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仨闺蜜一起约了晚餐,餐后其中一人提议:一起去看场电影吧!
为了应景,特为挑了一部《闺蜜2》,结果,我们遭遇了一部史上最烂(没有之一)的电影。目前豆瓣评分:2.8分。
观影过程中,我们时而面面相觑,时而掩面无语,到后来已经完全无视看电影最基本素质,在那儿大声吐槽。(放心,根本不会有人来骂你,因为所有人都在愤怒地吐槽)
A质问:到底谁选的这部电影?还要不要好了?!
叹息:看完这部电影,估计我们也友尽了。
C干脆地建议:我们退场吧!
而我呢,路见不平一声吼:把我的钱请还给我!
导演黄真真,学院派出身,以前还拍过一部颇为先锋的女性纪录片《女人那话儿》,按理不该沦落至此啊,到底是什么令得她的三观发生了这样的异变?
片子口味重得一言难尽,节操秀得已经没了下限,陈年老梗玩得酸腐不堪,打着致敬经典的幌子糟蹋经典。至于像星爷那种别有趣味的恶搞,连皮毛都没学到。
剧情不堪倒也罢了,最让人难以消受的,是对『闺蜜』这俩字的妖魔化。
你会把明知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闺蜜生拉硬拽在一起去旅行?
你会明知道闺蜜已经怀胎三月还跟她一起喝酒陪她蹦极?
更别说各种心机斗、各种拉郎配。请问,这是闺蜜吗?塑料姐妹花吧!
演员的表演也是,台词说得尴尬,表情做得浮夸、哭与笑都不走心.....什么玩意儿,越写越生气。
黄真真,你是不是对闺蜜俩字有什么误会?
我对『闺蜜』俩字是有情结的。
从前YY着写小说玩时,闺蜜情深当主题的还不少。虽然情节也写得狗血四溅,但情感上始终坚信:闺蜜,就是这世上你替自己挑选的亲人。
就算现在『闺蜜』一词已经被大众文化污名化,但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篇文章中戏谑过它,或丑化过它。
因为我始终觉得,『闺蜜』这俩字跟『兄弟』一样,是一种慎重的交付:我把信任交给你,把毫无防备的后背交给你。你对我来说,是可以写上紧急联系人名单、可以托孤的人。
我不忍心把这俩字污名化。
著作等N个身的师太,有过不少写闺蜜情的小说。《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灯火阑珊处》、《她比烟花寂寞》......
《我的前半生》因为出了电视剧版,知道的人较多,但电视剧完全颠覆了小说。就算子君和唐晶再怎么闺蜜情深,也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毫无节制地相帮,全无边界感地插手她的家庭事务,更不要说全无心机地把男朋友送上门去。
《我的前半生》剧照
小说里,子君失婚,泪眼婆娑自问没做错什么。唐晶一针见血地说:错是一定有的,世上有几个人愿意认错呢?自然都是挑别人不对。
子君指责唐晶不帮她,唐晶叹:我当然帮你,就是为了要帮你,所以才要你认清事实真相。
子君对着唐晶发牢骚,唐晶没好声气地命令:只准吐十分钟苦水。
子君陷于落魄中,却仍不改贵妇习气时,唐晶毫不客气地骂:你这种人,根本不值得帮。
子君嫌唐晶脾气大,唐晶也不免俗地怼她:你脾气好,你嫁得好,此刻结局又如何?
唐晶有了男友,一开始也瞒着子君,到谈婚论嫁时才被子君撞上。因为唐晶是人精,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需防患于未燃。
《我的前半生》剧照
但是另一厢呢?
子君出事,她第一时间赶来。
子君需要工作糊口,她替她伪造履历表,冒着职业生涯蒙上污点的风险当她的证明人。
《我的前半生》剧照
所以真正的闺蜜,不会做滥好人。
你若犯糊涂,我会毫不留情骂醒你。知道你身上有病灶,我就第一个充当恶人,给你开刀,好让你利落地痊愈。
闺蜜也不是情绪垃圾筒,全方位全天候接收你的负能量,忍受你无休止的牢骚。但是当你真正泄气,为前路彷徨,不知如何起脚时,闺蜜会用最正的能量鼓励你。
即便再亲密的闺蜜,依然要保持君子之交的尊重。不可以越界,翻查对方手机、套问对方不想说的私隐。
闺蜜不是彼此的附属,而应该像两株独立生长的树,在漫长的流年里,蒙受着同样的阳光和雨露,长出相投的气味。等到华盖亭亭时,让繁枝茂叶在云端相绕。晴空丽日下各自安好,如遇风雨,则枝叶相抵、共同抵御。
小说版《我的前半生》里,唐晶离开本埠,嫁去异国他乡。与子君的告别也是平静祝福,没有生离死别的撕心裂肺,没有言誓旦旦的永不相忘。但是在往后的生活里,子君每每想起唐晶,记得她曾说过的每一字每一句。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独自的征途,甜酸苦辣各自品尝,没有谁能够修改谁的命运。
所以不能把闺蜜当成你人生的全部倚仗,就当她是你风雪夜归时落脚处一盏暖黄的灯光、病榻前精心熬出粥油的一碗白粥、瑟缩时递过来的一只热水袋、摇摇欲坠时出现的栏杆扶手,就已经足够温暖。
像电视剧版里唐晶那样的闺蜜,世上也不是没有,但是极少,这点一定要认清。你若以此为范本去要求闺蜜,八成会吓跑人家:对不起,你的人生要我来负担的话,太沉重了。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闺蜜之情太冷太不亲厚,但是,这就是现实。
当然,以命换命的交情也不是没有。亦舒在《流金岁月》里写到的锁锁与南孙就是如此。
锁锁孤苦零仃,曾长期寄住南孙家里。南孙全无芥蒂,有什么都与她分享。
锁锁找工作,需置办体面行头去面试,南孙拿出自己的积蓄与压岁钱,欢欢喜喜给她去买衫。
锁锁为生活所迫去伴舞,南孙并不特别伤感或反感,只是觉得:人各有命,在彼时彼地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是人之常情。
《流金岁月》剧照
同样的,南孙家里炒房蚀本,已经飞上枝头的锁锁仗义出手,用自己的积蓄替她一家收拾残局。
锁锁风光过后陷入落魄,南孙二话不说,接过她的女儿尽心抚养,真心愿意一生就此辛劳地赚钱,保她们老小生活安康。
这样的闺蜜,真正做到了:苟富贵,无相忘。但前提是,施者与受者,皆有自知之明。
锁锁年少寄居南孙家,实乃无力安顿自己,不得已为之。一旦找到工作,立马租房搬出去。
南孙得知家人受锁锁经济上大笔援助,不免惶然,心里觉得:无人有资格叫朋友两肋插刀。
锁锁和女儿得南孙照料,并不是就此心安理得被照顾下去,而是挣扎求存,即便是嫁一个不爱的男人,也要把自己安顿好,不至拖累朋友太久。
别说友情也势利,毕竟人性生来自私,不会长期被情感操控。进退有据,保持距离,友情才能恒久远。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几个老友,从年轻时代彼此扶持着一路走来,也不是没经历过电影里那种夸张、矫情的桥段。
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兴奋得啊啊叫,动不动来个涌(拥)抱,动不动相对无言泪千行。
有时,一个失恋,另一个拎着酒上门安慰,醉得哭哭笑笑抱在一起许诺:不管怎么样,你还有我。
情到浓时,还会立这样的誓言:如果将来你和男朋友之间让我做选择,我肯定选你。(请原谅此人当年的年少无知)
或者,一个在上档次的咖啡厅因为衣着寒酸被服务生怠慢,另一个为了替她出气,大出血地点一桌昂贵吃食,结果便宜的却是店家也不想想。
还有,一个去献血,结果因为献太多把自己整晕了,另几个就张罗着上饭店给好好补补,也不知哪里听来的偏方,要点红酒乳鸽,被告知没有时,像阿飞般拍桌子叫嚣:什么都没有还敢开店!
甚至,一个出差回来,另几个暗中策划好接机。手捧大束鲜花,群情激荡地候在出口,待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呼啦啦涌上去,于是乎,惊呼、尖叫、拥抱、流泪......
夸张、夸张、太夸张,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嘴角忍不住上扬。
现在的我们,虽然也会偶尔给对方制造惊喜,但更多的,是安静的陪伴。
一起吃个饭、看场电影、喝茶聊天。深情的话再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彼此心里都明白,只要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有时心情不好,被叫出去吃喝玩乐还会嫌烦,嫌她们不给你清净。可每次一到聚会上,总是不会自觉地变成个逗逼、二货,那点抑郁就随之飞散。闺蜜,就是有这样的能量场。
当然我们之间也会吵架、冷战,互相看不惯对方。宝宝心里苦的时候,也会对别人控诉,但往往诉着诉着,就不自觉地哀怨起来。那情形,就像恋爱中被抛弃的一方,我恨你,但恨的终级原因,是我爱你。认识到这一点,再回头重修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