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完成三胎在肚”8个字喜感满格,
恍如一幅迷你版中国风文本浮世绘,
自带盎然俗意,意气风发。
按照这么一个标准,
我的人生怎么能够摆上台面?
全面二胎之前,有人说,
且最愿意生的70后的生育希望给搞掉了——
70后是最悲摧的一代人。
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后,
70后如咸鱼翻身成为最大收益者,
又成为最幸运的一代人:
80后、90后独生子女多,
很多人本来就有二胎指标。
60后年纪不饶人,即使能生,也不一定能带;
即使能带,那也得带或快带孙子了。
从出生不计划到免费上大学,
从毕业包分配到结婚包福利分房,
如今再到生二胎,
70后,果然是几乎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大赢家,
赶上了每一个政策的大利好。
这种命,不服不行。
——哎,我勒个去,同样是70后的我怎么一个利好都没赶上呢......
我婆婆生病去世前,二胎政策还没有全面放开,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追加生个二胎。
因为放眼老朱家四个带把儿的兄弟,
齐刷刷生了一群女娃儿......
于是我那当了一辈子干部的婆婆,
抛出了一切利诱,苦口婆心的做兄弟几个的工作......
努力无果后,她决定从我身上打开缺口,
户口她解决,钱她给,孩子她带......
我依然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不想给湖北人民添麻烦,我也压根儿就不想再生了。
输12
输入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人来跟我认真的聊聊“生二胎”,
二胎政策落地后,倒是经常会和女朋友们互相开玩笑打趣说,
“生啊生啊,你生我也生。”
她眼皮抬都不抬就怼我:
"到时候牵手出去那娃算你的还是我的?"
不过每次在接她放学的校园里,
看到和我一般大的父母牵着一个小小孩儿在等哥哥或者姐姐放学的时候,
会有一些小羡慕,总觉得家里有两个孩子叽叽喳喳会热闹许多吧。
事实上,我身边很多同学和朋友都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生二胎的洪流中。
但是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还能有对待第一个孩子那样的精力和热情吗?
万一种子一直播种不上,
难道接下去还得寻访那些治疗“不孕不育”的专家门诊?
然后一种给你种上两三个,到时一生就是双胞胎啊.......
这画面太惨烈,我不敢想象。
二胎只是奢侈品。
所以有人会说,生二胎要么是金钱泛滥,要么是爱心泛滥,
如果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做保障,那生二胎只能是给自己找麻烦,
房奴、孩奴……
在这物价飞涨的现代社会里,能养活一个孩子就不错了,
就算是“中产阶级”,
普通的你也应对不了必须用足够的金钱才能供养的孩子。
二胎,真是雾里的花水里的月。
我更担心的是,有一天, 孩子对我说,
然后我只能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自己,
何必自取其辱呢?
那天有个生了二胎女儿的朋友对我说,
他的同事羡慕他有一双女儿,
说“呀,到时候两个女婿上门,你肯定有喝不完的老酒。”
朋友掐指一算,
等二女婿上门,他都七十多了,就怕酒都喝不动了。
所以,身边只要有同龄的人生二胎,我就觉得他们值得我膜拜。
前两天,我的同学D建了一个群,
喊大伙儿参加他二孩儿的百日宴,
朋友圈一片欢腾。
因为这娃......美国出生的啊。
→
D是体育老师,小港最好的中学篮球教练。
(身体素质有了)
D住大别墅,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D有个文武双全的女儿,
高中时作为苏州唯二的高中生成了日本的交换生。
所以,D希望再孕育和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延续自己引以为豪的“D氏教育法”。
他总以无趣的打出生二胎的幌子。
差不多过了大半年吧,我们开始揶揄他,“生不出就别生啦!”
D同学笑而不语。
之后不是他调理身体就是他老婆调理身体,
经过不懈的努力之后,终于播种成功了!
在二孩出生之前的一段日子里,
他把老婆送到了美国待产,
上私立的幼儿园,私立的中小学........
嗯,听得我等屌丝一愣一愣的,
只从心底发出大大的感叹:这娃,是赢在了肚子里啊!
算了,我等拼不过,还是“只生一个好吧”......
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决定再次孕育的那一刻,
就对未来的新生命有了一个承诺。
这个决定关乎人生,关乎生命,
我觉得不是看别人,不是看环境,
而是要看向自己的内心。
再次成为另一个孩子的母亲,
你准备好了吗?
嗯。我是完全没有准备。
也不准备有准备。
希望每一个
落入凡间的人
往期精彩
中年少女有话说!
人生若只如吃面
咳,那压根儿就不是我的圈!
徐七七:只有在心田种下无畏的种子,才能开出夺目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