天上不掉馅饼,更不掉白玉籽料儿,你不贪,谁也奈何不了你。
04
毕竟三百六十行,哪行哪业都有害群之马,也会出现少量缺乏职业道德的败类。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全行业。就好比有人黑医院,但我们还得去医院看病,有人黑饭店,我们还得去饭店吃饭一个道理。
说句实话,这一行还真不是随便谁都干的了的。
往大了说,财,才,审美,天分,智商,情商缺一不可。少哪样你都混不太好。
不能因为贪心,只想挣钱进假货次货。
也不能因为看个别无良奸商瞬间高楼起,豪车开,就眼红心热卖高价骗人欺世。
还得面对只卖图片零成本入行,捞一把就走的恶性竞争。还因为不肯欺心而受到少数无良同行的恶意诋毁构陷。
美好的东西,人人都爱。行业坚守者的不忘初心,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美好。
(图片皆为作者私藏)
再说说关于价格和价值的问题,物美价廉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双标,尤其在这一行。
贵的东西之所以贵,还是因为珍贵和稀有。
好东西永远让人眼前一亮,立刻为之倾心。
这就是所谓的“人叫人,人不应,货不叫人,人自来”。
有人一眼看上了羊脂白玉的镯子,嫌贵。
然后让我给她找个四位数,跟这个差不多的。
我也很想差不多,都是女人,凤姐和F冰冰算不算是差不多?
贵的东西不一定美好,但美好的东西她一定很贵啊。
老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么。
还有要端正心态,在经济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缘分的玉石和古玩。
不攀比,不贪心,不老想着捡漏儿淘宝发大财。
还有可能就无心插柳柳成荫,真就淘着点真正的好宝贝。
—END—
补记:
写这篇稿子,是为了揭开玉器古玩行神秘高冷的面纱,让大家有机会从行内人的视角了解一些所谓的行业内幕,在玉器古玩的购买收藏中少走弯路,少跳深坑,少落陷阱。
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能够少吃些亏,上些当,少花点冤枉钱,也就不枉我冒着既得罪同行又刺痛读者的风险,写字到凌晨的辛苦了。
神秘的玉器古玩行,它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好,但也没你想的那样糟。它既有《穆斯林的葬礼》书中的那份执着坚守,也有电视剧《玉碎》那样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是人人都超凡脱俗,但也不是个个都奸商无良。
有时间接着给你们讲故事。
征稿:
欢迎各行各业的作者给我投稿,文章不拘格式,只要好看。一经采用,即奉上五百至一千元稿酬。邮件主题:投稿+文章标题,拒绝洗稿抄袭。因稿件太多回复不过来,十天未收到录用通知的,可转投它方。投稿邮箱:
405072456@qq.com
252806937@qq.com
1226318523@qq.com
——子鱼
往期行业故事(点链接可读):
一个催乳师讲述:摸奶的那些事
我是个驾校男教练,说一说我的那些女徒弟们!
一个整形医院客服讲述:注射整容到底靠不靠谱?
那些年我见过的做试管婴儿的女人们
一个小三劝退师给你讲述婚姻的真相......
更多行业故事回复“目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