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旋两子 • 揉盘养一心
过了腊八望小年,小年一过进年关,
年货都置办好了没?
大包小裹里有多少是不该买的?
你有没有被市场所绑架?
原来,烟酒糖茶皆是【瘾品】 ——
食品、饮品持续占据着礼品市场的主体。
烟酒糖茶几乎是成了传统礼品的代名词,
不但年货要买,婚礼要买,开个会都买!
但是它们真能代表我们中国人的年货么?
我们来挑一个最有争议的【茶】来说: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茶的,
肝病、神经衰弱、溃疡、贫血、结石等,
是不宜饮茶的,更不能长期的喝。
其次,中国茶的种类有很多,
红茶、绿茶、龙井、乌龙等等,
不懂茶的人,乱喝会引起身体不适的。
最后,不管作为年货还是礼物,
对比现代人眼里的"年货",
春节前皇帝会赏赐大臣一块鹿肉,
上写"福"、"寿"二字,谐音"福禄寿",
官员之间的年礼也是以"鹿脯"为主。
但是到了明、清期间,
官场的春节年礼就叫做"炭敬"了,
点心、对联、荷包、黄历、帽花等,
其中点心、荷包及帽花最是普及,
只有在文化人之间才会送对联及黄历。
现代人不像古代人识字率那么低了,
在明、清末期,官场风气一度败坏,
官员们不好明着讨要年礼,就改成骂:
小骂皮袄来,大骂古玩来......
"官家放火,不准百姓点灯"那是宋朝的事,
明清时期的官员们喜欢古玩,更爱文玩,
连皇室宗亲们都把玩核桃,
民间下树的核桃通过逐级上供,纳入贡品。
而且,核桃的种类还是身份的象征,
普通的官员只能盘玩官帽核桃之流...
——按住识别小程序进入——
最后来说说古代送年礼的两则趣闻:
最文雅的红包——
明清时期,临近春节,
各地官员都要给大、小京官送红包,
(前文说的"炭敬")取暖费的意思。
夏天也送冰敬,防暑费之意。
不同面值银票的信封上各有文雅的名称:
40两的写着“四十贤人”(古书名),
300两写着"毛诗一部"(《诗经》诗三百),
1000两的写着"千佛名经"(佛经名)。
被歪曲的礼物——
晚清大臣张荫桓出使西洋归来,
在巴黎花重金购得一颗绿宝石,
曾为拿破仑所有,献与慈禧太后。
但他忘了带礼物给大太监李莲英。
一日,慈禧在赏玩绿宝石,赞不绝口,
李莲英接了句:"难为张荫桓想得周全,
难道咱们就不配用红宝石?"
慈禧闻之勃然变色,
而传统习俗中,妻穿红,妾穿绿。
送礼的官员从此便彻底失了宠。
可见这年礼可是不能乱送的,别人不稀罕到还好,要是伤了健康、毁了前程岂不是'人间惨剧'?!!
魔鬼核桃微信商城
——按住识别小程序进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