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玉面小飞龙
01
当年阿兰嫁给老公的时候,婆婆就在婚礼上抓着阿兰的手说,会把她当做亲女儿一样对待。
阿兰听到婆婆这么说,当下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也一定会把婆婆当亲妈。
有次阿兰做了红酒牛排招待婆婆。
开始的时候,老太太还能耐心地照着阿兰的手势去学,但几番回合下来,婆婆开始自嘲说自己笨,学不会。
阿兰开了句无心的玩笑:杀牛也没你这么费劲啊,来吧,闺女再给您培训培训。。。
拿起牛排,嗷呜一大口:我们乡下人不懂。就这样啃就得了,还把我枪毙了?
到了晚上,阿兰问老公:为啥我好心好意教咱妈用刀叉。咱妈却好像并不领情呢?
老公说:“傻瓜。你还真当婆婆是亲妈呀,你跟妈妈说话可以口无遮拦。但跟你婆婆,还是得悠着点。我相信你完全是充满善意的,但还是别太天真了。老板还总说要把我当朋友呢。我能跟老板称兄道弟吗?”
老公四两拔千斤的一席话,让阿兰瞬间开朗。
人与人之间是有界限的。
优势地位的人说自己想突破这道界限,其实是追求施舍的快感。而对于可能的权威流失,对方其实并没有准备好。
02
小江的婆婆就是这样。自从她来了家里带孩子,家里就好像被洗劫了一样。
她的房间,婆婆想进就进,从来不敲门。如果小姑子见到好的护肤品,婆婆随手就拿去送给了小姑子。
有次婆婆又拿着梳妆台上的乳液想借花献佛给小姑子,小江上前请求婆婆遵循下她的意见。
可婆婆却笑嘻嘻地答:哎哟闺女,你俩都是我闺女,自家的东西,别太见外了。
一席话下来,护肤品白送了不说,倒像是小江不识大体一样。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小江忍无可忍的是,婆婆稍有不如意就冲她甩脸。
偶尔周末和老公一起窝在沙发上看个电影,婆婆就会来规劝她这个女儿要早点睡。如果早上起来不想叠被子,婆婆会批评这个女儿很懒惰。
小江无语,这个亲女儿,她真不想当了。
03
那个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忍受了你最多坏情绪和臭脾气的,才叫亲妈。媳妇要真把婆婆当亲妈,婆婆乐意吗?
亲闺女又是什么?亲闺女通常又懒又馋,既不会叠被子又不会洗碗,还动不动冲你使性子,婆婆真的想要这样的亲闺女?
是啊,我们最坏的一面,往往都给了最亲的人。而婆媳关系,却往往脆弱得并不足以承受这一切。
亲母女之间绝对是无障碍沟通。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母女之间,自热有太多的共同话题。哪怕对于不相干的人和事各抒己见,也能非常融洽。
但同样是聊天,转换到婆婆和媳妇儿之间。绝不可能真的做到畅所欲言。
因为彼此都会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说出的话进行逻辑揣测:她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话里有话,是不是想借题发挥。
哪怕说者无意,听者难免无心。
04
母亲节负责督促老公给婆婆打电话,买礼品,订鲜花,在每个能献殷勤的日子里从来都不曾怠慢。
倒是自己亲妈的生日,有时候还能忘了。
但即使是过了整整一个月才想起来亲妈的生日,给亲妈打电话说要补一份生日礼物,亲妈都不会怪罪:有心就好了,不用补了。
亲女儿能就坡下驴:那就不补了。但如果是忘记了婆婆的生日,恐怕一切又得从长再议。
至亲之间才能如此随性。
与其一开始就太用力的刻意经营着亲近,倒不如“处心积虑”一点,这才能让大家都在相爱相杀中幸存下来。
毕竟经营的刻意亲近,最终都会换来巨大的失望,因为从一开始,你们的期待值就太高了——一个毫无血缘的人,又怎么会跟你情同母女呢?
所谓的情同母女其实只是一句点到为止的客气话,你若当了真,往后多的是失落、沮丧甚至怒气冲天。
中国的大部分婆媳矛盾,其实正是期待值与现实落差造成的情绪崩溃与爆发。
世上少有天生的恶婆婆,也少有天生的凶媳妇。只是两个人因为身份上的牵扯,会不知不觉多了许多正当或不正当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在“情同母女”这四个字的解释下变得合理。
一路慢慢地走吧,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无需用力过猛,也不要敷衍了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力是相互作用的,爱也是相互作用的,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和婆婆在共同经历过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后,会自然而然地靠拢走近,然后真的活成一对亲热母女的模样。
END作者:玉面小飞龙”
更多热文
▼
“跟你妈去过吧,妈宝男”
“嗯”,“嗯你妈个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