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闺蜜在花园干活的照片,忽然很想问问她:花园里是否有刺梅花?
小的时候,在我出生的地方,许多人家特别爱种刺玫花。
那时候,刺玫花是玫红色的,特别香。
它的花期很长,热闹闹的能开一个夏天,能一直开到中秋前。
那时候,谁家要是有刺玫花,我就感觉他家特别富有;就是现在,谁家若是有刺玫花,我也觉得非常奢侈。
八几年的时候,我妈回北京去看我姥姥,我大舅家楼下有家稻香村——北京特别有名的糕点铺子。
那个店是总店,当时特别大,是前店后厂模式。
后面做好的糕点、小食品、肉串、各种豆腐制品等,做好了就拿到前面来卖,特别新鲜,好多北京人都到那儿买。
在那里,我妈发现用刺梅花和糖做的一种糖果,就叫刺玫花糖,特别香,还甜。
可以用来包饺子做汤圆什么的。
那些咱们北方人不常吃,咱们最常吃的就是烙油饼,特别是咱们小时候吃那种油梭子饼。
我妈就用从轻稻香村买来的刺玫花糖和油梭子放一块烙饼,就香得每个毛孔里都是刺玫花味,特别好吃。
我妈退休后,回老家补差,老家已经建得特别漂亮了。
街上的街景,以及马路两边都种刺玫花,几乎到处都是刺玫花,街道全都是香的。
早上起来,人们可愿意出去遛遛弯,散散步,闻闻花香了。
我妈和小姨说:我给你带一罐糖。
我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弄的糖,她就用采回来的刺玫花花瓣和白糖拌了,然后腌制一段时间,就变成了玫瑰花糖了。
她就送给我小姨烙饼,特别好吃。
妈妈就撺掇小姨说:你看这街上这么多刺玫花,咱俩去偷点儿吧。
其实,那时候小姨已经四十多岁了,我妈也五十多岁了。
大清早上起来,这也不好意思偷呀。
那就早点起来吧,四点多钟就起来了,也没就起来拿剪子,就想用手去揪那个花。
小姨的妈妈,这老太太可有意思了,她原来是幼儿园的老师是阿姨,特别惯孩子。
她和小姨的爸爸颤颤巍巍地追出来。
他俩八十岁的老人,一人手里拿着一把剪子,追求边喊我妈和小姨:老闺女呀,老闺女,给你俩一人送一把剪子,你俩可劲剪吧。
这把我妈笑得,还有这样的,助长那个孩子偷东西气焰的。
结果那年,她们就采了不少玫瑰花,做了很多玫瑰花糖。
我妈本身她朋友就多,大家都知道她手很巧,就这个跟她要点,那个她给送点儿的,好多人都吃这个玫瑰花糖烙饼。
我妈后来说:哎呀,家家厨房都让我弄得全是刺玫花味儿。
我们公司附近有一家酒店,门口种着两棵刺玫花,能开好长好长时间,特别香。
我一走到那儿就跑过去闻,那里的那个小服务员就会说:这人又来闻花香了。
一直想要一个带花园的房子,而且一定要种上刺玫花,让刺玫花香飘满花园。