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图片 | 吕志耘 摄
犹太人有句谚语:父母给孩子礼物,孩子笑了;孩子给父母礼物,父母哭了。
孟子曰: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1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子不知父母恩。
有一天,我们为人父母,知道怀胎之苦,分娩之痛,养育之繁累,才懂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其实是父母。
为人子女的时候,我们未曾体味到生活的艰辛,那是因为父母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朋友范逵来拜访他,家里没饭招待,母亲湛氏剪掉头发卖了换钱,换来酒菜款待他,并且把自己的草席剪碎,喂他的马匹。
范逵因为这样的礼遇而感动,于是举荐陶侃出仕,陶侃因此成就一番功业。这就是截发留宾的故事。
父母从小为我们操劳,从衣食住行,到上学就业,甚至持续到结婚生子,还要为自己照看孩子。
父母为孩子倾其所有,孩子为父母做的,却是少之又少。
不一定多华丽的礼物,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慰藉。
2有一个回答瞬间击中内心:“即使是对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仍然保持尊重和耐心。”
人总是这样,越偏爱的,越有恃无恐。
因为知道再大的伤害,家人也会原谅自己,所以我们几近为所欲为。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不对家人乱发脾气,是一个人最高的情商,长此以往,才能保持家庭的和谐安宁。
3如果一个人做不到齐家,那么多半就会被上司斥责,被同僚嘲笑,进而失去升迁的机会。
因为在古人看来,一个人连家庭都不和谐,又如何才能管好社会呢?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研究表明,百分之七十的疾病与情绪有关,癌症50%来自家庭不顺。
家人有了过失,也不要大声斥责,可以委婉给出建议,对方不改,可以下次再提醒他。
◈
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家庭是一个人的根基,如果一个家庭天天乌烟瘴气,吵吵闹闹,风水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关注《黄帝内经》20讲,今日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