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人在中年,职业的发展基本定格。囿于能力,困于性格,没有成为掷地有声的主儿。有时候看着大腕一边赚得溢出金钵,一边忧愁地浅唱轻吟“一无所有”。
也有时候看着前面不远处的修车师傅,二十年来厚积薄发,从一间简易修车铺里“叮呤哐啷”敲打做起,到如今成了方圆十几里有名的电动车大王,买下了整栋商住楼,底下的八间商铺除了两三间用于自己经营,其余全出租。楼上的住宅套间也是出租,每年的房租就达四五十万。如今他在市区高档小区买了豪华住宅,孩子在重点中学的国际班就读。回想二十年以前,小师傅在严冬拉着鼻涕,红着小手修车,让人好生可怜,可就是这样单薄的躯体,竟然潜在并迸发出这么巨大的能量,让围观并见证着的街坊无不感慨万端。
曾经小小的地方如今高楼林立,商贾繁忙。常常踱步于林荫,徜徉于桥头,看着人来人往,感触良多。这里竟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过来打工、经商。千万不能轻视打工仔,他们的低调就是一种必要的积累。能走出大山或者贫瘠的地方过来打工的,都是头脑灵活的人,今年瞪着三轮车,明儿换成大众,不消几年便开着宝马,这种流程见证得太多。而我,却一直是观看者,没能在自己身上实现蜕变。
也不是说十分羡慕人家,一旦白天走进单位心态就不一样了。单位里大部分人都是平凡地上下班,身处经济发达的繁华地段,也没有被浸染,甚至许多道路都不是很熟悉。在忙忙碌碌之间,同事们都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岗位,进入编制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胜任工作更需要心无旁骛的心态、锲而不舍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