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刷屏18岁照和"跳一跳", 预判了2018的危和机
日期:2018-01-03 作者:维小维 来源:夜读 阅读:

刷屏18岁照和"跳一跳", 预判了2018的危和机

  文:维小维      图 :网络

  主播:安然

  来源: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

  2018年到了。

  在一年的伊始,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刷屏级的现象,讲一讲对2018年的三个预判。

  你们可以掏出小笔记本,看看我的预言对不对。我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01.

  2017年的最后两天,朋友圈刷屏的是一群老东西的18岁的芳华。过了这个跨年的一日,90后彻底成年,00后正式粉墨登场了。

  律师说,从2018年1月1日开始,除了怀孕,90后就可以被判死刑了。

  这是一个更悲观的视角。我更乐意预判的第一件事情是,从2018年开始,70后80后90后,都必须好好认知未来的00后了。

  巧得很,罗振宇在2017年跨年演讲里面也提到,咱们要开始学习00后的“黑话”:吃藕、洗摸杯……

  这让我想起了2008年,10年前,我在上海做万科的项目

  王石先生给他的员工做了一场讲话,他说:我们要开始为80后造房子了。

  那时候的80后,正在最蓬勃的年纪,还怀揣着诺基亚,读着《故事会》,玩着《仙剑奇侠传》。他们经历了07年股灾,经历历史上“最难找工作的一年”,但是穷尽想象力估计也没想到到房价居然有破十万的今天。

  当年80后青涩,却不妨碍真正老道的人全方位提前观察他们。

  当时王石还说了一点,为80后做房子,就要做符合他们喜好的设计。未来建房子要像做汽车一样,先做好零件,跑到工地现场组装就好了。针对不同年龄,可以有不同楼盘定位,但是基础零件却是一样的。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的概念。

  到了十年后的今天,“搭积木式建房子”的模式已经推广到万科大部分的住宅项目。理想以猝不可防的姿态走进了现实

  事实上,能限制我们想象力的,不是贫穷,不是善良,而是远观的眼光

  就像马云爸爸所说的:任何一个商机的到来,必然经历看不见、看不清、看不起、来不及四个阶段

  2018年,要站稳脚跟“看得见”未来,首先要认知后来者,也是最重要的消费者——00后。

  02.

  2018年来临之际,随着18岁照片刷屏的,还有一款微信游戏——跳一跳

  这款有毒的“超轻”游戏,上线第一天就刷遍了朋友圈。看着朋友圈里此起彼伏的分数变化,我相信我身边一堆朋友已经沉迷进去了。

  这款游戏之所以短期内走红,和它对人性深刻揣摩不无关系

  它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会成瘾。

  一个人成瘾一件事,无非就是因为:一你可以从中感到快乐;二你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改进。这款游戏隐藏的高分秘诀,让人简直欲罢不能,只要你做到过一次,就想连续走到第二次:

  连续跳到方块的中心点,就可以+2分,+4分,+6分,+8分……总之,连续跳中的爽感非常强;

  跳到音乐盒上等一会,会播放音乐,额外加30分;

  跳到便利店等一会,开门后可以额外加15分;

  跳到魔方上等一会,魔方会旋转并且对你表白,额外加10分;

  跳到污水井盖停一会,会有冲水的声音,额外加5分。

  这些新鲜的小方块,让你对它们的出现充满期待,恨不得下一跳,就可以遇到它。

  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款让人快速成瘾的小游戏,而是一次颠覆性的创新——因为,每一个“跳一跳”的盒子,都可以成为一个广告位置

  以后只要有金主爸爸愿意,买一个停留15秒可以加60分的“盒子位”,让你看一会广告再跳,我相信正在消耗内心郁闷的你,一定很有兴趣

  在接触“跳一跳”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游戏可以这样展示广告——大家的时间都那么宝贵,谁会愿意为“停一停”埋单?哪怕跳出来一两秒的广告,你也恨不得问候他的全家。

  然而“跳一跳”巧妙地做到了!

  这就是互联网的魔性所在。创新,在互联网的世界无处不在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我复盘了2008年的福布斯富豪中国排行榜,当时排在前十位的互联网公司CEO,只有百度的李彦宏,和腾讯的马化腾。其他,全部都是传统行业

  而到了2017年,差不多10年过去了,有9个富豪已经掉出了榜单前十的视野,只有一个人屹立不倒,就是腾讯的马化腾。

  而2017年富豪榜前十位里面,足足有4位互联网界大佬。

  2018年,包括2018年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一定依然是互联网主宰下的世界。用老罗的话说,它已经“从有到无(处不在)”了。

  AT主导底下的生态,小App生存的空间必然越来越狭窄。

  所以,我第二个预判是:2018年要突围,只能靠创新。抄袭的路已经很不好走了。

  而所有的创新,都必然基于人性的洞悉。

  03.

  我想分享的最后一件事,是2017年12月25日推出的微信身份证。

  身份证2018年起可以靠刷脸,独一无二地藏在你的微信里。我们的身份,以后变成了一张难以伪造的虚拟的卡。

  AI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之前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阿尔法狗人机大战,阿里双十一机器人设计师,无人超市,无人游乐场……好像都离我们挺远的,毕竟不在身边,不影响我们的每日三餐、烟火物欲。

  微信身份证率先让我们用手触摸到了AI。

  AI自动对比人脸和公安系统的人像信息,藏着让多少程序员哥哥掉光头发的:云服务、大数据、量子计算……

  李开复预言的“未来10年,50%的人将要失业。”正悄无声息地走到了我们的身边。

  微信身份证的出现会改变什么?

  网吧检查身份证的小妹可能要失业了,上飞机前检查身份的美女可以下课了,银行柜员也逐步可以让机器替代……所有掏出身份证需要人工校验的场景,将会成为历史,定格在2018年或之后的某一天。

  没有什么重复性工作是机器不能替代的,这将是未来的主基调。

  无人驾驶的滴滴小车按你的指令来到你的身边,不迟到不发脾气还不会扔你快递的无人机把包裹送到你的手上,能精准查出流行句子并且拼凑成文章的电子写手负责生产每一篇新媒体文章……

  可能明天,也可能是后天,就会实现。让你来不及瞠目结舌,就被卷入行业危机。

  2018年,你应该早作准备,让自己的技能更加丰富化,创新化。有,也只有高级创造性的工作,才永远不会被机器替代。

  昨天我看了作家顾硬硬说的一句话,深有同感:

  作家都是在一堆句子中间爬来爬去,重复着别人说过的话,只有找到个人风格,才能变得年轻

  同样的道理我预判2018年,任何品牌、工作、服务不可替代的根基,就是个人风格。

  最后,站在迎接生猛00后的、充满危和机的新一年,就用罗振宇老师新年演讲的最后一句和你共勉吧:

  -END-

  *作者简介: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财税投资行家,职场领域达人。文字活泼接地气,专注职场、财商和个人成长

今天的好书推荐

情商是什么?

  参与夜读送书活动方式

  在文章底部留言点赞,留言点赞数排前三(每人每月只有一次获奖机会)的读者即可免费获得当天夜读分享的书籍(纸质版)一本。(截止日到2018年1月3日推送前

  参与赠书活动的朋友们在后台对话框回复“赠书群”这三个字,获取群二维码,进群交流方便获赠后给小编发联系方式。

  -往期推荐阅读-

  写给汶川地震中死去的女友

  亲爱的,对不起,我要去跟别人结婚

  微信新功能会告诉你,谁真的喜欢你

  谁不是一边结婚生子,一边死在路上

  有没有想过自己哪天会猝死?

  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这三件小事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他们谈爱时不讲道理

  要不,你把我删了吧

  有人偷偷爱着你

  谢谢你爱我

  /收集/分享/创造/

  ↙戳“阅读原文”,即可带走情商是什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刷屏18岁照和"跳一跳", 预判了2018的危和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