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怀书院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六月十八日 小慈问安
——小慈
来源 | 古典书城(ID:gudianshucheng)
编辑 | 慈怀书院(ID:cihuaishuyuan)
今年的端午节时间是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农历戊戌年 五月初五
▲午日诗成角黍香。郑乃珖(1911-2005)作于某年端午。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读书后,端午是纪念屈原、赛龙舟,
时间缓缓流过,但端午的记忆不变。
▲买粽子。某年端午,丰子恺画于四川。
“端午”是仲夏的开端,
五月五日,为不吉之日即恶日,
于是,人们在这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以避疫。
并将其记录在册,一辈辈传承至今,
▲端午美味图。齐白石(1864─1957)作于1953年。
端午节,到底纪念谁?
一说纪念春秋时楚国的屈原,
他不忍看楚国灭亡,五月初五,
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纪念他,
另有说,纪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
不论节日从何而来,又纪念谁,
始终不变的是人们那颗
▲唐云 《端午即景》
端午节,亦有许多习俗,
从龙舟竞渡、射柳打马球、
斗草、采药、挂艾草与菖蒲、
沐兰汤、躲端午到吃粽子、
挂五彩线、喝雄黄酒……
千年过去了,有的习俗已被淡忘,
但还有一些早已融入生活,至今不变。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朱宣咸(1927-2002)某年端午作。
就是戴五彩绳,端午前几日,
并将其合并编织成绳子。
端午那天清晨,孩子一起床,
之后不能随意摘下来,一定要等第一场雨、
生活才会更丰富多彩。
▲张大千 《端午习俗》 1979年作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
需要艾草、菖蒲和蒜来护佑家宅安宁。
端午的艾,声名远扬,
吸足阳气的艾草,插几株挂在门楣上,
不仅能驱走蛇虫蚊蚁,还能提神醒脑,
▲任伯年《端午图》清
端午节,不仅要喝雄黄酒,
还得用菖蒲艾蓬蘸洒门墙、床底
因为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
耳鼻、手足心处,意在消毒防病,
端午一定要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悄悄问下,你是甜粽派还是咸粽派?
端午,有粽子、艾草的清香,
有龙舟竞渡的欢腾,有屈原的故事,
有五色线、长命缕的祝愿……
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
我们可以寄寓一些美好的期望,
端午快乐!
端午安康!
即可免费获得国画教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