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韦杰瑞
阿赵嘴里的“喜欢”,指的是某交友软件上的粉丝数量,她目前已经被八千多人喜欢了。
一个人,要这么多“喜欢”,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她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阿赵喜欢低她两届的学弟,学生会部门迎新的时候,学弟站在阶梯教室中央拉小提琴,阿赵愣在门口,虽然说不出话,但还是努力张嘴,求站在隔壁的舍友把人家的微信号要了回来。
阿赵私下和学弟约过两次,一次是看电影,阿赵买好了七排中央的绝佳观影位置,买好了可乐爆米花,跟他一起进场的时候,阿赵在想:“他应该是喜欢我的,要不然怎么会单独跟我看电影。”
谁知道还没坐下,学弟捧着爆米花说了一句:“原来只有我们两个来看?”
阿赵笑,说:“不然呢。”
还有一次是吃饭,也是阿赵先开的口,两个人绕着商场转了两圈,学弟说想吃牛蛙,阿赵说那就吃牛蛙。学弟是个很会聊天的人,阿赵的每个话题他都能完美接住,但也仅限于接住然后就此打住,阿赵绞尽脑汁地挑起新的话题。最后学弟说,吃完了咱们回学校吧,阿赵说那我叫车。
明眼人都知道学弟根本不喜欢阿赵,但她总能从自以为的“相处”中找到证据,证明人家还是有点心动的。
她还是去表白了,这学弟有点坏,拒绝地一点都不彻底,反而把阿赵夸上天。
学弟说,学姐你这么貌美如花的,我无福消受啊,再说学弟我还没走出上一场恋爱的情伤,最近不宜恋爱。
还有很多阿赵没有的优点,比如温柔,体贴,学弟都一一罗列成了拒绝的理由。
大意是:“你很好,是现在的我配不上你。”
于是阿赵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和我们分享她每天又捕捉到了学弟的哪些信息,希望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学弟,然后努力让自己“差劲”一些,好让他配得上自己。
阿赵说,我和学弟永远都只差一点点,只要我再努力一点点,学弟就会喜欢上我。
阿赵说,保研的时候她差点就去了学弟所在的学院,如果当初她考虑周全一点的话,那么一年前,她就会认识学弟,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他的直系师姐,关系非同一般。
有一次她无意中在微博上找到学弟两年前参演的音乐会海报,那场音乐会我曾盛情邀请她陪我一同前往。她当时的拒绝我的理由是:“你觉得我是听音乐会的人吗?”
嗯,的确不是,但如今,她却成了恨不得学弟天天办音乐会的人。
阿赵说,要是当初活得更文艺些,或许她两年前就能认识学弟,那么拿下学弟的可能性就会乘以二。
阿赵还在懊恼自己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考虑过学弟的本科学校,不过阴差阳错她没有去。要是当初坚定一点,那么他们四年前就会相遇,可能性就能再乘以四。
我说你省省吧,你越这么想,证明你们越不可能。
但阿赵还是满怀希望,说:“你看,我和他还是有缘的,就只差那么一点点。”
她伸出手比出一点点的姿势来。
我说,是啊是啊,就差这么一点点你就能比心了。我把她伸出的拇指叠到食指上。
阿赵打听到学弟有过前女友,巧的是她的闺蜜和学弟前女友是本科同学。阿赵不死心地追问,为什么学弟会不喜欢我,我长得好看成绩也好性格也好,莫非她前女友真的比我好很多吗?
闺蜜的微信消息回复得很快:“好很多吧,比你好看比你优秀,简直就是个白富美。”
大概也就是从那条消息上面的灰色时刻起,阿赵没有再说过他和学弟只差一点点的缘分。
阿赵说,学弟长得又帅又会拉小提琴,肯定很多人喜欢他,看不上我也正常。只要我也能证明我被那么多人喜欢,那么就说明我俩是登对的吧。
于是阿赵下载了交友软件,放上自己满意的照片,点爱心是匹配,点红叉是跳过。
她说:“只要有一万个人喜欢我,那我就再去和学弟表白。”
我心疼阿赵,她其实已经足够好,她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女神,成绩拔尖,演讲和学科竞赛在各路省级国家级比赛拿过奖,身边从来不缺追求者。可就是这么一个骄傲的阿赵,因为一场单恋陷入了不断的自我否定当中。
她根本不需要交友软件上的一万个喜欢来证明她有多讨人喜欢,她也根本不需要对照前女友的标准来寻找自己的不足。
不用多久,阿赵的粉丝就会破万,但我们都知道:“又怎样呢。”
明明早知道爱情不是几何或者证明题,添上一条辅助线或是在开头提出一个假设就能将问题迎刃而解。却还要不断地给自己出题目,然后不断得出同一个答案。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只是有些人的“不喜欢”,是那种劈头盖脸的“不喜欢”,一句“别来烦我了”就能结束一场单恋。而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把“不喜欢”表达成“你很好,我配不上你”,喜欢上这样的烂好人,结局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好久之前,在六神磊磊的一篇文章里看解释过:为什么张无忌明明没做过什么坏事,却总被骂成世纪渣男。
因为张无忌每次分手后都想当个好人。结果好人没当成,反倒让对方觉得他对自己还有想法,逼得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求证,最后证着证着,只能把他证成“渣男”。
张无忌错了吗,其实没错,他甚至人还很好。
都是错得离谱的错。
插图 | 《四月物语》
音乐 | chris garneau-runt
作 者 介 绍
韦杰瑞
岛主阿帅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
大家好,我是荆棘。这是来自知识星球的一篇投稿,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就被它的干净利落吸引住,不过原文还是有挺多问题的,所以发出来的是我修改后的版本,如果你们也对写作有兴趣,可以在后台回复“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