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我都会在双休日到水川湿地去,那里的天空格外蓝,那里的空气格外新鲜,那里的主人——芦苇格外的坚毅和执着。我喜欢这里的宁静、安详,我喜欢穿行于芦苇丛中遐想的那种感觉。来多了,走惯了,好像与芦苇成了朋友。渐渐地我能听见她们的呼吸和轻叹。我敬佩她们千里迢迢,从远古的《诗经》中拔节而出的坚毅和执着。我从她们的轻叹中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是湿地中一道最美、最靓的风景。
春日里,“烟柳飞轻絮,麦垄杏花风”的时节,芦苇抖掉身上的春雪,从睡梦中苏醒。
夏日的湿地芦苇绿到深处情意浓,那是芦苇天然的一种气质,也是它带给大自然的一种境界。秋天的芦苇给人一种成熟之美。冬天的芦苇,虽然是落寞后的一片灰黄,但它带给人一种坦荡、超然的美。夏日的天空格外湛蓝,水面上自由飞翔的鸟儿,听着芦苇丛中“唧唧唧”“啾啾啾”“咕咕咕”的声音,人的心绪也仿佛被激活了。苇丛间,湖泊旁,栈道上,三三两两,双双对对,有追逐嬉闹的孩童,有相依相伴的老人,有牵手相拥的青年,有随心随欲、自由漫步的中年人。他们有的眺望远方,有的欣赏眼前的景物,有的坐在亭间沉思,也有的站在湖边追忆……
秋季,芦苇花开,摇曳着长长的花穗。花朵不大,也不艳丽,更没有芳香的气味,但它以一种独特的、朴实无华的姿态,群丛合力,坚守着自己的朴实与清高。被黄色浸染的湿地,溢满眼目的是一片萧瑟,一片灰黄。黄色的草地,黄色的芦苇,黄色的栈道,连天空也被映衬得泛黄。秋天的芦苇,用它成熟之美,给予人一份收获的欣喜。
冬季,在凛冽的寒风里,芦苇花依然听力着,毫不声张,毫无怨言,手挽手,肩并肩拥簇在一起,摇曳着干枯瘦弱的身子,深情地坚守着湿地,坚守着寂寥的冬日。白梭梭的芦花,给予人的便是一种向往,一种无法言说的遐想。在雪花飘飞的时节,芦苇纤细的身子,在风中柔柔地散落,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列阵迎接从天而降的雪片。那穗穗白花与片片白雪融合在一起,托举起了湿地萧瑟的冬天。
冬日里,当我的脚步走进湿地,靠近那大片的芦苇时,我的心被重重地震撼了,在这苍凉的水域间,一层白白的寒霜挂在枯黄的苇叶上,而片片苇叶随着寒风“哗哗啦啦”,仿佛与风合奏着冬日的乐章。那一根根笔直的苇秆,好像湿地的卫士,排着整齐的方队,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干枯的苇叶,被风爱抚时对着湖水尽情地撒娇,恋冬的候鸟依偎在苇丛中,用苇叶做掩护,无拘无束地谈情说爱,筑巢安家,生儿育女。
深冬天时,寒冷侵袭湿地,然而,坚守于湿地的芦苇,身披雪花,迎着寒风,让过冬的鸟儿在她怀中筑巢、让冬眠的小动物在她腋下安家,取暖过冬,这是多么伟大、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