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读书,岁月不会骗你
回复“晚安”,告诉你一个真相
前几天,
我写了一篇关于袁立和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开撕的文章。
后台收到很多留言,
有一条说,
袁立,就是个戏子,戏子们开撕,有什么好写的。
好,我今天就和你聊聊,
袁立这个“戏子”。
袁立这几年,很少拍戏,
提到袁立往往会同时提到另外一个单词,尘肺病。
在百度搜索“袁立+尘肺病”,有10000多条信息。
在google搜索“袁立+尘肺病”,有43000多条信息。
什么是尘肺病?
袁立为什么要专门做尘肺病的公益?
中国有多少尘肺病人?
他们是怎么得上得尘肺病?
第一次得到答案,我很震惊。
尘肺病,
又叫肺尘埃沉着病,
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简单的说,
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
都有可能得尘肺病。
煤炭工、纺织工、
电焊工、隧道建筑工、
风钻工、雕刻工、
打磨工。。。
许多你想到或想不到的职业,
都有可能得这个病。
尘肺病,
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
占所有职业病的80%以上。
据统计,中国最少有600万的尘肺病患者。
这个病有多可怕呢。
下面这个就是一个尘肺病人的肺。
常年大量吸入灰尘,
让他的肺,
变成了石块。
黑色已经完全纤维化。
就想一块海绵,
擦完了吸油烟机,
被黑色的污渍腻死。
这样的肺,
无法劳动、
只能维持艰难的呼吸,
等待死亡。
这种病,比癌症还可怕,
因为他是不可逆的。
除非换肺。
可是匹配肺源极其稀少,
匹配难度比白血病换造血干细胞,比换肾,难度大的多。
成功几率也小的多。
99%的尘肺病人,
只能跪着等待死亡。
因为“跪着”,
是他们等待死亡最舒服的姿势。
发病时候,呼吸非常困难,
只能靠跪下来,缓解。
尘肺病,
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穷人病。
因为只有农民工,
打工者,
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才最容易得这种病。
95%的人,在发病前,
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医保。
所以得病后,
没有能力进行任何治疗。
只能等死。
这些人就在你我的身边,
北京,上海的高楼,
广州深圳的隧道,
冬天供暖烧的锅炉。
你家我家新房子的墙面,
都留下过他们的影子。
他们用自己的手,
架起了这个城市,
转身又被这个城市一脚踢开。
像灰尘一样的消失。
拿不到任何补偿。
得病后,
大部分的人,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
回到生养自己的山村。
默默等待从这个世界消失。
好,接着聊聊那个被你称做 “戏子” 的袁立。
那个《永不瞑目》中的欧阳兰兰。
那个爱逗和大人,纪先生,
风风火火的杜小月。
袁立是明星,
而且曾经是一线的明星。
以前,她也和其他明星一样,
需要慈善的时候,参加个party,喝着香槟,吃着晚宴,
ulabula说一大堆,淘点腰包。
拿出点钱,维护一下公众形象。
可袁立一直有个疑问,
我的钱到底是怎么花的?
花给谁了?
2015年7月,
袁立无意从新闻上看到“开胸验肺”几个字,
就是打开胸腔,让别人看看你的肺子。
才能得到救助。
她开始好奇是什么样的一群人,
需要如此才能申请到救治款项呢?
她开始上网搜索。
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
上面是一个矿工。
他满脸都是黑的。
在奋力地推着车。
袁立说:
他很辛苦的样子,
我觉得他好像很苦难,
他似乎是一个家长,
似乎是一个爸爸,
他好像肩上扛着很重的架子。
顶梁柱的感觉。
那个架子是他整个的家庭。
后来她知道,这个男人得的病叫尘肺病。
这时候,
她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个叫王克勤的人。
做的公益项目,叫大爱清尘。
袁立私信他说:
我只想近距离观察下你们的活动方式,
是不是真的在帮助尘肺病农民。
如果是真的,那我就捐钱。
没想到王克勤很快回复了:
说过我们几天要去陕南。
要不要一起去。
2015年7月,最热的天。
袁立跟着“大爱清尘”辗转湖北、陕西好几个“尘肺村”。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尘肺病人。
原计划两天的行程,
袁立走了一周。
这一走,就让她再也无法放下。
陕西向阳村。
袁立走进一个农民刘焕林的家。
正房门口,摆着口棺材。
刘焕林说,这是他给自己准备的。
刘焕林这个村,
是个尘肺病村。
很多家,都有这样的棺材,
普通的像一件家具。
因为这个病一旦患上,
不可逆转,
发病的时候,一旦一口气上不来。
说走就走了。
所以人们已经习惯了。
换肺,肺源不说。
即使找到,
手术费要几十万,
维护费也要十几万。
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他们连2000多块。
一台的呼吸机都买不起,
换肺,只能是个梦。
刘焕林家徒四壁,
棺材成了他家里唯一像样的家具。
媳妇娶不起,
老母亲也被传染得了肺结核。
袁立看着他家里对棺材,
对刘焕林说,
你已经很坚强了。
刘焕林说,
我太软弱,不够坚强。
用手摸了一下眼睛,
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袁立立刻哭了。
这种病不分年纪,
刘焕林比袁立小很多,
只有三十多岁。
脾气豪爽的袁立,
看着这个情景,
实在没办法什么都不做。
她到ATM机取了钱,
装在信封里,
悄悄的放下了。
生怕伤了他的自尊。
任能平,
袁立走进他家的时候,
这个三十几岁的小伙子,
羞涩、腼腆。
他家里同样放着一口棺材。
而且外面裹着一层塑料,
系着红绸,
任能平说这是他给自己准备的。
任能平患尘肺病多年。
2009年,妻子离他而去。
袁立很心疼这个小伙子,
一直给她寄钱。
任能平就那样默默地熬着,
直到2015年夏天。
他住院了。
袁立来医院看他,
拍下了这张照片。
任能平对袁立说:
希望冬天你还能再来看我。
对于尘肺病人来说,
冬天是最难熬的,一个小感冒就可能让他们送了命。
2015年冬天到了,
任能平的病越来越严重,
伴随呼衰、心衰等各种症状。
体重不到80斤,
全身血液不超过4000ml。
中国最好的肺移植专家陈静瑜说:
手术,他会有一半生的希望,
不做,他生存的日子已经不多。
袁立二话没说拿了60万出来,
给任能平换肺。
在无锡人民医院
中国最好的肺移植医院,做了手术。
医生打开任能平的胸腔,
他的肺已经是变成这样了,黑到和墨染的一样。
2016年1月6日,
任能平开始做手术。
袁立通过网络进行了直播,
这是中国第一例,
网络直播的肺移植手术。
合适的肺源,
顶尖的专家,
袁立的捐款,
在极力挽救这个可怜的生命。
手术进行得很成功,
手后第一天,
任能平醒了,
他用微弱的力气在纸上写下:
感恩捐献者,深表谢意。
网友们铺天盖地祝福。
万没想到,手术后第二天,
各种并发症突然袭来。
最终,他还是走了。
袁立在微博上说:我的心愿成立《任能平肺移植基金》永远纪念这个人,
纪念这一代尘肺农民。
袁立手里这个装满黑水的瓶子,
就是尘肺病人洗肺的瓶子。
而且只有一期的尘肺病人才能洗,
其他阶段的是根本没法洗的。
一个病人洗一次,
像这样的瓶子能洗出来22瓶。
一期病人洗肺,
在陕西一次至少一万。
每天仅百元的药物只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很多药物还不在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之内。
而严重的二三期病人,
“肺叶就是两块水泥”,
想要活下去只能换肺,
换肺最少60万。
如果想活下去,
只能靠制氧机维持。
制氧机2000块,
大部分人连2000多元的制氧机也买不起,
每一下呼吸都能听到如同拉锯的声音。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震撼着袁立这个明星,
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三年来,
袁立很少拍戏,
几乎善尽家财,
一直在为这些恕不相识的人努力着。
这次和《演员的诞生》开撕,得到的80万,
她也全部捐给了尘肺病人。
袁立最近发了一条微博。
看到他时,他真的呼吸很困难,
仿佛在道别了!
顺便透露,那个哭的志愿者是俺。
我们真的好开心!
也许我们救了任何一个人他最终还是会离去,
但是至少在他离去之前让他知道有一群人在爱着他!
何况生命的结束,
上帝说了算,我们只是尽人的本份!
在志愿者面前袁立从来不是明星,
不是演员,
她和其他人一样,
都是普通人。
一起吃,一起工作,一起玩,一起开玩笑。
袁立:红配绿赛狗屁,
可是我却觉得好好看耶,
我们渡船去送制氧机,好美的湘江。
她这几年,走了很多的尘肺病村,
送了很多制氧机,
帮了很多人,
她也努力用自己明星的身份,
一直在各种场合呼吁,帮助尘肺病人。
截止2017年11月3日
袁立和大爱清尘,
已经累计
审批发放助困物资63433件
助学5294人次
审批发放制氧机2643人次
救治患者2402人
这几年,有人夸袁立,有公益心,有爱心,
也有人骂袁立是戏子变成臭公知。
我能看到的,就一给字,
袁立,
是一个大写的人,
一个活生生的杜小月,
只是世间再无纪先生。
演员,有两种,
一种,一旦做了演员这个职业,一辈子都在演戏,永远端着范儿特足。
另一种,不当演员了,还是一根筋,做人做戏,都是她自己。
袁立,杜小月,就是第二种人。
如果想加入我们的月牙读书群,
请加个人微信:
woshixiaofengma,拉你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