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我怎么觉得这个号是你?”
长达400多字的吐槽,十几个感叹号,浮夸的表情包,可见博主的情绪有多激烈。
抬头看了下ID,瞬间头皮发麻,眼前一黑。
炸了。
这是她的微博小号。
配 乐
两个月前,糖糖入职这家公司做公关。
迅速检查了下微博,删掉一些情绪化的内容,这才报出自己的微博号。
可自从互关后,每次发微薄她都要斟酌再三,调整用词和语句,唯恐说出不合适的话。
实在憋不住,一个月前糖糖偷偷开了个微博小号。
把这段时间工作中积压的情绪统统吐槽出去,转了两只锦鲤,调戏下喜欢的爱豆,顺便怼了一个黑粉,感觉心情好多了。
还是小号自在,大号现在连碰都不想碰。
可让她感到晴天霹雳的是,小号居然“裸奔”了。
“她是怎么发现的?!”
“我吐槽过同事们吗?啊啊啊,不记得了!”
“还有谁知道我的小号?其他人知道了吗?”
她手抖着登录小号,迅速地一条条删除发过的内容。
可自从加了爸妈,被他们骂了顿“你看你发得都是些什么东西?”后,便不再敢露出不受欢迎的负面情绪。
微信一出来,我们立刻抛弃了QQ,转战微信。
可如今微信里也全是熟人,发个状态要考虑家人、朋友和同事会怎么想,费心思设置标签,检查分组有没有遗漏。
累得半死。
微信都是给他们看的,微博小号才是给自己看的。
在微博小号里,可以吐槽身边发生的糟心事,倾诉百转千回不适合公开的情绪,关注动漫、爱豆、女装大佬、吃鸡主播,说一些平时见到熟人就怂而不敢说的话。
不用担心别人会觉得自己太负面,不用害怕被人发现人设崩塌,也不必烦恼发泄情绪的话会伤害到认识的人。
就像在深不可测的大海边,我们随意地捡起小贝壳,塞进去几句话,扔到海里,噗通几声水花溅起,不见踪影。
然后拍拍衣服上的灰尘,舒口气,继续朝前走,直至忘记了那个贝壳。
可这时突然有个认识的人从海里冒出来,他挥舞着你扔得那个贝壳,喊道:
“快来看啊,原来她是这样的人!”。
一旦被熟人发现了,微博小号就变成了另一个朋友圈。
熟人社交平台是不欢迎负面情绪和挑战人设的内容的。
再次触礁的我们暂时不敢再在网上吐露心思,只能把所有隐藏的情绪闷死在午夜失眠的三点钟。
在日常生活里是很难做自己的。
为了更好地工作社交,我们分裂出许多个“我”——
呈现出来的,大都是受欢迎的正面积极的情绪。
弱小孤独、负能量、“不正常”的“我”,只能偷偷躲藏在几乎不会被人发现的树洞里,自怜或自嗨。
那些情绪和心事,不需要被现实中的人了解,不需要被安慰,甚至也不需要获得什么建议。
只是虚拟网络里对自己的一场流放。
正是这点相对安全的自由,让我们释放出白日里积攒的压力,第二天醒来还有起床的勇气。
让我们在社会要求的“我”和完整真实的“我”之间撕扯出一种平衡,不至于被压抑到崩溃。
所有的心思都有可能会被暴露在阳光下,表达情绪成了一件没有安全感、有风险的事情。
像是生活在真实的《楚门的世界》里,谁也不知道写下的东西是否正在被其他人窥屏。
渐渐地,很多人发现沉默才是最安全的,然后慢慢失去了表达的欲望。
朋友圈只显示一条三天可见的横线,微薄的内容一删再删,连别人的内容也懒得评论了。
可以发发小脾气,花痴追个星,吐槽生活糟心事,或者疯狂转发抽奖信息。
不管做什么,那一刻她只想一个人消化情绪。
现实里笑眯眯挽着我手臂的她,是真实的她。
小号里嬉笑怒骂,中二矫情的她,也是真实的她。
她有所避讳的事情,我窥探小号知道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如果哪天我不小心发现朋友的微博小号,我不会放在心上,不会关注窥屏。
彻底忘掉,让她一个人耍去。
如果哪天好朋友发现我的微博小号,也请不要关注不要窥屏。
别管我,让我一个人放飞自我。
现实中,我们还有大把时间来了解对方。
在彼此毫不知情的虚拟网络上,就让我们开心地跟自己玩吧。
“你的微博号是什么? ”
“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