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完本文
替你翻书,伴你共读。各位亲爱的读书有方共读书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是我们共读的是《半生缘》的第十五章。
曾经活泼积极的曼桢,嫁了鸿才之后,变得越来越沉默木讷。鸿才有一个时期爱带她出门应酬,曼桢从来都不打扮,看上去灰头土脸。旁人跟她说话,她半响不做声,简直把鸿才气死。
鸿才为了刺激曼桢,总是要找茬吵架,他甚至还欺负儿子荣宝,就看曼桢心不心疼。这些小把戏,曼桢自然清楚,更不愿搭理他。可鸿才却不明白,曼桢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曼桢现在除了孩子,对什么都不在乎。如今曼桢的大弟弟伟民已经成家立业,二弟弟杰民也在银行有了工作,几个小的还在读书。顾奶奶走了,只剩顾母一个人守在老家六安。日军开战,六安沦陷了,顾母那边也没了消息。
曼桢虽然对母亲没什么感情,毕竟当年出了那样的事情,顾母却管也不管,任由曼璐胡作非为,但终究还是做子女的,曼桢决定去汇点钱给母亲。
谁知在去银行的路上,曼桢竟然遇见了世钧!
算起来,他们已经有十年未见了。曼桢来不及多想,眼光一直盯着世钧。世钧甚至和曼桢擦肩而过,却没有注意到她。曼桢傻了,她不知道自己是悲是喜,只觉得心狂跳不止。
曼桢是绝不会叫住世钧相认的,她对他还有一点恨,恨他那么快就变心,恨他不来找她。十年了,曼桢仍然不知道世钧结婚的缘由。他们都以为是对方先放弃了这段感情。为着这点误会,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错过了。
曼桢久久平静的心这下绷不住了,钱也没汇,失魂落魄回家哭了好久。这么些年,曼桢在自己挖下的婚姻大坑里苦苦挣扎。白天见鸿才那副丑样,她不自觉都要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夜里鸿才的手伸过来,曼桢还得默默忍耐这场酷刑。
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从此不能真心笑,难受也好,痛苦也罢,全都得打落牙齿自己吞。
第二日曼桢还得去汇钱,却得知顾母已经逃到上海来了。这一来,大家还得替顾母发愁住处。伟民家小,除了小两口,还有个丈母娘住着。杰民则是住在员工宿舍。
鸿才这两年发着国难财,曼桢经济上确实好过些。但曼桢早就看透了自私的顾母,不太想把母亲接过来住。可是顾母在路上受了病,又实在没地方住,曼桢只得妥协。
顾母一来,便告知曼桢一个天大的悲事。日本人打下六安之后,看上了豫谨医院那些机器,便把豫谨抓走了。豫谨妻子也遭了殃,不仅被日本人糟蹋,连命也没了。
曼桢惊了,天底下就剩豫谨这一个人关心她,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这些年,豫谨也给曼桢写了好些信,曼桢从来不回,甚至拒收信件原路退回。她只是觉得自己没脸和他联系。
顾母还在那里絮絮念叨,要她笼络鸿才的心,别把家里氛围搞得太僵硬。又要她多抓点钱在手里,曼桢才看不上鸿才那些昧良心的钱。婚后,曼桢本来还是要出去做事的,好歹也有个安慰。鸿才答应了又反悔,接二连三闹了几回,曼桢疲于应付,索性就专心呆在家里了。
嫁给自己不爱的人,或许有一天就像曼桢这般越来越封闭自己。因为不如意的婚姻,内心始终憋着一口闷气,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再也没有值得憧憬的事情。
顾母住了好些天,病却总是不见起色,曼桢便带着母亲去相熟的医生那里看病。意想不到,曼桢在医生那里看见了鸿才。鸿才身边还带着一个小女孩,她亲切地叫着鸿才“爸爸”。
鸿才其实也瞧见了曼桢,但不敢招呼,只拿住报纸挡脸。曼桢懒得为了鸿才这点事情在医院闹起来,还是那句话,曼桢根本就不在乎。只是顾母后来也瞧见了鸿才,便叫了女婿一声。
鸿才不得不应,只说小女孩是他的干女儿,他是帮着朋友带小女孩来看病。小女孩这时又叫起妈妈来,角落里突然站起来一个女人,硬着头皮和曼桢打招呼。
顾母和曼桢当然猜到是怎么回事,只是那女孩看上去比荣宝大,难道鸿才在曼桢之前就和这个女人好上了?
曼桢回家立即找了鸿才的跟班来问。原来女人是鸿才的姘头,小女孩和鸿才没有血缘关系,只是那女人的女儿。
曼桢突然觉得有点可笑,鸿才在家里感受不到半点温馨,竟在外面拼了一个家庭。人家的女儿叫他爸爸,他也是很享受一般,为自己营造幸福家庭的假象。
出了这样的事,又因为遇见世钧那一激,曼桢开始认真考虑离婚。家里人自然不会同意,曼桢手里又没什么钱,再加上鸿才肯定不愿孩子跟着曼桢,她只是这么一想,都觉得困难重重。
但她俨然有了决心,曼桢终于醒悟,自己是嫁错了,再怎么也不该这样委屈自己。
曼桢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纵然是鸿才恶心,但如果将鸿才换成豫谨,曼桢也不会快乐。
那个人好也罢,坏也罢,不爱就是不爱,强扭的瓜怎么也不会变甜。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句情话,是作家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学生,沈老师对她死缠烂打般的追求,其实让她很反感,张兆和甚至还跑去跟校长胡适投诉。可是沈从文写的信都太美了, 慢慢的,张兆和也感动了,便答应嫁给沈从文。
可是感动不是爱情。婚后的张兆和和沈从文并不幸福。张兆和是名门小姐,沈从文是湘西土小子。两个人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截然不同。他喜欢的,她看不上。他的文学才华,她也欣赏不来。自始至终,她只爱他写给她的那些信。
沈从文也忍受不了这种婚姻,一度移情别恋,迷上了一个高青子的文艺女青年。这段婚外情,张兆和耿耿于怀几十年。
暮年的张兆和这样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但是,真正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嫁给自己不爱的人,既是勉强了爱情,也是辜负了婚姻,自己饱受折磨,伴侣也不好过。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了,亲爱的书友们读完别忘了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打卡签到,让我们每晚八点,不见不散!
作者:有画,悦读特邀作者,小悦家的美女鉴定,女性主义者,追逐精致生活,在文字里表达自我。悦读(ID:yuedu58),中国第一女性成长微刊。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知识让女性更美。欢迎关注,每晚九点,不见不散。
主播: 冰宝,喜马拉雅FM签约主播,喜欢小资,享受播音,是个麦霸,至于颜值嘛,添加她的个人新浪微博自己瞧吧~名字是:那个小妮子叫冰
为了提升商城平台对接的效率及质量为了让你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体验4.20号后将通过官方服务号进入打卡签到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新的打卡平台可享受首月双倍积分
【读书有方】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
《半生缘》| 共读第一天
《半生缘》| 共读第二天
《半生缘》 | 共读第三天
《半生缘》| 共读第四天
《半生缘》| 共读第五天
《半生缘》| 共读第六天
《半生缘》| 共读第七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共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